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重返洛阳

“小婿很无奈,岳父大人应该也知道洛阳出现谶语了吧!”李渊叹口气道。

“当年先帝时就有方士曾言,夺天下者为李氏,先帝又梦见洪水淹没都城,当时曾怀疑李浑为梦境应验人,后来因为大隋刚刚开国,这种谶语未免有点荒谬,所以先帝也没有追究,现在李浑已升为右骁卫大将军,他侄儿李敏又娶了长公主之女为妻,家族势力极大,还有陇西李氏这个大背景,我想天子更应该担心他,而不是你。”

李渊苦笑一下,他当然希望如此,可是.......

窦庆瞥了他一眼,“你认为我说得不对吗?”

“小婿绝无此意,只是觉得这个谶语出现的时机太蹊跷了,小婿怀疑——”李渊没有再说下去。

窦庆却明白他的意思,“你怀疑这是元旻派人散布的谶语吗?”

李渊点点头,“元家只是碍于独孤氏的面子才暂时停止分裂武川府,但他们没有达到目的,又岂肯善罢甘休,因为小婿杀了元弘嗣,元家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小婿,所以出现谶语,小婿觉得还是和元家有关。”

窦庆心里也明白,这次谶语极可能是元家散布,就是针对李渊,只是他为了安慰李渊才扯到李浑身上,这件事确实是很大的麻烦,不解决这件事,李渊很可能会被灭族,眼看隋杨天下岌岌可危,在这危急关头,杨广绝不会心慈手软。

但这件事窦庆也一时没有办法,他沉思片刻道:“这样吧!你先回府,让我考虑考虑。”

“小婿告退!”李渊行一礼,慢慢退了下去。

窦庆站起身,撑着拐杖在亭子里来回踱步。思考着这件事的对策,一是查出源头,堵住谶语继续传播,其次是要把谶语危机化解,让它不了了之,可这两件事都是难题。尤其是第二件事,不好办啊!

“义父,这边风大,您先回房吧!”

张出尘出现在窦庆身旁,窦庆看了她一眼,笑道:“正好我有件事要交给你去做。”

“请义父吩咐!”

窦庆缓缓道:“最近一条叫桃李章的谶语在洛阳传播很广,我要你带火凤去找到源头,给我杀了传播者。”

停一下,窦庆又补充道:“除元氏族人不杀。其余一概不饶!”

“女儿明白了!”

“去吧!等会儿我自己回房。”

张出尘行一礼,匆匆去了,窦庆负手望着天,淡淡道:“元旻,这一次是你做得过分了。”

李渊心事重重离开了武川府,刚走到大门外,却看见女婿柴绍和儿子李世民都在门口,柴绍在武川府当博士教书。而儿子李世民则在武川府内读书。

两人见李渊出来,连忙上前见礼。李渊笑道:“我现在回府,你们也跟我回去吧!”

李渊上了马车,柴绍和李世民骑马远远跟随在马车后面,李世民见马车过于华丽,他眉头皱成一团,父亲在洛阳坐这样的马车。未免有些太招摇了。

“姊夫,你劝一劝吧!”李世民忍不住低声对柴绍道。

柴绍心中苦笑,他怎么能劝得了岳父,岳父坐这样奢侈的马车自有他的深意,自己又岂能随便干涉。他笑了笑,“我知道了,有机会我会说。”

这时,一名侍卫上前对柴绍笑道:“姑爷,二公子,李公请你们过去一下。”

柴绍和李世民对望一眼,连忙催马来到马车前,柴绍躬身道:“岳父找小婿有事吗?”

李渊一直在考虑一件事,其实谶语只是威胁的一方面,他真正害怕的事情却是长子李建成,一旦元家得知建成在瓦岗,他们岂能放过自己,风险太大了。

李渊沉吟一下,隔着窗户对柴绍道:“我想让你再去一趟瓦岗,让建成暂时离开瓦岗回洛阳,或者去别处避一避。”

“小婿明白了,不知岳父希望我何时出发?”

“如果可以的话,现在就出发!”

柴绍点点头,他得先回去安排一下再走,“岳父放心,小婿这就出发!”

李渊又对次子李世民道:“吾儿可速回太原,找到刘文静,你告诉他,他上次在槐树下给我建议很好,让他立刻执行!”

