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长江水贼

出现在江面上的二十余艘战船正是鄱阳水贼林士弘的巡江哨船,正如周猛所言,大隋水师解散,长江水防松弛,林士弘早已不满足长江中游的势力范围,他凭借自己数百艘战船的绝对优势,将势力已经延伸到长江下游水面。

只是碍于江南会的面子,他们的巡哨以江宁县为界,江宁以东他们不去,江南腹地他们也不去。

今天这支巡哨船由林士弘的同乡兼结拜兄弟操师乞率领,他们正好遇到了前来历阳郡搬运生铁和铜锭的青州船队。

林士弘现在已经不是鄱阳水贼,他已占领了豫章郡,自封为大将军,拥兵五万余人,各种战船四百余艘,操师乞则是第二号人物,掌管水军,平时操师乞不会出来,但今天他正好率军巡视长江。

操师乞年约三十余岁,古铜色皮肤,身材不高,但长得异常强悍,他无比震惊地望着远处九艘体型庞大的横洋舟,操师乞当然知道这是什么船只,去年他在江阳县就发现了两艘废弃的横洋舟,他顿时喜不自胜。

不过大船属于江阳县,再破旧也是两艘官船,他便委托沈坚替他买回并修缮这两艘横洋舟,可就在船只刚刚修缮好之时,张铉却横刀杀出,夺走了这两艘罕见的大船,操师乞和林士弘为此痛心了一个多月,他们知道那两艘横洋舟的价值,操师乞也为此暗暗自责不已。

而现在,不仅仅是两艘横洋舟,竟然是九艘横洋舟,操师乞在震惊之余,眼睛里露出难以抑制的贪婪之色。

“二大王,对方好像有军队!”

一名手下****师乞眼中的炽热吓坏了,小心翼翼提醒。

操师乞的目光落在两艘横在江面上的大船上,上面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士兵,他粗略估计,大约有一千人左右。而自己只有四百人,他娘的,早知道多带点军队!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这九艘横洋舟一定是张铉的船队。只是他们过来时,江南会为什么不通知自己?

‘他们一定还会再来!’操师乞心中一阵发狠。

虽然打不过隋军,也抢不到船,但操师乞还是不想丢这个面子,他恶狠狠对周围士兵高声道:“我们是小船。就算不打也可以烧掉他们,可惜老子舍不得,走!下次再来吃掉它们。”

在一阵吼叫声中,二十余艘哨船调头向西驶去,渐渐消失在江面的清雾之中,不过操师乞也是被九艘横洋舟吸引住了,他们没有注意到往来小船是在运送生铁,否则黄家将吃不了兜着走,生铁也是林士弘极度需求的战略物资。

望着贼军船队远去,****长长松了口气。他其实并不是害怕这支水贼,只是一旦打起来,他们潜入长江的身份就隐藏不住了,还有黄家也会被牵连。

入夜,九艘大船装完了粗铁和铜锭,缓缓调头向东列队驶去。

第二场大雪在新年后不久便悄然而至,将北海郡大地再次覆盖成一片冰雪世界,在厚厚的积雪中,百余名骑兵护卫着一辆宽大的马车在官道上缓缓而行。

外面天寒地冻,马车内却温暖如春。这是张铉和房玄龄前往新兵营去视察,张铉倒不是想乘马车,若不是为了陪房玄龄说话,他更愿意骑马而行。房玄龄身体稍弱,抵不住刺骨的冰雪,无法骑马同行。

张铉是去视察新兵的训练,而房玄龄则是去检查军务后勤,两人目的地一致,但职责却不同。

“好雪啊!今夏又是个好收成。上苍何以如此眷顾我们青州?”房玄龄喝了口茶,微微感叹道。

张铉笑了笑,“往年只下一场大雪,今年却连下两场,倒是比较少见。”

房玄龄喝了口茶,又略略沉吟一下道:“大帅听说了吗?中原七郡从去年秋天至今,三个月滴雨未下,各地河床都干涸了。”

张铉眉头一皱,“这样说起来,今年将是中原的大灾年了。”

“那是肯定了,好在我们野豌豆颇多,足以应付饥民涌入......”

房玄龄此时考虑的是饥民问题,但张铉却注视着窗外,思绪万千,大业十三年终于来了,这将是大隋天翻地覆的一年,大隋也将在这一年彻底坠入历史尘埃,大隋灭亡之根早已种下,但如果一定要找个引子,恐怕就是今年的中原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张须陀一死,瓦岗就要变局了,没有了李密的瓦岗又能走多远?

多了一个李建成的太原起兵,李渊又能走多远?

多了一个他张铉的大隋,历史又该在哪一个方向转弯?

“大帅看了李清明的鸽信吗?”

房玄龄没有注意到张铉的走神,便将话题又切入了正事,这个房玄龄,大脑一天到晚都不休息,考虑这,顾虑那,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一个工作狂,当然,张铉也无法想象房玄龄谈风花雪月会是什么模样。

不过说起来李清明的鸽信,张铉倒想起了****发来的另一封信,他们遭遇的了林士弘军队的窥视,只是对方没有准备,所以他们这次有惊无险,如果再有下次,恐怕就不会那么幸运了。

“军师觉得呢?”

