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战争来临

时间渐渐到了二月下旬,草原的河湖皆已解冻,东方的俱伦湖重新出现了粼粼波光,一些南下的候鸟也逐渐返回,成群的天鹅和大雁在湖面上嬉戏觅食,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拔野古俱伦部这两年和南方的几个小部落合并后,已经一跃成为拔野古九部中的最大部落,而在前年初,拔野古部大酋长查木不幸病世,俱伦部酋长图勒便被各部一致推举为拔野古部新一任大酋长。

图勒也不负众望,他充分发挥自己和北隋关系良好的优势,和中都朝廷建立了一种战略互市,具体表现就是拔野古部突破了突厥禁令,将大量优质战马卖给了北隋军队,而北隋也放开了对草原的生铁禁令,拔野古部开始源源不断从北隋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生铁。

有了生铁,拔野古的兵甲数量迅速增加,军队人数从一万人增加到四万人,与此同时,盟友仆骨部和回纥部也得益于拔野古的兵甲,两大部落的兵力也迅速增加,三个部落的兵力已达十万人之众,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将是一支突厥人也不敢忽视的强大力量。

这天上午,一支骑兵从远处疾速奔到了湖边大酋长帐前,为首骑兵百夫长翻身下马,对大帐前的侍卫道:“请禀报大酋长,有紧急军情!”

侍卫进去了,片刻出来道:“大酋长让你进去!”

百夫长快步走进大帐,大帐内,图勒正和儿子铜泰谈论着什么,虽然图勒有好几个儿子,铜泰也并非正妻所生,但因为铜泰的胞妹辛羽嫁给了张铉,所以铜泰也极受图勒器重,已经在开始培养他为自己的继承人了。

图勒心里很清楚,拔野古部要想得到北隋的全力支持,就得让铜泰继承自己的事业,另外铜泰本身也具有很强的能力,完全不比其他儿子差。

铜泰之所以来找父亲,是因为图勒做出了一个令他很不安的决策,派五千军队前往突厥王廷,参加对中原的南征,这让铜泰感情上无法接受,同时他也担心因此触怒张铉。

图勒微微笑道:“我能理解你的担忧,说实话,这个决策我也是犹豫了很久才做出,而且我在去年秋天派人去了河北,向张铉解释了此事,他表示理解,不反对我派少量军队参与。”

“可为什么一定要派兵,我们可以联合仆骨和回纥,三家都不派兵参与,突厥能拿我们怎么样?”

“这不是突厥能拿我们怎么样的问题,突厥可汗毕竟是草原共主,我们还臣服于突厥帐下,突厥可汗拿出了金狼头令,就连突厥内部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出兵,以突厥的强大,我们还没有到敢不服从金狼头令的地步,你要明白这一点,总有一天是我们会反抗突厥,但现在还不行。”

铜泰也知道父亲说得有道理,只是他心中郁闷难挡,一旦他的军队和北隋军队发生激战,他以后怎么和张铉面对?

这时,百夫长快步走进,单膝跪下道:“大酋长,有紧急军情禀报!”

“什么紧急军情?”

“肯特部传来鹰信,一支五万人的突厥大军正向东南方向杀来。”

肯特部是拔野古部中最西面的一个部落,栖息在肯特山南部,距离俱伦湖约千里之遥,尽管路途较远,但这个消息还是令图勒吃了一惊。

他立刻意识到,这一定是突厥准备从东路进攻北隋了,去年秋天他向张铉承诺过,一旦突厥南侵开始,他将立刻通知北隋。

这时,铜泰也明白了突厥军的企图,便低声道:“父亲,让我去送信吧!”

图勒却摇摇头,“送信谁都可以,若被突厥知道你出现在南方,会引来不必要的风险,还是让其他人去比较好,而且你们要率领军队进行防御准备,防止突厥军队调头偷袭我们。”

铜泰听父亲说得有道理,便不再坚持,图勒随即写了一封信,交给一名亲卫道:“你立刻带领几名弟兄南下北虎谷,让他们把这封信立刻转交给齐王,并告诉他们,突厥大军已向东杀来,让他们立刻做好防御准备。”

亲卫行一礼便快速走了,图勒想了想便令道:“传我的命令,部落全体北迁到大牧场。”

图勒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他知道在战争到来时,最好的的办法就是远离战争,大牧场离他们现在的俱伦湖牧场约千余里,也是拔野古部的传统牧场,他们并不是打算放弃俱伦湖,而是等战争结束后再南归。

