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叛

罗昭云来到北斗殿内,拜见太子杨广的时候,忽然被破格封为直阁将军,一下子跳过直寝、直斋的俾将职位,跨越两级,提升不可谓不快。

当然,这是最为关键的时刻,杨广也顾不上按部就班了,他现在就想的就是尽快平定仁寿宫的祸乱,不让假的诏书传遍内城,传到长安去。

而且,隋文帝杨坚的兵符还在大宝殿内,他一定要接住柳述等人接下来的动作,否则,当他们调动城外的数万禁军,再扶正杨勇,有矫诏在手,那时候,杨广觉得自己大势就去了。

直到此刻,他都想不通,杨勇为何会出现在仁寿宫内。

“罗昭云,本王暂封你为东宫右卫率的直阁将军,跟随司马德戡,带领目前的人马,还有仁寿殿永光门前的私兵武士,一起攻入仁寿殿,擒拿叛军贼首元岩、柳述等人,反抗到底,拒不投降,立斩决!”

杨广的话中透着杀机和恨意,提拔罗昭云的同时,还是更信任他的心腹司马德戡一些。

但罗昭云毕竟从沙场征战过来,见过大场面,打过硬仗,所以让他做副手,带兵冲杀,觉得更加把握一些。

“末将得令!”罗昭云糊里糊涂就升官了,看了身侧的晋王一眼,心想肯定跟他的推荐有关,这个人情不小。

萧氏站在一旁,雍容华贵,默默打量着这个清秀挺拔的少年郎,含笑点头,对他很是在意。

罗昭云抱拳一礼,转身出去了,外面一群甲士,灯火通明,已经杀光了叛军。

杨广走出殿门,对着手持长戟的司马德戡道:“你与罗昭云带兵在前,孤王随后就到,攻入仁寿殿,擒杀元岩、柳述等人!”

“属下明白。”司马德戡抱拳施礼,信誓旦旦,掉头带兵去了。

二人策骑,率领一百多骑,加上几百东宫卫士和监门军甲士,一起杀向了山顶处仁寿宫殿。

………

此时的山巅大宝殿内,一片愁容和压抑,因为这里面戒严,被数十位铁甲之士围住,任何人不得移动、出入,吓得许多嫔妃、宫女们都有些哆嗦了。

就在刚才,柳述、元岩等人搜寻皇帝的兵符时候,帷幔内,有个嫔妃上去探望杨坚的身躯,发现他已经驾崩,顿时惊呼一声,使屋内的人都知道,陛下驾崩了,个个神色悲戚,一脸的震惊和害怕。

皇帝一死,嫔妃、太医、宫娥的命运,千差万别,谁也不知道,是福是祸?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找到了。”

柳述捧出一只紫玉匣,激动得浑身发抖,这里有兵符,按理论,可调动禁军及全国府兵人马。

元岩跑过去,接了过来,打开玉匣,匣内分两层,上层是皇帝的朱笔和玉玺,下层是八只虎符,这就是皇帝的军国大权,玉匣旁还有一份拟好的遗旨,要传位给太子登基。

柳述兴奋道:“现在派人去调兵,封锁外城和内城,缉拿杨广,废掉其太子之位,拥立杨勇为新皇帝!”

元岩看着那些兵符和玉玺,心中陷入了天人交战,百年前,他元阀也是皇族,当年北方能统一、安定,还是因为他拓跋氏的帝王,开疆拓土,平定北方的大乱,可是后来,北魏因为夺嫡出现内乱,反而被宇文、高氏两个大臣夺权,元氏江山就此丢掉了。

“这是一个机会,为何我元家就不能取隋而代之?”元岩这个想法只是一闪,旋即又压下来,他也知道,时机虽然不错,但还不是元阀重新夺权的机会,名不正言不顺,很容易遭到朝中文武大臣的反对,成为众矢之的。

元阀现在也缺少这种影响力的人物,可以服众,他元岩不行,元胄也不行,暂时还不具备这样有大气魄,大魅力的首领人物,可以驾驭关陇贵族,镇住朝中局势。

坦白说,就是缺少一个权臣,枭雄人物!

