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回归(二十八)

“楚浩——你这个混蛋!”武定国看到第3方面军的战报之后,他愤怒的把电文扔在桌子上。武定国知道楚浩这次死定了。他没想到这个曾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将领竟然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当初在华北战场上就因为他的指挥失误造成了装甲部队的巨大损失。表面看是宋哲元替他求情才使他逃过一劫,其实是武定国暗自帮了这个家伙一把。那次作战的损失,军委会尤其是空军方面侦查部门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特区初定,李华雄、武定国等来自陆军系统的军官不得不顾虑到空军这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的平衡关系,因此,并没有过于苛责楚浩,而是借宋哲元的名义保全了楚浩。况且,当时特区也正是用人之际。好在后来楚浩在历次作战中表现得可圈可点,他的升迁受到一些影响却不是很严重。这次不同了,人员装备的损失倒在其次,关键在于,行动的失败即在国内外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又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全盘作战计划的实施。

正如战前所担心的那样,由于洪水的泛滥,导致本就沼泽密布的黑龙江以东地区,更加不适于机械化部队运动,严重阻碍了中队的运动,使其无法如期完成迅速分隔苏联红军第2方面军与第1方面军的联系的任务。面临洪水的巨大威胁,反而使得苏联红军放弃了所有顽抗的幻想,果决地选择了由共青城方向直接越过黑龙江下游地区,支援危机重重的第1方面军。虽然中国空军对渡河苏军实施了猛烈的轰炸,造成其重大损失,但是依然无法完全阻止其向海参崴方向的增援。近二十万苏军的加入,使得中国第1方面军左路军受到极大的压力和威胁。特区军委立即命令第3方面军的右路军放弃渡河进攻的计划,火速驰援。另一方面,第1方面军中路军也开始想左路军运动。第1方面军这么做并非完全出于无奈。执行刀锋计划的的部队在夺得苏联远东红海军大部分舰船之后,协助地面部队占领了海参崴,消灭了苏军大量有生力量之后,苏军的左翼出于腹背受敌的状态,败像已露,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用于协助中路军完成分隔歼灭苏军的任务。

第5军被选作支援部队并不是偶然的。在这个军中可谓藏龙卧虎,几位颇具传奇色彩和个人魅力的大哥级的人物出任这个军的师长。而这几个师也称得上最能啃硬骨头部队之一。“黑道大哥”柳劲升现在已经是第44摩步师的师长了,他的战友二毛成为他的参谋长。他的老团长卫国华同志依然是他的上司——第5军军长。贝克勤同志成为第63步兵师师长,大飞哥则成为集团军直属炮兵师师长配属给第5军。张大福也在第5军任第61步兵师师长。或许是巧合吧!他们几个人在几乎各个集团军转了一圈之后,在战役发起之前8个月左右的时间,都被陆续调整到第5军。这几个人人的经历分别代表着一种典型的华侨军军官的晋升模式,就是都从最基层做起。要算起来张大福是这几个人中曾经军衔最高的——少尉排长。其他几个则是地地道道的大头兵。他们的晋升之路足以表明华侨军的用人取向,即:不论你来自什么时代,你的能力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

八年的时间,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师长,是机缘还是命中注定?柳劲升、贝克勤这两个曾经一门心思要离开军队的家伙说不清楚,他们感觉更多的是造化弄人罢了。柳劲升和贝克勤都知道自己这一生或许再也离不开军队、军人、战场。八年的时间已经将他们由一名优秀的士兵磨砺成为一名能征善战指挥若定的将领。过去的生活、回忆已经变得模糊。柳劲升已经不关心自己的家是否被陌生人占据,自己在特区中经济中的股份现在已经增值多少,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更多的时候他愿意和贝克勤在一起喝口小酒、聊聊心事,骂一骂娘。不过,这点小爱好也渐渐这也变成一种奢望,他们太忙了。职务变了,责任重了。作为军人,尤其是在这样的世界和时节,除了打仗就是训练。他们要把那些工人农民学生摊贩流民打造成为一名战士。他们不敢有一刻松懈。

