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从辛亥革命到永丰舰赴难 (2)

11月3日,陈其美领导的上海起义爆发,随即上海光复。消息传到杭州,杭州的革命志士们十分踊跃,当即决定于11月4日夜发动起义,分别从杭州郊外的笕桥和南星桥出发进城,分别以浙江巡抚衙门和旗营为主要攻击目标。先锋敢死队分成两队,一队由王金发率领,配合攻击旗营,另一队由张伯岐率领,配合攻击巡抚衙门。蒋介石参加了攻击巡抚衙门的战斗,并与张伯岐、董梦蛟、孙贯生等各率一组,分头前进。战斗打响后,先锋敢死队员个个争先恐后,奋勇杀敌,浙江抚署卫队见状未作抵抗,便投降了。11月5日,杭州即告光复。

蒋介石完成使命,随即与他人返回上海,向陈其美复命,陈对蒋的表现较为满意,着实夸奖了一番。

此时的上海却不平静。以陈为首的同盟会一方,以李燮和、陶成章为首的光复会一方,还有以李平书为代表的商团一方,三方各有打算,都准备乘机夺权。最后陈其美技高一筹,先声夺人。11月6日,上海绅商、革命党人和会党代表经过协商,决定成立沪军都督府,推举陈其美为沪军都督兼都督府司令部长,黄郛任参谋部长。沪军都督府成立后,积极配合同盟会驻沪机关推动东南地区的起义光复,先后帮助浙江、江苏光复。上海光复后,市面秩序良好,人心稳定,社会各界支持革命,纷纷掀起了规模较大的参军和募饷热潮。陈其美乘势组建沪军,蒋介石因为参加先锋敢死队,赢得杭州光复胜利,取得陈其美的信任和青睐,而被任命为第二师第五团团长,其顶头上司为旅长张宗昌。

蒋介石从日军炮兵联队的实习生一跃而为团长,可谓平步青云,连升几级。蒋一方面感到侥幸有余,一方面感到底气不足,不知如何统兵部署。蒋介石到任后,老老实实秉承陈其美的旨意,协助整编军队,训练新兵,维持上海治安,还参与了一些机要事宜。

在工作中,蒋介石兢兢业业,不敢敷衍。蒋时常教导士兵相关革命观念,第一是推倒清朝、恢复中华;第二为平民解除痛苦。至于权位二字未敢放在心上。那些新募的士兵,本是粗汉无赖和普通百姓,经过蒋的训练后,已变成了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部队。陈其美以及其身边的所属要员、朋友都对蒋介石刮目相看,蒋的口碑甚好。

在这一时期蒋介石继续延续和密切同陈其美的关系,蒋介石与陈其美之间的合作,或者说蒋对陈的支持和陈对蒋的提携是相依而生,非常默契的。外人是看不出的,只有陈蒋二人心中有数,彼此信任,相互理解。陈其美往往把最秘密、最功利的任务交给蒋介石完成,蒋当然责无旁贷,并竭其所能,力求完美,甚至不惜押上了个人的所有赌注。因为蒋心里清楚,陈其美的每进一步,都意味着蒋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同样,陈的计划破产、行动失败,也意味着蒋介石个人的抱负实现受阻,两福与共,安危相依,休戚与共。

不过,蒋介石的提升必须以陈的成功和胜利为前提,也就是说在蒋的发迹之前必须首先要有陈其美的成功和胜利,只要有陈其美在,蒋介石永远都无法僭越,必须跟着陈其美亦步亦驱。但是,因为蒋知道他与陈其美的关系是相当可靠的,因此他跟随效命,自觉无怨无悔。

除了陈其美、蒋介石之外,还有一个名为黄郛的,同是浙江人,并且也在日本学过军事,意气相投。在光复上海和杭州的过程中,三人又增进了解,更觉知己难觅,相逢恨晚,于是三人便互换兰谱,结为盟兄弟,以后黄郛在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中起了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3.流亡日本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举国欢庆,共庆佳日。中华民国成立后仅13天,光复领袖陶成章,竟在上海住院养病时遇刺身亡,消息传出,震动上海,惊醒全国。这实际上是陶成章与陈其美个人积怨的最终了结。

陶成章,字焕卿,浙江绍兴人。是光复会领袖之一,负责联络苏、浙、皖、闽、赣五省的会党工作,他与下层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曾多次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在国内外享有较大的名望和影响。

陶成章与陈其美的矛盾由来已久。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同盟会损失惨重,陶成章急于想知道同盟会的下步计划,要当时任光复会南洋支部执行员的李燮和去打听同盟会今后的动向。李燮和于是找了一家粤菜馆宴请陈其美,言谈之中,流露出欲继续在上海发展之意。

李燮和与陶成章商议,陶成章继续去南洋筹款,李燮和到上海筹建上海支部,扩展光复会的力量,以便与同盟会分庭抗礼,这样便与陈其美产生了矛盾和竞争。

先是李燮和在争取吴淞炮台总台长姜国梁一事上输给了陈其美。紧接着,陶成章回国,带回巨款。陈其美得知这一消息,欲从中分取一部分。同盟会在上海工作很有成就,惟独缺乏经费,上海组织起义,更需要一笔经费,陶成章带来的巨款无疑可解燃眉之急。