柳述见他愣住了,催了他一下:“元兄,被发呆了,咱们该派出人手,持着兵符调动禁军了。”

“好,一切按计划行事。”元岩决定,还是扶持杨勇登基,以后等元家做大,推出一个枭雄来,才能谋大宝。

当元岩派出几名侍卫长,带兵符匆匆去调兵后,忽然听到外面厮杀声响起,永光门外,战斗已经展开了。

柳述、元岩离开大宝殿,站在山巅宫殿,看着大门处火光如昼,厮杀正烈,脸色大变起来。

此际,司马德戡、罗昭云带兵攻打宫殿大门,架起简单的梯子、人墙,向宫殿墙头攀爬,上面的甲士拉弓射箭,下方也有弩机手还击。

尤其是,殿门并不厚重,所以每一次被尖木撞击,都发生着震颤,随时都要破开。

“咚咚咚!”

永光门在摇晃,双方的士兵都在拼命。

“轰隆!”

终于,大门被撞破了,外面的东宫士族开始向里面疯狂进攻,与侍卫军大战激斗血拼。

但由于入口不大,所以进攻一时还无法推进去,都堵在了这里,很快尸体成堆了。

罗昭云眼看双方坚持住了,跳下马,手持长枪,大喝一声,组织一波波冲击,不要一股脑全冲上去,乱了阵型。

他毕竟经过沙场大战的将士,言语间自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东宫卫士们不敢不从。

队形排开之后冲击,空间宽松一些,一波又一波,誓死冲锋,向铁轮一般辗压过去,效果不错。

郭孝恪也带兵冲锋,勇猛过人,渐渐杀入了宫院内,开始沿着台阶,一点点向上面宫阙推进。

须臾,罗昭云加入了战斗,长枪如蛇,银芒闪动,势若疯虎,手中一杆长枪很快被鲜血浸透,快冲到最前面了。

刀剑铿锵,厮杀不绝,有人右臂上插着一支箭,却用不熟练的左手死命地砍着,面目狰狞;有人杀红了眼,大声的吼叫,嘴角甚至流出血来。

血溅宝殿,横尸遍地,半个时辰后,已经快冲到仁寿殿了。

此时,杨广已经来到永光门外,杨素、牛弘等人也闻讯赶来,望着山上的厮杀场景,心有余悸,这一场宫变太惊险了,他堂堂太子险些被围杀。

第五百三十九章 办学院第四百零一章 计中计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二百九十章 李渊城府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八百三十章 定计第四百三十九章 仆骨王部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诚第一百二十九章 闲谈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纨绔枉法第四百零四章 落难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夺定远城第一千一十八章 杀猪菜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与军心第八百八十三章 驾驭群臣第一百零九章 幽州来人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恶间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关风与月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岗豪杰第二百五十三章 胜利在望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来自江淮的战报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软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骤然夜袭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略谋划第二百九十三章 龙争虎斗第七百三十五章 蛊惑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谋而后动第一百六十二章 主力渡河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浑女人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浑女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剑谱下落第三百三十八章 乱局将启第七百六十二章 梁国困局第二百一十章 无可奈何第一百零四章 开幕了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六百零二章 抵达西海郡第四百二十章 株连甚广第三百二十二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报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择取第七百五十章 备战状态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涨第七百一十五章 进军扶风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节团第五百四十章 战事来临第四百一十二章 剑谱下落第五章 庙堂之争第三十七章 斥候营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四百二十五章 补天阁传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秋季大典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势力第一千一十四章 赈灾行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战不停第三百四十五章 搜寻证人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六百三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与不反的争论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师回朝第七百五十九章 两虎相争必一伤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锅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阀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第七百九十章 相见不如怀念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与追杀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与军心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层次第六百九十章 谋巴蜀第六百四十章 话不投机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铁生意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诡道第七十五章 未雨绸缪第两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三百四十四章 横扫第四百三十二章 锲而不舍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传力度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五十九章 夜下倾谈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风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四十六章 话离别第五十二章 热血疆场第八十五章 画舫听琴第七百一十二章 夺关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渡江做说客第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第二百一十七章 赏雪观梅第二百七十九章 炀帝西巡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选第八十二章 邂逅第四十六章 发现敌情第十六章 拉拢人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杀身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