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五章 惊人的事实

“我认识的那位考古系研究生曾在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被学校安排到三峡去搞过探方,也就是对史前文化的抢救性掘,现在三峡涨水后已被淹没。中文网

他就对我讲过什么样的土有什么样的特点,都是很清楚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他自己也承认:

我们这点水平跟真正民间搞盗墓的没法比,经验上差太远了,我们主要是理论,你挖出个什么东西来分析分析,看看特点、分析分析是什么时候的东西,这行,但真要是“找墓”那就笑话了。

先各个朝代的墓葬都有其特点,比如在形状上的特点等等。

掌握了这些特点,盗起墓来就能事半功倍。

可以先用探条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是不是有墓;

待确定以后就下铲,比如:一铲打下去十米,然后看深度和铲子上带出来的东西,深度也是个标志,带出来的东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这都是特点;

然后用泥铲把墓的形状‘方’出来就是定坐标。

左边打一个打了十米没有打到,那就是‘过了’,再回头往右边一点继续打,以此类推,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状了,然后根据墓的形状、深度、坑灰、木质或石质、砖质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推测出墓的年代、墓门的位置等等。

一般来说,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

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脑袋里就有个‘图像’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

等下去以后就直奔那里挖,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们都在土里。

再就是‘左肩右脚’,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

也就是说,墓还没有挖,盗墓者头脑里就有了整个墓室的概念。

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有两米多厚,那就要在挖盗洞时避开墓顶。

否则打在墓顶上的话,你一个晚上都干不完,第二天你还敢来么?

所以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

这个要看出来很简单,就是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

这样的话就要在开盗洞时要避开墓顶。

反正墓的形状已经‘方’出来了,墓门、墓墙、墓顶的位置都了解了,所以打盗洞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找其他地方往下打……

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也有可能靠近墓的后墙,这完全是根据墓的本身形状、特点来定的。

看完形状,一想这墓内的棺椁可能是靠近墓门位置,那打盗洞的时候就靠近墓门,反之就靠近墓墙打。

‘墓道石’那不存在问题,假如真的有这个东西……

这些民间盗墓高手也早在地面上下铲的时候就探出来了,打洞时会避开,直接打到墓的后墙就行。

一个墓,就象一辆坦克,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但也有弱点。

弱点就是墓墙,或是墓底。

有些盗墓者一看这墓太坚固了,顶上和周围都不好办,那就干脆一个竖井外加一个横井,直接到墓的正下方。

到墓的正下方以后再继续垂直向下开一个竖井。

然后用工具向上面挖,把墓底挖穿一个小洞,将墓底的地板、石料、木头等落到垂直的竖井,然后通过这个小洞进入墓的内部,这样墓的四墙、顶部都没有破坏,但墓本身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一般来说也不用这么费劲,以砖石结构的明墓为例:

它的后墙最薄弱,基本上只有两层砖,所以打竖洞时可以沿着墓后墙打,把两砖厚的墓墙凿开并不费什么事。

所以针对明墓来说,几乎所有的古盗洞都是开向后墙的。

观察盗墓路线的剖面,一眼就能看出那是直奔着墓后墙去的。

有些民间盗墓者很厉害,在建国前盗明墓的,很多只有一个人干,一晚上的时间,穿着老鼠衣、手脚并用,挖洞、进墓、拿东西走人,都相当不简单的。

那时候一个人没办法打竖井,他就离开墓一段距离,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斜着挖,整好会碰到墓的后墙,然后凿透、进入……

计算的非常精确。

民间盗墓者也各有‘爱好’,有些是专盗汉墓、先秦墓。

你让他盗明墓他不知道怎么办,实在逼急了有可能给你来个‘大揭顶’……

拿炸药把墓顶炸开,这一看就不是‘行家’所为。

还有些是专门盗明清墓的,你告诉他这里有座汉墓,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这两种墓不是一种类型,方法不一样,观察角度不一样,区别是很大的。

而且两者互相瞧不起,有的说铜器值钱,鼎值钱!

就瞧不起盗明清墓的。

后者也有自己的道理,说你盗汉墓的一抓住就枪毙,太危险,而且你傻,你不懂行市,你就以为挖个鼎值钱,你挖出来敢卖么?!

我挖个瓶瓶罐罐的明清墓中陪葬品多为瓷器、金银、字画难道就不值钱么?

