第四十章 老道献宝(第一更)

转眼,又是夏去秋来,北风渐起。此刻中原大地,已经开始露出树挂黄叶、雁南飞的秋天的景象,可在南方,却是暑气刚消。

此刻的越州,也就是后世的绍兴,却正是热闹的时节。

自中和三年,董昌自称杭州都押司以来,逐步掌握了两浙的大权,直至升任义胜军节度使。他的大本营,便设在越州!

得益于此,越州的富庶也开始超越周边州县,成为两浙最富庶之地。

不说别的,单是坊市间的铺面也要较别处要热闹几分。

只是,这两年,董昌,却是没能还像最开始那般,轻徭薄赋与民为善,行事也开始荒唐了起来。

最近还听说,他竟然命人在各县给自己立生祠……

越州因董昌而兴,只怕,也要因董昌而败了。

看着窗外人来人往的川流不息城市,不知道还能兴旺多久啊!

“唉……”悠悠一声叹之后,那叹息之人缓缓转过身来,三十五六岁的模样,穿着一身儒衫,脸型方正而不失儒雅,眉目有神却难掩忧色,这,正是海潭山的前大当家张武定。

他失了海潭山水寨之后,先是试图去找范晖搬救兵。

可范晖却不是那能依靠的人。随后,拿了范晖的书信,前往越州找董昌。

谁知道董昌已经不是他所知道的那个英雄与侠义的化身了。他早就没有事事躬亲的勤政了,大小事情,全都交给了吴瑶、李瑜二人。

区区一个福州都将的什么狗屁书信,根本就没能递到董昌案前。

而他张武定,甚至连李瑜、吴瑶二人家的大门都没进得去。

他到了越州已经两月有余,竟是日日闷在这院落里,事情毫无进展!

此时,门外传来敲门声,刀疤吴应声去开门,张武宁进来。

“大当家!吴瑶那厮着实可恶!他竟然还出口辱及大当家……”张武宁见了张武定,痛苦地回报这次去求见吴瑶的让人悲伤的经历。

“不必说了,此獠不是能成事之人!”张武定打断了堂弟的诉说。

虽然知道事情难为,他最后还是花了几张金叶子买通吴府上的人,想办法让张武宁去见了一次吴瑶。

吴瑶对出兵去福建占地盘这种事没有丝毫兴趣,却不介意要价五千两黄金,做说客,说服董昌派了台州和温州的兵去灭了泉州。

这话传回张武定耳中,张武定就基本上确定吴瑶路子走不通了。且不论他能不能说服成功,但是这价格就很没诚意。

这可是五千两黄金!不要说是丢了老窝的张武定,哪怕是全盛时候的他,也一时半会拿不出这么多现钱来。

张武定能出的价,是黄金百两,而且还要董昌出兵之后才给;平心而论,这其实也就不少了。

可相比吴瑶狮子大开口的价位来说,差距也太大了点,去讨价还价的张武宁被骂出来也是可以料想的。

听到张武定没有责怪自己办事不利,张武宁才松了一口气,转而又说道:“另外,那个朱思远又来了,大当家要不要见一面?”

“哼,这个游方术士,无非就是想找某讹些钱罢了,见之何益?给百十文,打发走了!”张武定不耐地说道。

他们说的朱思远是董昌供养的众多食客中的一员。

在张武定初到越州,没有找到合适的门路的时候,这家伙找上门来,说可以想办法让董昌召见他。

试了几次,才发现,这家伙是方士出身,凭一些鬼神之说,和所谓的金丹长生术,偶尔能在董昌面前露个脸。而且是很偶尔,才能露个脸。

知道了朱思远的底细,张武定自然不会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谁知道这朱思远反倒是隔三差五过来打打秋风,这次讨个茶吃,下次要吃个酒什么的。

次数多了,张武定便起了厌恶之心,不再相见。哪知道这朱思远不识相不说,还毫无廉耻地要了百十文,又拿百十文,拿上瘾了。

隔两三天就来说要拜会张大当家,言下之意,自然就是要讨点小钱花花。

张武定回了话,张武宁也应声准备出去打发朱思远,才走两步,他又站住,犹豫了一会,鼓了鼓勇气,说道:“大当家的,那王延兴兴许是从那个吕奇道士那里得了方子才弄出的火器,这朱思远也是道士,是不是也有什么方子……”