他们每当看到那些新兵蛋子们或者充满激情渴望或者无所谓或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到部队的时候,心中总是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学会杀人和保护自己的本事。他们必须要尽最大的可能,让这些新兵在经历人生第一场战争之后,能够尽可能多的活着回来。他们知道这是一种美好奢望,但是他们必须要为了这个奢望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或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每战过后,看着密密麻麻的阵亡者名单的时候,还能继续准备下一场战争,还能再次面对那一张张生涩、腼腆、年轻的面孔。在这几名来自不同时代的师长手下当兵并不轻松,你要忍受自己的长官几乎是祥林嫂一般的唠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训练训练。训练之苦之严苛,在整个第5军乃至集团军中都是出了名的。这几名同窗似乎比着赛着折磨这些曾静的老百姓。这些士兵或许不知道,或许应该感到庆幸,自己的长官在看过了、经历了太多的死亡之后,内心还没有完全麻木,也没有把他们这些活生生的士兵当做自己晋升的阶梯。训练时的汗水泪水和血水,很多时候都挽救了他们的生命,让他们在每战后还能看到更多熟悉的面孔。

柳劲升的第44摩步师负责增强左路军正面的薄弱环节,张大福和贝克勤则被安排到侧击苏军右翼的进攻集团中。自古军人作战无不追求或者奉行以正合以奇胜的结果和原则。在黑两江东南岸与锡霍特山脉之间,同样并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大规模的行动,因此第61、第63步兵师,作为最能啃硬骨头的部队,当要被用在刀刃上。急行军已经成为这两个师的基本功之一。他们一头就扎进了锡霍特山脉,在山谷丘陵之间疾行。当他们趁夜色突然出现在苏联红军并不完善的侧翼之后,没有经过任何休整,就直扑了过去。

两万多中队,像一柄利刃深深切入苏联红军的躯体,迅速和苏军搅和在一起,发挥自己精于野战、进展的特长。要想在近战中取胜,意志、技术、武器、时机一样也不能缺少。这两支部队装备的枪支绝大多数是来自ak47枪族的冲锋枪,凶猛的火力被战士们在进攻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苏联红军虽然也有沙这样的武器,不过毕竟太少了。全自动步枪对半自动和手动的优势,在近战中展现的更为充分。由于双方搅在一起,因此,苏联红军的重武器丧失了作用。在中国突袭部队的搅合下,惊慌失措的苏联人闹不清到底来了多少敌人。仿佛自己的身边全是恐怖的哒哒声。在乱军之中,撤退或者说逃跑更多的时候会成为士兵的首选,然而这种选择一旦付诸实施,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什么叫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能力,就是一旦咬住敌人就紧盯不放,直至把敌人咬死为止。这个时候依靠的更多的是人的意志。“追上去、咬死他们”这几乎成为这些步兵们在新兵第一天开始就被不断灌输的理念。不畏强敌猛冲猛打,中人尾随着退却的苏军一路追了下去。这种被人在身后要住的感觉实在太恐怖了。如影相随的枪声和身边越来越多的死亡,更增加这种恐怖的气氛。苏联人并不坚强的神经终于绷断了。在一夜的冲杀中,苏联人的侧翼大开。这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绝对称不上好消息。苏联人好不容易弄明白了怎么回事正准备采取补救措施的时候,来自正面的****令他们没有胆量抽调更多的部队。

飞机大炮加坦克装甲车,很快就突破了苏联人并不坚固的野战阵地。中人对苏联的所为突破口理论并不陌生,但是他们更愿意用由陆航和坦克组成空地一体快速突击部队,作为第一梯队在固定翼飞机的配合下迅速大开突破口,而不愿意采取步兵作为第一梯队、装甲部队作为第二梯队的传统做法。因为,在传统的突破口理论中,什么时候投入第二梯队是一个关系到胜败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你不能指望所有的前线指挥官都是天才。采取这种战法,则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状况。装甲部队一旦突入,步兵则迅速跟进巩固扩大突破口,而装甲部队组成的快速部队则在飞机的掩护下径直向敌人的纵深发展,打乱敌人部队之间的协调,撕裂敌人的防御体系,最终摧毁敌人的作战意志。由突破口胸涌而入的中队,让苏联人真正领教了什么叫做攻势如潮。