张铉笑问道:“我们能否接受江南会的条件?”

房玄龄想了想道:“我觉得明光铠的条件倒可以接受,五千副明光铠我们原本就有,只是稍微旧一点,只是一千匹战马,这个条件似乎太昂贵了。”

张铉大笑,“老兄,江南会要的就是一千匹战马啊!明光铠哪里搞不到?”

房玄龄哑然失笑,“大帅说得对,江南会要的应该就是战马,要多了怕我们不给,但只要一千匹战马又觉得亏得慌,所以加五千副明光铠作为添头,不愧是商人。”

张铉沉吟片刻问道:“那些种马现在情况如何?”

房玄龄微微笑道:“那些种马可谓表现神勇,已经有一千多匹牝马怀孕了......”

说到这,房玄龄忽然醒悟,“大帅想答应江南会的要求?”

“其实我真舍不得,不过二十万石粮食和十万匹布帛不是小数目,不要又太可惜了,想争天下,充足的粮食和物资才是根本。”这是张铉第一次不掩盖他的野心了。

房玄龄自从当初投奔张铉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张铉志在天下,只是大家都没有说破,今天张铉说破了,房玄龄也不觉得奇怪,他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张铉一眼,笑道:“大帅是想交换了?”

“交换就交换吧!只是我不太放心林士弘。”

“大帅请放心,此时我来安排,保证万无一失。”

张铉没有再说话,他完全信任房玄龄的能力,张铉的目光又投向被白雪覆盖的原野,大业十三年到了。

虽然张铉写给杨广请求增兵剿匪的奏报如石沉大海,但并不影响青州军招募新兵,新兵最终招募了五万五千人,使青州军总兵力已经接近九万人。

装备也十分精良,战场缴获加上高句丽的赔偿,一半以上的士兵都配备了明光铠甲,另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他的军队在大隋已是极为精锐,装备仅次于杨广的骁果军,可如果论实战经验,骁果军就差远了。

不过九万人的消耗也十分巨大,一个月就要耗去五万石粮食,如果发动战争,粮食消耗还要巨大,光凭青州六郡是支撑不起九万大军的给养,这就是张铉必须要对外扩张的根本原因,就算他从各种渠道弄到大量粮食,如果没有稳定来源,最终也是坐吃山空。

其实这也是隋朝各地乱匪成不了气候的主要原因,摊子铺得太大,军队动辄几万十几万,又不事生产,一个块小小地盘哪里养得起,养不起就只能去抢夺,导致生产力被严重破坏,粮食产量巨降,人口迅速消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后没有粮食也就衰亡了。

张铉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他的军队人数一定要和控制的地盘配比,由于他手上已有六十万石粮食,足以供十万大军消耗一年,所以他才敢扩增军队。

这时,马车缓缓停了下来,只听见尉迟恭的声音传来,“末将尉迟恭参见大帅!”

原来已经到新兵营了。(。)

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381章 当街试弓第733章 谈判投降第1050章 唐军东征第473章 虽远仍援第973章 太原战役(十四)第799章 一路追杀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921章 意外发现第988章 太原战役(二十九)第417章 试探之策第183章 走投无路第397章 升官之议第28章 初见萧后第575章 形势使然第1068章 永兴之战(八)第382章 龙舟失火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619章 大军南下第520章 年轻气盛第601章 细节决胜第262章 积极应对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275章 同乡悲剧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1175章 天下大战(三十三)第283章 母女冲突第422章 远方来客第431章 三岁鼠郎第1112章 触犯逆鳞第989章 长安风波(上)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1173章 天下大战(三十一)第1075章 反攻襄阳第80章 山路偶遇第328章 铁腕出击第1131章 兵发榆次第1182章 天下大战(四十)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603章 无懈可趁第498章 先礼后兵第694章 血战柳城(六)第432章 码头激战第1018章 围城打援(下)第589章 建德断指第480章 天下勤王(六)第940章 东线对峙第487章 重返北海第1174章 天下大战(三十二)第914章 达成妥协(上)第799章 一路追杀第529章 兵临辽东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114章 平壤登陆第48章 太原留守第381章 当街试弓第210章 冒险计划第529章 兵临辽东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2章 人心难测第248章 校场比武(上)第401章 新宅旧铺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1182章 天下大战(四十)第1066章 永兴之战(六)第31章 山东名将第646章 视察魏郡第976章 太原战役(十七)第32章 失手杀人第5章 武川之府第1221章 偷袭河湟(中)第1162章 天下大战(二十)第916章 巡视井陉第934章 首战爆发第52章 可汗忧虑第807章 立功赎罪第109章 牛刀小试(上)第779章 骁将罗成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1231章 唐宫政变(三)第458章 控制东海(下)第1082章 襄阳阻击(下)第979章 太原战役(二十)第426章 江都征兵第793章 兵临城下第395章 祸兮福兮第509章 十万火急第195章 两雄相争第295章 英雄大会(十一)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1154章 天下大战(十二)第884章 洛阳情报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167章 厉兵秣马第721章 最后内讧第749章 生擒恶枭第1219章 火上浇油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816章 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