张武定才一听到王延兴三个字,眼睛就气得鼓了起来,行将爆发,好不容易忍住听完张武宁的说完,心中也是闪过这种可能性:

王延兴所用的树炮在张武定心中已经成了一根深入骨髓的刺,无时不刻都在想着,怎么才能破解这个会喷火和子弹的邪法。

却一直不得要领。现在想来,自己也是被气晕了,怎么到现在才想起,那王延兴极有可能就从那吕奇道士身上得来的法子。

道士的法子,自然是用道士去破最好,而这手头不就有一个自称无忧子的朱思远吗?的确是不妨拿来问问。

张武定怒气消去,点了点头:“去叫他进来!”

不多时,房门被再次推开,一个穿着一身整齐道袍的干瘦老头,手执佛尘,踱着方正步子进来。正是朱思远。若不是早已知道此人底细,初次看到他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的模样,还会当真认为这家伙是得道高人。

朱思远见了张武定,先行行礼:“贫道稽首!张郎安好!”

张武定忍不住多瞅了他两眼,这家伙,还真把自己当道士了?

只是,有事要问他,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一做:“道长坐吧!又不是第一次了!”说罢,挥挥手,让张武宁去准备煎茶。

“贫道谢过了!此次贫道来见张郎,却是有一样好处,要与张郎共享!”朱思远在榻上坐下,神神秘秘地说道。

“哦?若是那无忧散,某便不用了,道长自便。”张武定回答道。

朱思远自命无忧子,就是他自称能炼制一种叫做的无忧散神仙药,能让服用的人,飘飘欲仙,忘记所有的忧愁。

当然,他的说法也就能骗骗无知百姓,所谓神仙药,其实就是魏晋时盛行的五石散,这东西有短时致幻的效果,可以说是古代的毒品。

而且,这东西的毒性也是不小,吃多了,是会死人的。

朱思远讪讪地一笑,厚着脸皮继续说道:“贫道此次所献之物,却的确不是简单的凡物。张郎请看!”

说着,拿出一个竹筒,从里面倒出一些黑不溜秋,干枯萎缩的树叶子来,“此物名曰炒青,乃贫道最新所得仙茶,无需烘焙,无需碾压,无需放盐、无需加奶,只需开开之水,冲泡三弹指的时间,便可得香味远超过往茶叶的茶汤!”

张武定耐着性子听他吹嘘完,掩饰不住地不屑道:“如此好茶,张某怕是消受不起!道长还是细细地收藏起来,回宝观慢慢吃吧!”

拿几片树叶子来冒充好茶?你欺张某人不识得茶不成?要知道,福建外运的货物中,茶叶占了大头,张武定也会拿来吃,品过的茶叶,几十种都有了,什么好茶没吃过?哪会被朱思远几句话唬住?

不过,朱思远这次还真不完全是在吹牛,他手中的茶叶正是胡茂带到越州来的炒青。

而且,为了做好前期市场的推广工作,胡茂带过来的,都是最好的原叶所制。冲泡出来的茶香,的确是不凡。

他心里有底气,说话也硬气:“张郎不妨取来几个茶碗,烧一壶开水,让贫道一露身手便知!贫道若是再有半句虚言,张郎大可让那刀疤客,将贫道首级剁了!”

见这江湖骗子这么誓誓旦旦,张武定招了招手,让张武宁直接去将水烧开端来。

不一会,也就是将烧开的开水冲下去,几个呼吸之后,揭开盖着的盖子,浓郁的茶香果真扑鼻而来。

茶碗中,黑漆漆的树叶子变回了保留着原本茶叶绿色的茶叶,舒展着,一片一片地躺在白瓷茶碗中,较之常见的茶汤,分明清晰,生生地多了几分雅致。

这茶,单凭这看相,就令人耳目一新啊!

朱思远故作享受地吸了吸茶香:“此香,较之那陈年老茶,如何?”

“确是不凡!”张武定没有因为这茶是老骗子拿来的就否定,不过,茶,终究只是茶而已,有茶无茶,又如何?