在空中打击力量的支持下,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已经超出了苏军的理解能力。机械化部队部队突进苏联的纵深之后,几乎是不管不顾的一路向前攻击前进。正面防御被突破,侧翼受到攻击的苏联红军彻底乱了阵脚。当机械化部队和侧翼进攻的部队会合的时候,苏联人的作战意志无可挽回的丧失了。架设在黑龙江上的浮桥早已经被空军炸断,越来越多的飞机在苏联人的头上肆无忌惮的轰炸。原来,在进攻发起之后的36个小时,海参崴方面的作战结束,用于这个方向作战的空军更多地被用于攻击苏联支援部队。丧失制空权的地面部队的悲惨并不难想象。于此同时,第3方面军的快速增援部队也已到位,不过他们并没有参与进攻,而是直插苏联红军的侧后,阻断苏联在阿穆尔河东南岸地区最大的军事集团的退路。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空中飞机肆虐,地上铁甲纵横,在如此强大的打击之下,苏联人意识到自己的反抗失去了任何意义,投降就成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强烈的念头。

苏联外贝加尔方面军在第2方面军的猛烈攻击下,伊尔库茨克方向和乌兰乌德方向的苏联红军已经被肃清。残余的二十万部队被逐渐压缩在在赤塔城附近,失去外援的苏军彻底成为一支孤军,中队可以随时歼灭之。至此,远东战役在经历了20多天之后,虽然其中经历一些波折,虽然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大局已定“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剩下的只不过是扫尾。

当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谈判是在所难免的。不过此时再谈,形势不同了中国人的要价自然也不相同。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苏联人要谈、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美国人同样也要谈,就连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也不甘寂寞。形势比人强,没人敢忽视这支在东北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军事力量。

第238章 远征(二)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221章 诸马(七)第132章 大师(二)第426章 南方(七)第82章 收官(二)第358章 鏖战(十一)第97章 大战(二)第187章 反攻(七)第413章 准备(四)第422章 南方(三)第212章 策对(二)第352章 鏖战(五)第38章 奇兵(一)第434章 贵族第422章 南方(三)第1章 围追(一)第370章 内讧第182章 反攻(二)第459章 终结(十一)第54章 断尾(一)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25章 南进(一)第445章 刺痛(三)第94章 风云(三)第197章 攻防(九)第82章 收官(二)第144章 火并(一)第129章 风波(一)第45章 援兵第137章 长江(二)第263章 孤城(四)第95章 风云(四)第298章 杀戮(十六)第401章 回归(二十一)第202章 攻防(十四)第150章 天空(四)第288章 杀戮(六)第143章 虎狼(三)第395章 回归(十五)第213章 时局第180章 逢源(三)第39章 奇兵(二)第301章 杀戮(十九)第437章 分治(二)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88章 改变(一)第70章 呼吸(八)第11章 炼狱(二)第149章 天空(三)第221章 诸马(七)第175章 冲突(八)第116章 华北(四)第35章 算计(二)第65章 呼吸(三)第306章 杀戮(二十四)第193章 攻防(五)第32章 权衡(一)第21章 狸猫(二)第75章 呼吸(十三)第349章 鏖战(二)第279章 “意外”(二)第356章 鏖战(九)第166章 绸缪(十三)第5章 阻截(二)第117章 华北(五)第341章 南进(十七)第216章 诸马(二)第281章 爆发(二)第426章 南方(七)第248章 远征(十二)第56章 断尾(三)第99章 大战(四)第146章 火并(三)第234章 西进(七)第390章 回归(十)第364章 鏖战(十七)第442章 运筹第322章 家园(一)第90章 改变(三)第23章 思谋(二)第8章 阻截(五)第350章 鏖战(三)第221章 诸马(七)第51章 诡计第62章 绞杀(六)第47章 金蝉第216章 诸马(二)第72章 呼吸(十)第89章 改变(二)第173章 冲突(五)第26章 东线(三)第434章 贵族第55章 断尾(二)第176章 冲突(九)第216章 诸马(二)第434章 贵族第147章 天空(一)第65章 呼吸(三)第381章 回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