两天后,数十万俱伦部牧民离开了俱伦湖,浩浩荡荡向北方大牧场迁徙。

虎谷关在半个月前便完成的全部工事,参与修建工事的数千民夫则负责给关隘运送粮食,三万军队驻扎在距离燕乐县约三十里外的虎谷关,每天要耗费大量粮食,因此,虎谷关的后勤保障便成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但虎谷关只是前线,张铉又令宇文成都率领八万军队驻扎涿郡,作为东西两线总后援,无论东线还是西线战事吃紧,涿郡的大军都能及时进行支援。

此时,北隋的四十余万大军已全面动员,仅在并北三郡就部署了二十万大军之多。

另外,卢龙塞给临榆关也各自屯兵一万五千人,辽东则部署了三万大军,张铉任命王辩为第二任高句丽都督,将徐世绩调至辽东统领军队,防止突厥军队进攻辽东。

但中都的五万驻军却雷打不动,无论北方战事如何激烈,京城的安全永远是第一重要。

随着时间渐渐到了二月底,北隋大军已经完成了全面军事部署,静候突厥大军的南下。

这天上午,虎谷关外墙上的钟声敲响了,负责防御外墙的两千士兵立刻警惕起来,注视着远方山谷内的情况,不多时,只见一队北隋巡哨骑兵带着几名铁勒牧民向这边奔来。

刚刚赶到外墙的苏定方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为首巡哨士兵高声禀报道:“拔野古部大酋长派人来送信了。”

苏定方一惊,连忙令道:“放调笼下去!”

虎谷关的外墙就是关城三里外那道一丈高的城墙,是虎谷关的第一道防御,由于没有城门,从北方过来人巡哨士兵只能靠梯子上城,而战马则用调笼拉上城。

不多时,送信牧民上了城,躬身施一礼,取出图勒的信递给苏定方,“这是我家大酋长写给齐王的亲笔信,请将军立刻派人将他送给齐王。”

“我会立刻派人送信,但你要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

“将军,突厥军队杀来了,距离这里只有五百余里了,最迟两天后杀到,希望你们立刻做好防御。”

苏定方点点头,果然来了,他又问道:“有多少突厥军队?”

“大约五万人左右。”

才五万人,这个人数有点出乎他们之前的预料,比他们预料的要少得多,但苏定方立刻明白过来,突厥大军一定是东西两线同时进攻。

他不由冷笑一声,突厥人还以为他们能偷袭河北吗?。

第488章 双喜临门第135章 初战贼王(二)第161章 临行前夕第329章 事件发酵第394章 偏殿述职第91章 卢府寿宴(三)第756章 创造底牌第573章 怒杀监军第229章 计中之计第285章 英雄大会(一)第87章 牛刀初试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823章 图谋襄阳第890章 滔天大祸第966章 太原战役(七)第1170章 天下大战(二十八)第59章 殊死决战第323章 步步险境第954章 紧急议事第765章 翟让抉择(上)第302章 崔卢定姻第528章 辽东柳城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1232章 唐宫政变(四)第597章 瓦岗夜火第741章 闻风而动第960章 太原战役(一)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1229章 唐宫政变(一)第644章 再提条件第1124章 于筠事件(中)第399章 巧遇阿圆第7章 武之诱惑第715章 血战壶关(上)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330章 待价而沽第967章 太原战役(八)第828章 奇袭均阳第447章 争占下邳第448章 下邳激战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377章 一路追赶第1191章 关中危机(三)第295章 英雄大会(十一)第346章 局势威迫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943章 第三防御(上)第1248章 安定决战(下)第873章 官场铁律第975章 太原战役(十六)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847章 手足相残第1003章 渡黄之战(下)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464章 远方娇娘第247章 上门要帐第294章 英雄大会(十)第1110章 直击病根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453章 夜扰难宁第938章 激战长城(上)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177章 转战东莱第969章 太原战役(十)第967章 太原战役(八)第132章 妙计解忧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694章 血战柳城(六)第889章 出师未捷第291章 英雄大会(七)第626章 江都兵变(下)第204章 最终翻脸第86章 都督郭绚第969章 太原战役(十)第1236章 奔袭险关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844章 路断秭归第386章 陈留刺客第399章 巧遇阿圆第368章 火拼贼王(上)第46章 最终决定第759章 涣水截杀第19章 玄感之秘第825章 风雷之军第540章 最后妥协第331章 首次交换第521章 裂痕始现第369章 火拼贼王(下)第324章 东安势急第1096章 后路被断第303章 阿圆送信第305章 悄离洛阳(中)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85章 情到深处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026章 兵临城下第884章 洛阳情报第282章 禅林还愿(下)第272章 初见卢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