陶成章此时也深感光复会在上海虽有些力量,但如果不与同盟会联合,光复会也难成气候,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成大事。

陶成章与陈其美议定同时发起起义,同盟会和光复会各自负责一部分区域,分进合击,光复上海。最后谈到经费问题,陶成章解释道:“光复会从不认为华侨捐款是专给光复会的。既然要合作,经费当然要合作的。”说着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汇丰银行的汇票,数额5万元。

陈其美正要接这张汇票时,陶成章忽然脸色一沉,把手缩了回来,用手指指汇票说:“不过还要提醒一句,这钱来之不易,是专供革命用的,可不能用来。”原来陈其美与当地名妓筱翠云双宿双飞的事,陶成章也有所耳闻。

陶成章这句话不说则已,一说出来,会场顿时哗然。陈其美从座位上跳了起来,用手指着陶成章吼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谁用革命的钱了?你说出来!”陶成章不甘示弱,说道:“王小二此处无银三百两,君子不疑,疑者非君子!”

陈其美气得七窍生烟,从口袋里掏出手枪。幸亏坐在陈其美身边的人眼疾手快,一下把陈其美的手按下,避免了一场流血。会议虽说有了结果,却不欢而散,尤其是陈其美和陶成章个人之间更添一层私仇,从此埋下隐患。

上海光复时,陶成章的功劳并不在陈其美之下,但陶却未能当成上海都督,心有不满。就在这时,陶成章与孙中山又爆发了争执。他指责孙中山将南洋筹来的款子用到不明的地方去了,孙中山非常气愤,陈其美对陶成章也非常愤恨,想除之而后快。

陈其美的心事,蒋介石自然是摸得一清二楚。他对陈其美素怀感恩之心,此时更觉得替盟兄除掉心腹大患是自己当仁不让的责任,这正中陈其美下怀。

陶成章很快就听说陈其美要准备刺杀他了,他已经悄悄地转移了好几处地方,由客利旅馆、国民联合会、光复会机关汇中旅馆,最后又悄悄地住进了广慈医院。

在暗杀陶成章一事上,蒋介石买通了光复会的王竹卿。王竹卿与同盟会早已暗中往来,他常拿光复会的机密做交易以捞取外快。蒋介石以此为要挟,王竹卿只得乖乖就范。

1912年1月16日凌晨2时,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广慈医院里的医生和病人均已进入梦乡,连警卫也关上了门,沉沉睡去。忽然有两条黑影悄无声息地来到医院大门口,推门推不开,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撬门,大门很快被撬开。

进来的两人对路径很熟悉,迅速上楼,直接来到陶成章住的病房。房门虚掩着,轻轻推开门,闪身而入,踮起脚走到床边。其中一人轻轻叫道:“陶先生……”另一人早已拔枪在手,对着陶成章的头部扣动扳机,两名刺客很快逃走了。后经医生检视,子弹从左颊入,斜穿脑部而出,陶成章当即身亡。

陶成章被暗杀,举国震惊,上海各界更是议论纷纷。早有人怀疑到陈其美头上,但没有实据,只好挂起来。后来,接踵而至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1916年陈其美被暗杀,使“陶案”搁置起来,再往后,蒋介石青云直上,成为中国第一人,陶案真相再也没有揭开的可能了。

刺陶事情发生后,蒋介石潜逃日本,这是蒋介石第三次东渡日本。蒋此次东渡,名义上是出国深造,学德语,准备前往德国留学。

蒋介石来到日本后,当然不会安下心来学德语,他仍然对国内局势密切关注。他不甘寂寞,积极寻找机会从事革命行动。到了下半年,他便与一些人合作在几本办起了《军声》杂志。

在很短时间内。蒋介石在《军声》杂志上先后发表6篇文章:《发刊词》、《革命战后军政之经营》、《军校统一问题》、《蒙藏问题之根本解决》、《征蒙作战争议》和《巴尔干战局影响于中国与列国之外交》等。这些文章表达了蒋介石早期的不太成熟的军事思想。

首先,蒋介石像其他革命领导人一样认为国内问题已经解决,对外问题,从今以后要开始了。对外问题最重要者为军事,凡是讲信修睦、缔结条约,都应该籍此为城。其次,蒋介石开始接触社会达尔文主义,并将一些基本信条引申到国家关系中来。再次,宣扬对俄严防,对日本则能退则退。

在主办《军声》杂志过程中,蒋介石学到了不少东西,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治国安邦的谋略,并在后来的实践中,逐步将其完整化、系统化。

但蒋介石毕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日本,他亦不敢抛头露面,他将在日本的生活境遇向陈作了如实汇报,希望陈能早点让他回国。

1912年冬,蒋介石从日本回国,但仍害怕刺杀陶成章的罪行被人揭发,也不敢在上海政界中露面,如销声匿迹一般。直到全国上下一片讨袁之声,刺陶之事淡为淡化之际,蒋介石才又开始在陈其美的庇护下活跃起来。

