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拼死突围(上)

襄阳城高三丈,城墙高大坚固,护城河平均宽三丈,主要是因为北面紧靠汉水,从汉水引一条支流从北面进入城内,使得北城的护城格外宽阔,达四丈之多,而且其他三面的护城河都不是很宽,城外地势平坦,以田地为主,不过杨士林施行了坚壁清野之策,将城外三十里内的民众全部迁入城内,家中粮食一颗不留,田地里的小麦割走,瓜豆摘光,使得襄阳四周一片空空荡荡。

在轰隆隆的进攻战鼓声中,两万郑军从东西南三面同时向襄阳城发动了猛攻,但东面和西面的进攻却遭到了意外挫折。

西城外,两千弓弩手距离城墙越来越近,他们必须在距离城墙五十步左右建立一道弓弩进攻阵线,压制住城头上的弓箭射击。

但就在两千弓弩手冲进两百步线后,意外却发生,奔在最前面的数百士兵纷纷摔倒,抱着脚惨叫,他们被洒在地上的蒺藜毒针刺穿了靴底,这是隋军在昨天晚上抛洒的蒺藜针,上面皆淬了剧毒,在东面和西面各抛洒了数万枚,这便朱宽能守住城池的底气。

后面弓弩手吓得纷纷后退,被毒针刺中的郑军士兵艰难起身,一瘸一拐向后撤退,但走了只是数十步,毒性开始发作,不断有士兵倒地嚎叫,腿部开始发黑肿胀,已经无法走路,只片刻,四百多名中刺的士兵全部倒下,拼命向赵黑权呼叫求救。

城上数千名民团士兵先是紧张万分,随即深感惊讶,当他们看见数百敌军倒地呼叫声,城头上顿时一片欢呼,杨士林也看得目瞪口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隋军鹰扬郎马远哲对他低声道:“昨晚三更时分,我们在东城和西城外各洒了五万余枚蒺藜毒刺,除非他们想办法排除,否则他们无法攻城。”

杨士林大喜,原来是这么回事,尽管蒺藜毒刺会给后来民众造成困扰,但此时他却顾不上以后之事,大声称赞,“果然是好办法!”

马远哲微微一笑,“对方肯定会用木筏铺路,不过我们也有应对之策。”

“是什么?”杨士林连忙问道。

马远哲笑道:“是用强弓硬弩!”

他回头一挥手,一千名隋军士兵带着大黄弩快步上前,民团士兵纷纷后退,将城头有利位置留给他们,民团士兵惊讶地望着隋军士兵手中的大弩,很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大型重弩。

杨士林走上前轻轻抚摸重弩,马远哲淡淡介绍道:“这是七石大黄弩,需两人开弦,射程四百步,两百五十步外可射穿敌军的盾牌和盔甲,只要敌军沿着固定线路过来,五百具大黄弩必然会让他们死伤惨重。”

“很好,我拭目以待!”

城下,郑军的第一次进攻失利使敌将赵黑权暴跳如雷,但他经验丰富,立刻便想到了对策,喝令道:“用木筏铺路!”

木筏原本是用来铺架护城河,现在却用来铺一条进攻小路,郑军士兵一起动手,西城前很快便出现了两条用木筏铺成的小路,第二次进攻开始,数千郑军士兵沿着两条五尺宽的木筏小路小心翼翼前行,手中依旧高举着盾牌。

在距离城墙还有一百五十步时,城头上响起一片梆子声,五百具大黄弩分成五段发射,密集而强劲的百支箭矢射向两条小路上的郑军士兵,强劲的大箭射穿了士兵的盾牌和皮甲,士兵们纷纷惨叫倒地,紧接着第二排百支箭射向木筏小路上密集的郑军士兵,随即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

这是隋军一种点射战术,就是为了远距离对付狭窄通道或者峡谷等地密集敌军的有效杀伤手段,第一轮仅仅五百支黄弩大箭便射杀了近四百名郑军士兵。

第二轮箭阵又随即开始,完全封杀了两条木筏小路,数千名郑军士兵在丢下七百余具尸体后,便仓皇逃回了大阵,城头上再次响起一片欢呼声。

短短半个时辰内便损失了一千余名士兵,而攻城郑军却连百步内都无法进入,赵黑权尽管经验丰富,但这种情况他也同样闻所未闻,他心中万分恼怒,将战旗向地上一摔,恨恨对一名亲兵道:“去禀报殿下,就说西面攻城没法打下去。”

“遵令!”

亲兵转身便催马向南城奔去........

赵黑权随即令道:“暂时停止进攻,等待主帅的命令!”

不仅是西城遭遇了蒺藜毒针和大黄弩的伏击,东城也同样遇到了这种情况,东城的损失更加惨重,一千五百余人死在蒺藜毒针和城头的乱箭之下。

东西两路都无法再继续进攻下去了,两员主将将难题踢给了王仁则。

南城的第一次进攻也因为顶不住城头密集的箭矢而败退,王仁则气得双眼几乎喷出火来,他已经看出城头隋军其实并不多,其他大多是穿着盔甲的民夫,很多人连弓箭都不会用,胡乱向下射箭。

可就是这样,他的军队还是攻不进城池五十步内,与其说是隋军的弓弩强大,不如说是自己的士兵有了惜命情绪,**抢掠个个争先,可打仗却人人惜命,惦记那点抢来的金银珠宝。

就在这时,东西两边城墙同时派人来报,进攻受到阻碍,隋军在城墙下撒了大量的毒针蒺藜,士兵死伤惨重。

这个消息使王仁则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他缓缓道:“既然东西两面无法进攻,那就集中进攻南城,传我的命令,大军重新集结!”

