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伤人

洛阳宫里。

李重九正审视着薛万述呈上的奏折,向薛万述问道:“你这份奏折得到的消息确实详实无误吗?”

薛万述当下十分有自信地对李重九道:“回禀陛下,这消息是我们在长安的三家倾向我军的粮商给的,还有风闻司的曹纹也是确认过的。”

李重九又认真看了一遍奏折道:“既然如此,这份奏折对我们十分有意义。”

薛万述垂下头道:“是的,陛下,李渊这一次动用京师常平仓,用给李唐北路大军补粮,常平仓内已是空了一半。另外从报告来看,今年关中歉收已是基本可以确定,关中有二十三个县县令向中书省上奏章,说无法交纳平时一半的税赋。李渊发文申斥,其奏折已被我们细作抄录了一份。”

“另外据风闻司的人调查,因为唐人不喜欢食麦,故而李渊开国之后,虽是大力鼓励民间耕战,但没有像我们大赵这般,在民间大力推广小麦,以获得春秋两季收获。李唐田间种植是多数仍是粟,梁,小麦只是部分,所以今年关中本就是灾情,加上粟米歉收导致在民间粮价大幅上升。”

李重九心底有数,粟米在这个时候仍是主流种植产品,不过粟米的缺点在于不仅不耐寒,而且产量低。这产量低是和小麦相较的,粟米的产量实低得可怜,古代关中百姓一般是不种小麦的,到了西汉时董仲舒曾上表劝汉武帝广泛种植小麦,关中百姓这才稍微种植一些小麦。

不过关中人还是喜欢种植粟米,原因无他,就是爱吃两个字。在当时人眼底,高粱为上食,粟米为中食。而小麦以及其他粮食也是下等食物。统一都称为杂粮。李渊在这一点上,也表现的爱憎分明,唐律上就写,征税以粟米为主,而粟米不足,则以杂粮辅之。

历史上小麦是到唐中后期大幅推行,那时候才改为两税法。朝廷允许征收小麦作为田赋。

而赵国就不一样,李重九就走在时代的前一步,在怀荒。御夷二镇时,就大力推广春冬小麦的种植。当地的高句丽,契丹军户努力开垦麦田种植。

而今年,李重九就准备听取林当锋,姬川的意见,鼓励河北,山东的百姓采用大豆,小麦轮作的方式种田。朝廷愿意以市价七成的价格。供给百姓麦种。至于新占据的江淮和长江流域一地,李重九的中书省也在商议。要用何种优惠方式推广当地百姓,进行稻麦二熟复种,而此事也是势在必行。

这一点上李重九与中书省的官员看法十分一致,民以食为天,虽说赵国有洛口仓,黎阳仓,源源不绝的军粮供给,但是对于农业国而言,种田永远才是王道。

为了应对今年这样不太好的年景,李唐无疑是很辛苦的,江淮的粮米无法供给关中。关中的粮食现在只能跋山涉水,从河南运输入关中,起到一点杯水车薪的效果。

对于本就粮草不足的关中而言,自己田亩的产出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长期的战乱,导致关中破坏严重,李唐又立长安为京都,导致关中人口上升,昔日的八百里秦川,远远无法供给关中百姓的食用,现在秋粮歉收已是成为定局。

再加上李唐又是粟米,高粱这样的单一经济,相对而言,赵国今年收成也是不景气,山东大旱,河北还闹了一点蝗灾,但是百姓日子却相对好过,因为李重九免了河北山东今年的田赋,百姓们只要养活自己就可以了。

薛万述道:“现在秋粮还有两个月才收上来,但关中粮价已是达七十钱一斗,长安内甚至八十钱一斗。而幽京才二十钱一斗,就算是因为去年战乱,今年遭了蝗,旱两灾的河北,山东,粮价也不过是在三四十钱一斗。”

李重九闻言对于粮价有了个大概估计,当年自己刚刚攻占幽京时,北方粮价也是很高,自己努力维持在五十钱一斗这样,民间才没有爆发大饥荒,导致幽京百姓饿死。

而现在长安,关中居然达到了八九十钱,这最受苦的还是最下层百姓,何况李唐税赋又不低,在这样的压力下,百姓唯一只有选择流亡一路了。

李重九看向薛万述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想劝朕命令在长安倾向我大赵的商家抄粮,再将粮草堆高?”

薛万述点点头道:“是的,陛下,微臣预计要准备五十万贯的钱,进行半年的收粮,先放出消息,说今年秋季我大赵对李唐会有大的战事,谣言一起,粮价必然因为这战乱的消息而继续推高,之后我们在秋收这一段,粮价回落时候,大举进货扫粮,预计半年之后,可以将长安的粮价推高到百钱一斗以上。”

李重九听后道:“这招实在是毒辣,但是五十万贯,你以为朕很有钱吗?今年大战,我们大赵国库也是空了。”

薛万述道:“陛下可以用今年民债来抵啊,总之此事势在必行啊。”

李重九笑着道:“这民债乃是朕从民间借贷,本就不是朕的钱,你却想来炒高粮价,我们又不从中获利,损失倒是不小,这纯粹是以本伤人,又损人不利己,这五十万贯的钱若是明年还不上,朕立即要被千夫所指了。”

薛万述垂下头道:“陛下的担忧至少要等到明年,但是我看李渊恐怕连今年都过不了,陛下,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办法,粮价一高,关中必然疲弊,百姓对李唐心怀怨言,这样李渊在关中统治力必然下落,百姓背离李渊。若我是李渊,除了迁都巴蜀,荆襄暂避之外,别无第二种选择解除如此困境。”

李重九点点头道:“不过李家父子,并非无能,我们炒粮,他们必然也会发现端倪。我们必须多找几个商家,分头买进,朕决得此事可行,交给林当锋,曹纹与你三人一并来办,切记慎重行事。”

薛万述当下行礼道:“诺。”

PS:点娘BUG了,作者后台他妈的一直上不去啊。(未完待续。(LWXS520。))

第三百五十四章 关中精锐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战前瞻第四百四十七章 拨云见月第两百零九章 变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两百五十一章 东西之争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五百八十章 饮至之酒(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敌在先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三百四十三章 瞒天过海第一百二十三章 组建甲骑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韵书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议(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六章 颉利的失算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余地第一百四十一章 当断则断第八百四十八章 长安城下(第一更)第七百零二章 河阳得失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双旌万铁衣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谏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挟?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五百四十六章 无耻之徒第六百八十四章 无间道(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两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五章 流贼将至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关之役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刚(第一更)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阳第两百五十章 范阳卢氏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条方案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还是五鼎烹?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骑威力第八章 羊大为美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骑威力第三十一章 白马寺前一布衣第四百二十章 运筹帷幄第二十章 荆聂之士第七百零四章 河阳攻防战中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阳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击第七百二十六章 长公主第三百章 万箭齐发第六十二章 恶向胆边生第七百六十九章 谁来主事(第二更)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旧吏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许决战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后恭(第二更)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于爵位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还是美人第两百五十三章 猗兰操第两百零九章 变局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三百二十二章 帅旗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风波第四百四十七章 拨云见月第七百八十六章 斩敌一臂(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五百零二章 东出关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铁马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劝降第七百三十三章 辅公佑的末路第两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历史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五百九十七章 传檄而定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当射马第七百六十五章 万众一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门第四十三章 寺内修行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会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六百零五章 赐爵封赏(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许决战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训第两百五十二章 排场第两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罗援军(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声第两百七十五章 铁骑威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围魏救赵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乌桓(第一更)第六百二十章 封号不可轻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