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节度(五)

赵贺亲自送赵通出了大门,看着哭哭啼啼,惊惧异常的李沫儿,赵贺没有一丝的怜悯,反而恨的要死,恨不得立即杀了这个贱女人。

“王爷,此女不可留,属下愿为王爷除之。”

赵贺身边的一名侍卫,小声说着,此人名叫赵五,武艺高强,曾是市井江湖之徒,在晋阳名气很大,赵智知道后,将其拉拢过来,为其效命。

“不可,此事皇上已经知道,出了任何意外,王爷定会受到其猜忌,得不偿失。”

赵贺身后左侧,一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出言反对。

赵贺沉默不语,自己在河东做的那些事情,显然是有些风声传到父皇耳中去了,对于自己的父皇,赵贺还是有些了解的,自己身为皇长子,岁数最长,又有一定的能力与威望,心里肯定是有所目标与期望的,如今太子之位虚闲,自己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干,说出去,谁相信?

但任何事情总要有一个度,在这个度之内,赵智或许能睁一眼闭一只眼,一旦超过了这个度,赵智绝不会坐视不理,毕竟....赵贺并不是他心目中的太子人选。

赵贺眼神意味深长,他突然感觉到,此次回丰京,做的一些事情,有些心急了。

赵贺微微侧过头,低着声音对赵五说道:“赵五,有些人,孤不希望他在父皇面前乱嚼舌根。”

赵五点了点头:“王爷放心,他绝没有这个机会。”

“弄死了,目标太大,很容易让人遐想到王爷。”

赵五笑了笑:“这个好办。”

儒生中年看了他一眼,不在多说,他确实有这个能力做到。

.........

刘府。

刘光耀敲了敲房门,小声道:“父亲,孩儿能进来吗?”

刘桀放下手中的书:“进来吧!”

“孩儿见过父亲。”

进了房间,刘光耀躬身行了一礼。

刘桀点了点头,淡声道:“有什么事?”

刘桀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这个时间段,不许外人打扰,这个规矩刘光耀不是不知道,现在过来,肯定是有事情。

刘光耀拿出一封信递给刘桀:“父亲,这是三弟下人送来的书信。”

刘桀展开书信,看完之后,叹声道:“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是到了新年。”

刘光耀小声问道:“父亲,三弟说了些什么?”

“你自己看看吧!”

刘桀把信给了刘光耀,后者看完后,高兴道:“三弟这两天就要回来了。”

刘桀的儿子不多,长子与次子虽然都不是为官的料,但性子温和,老三更是稳重有决断,兄弟几个自小便关系极好,到了现在也是如此,为此,刘桀颇感安慰,家和才能万事兴不是?

“把东院收拾出来,光辉以后就住那里。”

听了刘桀的话,刘光耀微感惊讶:“父亲,三弟这次回来,要常住家中?”

刘桀点了点头,叹声道:“我老了,有些事情,是该提前准备了。”

“父亲,您老人家今年虽然七十有余,但身子骨还算硬朗,过上个十年八年....”

刘光耀听出父亲有退隐的意思,心中大惊,连忙出声劝说道。

刘桀冷笑道:“有些人已经不耐烦,自己不走,难道非得让人撵着走?老夫丢不起这个人。”

刘桀与杨道嗣,两人确实有些缘分,同一年的进士,又是同一年,一个前脚,一个后脚,相续进入政事堂,一个为左相,一个为右相,到如今,二十余年。

大晋自开国以来,一直都是施行多相制,最开始的相国数量是固定的,也就是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省尚书令,三省主官为相,统领六部,辅佐皇上,武宗开始,设立政事堂,还是施行多相制,但相国的数量,却是大大增加,少则六七人,多则十几人,没有定额。

但不管如何,大晋立国五百余年,还从未有过哪个人,能够在相国位子上,一做就是近二十年的,一般都是三五年就要挪一挪,就算是懿宗、僖宗、平宗这三个奸臣权臣扎堆的年代,相国之位最高纪录,也只是十三年,像刘桀与杨道嗣这般,把持左右相国之位,一做就是二十多年,还真是从未有之。

