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长安风波(下)

不多时,长孙无忌匆匆赶来,他走进书房见李世民坐在桌上沉思不语,便上前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请坐吧!”

长孙无忌坐下,等待李世民的吩咐,李世民沉吟片刻问道:“玄武火凤怎么样?”

玄武火凤是从前武川会的一个刺客组织,后来被元旻解散,但去年李世民在父皇的授意下也成立了一个特殊的武士组织,沿用了‘玄武火凤’这个名称,人数三十人,其中玄武二十人,火凤十人,用重金收养,个个武艺高强。

他们不光是刺客,也包括监视、情报打探等等,不过这支玄武火凤不对外,只对唐朝内部,对外情报署是掌握在太子李建成手中。

这支玄武火凤由长孙无忌负责管理,直接听从李世民的命令,但李世民也无权使用他们,只有天子李渊才能调用,它们实际上是李渊的秘密组织,只是李渊做得很巧妙,让儿子替他掌控,这样他就和这支刺客组织没有一点关系了。

长孙无忌欠身道:“回禀殿下,他们很好,随时待命。”

李世民点点头,又叹了口气道:“今天宫里送来了兽头令。”

之前玄武火凤已经使用了很多次,基本上都是监视大臣,到目前还没有刺杀的先例,而兽头令就意味着第一件刺杀任务来了。

不过长孙无忌并没有吃惊,玄武火凤本身就是刺客组织,他当然知道刺杀令迟早会到来。

李世民取过桌案上的纸条,递给他道:“你自己看看吧!”

长孙无忌打开纸条,顿时浑身一震,抬头吃惊地望着李世民,李世民知道他会这样反应,便苦笑一声说:“我最初也和你一样震惊,但父皇之令我无法拒绝。”

“难道是因为宋金刚之事?”长孙无忌不解地问道。

“没有这么简单!”

李世民摇摇头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宋金刚之事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那为什么要这样做,殿下,现在可不是时候啊!”

“你说错了,现在朝廷危机四伏,有很多人已经暗通北隋,关陇贵族也不会例外,暗助宋金刚事件只是露在水面上的一部分石头罢了,恰好被我们发现,可水底下的部分究竟有多大,我们都不知道,父皇也无从下手,索性拿独孤顺下手,可以震慑其他关陇贵族的背叛。”

长孙无忌沉思片刻,还是有些不解地问道:“既然私通宋金刚一案证据已经确凿,为什么圣上不公开责令他自尽,而是用玄武火凤来下手?”

李世民淡淡道:“我相信父皇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做出这个决定,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是关陇贵族的缘故,大业初年,杨广公开处死了元胄和元岩,后来又逼死元旻,关陇贵族从此与他决裂,父皇正是不想走出和关陇贵族决裂的这一步,所以才不想公开处理,但又需要震慑关陇贵族,让他们明白背叛的后果,所以才用这种方法来警告,无忌,你我同为其中一员,更应该明白圣上这样做的苦心。”

长孙无忌半响才暗暗叹了口气,如果关陇贵族中有人已生二心,恐怕对独孤顺下手只会更加促使背叛之心滋长,这是个无解的死环,当年杨坚禅让北周时就埋下了今日之祸的种子。

长孙无忌便默默点了点头,将纸条紧紧攥在手心。

李孝基的王府位于光禄坊,是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宅,李孝基是天子李渊的堂弟,加上本人也颇为能干,所以一直深受天子李渊重用,被先后封为鸿胪寺卿、同州总管,掌握关中东部兵权。

几个月前李渊令儿子李元吉为统帅,率三万关中军讨伐乱匪宋金刚,李渊也知道儿子头脑比较简单,脾气又急躁,便又任命性格谨慎的李孝基为副将,和李元吉一同北上剿匪,李渊也是担心一般人驾驭不住李元吉,所以让堂叔跟随他出战。

唐军刚进延安郡便和宋金刚的军队发生了遭遇战,结果唐军三战三捷,杀得宋金刚屁滚尿流,这时,李孝基已经看出宋金刚有问题,但李元吉头脑发热,不肯听劝,直接率军追击敌军,结果被宋金刚大军困在肤施县,粮食断绝,战马全部宰杀,士兵们挖鼠度日。

李孝基唯恐李元吉死在肤施县,只得硬着头皮北上援助,最后还是被八万宋金刚大军伏击,两万唐军全军覆灭,李孝基连中三箭,其中一箭射中头部,若不是被亲兵拼死救出,他便当场死在延安郡了。

不过在隋唐时代,一旦被箭矢射中头部,能生存的机会就极其渺茫了,区别只是早死和晚死,李孝基在长安熬了一个月,最终还是不治身亡。

当天晚上王府前便搭出了灵棚,府内哭声一片,所有仆人和几个妻妾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棚前痛哭

次日一早,王公大臣们纷纷赶来为李孝基吊孝,由于李孝基没有子嗣,只能由几个李氏族侄替他充当孝子哭灵。

中午时分,王府前站满前来吊孝的大臣,这时一辆马车缓缓来到了王府前,两名带刀武士从马车里扶出了颤颤巍巍的独孤顺,自从独孤顺因为宋金刚事件被天子责问后,就仿佛一夜老了十岁,基本上已经不出门了,深藏在宅内。

如果细看,就会发现独孤顺的老态有点蹊跷,他只是步履蹒跚,需要人扶持才能走路,但他满头花白的银发还是一根不少,眼神依旧和从前一样犀利。

不过此时也没有人会注意到独孤顺的蹊跷,由于前来吊孝的人太多,大家只能简单地上炷香,安抚一下家属,在灵堂前寒暄叙旧是在逝者的不尊重,因此就算同僚见面,也只是点点头,然后各自离去。

独孤顺在门口签名簿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才是他此行的目的,表现他的诚意,作为独孤家族的家主,他不顾年迈体弱亲自来给李孝基吊孝,相信李渊会看在眼里,冲淡宋金刚一事带来的不利影响。

独孤顺披了麻衣,头缠白布,对李孝基的妻子安抚了几句,便拿着三炷香在灵位前给李孝基磕头吊孝,旁边几名李氏子弟连忙将他扶起。

独孤顺老泪纵横道:“想当年,孝基还是孩童时便受我教诲,如今他虽不幸早逝,却是为国捐躯,壮哉!”