李世民想了想道:“父亲能告诉孩儿是什么建议吗?我怕万一刘叔父理解错误了。”

李渊觉得儿子说对,事关重大,决不能含糊,他低声对李世民说了几句,李世民立刻点头道:“孩儿明白了,这就赶去太原。”

柴绍和李世民先后离开了马车,李渊望着他们走远,心中无限感概,尽管他希望岳父窦庆能帮助自己,可事到临头,他还是只能靠自己。

张铉率领他的军队在经历了五天的快速行军后,这天下午终于抵达了洛阳,这是他时隔半年后再一次回到洛阳。

半年前他是以燕王侍卫的身份和皇商一起出发去了草原,可他回来时却有了一千多名手下,物是人非,令他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概。

“将军,这次我们会住哪里?”沈光笑问道。

“我也不知,不过应该有安排吧!”

张铉搭手帘向远处望去,他们已经可以远远看见洛阳城,官道两边变得热闹起来,去年杨玄感造反留下的残垣断壁也被一座座新造的屋舍取代。

就在这时,前面奔来一队军马,行人吓得纷纷向官道两边躲闪,张铉已经看清了这队军马所举的旗帜,杏黄黑边的三角旗上绣着宇文两个黑字,这必然是宇文述来了,当真是冤家路窄。

但张铉却没有躲开的意思,他倒很想看一看,宇文述见到自己会是什么表情,他傲然勒住了战马。

片刻。近百名骑兵簇拥着宇文述向这里疾速奔来,宇文述是要去城东的军营,他刚出城,却没想到正好遇见了从河北过来的张铉军队。

宇文述一眼看见骑马在路旁的张铉,他一下子愣住,半天没有合拢嘴。此人怎么还会活着出现在洛阳?

宇文述心中忽然一阵恼火,张金称就这么无能吗?

张铉催马缓缓上前,在马上抱拳行一礼,“卑职张铉参见大将军!这次让宇文大将军失望了。”

张铉语速很慢,有一种他们两人之间才听得懂的言外之意,宇文述重重哼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地冷笑,“老夫不会失望,恐怕张将军才会失望。而且很快就会失望了。”

他仰头哈哈大笑,催马疾奔而去,张铉不慌不忙道:“张金称想亲自来洛阳拜访大将军!”

他声音传得很远,已经奔出数十步的宇文述浑身一震,回头狠狠盯了一眼张铉,催马奔远了。

这时,跟随在最后的宇文成都却停住了战马,他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张铉。语气冷淡地问道:“宿营还没有定下吧?”

“我们刚到洛阳。”

“西内营知道吗?”

张铉点了点头,“我知道!”

“直接去西内营吧!从高句丽回来的军队都驻扎在那里。”

说完。宇文成都一挥马鞭,向已经走远的宇文述追去,张铉望着他背影远去,他能体会到宇文成都那种特有的冷淡的关心。

“去西内营!”

张铉大喝一声,带着手下士兵从另一条路向位于西城外的西内营奔去。

隋军在洛阳外的大营分为三层防御,最里面一层叫做内营。主要分布在皇宫内苑以及城内各坊,驻扎着护卫皇帝和京城的左右屯卫,也就是御林军。

第二层则叫外营,分布在城外,第三层则叫边营。分布在洛阳周围的郡县内,三层防御如铁桶般地保护着大隋的都城。

张铉的军队虽然并不是最后一个返回洛阳,但大部分高句丽的参战军队都已经抵达了洛阳,准备接受大隋皇帝陛下褒奖。

军营内,张铉意外地遇到了他的兵曹参军事刘凌,刘凌就是洛阳人,因为母亲去世而赶回来奔丧,所以没有去高句丽作战,但他和崔礼已经另谋高就不同,他依然是张铉军府的参军。

刘凌已经提前给张铉军队办好了各种入驻手续,省掉了很大的麻烦。

张铉见他左臂上依然带着孝,便拍拍他肩膀安慰道:“人已经去了,刘参军就想开一点吧!”