说不定更值钱呢,还好出手。

另外,据说汉代及再以前的墓都没有什么气味,闻是闻不出来的。

明清墓因为离得较近,又是砖石结构,墓中会有各种气味,这是对的。

不过靠着闻味道来辨别墓的年代基本上是没有,到是听人说过辨别青铜器时,有通过手指摩擦后闻味道来辨别真伪的。

与国家有组织的保护性挖掘相比,民间盗墓者是极其聪明的。

先,国家掘不存在‘违法’,因此工作细致,甚至用刷子干活。

方式上几乎全都是‘大揭顶’地宫庞大的明清墓除外,不存在‘技术’问题。

而民间盗墓者不然,因为历朝历代对盗墓行为都在法律上给予严惩,现代更是如此,所以其‘时间’概念、‘隐蔽性’很强。

实际上,并不是那些庞大的墓盗不敢,而只是受制于时间罢了。

曾有一个盗墓高手说:‘假如给我一个月的时间,算上我、只要两个人就够,那么…我有把握进到骊山始皇陵。’

许多人认为他是异想天开,但他却说他曾数次到骊山观察过,称其‘不过就是大了些罢了’。”

“骊山始皇陵都能盗?这还真是有点匪夷所思啊!”

听到这里,连柳怜都有点震惊了。

(未完待续。)8

第八零七章 马善被人骑第一三六二章 找个理由去旅游第八二九章 老碗会第八四四章 金珍珠第二八零七章 小地方大专家第一二三二章 要控制住贪欲可不容易啊第一八六七章 蚯蚓走泥纹第一零七八章 绝无仅有第一九七三章 财神骑龙第四一九零章 孟先生的离奇遭遇 2第二五七一章 爆满金星第九五一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二零八章 神秘司机第三七八三章 阳光普照局第二二零四章 瞒天王的特殊能力?第八六零章 细节决定成败第四七五五章 轻松赚十亿第三五九零章 古玩坑人榜第一千章 飞机梦第四二三八章 地宫壁画(二)第三三零九章 考核通过第一零一四章 刀剑封魔第三三二四章 上门送珠宝第一零六五章 人渣和大师第二五三八章 老宅古塔第一七五七章 浮力板第三二零八章 明光帝国第三八七一章 迁坟(二)第二八四七章 没人要的宝贝?第三四八八章 天下第一笔的故乡第二六一三章 乡村教师第一七五六章 天师殿第一一五八章 最像贵族的贵族第二六二章 承包玉矿第二七二四章 切磋四四四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二一零五章 阴阳龙卷第二零七五章 光和气第三六二六章 刘金宝和林楠第二三八九章 驰援兄弟第一七三三章 “人”第四三七八章 粉彩镂空转心瓶(三)第三四五三章 大意失宝 2第一八二三章 赏罚分明第三六六六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一零七二章 不公平却合理的交易第一一九三章 铜柱县的团伙第二零三六章 阴阳和谐第二六九六章 能人太多第五七三章 国粹国宝第一五三六章 绝妙的标记方法第一二零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三七九一章 泰和重宝第四一七八章 总有人来送宝第二八三八章 梦寐以求的好东西第三九零六章 所谓血光之灾第三八四九章 贪心不足第一七九零章 有女茗玉第七零零章 稀世之作第三六四三章 书法怪人第二七一一章 试验品第一三五九章 引导者第三五九章 微雕第二零九一章 法器之书第四五五二章 赚得多,花得多第二五一章 玉出昆仑第四一三章 你是蜡烛我是火第四八零七章 相墓第八三五章 古玩店可不是谁都能玩的第三五三章 从专家到大师第四七七五章 道士王乙第一四九七章 百兽送行第十一章 玉器帝国第一一五九章 昂贵的古堡第四二六三章 女王的渡假城堡第三十七章 瑞士金表第一三零章 半赌与全赌第二九三五章 十大阴帅木雕第二零三三章 庄生晓梦迷蝴蝶第二二二九章 落水之人第一四一二章 野性的呼唤第九四九章 智障儿第二八三八章 梦寐以求的好东西第八零零章 化妆第二三六六章 危机四伏的帕敢第三九一三章 以物易物第八五零章 逛庙会第二二九九章 赌石行里的神第三五七八章 外行也能鉴定古董第三零二零章 报复第四零四零章 玄学交流会第一一二九章 整死人不偿命第四三四八章 合作第三零五七章 血玉卵第二六零三章 罗马一天建成第二二八八章 三王到第二八八三章 半仙鉴宝第三七四八章 秦大师第三五五零章 天子玉圭第一五零四章 男人的宠物就要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