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各方动作(四)

散会之后,呼和巴日来到偏殿。

“朱先生来了吗。”

“回陛下,已经来了,正在房内喝茶。”

呼和巴日吩咐无事不要打扰,随后走进偏殿。

“陛下。”

见到呼和巴日进来,朱正朝连忙放下茶杯,起身行礼。

“坐下说话。”

呼和巴日摆了摆手,走到上首位置坐下,然后关心的问道:“贤生,你的病可是好些了?”

朱正朝坐下,摇了摇头,苦笑道:“老毛病了,天气一转冷,四肢便是疼痛异常,前几日得了御医药物,这几天疼的倒是好些了。”

这段时间,朱正朝一直在家养病,若不是呼和巴日传召,他可不会到宫里来。

呼和巴日呼了口气:“贤生,你一定要保重身体,朕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你的帮助。”

呼和巴日聚集了一大批汉人,其中有许多智谋之士,但最受他重用与信任的,当属朱正朝,呼和巴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其蓝图与整体规划,全部都是出自朱正朝之手。

朱正朝前端时间病的厉害,一直不理事物,蕃联盟之事,呼和巴日拿不定注意,还是亲自去朱正朝的家中问计,这才有了决定。

不过呼和巴日现在是皇帝,一国之君,老去一个臣子的家中,也不好。

吐蕃联盟之事,朱正朝态度很坚决,那就是旁观不理,不帮任何一方,那次会面,朱正朝身体欠佳,很多话没有说完说透,呼和巴日还有些不明白,所以,此次召朱正朝进宫,就是想想他不出兵的理由与道理。

“这点病,暂时还要不了臣的命,陛下无需担心。”

呼和巴日的关心,让朱正朝很感激,理了理思绪,说道:“陛下召臣前来,可是吐蕃之事?”

呼和巴日点头说道:“吐蕃再次派遣使者,还是希望与我大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晋朝。”

朱正朝不动神色,问道:“陛下是何想法?”

呼和巴日沉吟片刻,说道:“晋朝在陇右有七八万大军,又有坚城之利,吐蕃的兵力纵在数倍之上,也很难有所作为,所以此前朕一直看好晋朝,但是,谁又能想到,凉州丢失,安北救援大军惨败撤退,蘭州沦陷,晋朝在陇右北道的主力军队被歼灭,吐蕃形势一片大好,葛瓦悳惪提议吐蕃与大辽形成联盟,并保证亲自率领主力大军,从凉州先行发动进攻,攻打安北,朕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朱正朝冷笑道:“葛瓦悳惪的脾性,天下皆知,他的保证,陛下还是不要当真的好。”

呼和巴日正色道:“但不管如何,这确实是一个机会,朕不想放过。”

朱正朝淡声道:“既然如此,拿下安北,陛下又待如何?”

“这个问题朕有想过,失去了陇右这个大后方,安北便成了孤地,所以,在没有解决吐蕃之前,晋朝绝不敢跟我们翻脸,他们最终只能接受失去安北的现实。”

呼和巴日有出兵安北的打算,这个打算,并不是贸然为之,而是有过深思。

朱正朝摇了摇头,非常郑重的说道:“陛下若是出兵安北,臣感肯定,晋朝会立即与吐蕃和解,两国达成同盟,共同对付我大辽。”

呼和巴日愣了愣,朱正朝的思维跳跃太快,现在是吐蕃极力主动撮合与自己联盟,怎么这么快,就是扯到晋朝与吐蕃之间的联盟?

“此话怎讲,朕不甚明白。”

“吐蕃想要什么?他的底线是?晋朝想要什么?他的底线又是什么?”

朱正朝沉声说道:“吐蕃想要陇右之地,这不容置疑,但不一定就是整个陇右,他们如今.....”

呼和巴日抬手插话道:“等等,不一定就是整个陇右,是什么意思?”

朱正朝淡声道:“陇右分为两部分,西部七州以及北部四州,北部四州之地,才是晋朝的核心所在,准确的说是凉、鄯、蘭三州,有了这三州之地,安北有了后方,各项供给充足,才能稳定,才能形成一条稳固的军事防御,确保晋朝西部门户的安全,才能防范我大辽与吐蕃的侵犯,这是晋朝的命脉,他绝不会坐视不理,就算因为局势不可违,主动退让与妥协,但那也只是暂时的,一旦准备充足,一定会卷土重来,这个道理吐蕃岂会不知?他们现在占了整个陇右北道,又帮助我们打下安北,到了那个时候,吐蕃自己反而被夹在中间,于己不利的事情,谁又会去做呢?”