几名李氏子弟十分感动,一起垂泪道:“得老家主如此评价,家叔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独孤顺又鼓励他们几句,继承长辈未尽遗志,继续为国效力等等,便拄着拐杖蹒跚离去了。

两名武士将他扶上马车,十八名护卫武士纷纷上马,车夫问道:“老爷,是直接回府吗?”

“回府吧!”

上了马车的独孤顺已经挺直了腰,衰老气息一扫而空,虽然年过七旬,但他保养得非常好,眼不花,耳不聋,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只是为了掩饰才在外出时或者接待客人时将自己伪装得十分体弱衰老。

独孤顺并不为自己帮助宋金刚而感到后悔,或许当时他是出于对李渊任命豆卢宽为相国的报复,但就在前几天他得到一个重要消息,北隋军已经攻占了榆林郡,他立刻意识到隋军即将对关内北部动手了,而宋金刚或许就是张铉布下的一颗棋子,否则以隋军骑兵之犀利,宋金刚怎么可能逃过黄河。

而且独孤家族的延安郡也有不少高奴油井,独孤顺也得知隋军和宋金刚有过交易,用兵甲交换高奴油,独孤顺便更能肯定,北隋军在背后支持宋金刚。

作为独孤家族的家主,独孤顺当然要考虑家族的未来,一旦唐朝被北隋击败,他的家族又该何去何从?

而且当年窦庆看重张铉时,他却得罪过张铉,这件事让独孤顺一直很懊悔,他也不得不佩服窦庆独到的眼光,如果当年他能把张铉笼络住,独孤家族就完全是另一种命运了。

想到这,独孤顺不由暗暗叹了口气,就看还能不能再亡羊补牢,从北隋那里挽回一点余地了。

就在这时,马车‘嘎!’的一声停住,独孤顺措不及防,差点从座位上摔倒,这让他心中大怒,喝问道:“怎么回事?”

“老爷,前面有死人拦路,衣服好像是我们府上的人。”

独孤顺一怔,拉开车帘探头向外望去,只见前面地上躺着两具尸体,确实穿着他们府上的家仆服色,这时,武士纷纷奔上前去查看。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从西面屋顶上‘嗖!’的射来,直取独孤地头顶,箭头泛着一种剧毒的蓝光,这支箭的力道十分强劲,瞬间便射到了,不等独孤顺和周围武士反应过来,‘噗!’长箭从他头顶直接贯穿进去,独孤顺惨叫一声,当场毙命。(。)

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1155章 天下大战(十三)第982章 太原战役(二十三)第1014章 谈判破裂第335章 面授机宜第45章 宇文太保第818章 龙争虎斗第1046章 意外驾临第963章 太原战役(四)第514章 埋下种子第238章 途中偶遇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572章 荣升高位第1136章 围城打援第741章 闻风而动第668章 致致当家第308章 巡视高密第775章 不当之礼第1017章 围城打援(上)第974章 太原战役(十五)第281章 禅林还愿(上)第86章 都督郭绚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18章 擒贼擒王第359章 明谋暗算第449章 局势转折第701章 人心险恶第1213章 废储之争(一)第781章 帝王心术第725章 契丹覆灭第607章 窦威让步第736章 王妃烦恼第577章 张裴联姻(上)第559章 望仓兴叹第554章 仓促应战(上)第506章 渤海之军第52章 可汗忧虑第28章 初见萧后第105章 意外调动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946章 弃守娄烦第497章 窦军南下第1143章 天下大战(一)第225章 血战武城(上)第398章 苏府赴宴第1245章 再度政变(上)第1103章 函谷施压第928章 征询线索第1156章 天下大战(十四)第56章 危机到来第1224章 巧夺散关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563章 茂公归降第926章 抓到线索第991章 长安风波(下)第65章 勇救酋王第143章 阊阖事件第515章 谈判难成第28章 初见萧后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58章 斗智斗勇第665章 偷袭井陉第108章 发现敌踪第809章 阴魂不散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1022章 父过子偿第1085章 驻兵襄阳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1132章 将相不和第203章 清河崔焕第596章 运筹帷幄第261章 三家联盟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51章 莽汉初伏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568章 风雨俱到第789章 搜查疑踪第833章 困兽之斗第582章 营救人质第1213章 废储之争(一)第126章 借刀杀人第977章 太原战役(十八)第598章 西线突破第495章 瓦岗内讧(下)第588章 重赏攻城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1169章 天下大战(二十七)第258章 拜会虞相第401章 新宅旧铺第1062章 永兴之战(二)第125章 高丽投降第60章 马邑参军第274章 将帅交心第210章 冒险计划第622章 风声鹤唳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202章 考察河滩第756章 创造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