4.投身反袁斗争

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宣告独立,紧接着黄兴在南京也起兵,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等地相继响应,是谓二次革命。

此时,孙中山正命令陈其美在上海响应全国,举兵讨袁。7月16日,陈其美在上海揭竿而起,被推举为时袁军总司令,18日,发表上海独立宣言,通电全国。

蒋介石被陈其美派到袁世凯军第九十三团做策反工作,第九十三团原本是辛亥革命时蒋介石任团长的沪军第五团,但此时该团团长陈其蔚已被袁世凯收买,他避而不见蒋介石。

蒋介石无奈,只说服了一个营的士兵参加讨袁。蒋介石随后率领这一营兵力,配合钮永建部,夹攻上海的军事要地——江南制造局。制造局驻扎着袁世凯的心腹、海军中将郑汝成率领的北洋精锐团,他依仗有利地形,沉着应战,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海军舰队也用强大炮火支援郑汝成。

结果,讨袁军伤亡惨重,被迫纷纷后撤。经过一星期殊死搏斗,讨袁军越战越弱,士兵伤亡散走大半,溃不成军,连蒋介石的营长张绍良也阵亡了。8月13日,上海讨袁军彻底失败。

讨袁之役失败后,陈其美、蒋介石不得不潜入地下。郑汝成四处张贴告示,悬赏两千元大洋捉拿要犯蒋介石。

上海顿时风声鹤唳,蒋介石无法立足,在革命党人掩护下,悄悄返乡。蒋介石本想去家里躲避一番,但怕溪口熟人太多,露出什么风声,反倒不好,于是转身到了离家10余华里的萧王庙孙家舅母家里,躲过一劫。1913年12月间,蒋介石再次东渡日本。

蒋介石来到日本后,马上与陈其美汇合。而此时,孙中山也流亡至日本,并且积极筹划成立中华革命党,以便继续团结革命力量,重整旗鼓,再次形成一支以他为核心的有战斗力的革命队伍。1913年9月,中华革命党成立,而陈其美则成为孙中山为数不多的心腹之一。

陈其美多次向蒋提到,在适当的时机将其引见给孙中山,蒋介石心中自是十分欢喜,陈其美常与孙中山时常也会有意无意地提到蒋介石。时间稍长一些,孙中山对蒋介石有了一些间接了解,况且孙也的确是感到人才缺乏,当他得知蒋介石此刻就在日本,便欣然答应见蒋一面。

第17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1)第24章 北伐和清党 (2)第58章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4)第39章 荡平地方军阀 (3)第57章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 (3)第36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 (6)第12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2)第81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5)第42章 荡平地方军阀 (6)第42章 荡平地方军阀 (6)第42章 荡平地方军阀 (6)第19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3)第84章 成为大国领袖 (2)第67章 组织几次大会战 (2)第66章 组织几次大会战 (1)第17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1)第31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 (1)第11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1)第40章 荡平地方军阀 (4)第82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6)第20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4)第89章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1)第64章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5)第80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4)第80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4)第20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4)第12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2)第32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 (2)第83章 成为大国领袖 (1)第86章 成为大国领袖 (4)第29章 北伐和清党 (7)第61章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2)第45章 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3)第56章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 (2)第44章 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2)第44章 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2)第51章 打击进步人士和进攻红军 (2)第56章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 (2)第89章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1)第13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3)第8章 从辛亥革命到永丰舰赴难 (4)第18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2)第91章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3)第53章 打击进步人士和进攻红军 (4)第40章 荡平地方军阀 (4)第16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6)第83章 成为大国领袖 (1)第45章 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3)第2章 乡里少年初长成 (2)第18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2)第42章 荡平地方军阀 (6)第73章 苦撑待变的外交(2)第47章 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5)第4章 乡里少年初长成 (4)第79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3)第73章 苦撑待变的外交(2)第69章 组织几次大会战 (4)第12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2)第87章 成为大国领袖 (5)第2章 乡里少年初长成 (2)第68章 组织几次大会战 (3)第75章 苦撑待变的外交(4)第17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1)第53章 打击进步人士和进攻红军 (4)第13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3)第3章 乡里少年初长成 (3)第70章 组织几次大会战 (5)第33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 (3)第17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1)第22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6)第70章 组织几次大会战 (5)第56章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 (2)第15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5)第28章 北伐和清党 (6)第4章 乡里少年初长成 (4)第40章 荡平地方军阀 (4)第82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6)第18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2)第25章 北伐和清党 (3)第15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5)第32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 (2)第66章 组织几次大会战 (1)第32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 (2)第63章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4)第84章 成为大国领袖 (2)第77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1)第46章 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4)第84章 成为大国领袖 (2)第80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4)第11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1)第62章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3)第57章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 (3)第50章 打击进步人士和进攻红军 (1)第50章 打击进步人士和进攻红军 (1)第79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3)第64章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5)第79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3)第4章 乡里少年初长成 (4)第25章 北伐和清党 (3)第81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