听了朱正朝的话,呼和巴日整个人陷入到沉思之中。

朱正朝看了呼和巴日一眼,继续说道:“以臣猜想,吐蕃之所以极力推动与我大辽联盟,就是希望陛下尽快出兵攻打安北,如此一来,晋朝便不敢轻举妄动,到了那个时候,吐蕃恐怕会立即遣使晋朝皇帝,以陇右西部七州之地加上廊州,换取凉、鄯、蘭三州,为了确保安北不失,晋朝别无选择,只能答应,如此一来,吐蕃兵不血刃拿下陇右八州之地,获取最大利益,而我们大辽,反而会陷入与晋朝的战争之中,为别人做了嫁衣。”

呼和巴日心神震动,惊声道:“你的意思是说,陇右真正的目地,是陇右西部七州之地?”

朱正朝肯定的说道:“不错,也只有这样,才最符合吐蕃当前的最大利益,陛下可不要忘了,陇右西部连接西域,那里的土地更加旷阔,更有发展前途,何必非要在这里,与晋朝死缠到底?”

呼和巴日猛的站起,在房内来回度步。

把朱正朝的话梳理了一番,呼和巴日有了恍然大悟之感。

就象朱正朝刚刚反问自己,拿下安北之后,然后呢?吐蕃也是如此,拿下陇右北道之后,然后呢?

吐蕃国力弱小,第一次陇右之战的惨败,不过刚刚过去几年的时间,元气还未恢复,此次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穷兵默武,根本无法持久,一旦晋朝缓过劲来,全力反攻,吐蕃根本抵挡不了,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安全退回吐蕃,所以吐蕃需要外力的帮助,这个外力,就是辽朝,一旦辽朝对安北发动进攻,吐蕃或是出兵凉州,从背后进攻安北,或是死守蘭州,堵住晋朝来援的大军,那时,吐蕃面对的局面,可谓是一片大好,进可攻,退可守,以晋朝之物,陇右北道四州之地为筹码,进行谈判,逼迫晋朝割让陇右西部七州之地。

第十七章 闹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尸横遍野(八)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一百零八章 别走了,跟着我混(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决定思想第一百四十四章 升官与贬职(九)第四百三十八章 离开第四百八十二章 司隶校尉(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动荡(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铁腕镇压(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关门打狗(二)第一百八十章 陇右,新的舞台(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九十七章 动荡(二)第四百章 动荡(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诡异第一百五十二章 惊涛骇浪(十)第八十五章 共患难第十章 与帝同食(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心思第两百七十三章 我的错第七百八十四章 合纵与连横(十)第九十四章 拼死断后(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心思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与贬职(五)第八十六章 践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惊涛骇浪(十一)第一百零六章 进入漠蒙第七百九十章 合纵与连横(十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欺辱第一百章 复夺凉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卫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四百二十八章 归途(二十)第两百七十章 铁腕镇压(十七)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语第一百八十九章 陇右,新的舞台(十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成家(十三)第二百零三章 匪袭(二)第两百九十八章 西域烽火(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帝王之命(十)第六百四十六章 强硬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之命(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柴册礼第三百三十一章 冲突(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纵与连横(十三)第一百零四章 围杀(四)第七百零二章 绝境逢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成家(十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突来的变局(二十)第八百零六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第四百一十四章 归途(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家(十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威震西域(十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京(一)第六百章 一举击溃第三百九十四章 遽变(七)第一百七十章 一方节度(十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归途(十九)第五百一十章 死守与内变(十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内部分化(八)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殡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权统一(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纵与连横(十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震西域(十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穷途末路(七)第六百九十章 生与死的较量(四)第一百七十章 一方节度(十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与贬职(十四)第五百五十章 威震西域(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归途(二十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家(六)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隶校尉(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二百零四章 匪袭(三)第四百二十章 归途(十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惨败(五)第七百七十五章 合纵与连横(一)第九十九章 围杀(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陇右,新的舞台(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离京(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议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尸横遍野(十五)第两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五十一章 不要脸咋了?(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成家(十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赏第七百八十四章 合纵与连横(十)第六百一十章 出其不意(七)第五百四十七章 威震西域(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涛骇浪(三)第七百六十章 人言可畏(四)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后的教导第二百零五章 匪袭(五)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