‘咚——咚——咚!’

沉闷的集结鼓声敲响,三面城墙外的郑军开始迅速向南城集结,在损失了数千士兵后,王仁则改变了战术,不再实施三面进攻,而是集中兵力强攻南城。

王仁则站在高台上歇斯底里地对士兵们大喊:“你们不是要钱财吗?不是要女人吗?我向你们承诺,第一个攻进城的弟兄封万户侯,可在城中任意挑选十户豪门,十户豪门所有的财富和女人都归他所有,运不走,我用船只帮他运回洛阳,这是我王仁则的承诺,我向上天发誓!”

郑军士兵一片欢呼,士气再次大振,王仁则抽出战刀,望着城头咬牙切齿令道:“攻城!”

“咚!咚!咚!”

战鼓声急促敲响,一万七千士兵从三个方向同时向南城发动了强大攻势,襄阳城的形势开始危急起来。

这时,一直在汉水江面上关注襄阳战役的来护儿也接到了朱宽派人送来的增兵请求,他当即下令再向襄阳城增兵五千士兵,这是早已准备好的备案,五千士兵早已在十艘三千石的大船上集结完毕,一旦守城形势需要,军队将立刻进城支援。

襄阳北城门缓缓开启,五千隋军士兵从北城进入了襄阳城内,迅速赶往南城,使襄阳城的隋军士兵增加到一万人。

这是来护儿的老谋深算,他并没有一次性将一万军队注入襄阳城,而是分批前往,一方面可以增加襄阳民众对隋军的好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迷惑攻城郑军,将他们最大限度拖在襄阳城下,为正从江夏赶来的援军争取时间,将王仁则的军队彻底全歼在襄阳城下。

与此同时,数十艘五百石的战船也从水路通过北城水门进入了襄阳城,给襄阳城守军送去了包括高奴火油在内的大量防御物质,襄阳城的攻防战正在一步步升级。

从南面追来的唐军只仅仅比郑军慢了两个时辰,三万五千唐军是在上洪县渡过了汉水,继续沿着汉水向北追赶,但在距离襄阳县约八十里处的岘山小镇停住了脚步。

这时,武士彟和李孝恭已得到消息,隋军已经进驻襄阳城,原本驻扎在襄阳城的两千唐军撤往淅阳郡,这个消息令两人既松了口气,同时也倍感失落,松口气是他们担心两千唐军抵抗不住两万郑军如狼似虎般的进攻,襄阳城陷落,变成人间地狱,他们无法向天子交代,现在襄阳城依旧挺立,使他们心中的担忧消失。

而倍感失落是因为襄阳城的易旗换帜意味着唐军被彻底关在荆州大门之外,他们也无法在荆州立足,只能尽快撤出荆州。

就在唐军观望郑军攻城之时,李孝恭得到禀报,一支数万人隋军已抵达义清县南,距离他们只有五十里,正疾速向这边杀来,这个消息令李孝恭大吃一惊,急找武士彟商量对策。

第577章 张裴联姻(上)第951章 紫微刺客第401章 新宅旧铺第876章 当廷对质(中)第942章 血战善阳(下)第424章 东海造反第381章 当街试弓第464章 远方娇娘第1223章 暗度陈仓第984章 太原战役(二十五)第114章 平壤登陆第373章 山寨内讧第1131章 兵发榆次第1229章 唐宫政变(一)第984章 太原战役(二十五)第614章 大军压境第827章 首战无锡第1006章 诛心之战(下)第1116章 五人组合第1160章 天下大战(十八)第415章 公孙上哲第988章 太原战役(二十九)第184章 利益攸关第840章 虎穴夺子第1219章 火上浇油第428章 再度出击第7章 武之诱惑第881章 相落谁家第195章 两雄相争第418章 将计就计第1087章 淮安劝降第688章 风起辽东第766章 翟让抉择(下)第1145章 天下大战(三)第154章 京都夜猎第153章 敲边补缝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558章 礼让黎阳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245章 福来客栈第382章 龙舟失火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228章 百密一疏第1176章 天下大战(三十四)第948章 最后一战(上)第139章 洛阳谶语第94章 卢府寿宴(六)第749章 生擒恶枭第756章 创造底牌第545章 长江交易第978章 太原战役(十九)第1120章 国号共决(上)第518章 派出御史第701章 人心险恶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1053章 空城之计第337章 寿光船场(下)第528章 辽东柳城第397章 升官之议第656章 不战而退第586章 引军入瓮第993章 意外情报第961章 太原战役(二)第929章 发现敌踪第857章 吕平之策第500章 三分余地第99章 初见裴矩第606章 背水一战(下)第642章 内乱初生第1005章 诛心之战(上)第499章 断其后路第932章 草原异动(下)第358章 撤军示弱第683章 夜袭回龙第826章 战幕拉开第818章 龙争虎斗第389章 李渊之策第518章 派出御史第368章 火拼贼王(上)第320章 局势骤变第1232章 唐宫政变(四)第107章 进军辽东第624章 江都兵变(上)第795章 备战合肥(上)第653章 两面夹击第134章 初战贼王(一)第24章 慧眼识珠第767章 抓住战机第670章 假手于人第972章 太原战役(十三)第1138章 紧急求和(上)第480章 天下勤王(六)第741章 闻风而动第885章 风雷再起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800章 黄氏请罪第53章 马邑受困第1034章 张铉做媒第1155章 天下大战(十三)第834章 大军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