刘凌叹了口气,“多谢将军关心,本来卑职打算替母亲守孝一年,但父亲和几个兄长都不赞成,他们希望我不要辞去军职,所以卑职将提前回来。”

“当然好,没有刘参军,很多事情都乱了套。”

张铉说的是实话,他很多事情都没有做,他的军队现在还处于战时状态,要从战时状态恢复成正常状态,还需要办理大量极为繁琐的手续。

张铉想到这些手续就头疼,刘凌若回来,这些事情就可以丢给他了,这个时候,他比谁都希望刘凌回归。

刘凌行一礼,忽然又想起一事,连忙道:“前天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大家人心惶惶,张将军可能还不知道。”

“什么事?”

“宇文大将军弹劾来大将军在高句丽违抗圣旨,有拥兵自立之嫌,使圣上极为震怒,来大将军已经下狱待审了。”

“什么!”

张铉大吃一惊,他忽然明白宇文述的话是什么意思了,就是指来护儿下狱一事。

张铉急道:“可是来大将军率领大军击败高句丽主力,迫使高句丽投降,这么大的功劳,圣上都视而不见吗?”

刘凌叹了口气,“将军还不明白吗?所谓抗旨不遵只是一个借口,真正原因是来大将军功劳太大,有点功高震主了。”

张铉顿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莫非这就是伴君如伴虎吗?

“那我们怎么办?”

这也是张铉极为关心之事,来护儿功高震主下狱,那他们这些部将的功劳呢,皇帝还承不承认了?

“这个.....我想不至于不承认,不过可能会拖一拖,在来护儿案子定论之前,大家都得耐心等待。”

张铉冷笑一声,“这是皇帝的意思,还是朝廷的意思?”

“应该是朝廷的意思,确切说是兵部尚书虞世基的提议,说是要防止漏功和冒功,兵部必须要一一核对清楚才能论功受赏!”

“那我们现在属于谁管辖?是骁果军还是别的什么,有明确说法吗?”张铉又问道。

刘凌摇摇头,“现在我们属于三不管,既不是骁果府军,也不是地方鹰扬府,更不是禁卫备身府,还是战时前军编制,听说虞世基建议由兵部来考核各将,以决定各将的去处。”

不知为什么,虞世基这个人让张铉忽然想到了汉末的十常侍。

第235章 帝王心机第582章 营救人质第597章 瓦岗夜火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299章 英雄大会(十五)第1116章 五人组合第715章 血战壶关(上)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668章 致致当家第835章 钱塘断桥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641章 条件苛刻第331章 首次交换第1179章 天下大战(三十七)第898章 奇袭并北(七)第1121章 国号共决(下)第1215章 废储之争(三)第232章 东征失败第578章 张裴联姻(中)第1098章 计取武关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389章 李渊之策第175章 高密乡老第811章 及时提醒第309章 临沂斥候第1072章 权限扩大第1145章 天下大战(三)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98章 用人之道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558章 礼让黎阳第207章 英才玄龄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448章 下邳激战第661章 两封来信第496章 两头压力第925章 防御漏洞(下)第674章 筹粮之方第1206章 谈判得失第113章 突袭敌营第932章 草原异动(下)第594章 进退两难第56章 危机到来第443章 互斗心机第967章 太原战役(八)第373章 山寨内讧第841章 家有恶弟第812章 半路截杀第734章 凯旋西归第28章 初见萧后第1210章 谁是刺客(上)第168章 离而间之第588章 重赏攻城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9章 初窥门径第1112章 触犯逆鳞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586章 引军入瓮第893章 奇袭并北(二)第920章 微服私访(下)第10章 少年皇族第734章 凯旋西归第106章 瓦岗二主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911章 不欢而散第429章 初战不利第90章 卢府寿宴(二)第898章 奇袭并北(七)第186章 武川易主第328章 铁腕出击第135章 初战贼王(二)第423章 长江试航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884章 洛阳情报第45章 宇文太保第180章 外围奇兵第1152章 天下大战(十)第327章 安抚民心第1005章 诛心之战(上)第719章 科举放榜第945章 第三防御(下)第867章 资政议策第577章 张裴联姻(上)第769章 条件难却第42章 锦上添花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354章 梁郡一战第126章 借刀杀人第983章 太原战役(二十四)第560章 铲除侧患第587章 兵围南皮第1244章 兵临城下第596章 运筹帷幄第281章 禅林还愿(上)第235章 帝王心机第626章 江都兵变(下)第261章 三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