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阴差阳错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大船上的骁果军已乱成一团,江面上波浪起伏,很多士兵都站立不稳,不得不趴在船舷边稳住身体,很多人甚至呕吐起来,当一艘艘青州军战船从他们眼前疾驶而过,向他们身后驶去,他们除了盲目地放箭外,没有任何办法。

就在二十几艘青州军战船从他们身边驶过后,两岸的沼泽地内窜出了上百艘小船,它们非常灵活,在骁果军战船周围穿梭不息,将一支支火箭射向骁果战船的船帆,很快,十几艘战船的船帆被点燃了,船上士兵惊恐得大喊大叫,甚至有人因极度害怕而跳进了江中。

青州军小船的战术非常明确,就是要毁掉对方战船的动力,也就是船帆,随着越来越多的战船船帆被火箭点燃,整个江面上黑烟滚滚,火光蔓延,司马德戡在船尾急得大喊大叫,他想让后面的战船分开,河面上的战船起火至少有一半都是因为靠得太紧而互相点燃。

但他已经无法指挥后面的战船,他的座船也同样船帆起火,桅杆上的令旗兵早已不堪火烤而跳入江中,这种情况下必须换主船或者采用鼓声来指挥船队,甚至派快船去传令,水军自有一套独特的指挥体系,而司马德戡却一无所知,他用的是陆上令旗指挥的办法,可一旦令旗指挥无法进行,整支船队就失去了核心。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惊恐地跑来禀报:“将军,船底漏水了!”

司马德戡一下子呆住了,船底漏水,这....这是怎么回事?

旁边一名船夫喊道:“将军,一定是水鬼凿通船底了,要尽快换船!”

司马德戡奔到船舷边向水中凝望,他果然看见一艘小船上有十几名光着上身的水鬼。只见他们嘴上咬着凿船的刀具,一跃跳入水中,向自己的大船底部潜来,司马德戡恨得夺过一根长矛。狠狠向水中投去,却没有任何作用。

船队已经无法前进了,他们是逆水而行,当船帆被烧毁后就失去了前行动力,有的在水面上的打转。有的顺着水向后倒行,但他们背后已经有二十余艘青州军战船截断了退路。

就在这时,前方河口处终于出现了青州军水军主力,足有上百艘战船,最前面是十几艘三千石的战船,前端装有生铁打造的撞头,迎面向骁果军战船驶来。

这时,骁果军的龙舟主船已经沉没了一半,数百名士兵在水面上拼命呼救,而主将司马德戡却和十几亲兵上了一艘小船。向西面的沼泽水荡中逃去。

短短数里长的江面上形成了一边倒的屠杀,一艘艘战船被青州军铁头大船撞翻,水面上无数士兵哭喊着救命,尽管青州军小船不断把落水的士兵救起,但落水士兵太多,还是有很多人被波涛吞没了。

城头上观战的人都默默无语,半晌,宇文化及长叹一声,转身下城去了,宇文智及脸色惨白。他终于明白想突破青州水军的封锁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这场突破封锁的战斗最终演变成一场闹剧和一边倒的屠杀,一万骁果军只逃回数百人,其余士兵要么幸运地被青州军俘获,而至少一半士兵都不幸葬身江中。

这一战后。宇文化及再也没有了派兵突破的念头,他也什么都不管了,把军队丢给兄弟宇文智及,把朝政丢给元敏,他把自己关在大宅内和数十名后妃寻欢作乐,过一天则享受一天。

淮河上战事停息。两支军队进入对峙状态,张铉也不着急,他知道宇文化及的军粮最多只能撑半个月,他有耐心和对方耗下去,直到宇文化及来跪求自己为止。

河内郡,李建成和窦威率领的三万大军在长平郡轻易击败宋金刚后,只在丹川县休整了三天,大军便继续南下,走白陉穿过了莽莽的王屋山,大军在白陉的南出口共城县停驻下来。

河内郡是李建成多年前在瓦岗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这里北面和西面以太行山为屏障,南面是滔滔黄河水,只有东面和河北接壤,虽然相对比较封闭,但这里退可缩回并州,进可兼达河北,是一个极为理想的中转跳板,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可惜张铉没有给李建成在河内郡养精蓄锐的机会,年初在攻下黎阳仓后便将他们赶回了并州,时隔数月重回旧地,李建成心中颇为感慨。

这时,窦威催马过来笑道:“建成发现奇怪之处没有?共城县居然没有守军,真让人意外啊!”