老骗子真本事没有,察言观色的能力确是一流,早就把张武定的心思揣摩出来了:“茶固然只是茶,可此茶新出不多久,若是能善加利用,何愁大把的铜钱,滚滚而来啊!”

说到这里,老骗子终于露出本来面貌了,他知道张武定是做买卖的,有钱赚,定然会趋之若鹜。如果将这个茶在越州,不,还有杭州、湖州甚至更远的扬州出售,凭这茶的香气、卖相,不要比平常的茶要卖个更好的价钱?

而且,老骗子买这个茶的时候,发现卖家出售的价格比之前的旧茶卖得还便宜,便猜测,做这个茶的人,肯定是怕这茶不好销,所以卖这么低价。如果自己跟那人说,愿意将他家的茶全部包下来,那人定然只会欣喜若狂。

得了茶叶后,再以自己的不烂之舌,去那些富贵人家说道说道,这茶叶便是卖个十倍的价也不成问题啊!那这钱,赚得,可就花花的了!

只是老骗子现在要啥没啥,想把茶叶独吞下来,哪来的本钱?

立即,他就想到了张武定。

张武定现在还不知道这茶是王延兴所制,海潭山之役前,炒青在福州都没人买,怎么可能会卖到海潭山去?

不过,出于一个商人的直觉,却可以判断这个应该确实是个可以赚大钱的生意,直接问道:“道长这次,倒是没有哄某!只是,这茶叶是何州何县所制?”

老骗子自然不能就这般轻易地说出,捏着胡子说道:“出处嘛,嘿嘿,贫道可是费了千辛万苦才得到的消息啊!这赚钱的买卖,确是不太容易找寻啊!”

“自然是少不了道长好处。”张武定哼了一声,“某这里还有些金子,道长如不介意……”

朱思远斜着眼睛看了看张武定拿出来的金梃子,估摸着,得有三四两。若是平时,他只怕要流口水了,可今天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他突然表情肃穆严词拒绝:“张郎把贫道看成什么人了!不!贫道可不能再收张郎的钱财了!”

平日里,这老骗子连百十文钱都贪,今天会对着三四两的金子不动心?

第五十二章 五岛扬威第九十九章 军火走私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七章 鹬蚌相争第一百一十六章 祸根深种第三十七章 设立钱庄第一百二十四章 议诛祸首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军令状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动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三十七章 议定钱程第四十二章 杜二买铁第五十一章 兵临五岛第一十八章 天魔乱舞(第一更)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袭第五十七章 不良帅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二百一十章 前敌会议第四十章 股权转让第二十八章 解散私兵第一百零一章 饮鸩止渴第五十六章 苦主诉求第一十八章 后路恐失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谋第二百一十四章 徐温脱城第九十九章 军火走私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子殒命第七十六章 骑虎难下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七十九章 自称屠小第一百五十二章 萧墙之祸第五十四章 倭奴性恶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七十七章 古满闯祸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南诏段氏第九十章 美人献策第十章 年少无知第一百零二章 营中迫降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雳第九十六章 滥杀无辜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七十五章 养虎为患第八十二章 门前漆盒第三章 内丹道第八十七章 推销火器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从第十章 夜袭破阵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三十九章 宝安相会第四十八章 惊人巧合第二十二章 撤军前奏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并关中第九十九章 连夜逃命第二十一章 断后疑云第四十九章 纵马济州第四十八章 惊人巧合第八十九章 高举义旗第八章 屯门驻兵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孙闲聊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八十二章 技术跃进第五十六章 苦主诉求第一百六十章 进军长安第三十九章 目标雷州(第一更)第九章 崖州问罪(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围三阙一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头第十九章 水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议北伐第十三章 献丑藏拙第一章 魂归泉州第四十四章 耽罗到手第三十二章 重礼相赠(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三十五章 验收第一十八章 后路恐失第一百章 突袭浮桥第二十七章 宏观经济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变更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议第七十章 美味佳肴第三十六章 燥蝉恼人第八十七章 谨慎进军第二十七章 宏观经济第三十一章 鸿门宴(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严肃纪律第七十二章 妇人当权第五十五章 密议第一百一十六章 割据江南第六十五章 会议(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翁山惊变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