刘光耀愣了愣,有些明白了,低下头,不在说话,父亲是何等人物,纵横朝局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何须自己在这里多嘴。

杨府。

“父亲,有最新消息。”

杨炳林急匆匆找到杨道嗣,急声说道。

杨道嗣皱了皱眉头,不悦的看了他一眼,低声呵斥道:“你都多大了?还如此毛躁,成何体统。”

杨炳林性格刚燥、急性,作为下一代杨氏一族铁定的族长,对于父亲杨道嗣,极为敬佩,却是并不怎么怕他。

“父亲,刚刚从刑部得到消息,王仁皓之子王凡,翼王之妾,以及大理寺少卿刘聪元都是被抓了,就关在刑部。”

杨道嗣问道:“是刑部派人抓捕的?”

“不是!”

杨炳林摇了摇头:“是由羽林卫将军顾雍领着人抓的,刑部右侍郎金晖传来消息,说是顾雍奉了皇上的口谕,绕过六部直接动手抓人,然后在交由刑部审讯。”

“皇上竟是动用羽林卫抓人,情况绝不简单啊!”

杨幼安的声音传来,他从不远处快步走来。

“五哥!”

杨炳林对杨幼安点头打了一声招呼,然后看向杨道嗣,说道:“父亲,如今你不在朝中,低下的人群龙无首,不知所谓,这样下去,可不是一件好事。”

杨道嗣看了儿子一眼,冷声道:“你不是很能干吗?我说的话你全当耳边风,如今局面复杂,自己解决不了,就想到我了?”

杨炳林苦笑两声,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幼安呵呵劝说道:“父亲,六弟早晚要继承杨氏一族的家业,放手让他做一做,历练历练,也是一件好事,再说了,有您老人家在背后把关,就算做的不好,也有回头的机会不是?”

杨道嗣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沉思片刻,最后缓身站了起来,说道:“准备马车,送我去刘桀府上。”

其实自从黄被抓,数十名官员联名上书....杨道嗣早就有所猜测,如今局面到了这个地步,还没有超出他的预知范围,但赵智到底想做到哪种地步,却不是杨道嗣所能猜度的。

第七十一章 小有威名(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与内变(十五)第十二章 齐王伴读第六百八十五章 突来的变局(二十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惨败(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与贬职(十二)第八百十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陇右,新的舞台(二)第六百七十章 突来的变局(七)第三十六章 围困(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威震西域(二十)第六百三十五章 游玩第五百七十二章 穷途末路(二)第三百零五章 买卖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什么证据嘛第五百四十章 尸横遍野(十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节度(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交锋(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八百十五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九)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京(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尸横遍野(五)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随风去吧第五百九十五章 纷争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想第五百三十三章 尸横遍野(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枭雄损落(三)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与死的较量(八)第八百零七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一)第四百零一章 动荡(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与血(四)第三章 抢劫第二百二十三章 明着诬告(五)第六百一十五章 国灭第一百七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第十一章 五年第三百九十八章 动荡(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节度副使(四)第七百零五章 夺权与反击(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统一西域(十)第四百六十二章 奇兵(六)第二章 天下太平?第五百一十章 死守与内变(十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尸横遍野(十)第四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来的变局(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穷途末路(三)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六)第八百十八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十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内部分化(七)第八十六章 践行第两百七十六章 爱子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八百零一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节度(十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统一西域(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合第四百九十八章 死守与内变(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谗言(中)第四百零四章 动荡(九)第六百二十五章 一年(九)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来的变局(九)第四百五十二章 许诺第五百八十四章 统一西域(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内部分化(七)第九十七章 临战(六)第五百七十章 决战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五百三十章 尸横遍野(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敢做我敢干(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统一西域(十)第五百六十章 威震西域(十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五百九十五章 纷争第四百三十九章 战争开始第一百九十五章 离京(二)第一章 李狗儿第六百四十二章 由来第二百五十二章 祸起萧墙(四)第七百一十一章 夺权与反击(九)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冲突(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合纵与连横(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礼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权与相劝第两百八十章 楚王赵硕第八百十三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七)第六百四十五章 夺权第六百五十一章 回京(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穷途末路(六)第二十二章 平庸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