李建成用马鞭指着不远处低矮的共城县城墙道:“其实也不奇怪,共城太破旧,驻兵也守不住,而且白陉的南出口有四条道,对方很难确定我们从哪条道出来,索性他们就放弃防御了。”

“看来建成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我离开时间太长,都有点忘记了,你说得不错,既然守不住,青州军也不会把兵力放在这里,不过我们却要驻扎一支军队,给我们自己留好退路。”

“阁老请放心,建成一定会考虑周全。”

他们当即在共城县扎下了大营,李建成随即派出十几支斥候队奔赴河内郡各地,探查青州军在河内郡的驻军情况,三天后,各地消息陆陆续续传来,李建成感到奇怪的是,青州军基本上放弃了河内郡东撤,但斥候却发现在武陟县驻扎着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约两千余人。

这个情报令李建成着实吃了一惊,他能理解青州军东撤,河内主将王匡必然是率军去魏郡和王辩汇合,以便集中兵力应对唐军东进,但武陟县怎么还会有军队?

虽然人数不多,但武陟县是永济渠流进黄河的入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他们三万军队进入河内郡只带了半个月的粮食,大量的粮食补给将从河东郡走水路运抵河内郡,而武陟县正好扼住了永济渠入口。

对方占据了武陟县,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补给线被掐断了,李建成想到粮船即将到来,顿时有了几分担忧,他和窦威商量一下,两人都一致认为,必须先保证补给线畅通,他们大军才能继续东进。

李建成随即派人先去给粮船送信,让粮船当心武陟县的军队,又让心腹大将王伯当率五千军和窦威一起驻守共城县,随后令裴仁基为先锋,率五千军在前方开路,他自己则率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南方向的武陟县杀去。

驻扎在武陟县的两千军队正是从荥阳郡渡河北上的魏文通,武陟县的黄河对岸便是中原重地荥阳郡,所以魏文通渡黄河后便在这座县城暂时驻扎休整。

但他们进入河内郡后,却意外发现青州隋军撤离了河内郡,魏文通不明情况,他一方面派人去魏郡打听消息,另一方面他驻扎在粮草颇多的武陟县休整军队。

去魏郡打听情况的士兵还没有回来,但魏文通已经得到消息,一支数万人的唐军已越过太行山从并州杀入了河内郡,他这才明白自己竟无意中卷进了一场大战之中。

武陟县是河内郡的一座极为重要的城池,它正好位于永济渠入黄处,同时从并州流来的沁水和永济渠在县城北面十余里处汇合,形成了三水交汇的壮观场景。

在大业年间河运的鼎盛时期,武陟县还是大隋北市舶署的驻地,负责管理永济渠和黄河河运,这里商业发达,人口众多,光航运商行就有数十家,码头上还有上百座转运官仓。

但大业九年杨玄感的造反使这座繁华的运输大城遭受重创,码头上的百座官仓全部被烧毁,上千艘船只也被军队强行征拨,一夜之间,数十家航运商行纷纷破产倒闭,由于县城一半被烧,商业开始凋敝,人口不断外迁,人口从最多时的四十余万人渐渐缩减到不足十万,成了一座中等县城。

尽管如此,武陟县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是让它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占据武陟县,便可直接扼断永济渠和黄河之间的交通命脉,正因为如此,魏文通的驻军竟阴差阳错地扰乱了李建成大军的东进计划。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854章 拦路之虎第324章 东安势急第774章 一信退敌第283章 母女冲突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309章 临沂斥候第531章 白狼之战(下)第1232章 唐宫政变(四)第822章 国之宝鼎第396章 苏威心思第175章 高密乡老第1245章 再度政变(上)第947章 可汗抉择第1016章 出兵雕阴第764章 雄信归隋第807章 立功赎罪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669章 权力暗争第616章 重要情报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600章 大军忽至第1111章 谁来担责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179章 攻营夜战(下)第802章 侥幸之心第1053章 空城之计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590章 甘为鹰犬第360章 兵不厌诈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1209章 雍县遇袭第249章 校场比武(下)第451章 杀入彭城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586章 引军入瓮第423章 长江试航第713章 联合出兵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825章 风雷之军第1155章 天下大战(十三)第1043章 力辩担保(下)第237章 再次进京第1133章 霍邑商队第737章 旁观者清第794章 吕氏兄弟第893章 奇袭并北(二)第1083章 拼死突围(上)第339章 出兵条件第313章 战争将至第1143章 天下大战(一)第1120章 国号共决(上)第970章 太原战役(十一)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778章 县丞示警第920章 微服私访(下)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583章 内部分歧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543章 新募之军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55章 识破陷阱第431章 三岁鼠郎第258章 拜会虞相第835章 钱塘断桥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1199章 太子新职第965章 太原战役(六)第324章 东安势急第801章 江南来客第1161章 天下大战(十九)第959章 夜袭紫河(下)第801章 江南来客第274章 将帅交心第1110章 直击病根第154章 京都夜猎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128章 暂驻蓟县第1049章 战略欺骗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67章 情有所思第1129章 三郡换一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897章 奇袭并北(六)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636章 阴差阳错第988章 太原战役(二十九)第780章 兄弟暗斗第890章 滔天大祸第21章 三家猎杨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32章 妙计解忧第1118章 女儿心思第1204章 西入陇右第503章 引君入瓮第71章 猎杀敌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