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来拜

玉门关外,黄沙古道,夕阳照在沙丘上,泛着橙橙金光,戈壁苍凉,苦寒之地,自古已然。

虽然玉门关在隋唐时期,沙漠化还没有那么严重,绿洲可见,但跟外围的荒漠、沙原比起来,还是太小了,无法阻挡沙漠化的步法。

这次隋炀帝西巡,并非贪图享乐,恰恰相反,他是想要有所作为,才如此冒险,不畏险阻,长途跋涉,先去吐谷浑,是为了震慑青海高原的游牧部落残余势力,设置郡县,巩固开拓的新地盘。

而这次,来到张掖郡,隋炀帝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召见西域诸国,还有附近的游牧部落首领,朝见中原天子,表示归附。

在去年北巡中,隋炀帝已经召见了******、契丹等部落可汗及分部酋长首领,除了高句丽外,北部的番邦,都表示臣服、归顺大隋,成为附属邦。

但是高句丽不但没有派人过来参加朝会,还派人劫持了契丹本要送给隋炀帝的马匹队伍,这让杨广很不高兴,如鲠之刺卡于喉。

不过西巡倒是让隋炀帝比较满意,因为最初的目的达到了,如今出了玉门关,来到了张掖郡的西北部的燕支山附近,由于裴世矩早一步到来,带来了玉门关的边戍将士,在这里修建帐篷、土城等,等隋炀帝的大部队到之后,组建观凤殿,百戏艺人全部就位,开始准备服装道具,确定演出节目,因为西域二三十国的使节团就要来到了。

乌孙、龟兹、焉耆、若羌、高昌等二十七个西域国的国王或是使者团,陆陆续续赶到,轮流着拜见大隋天子。

这种西域朝拜的盛况,风情各异,让隋炀帝兴奋起来,下令载歌载舞,军民共欢,就这临时土城内,举行了盛大的歌舞会。

隋炀帝在观风行殿里大摆酒宴,款待各国使节,命人给他们表演鱼龙百戏,让这些西域小国的使节看得瞠目结舌,啧啧称奇,赞不绝口。

“天朝上国,不同凡响啊!”

“中原风俗文化,真的是包罗万象,大赞!”

“果真不是我们西域小邦能比的,如果能住入中原,经常多看一些这些表演,也值得了。”

这些小邦国王们,纷纷赞叹不已,听得隋炀帝满脸风光,傲然无比,他索性下令,让武威、张掖两个郡的年轻男女,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停下手头的活儿,一起来参加这的盛世欢歌,哪个地区若是不积极参与,穿戴不体面,就要治郡县长官的罪。

如此一来,地方的人群不断涌来,到山下土城内游玩作乐,吃住多是不花费金钱的,使得这里盛会,变得非常成功,当然,消耗国库的钱财等,也是非常巨大的。

私下里,贺若弼、高熲、宇文弼等凑在一起,饮酒交谈,借着酒劲,大发牢骚,觉得隋炀帝如此,实在太过铺张浪费了。

高熲叹道:“陛下虽然想要一心想要做个好皇帝,千古君王,可是,太过于急功近利,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复长城,北巡、西巡,每一次都是大手笔,国库这几年,消耗很厉害,即便库存粮食仓禀仍充裕,但是库存的钱币和珠宝已经削弱的厉害,朝廷只得继续铸造钱币,这样会使钱币贬值,加大百姓的负担,长此下去,大隋经济堪忧啊!”

宇文弼也说道:“何止如此,几次大工程,劳役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许多农庄已经荒废,收成减半,但是朝廷继续按原赋税收取,甚至还要多交,除缴纳粮食外,还有一些苛捐杂税,要交纳钱币,百姓压力甚大,看似国库粮仓充足,就以为国力强盛,百姓充裕,哼,这只不过是表象而已,百姓的压力已经很大了。”

贺若弼的大嘴巴更厉害,加上酒劲道:“当今陛下,好大喜功,可不如先帝了,这些仓库粮食,还不是开皇年间储备的,进入大业四年了,收入国库的,比如花费的五分之一吧?照此下去,我大隋库存,光有粮食了,算得上盛世辉煌?而且,你们也看到了,这次西巡,数十万人跟随,有这必要吗?给那些西域小邦的人,演示几天就行了,至于这样大场合,要演奏两个月,这不是有病吗?”

三人自觉身份足够了,所以指点江山社稷,忧国忧民的情绪弥漫开,已经收不住嘴了。

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隋炀帝当了几年皇帝后,设置了宫廷影卫,还派出不少耳目,监视大臣私下举动,不说面面俱到,但是这样明显的聚会饮酒,妄议君主的言辞,还是被传入隋炀帝的耳中。

“这几个老东西,倚老卖老,活腻歪了。”

隋炀帝勃然大怒,下令侍卫军,连夜逮捕了三个老臣,直接关押起来。

日次早晨,百官朝见君王时,有些大臣求情,却遭到隋炀帝的一番喝斥,都闭口不敢言了。

宇文述早在杨广夺嫡时候,就跟高熲、贺若弼结怨了,他们算是旧太子杨勇一方的人,隋炀帝等机会,自然对这些太子旧人,并没有多重用,哪怕升了官,但是并不亲近、宠信。

因此,宇文述、司马德戡等人,继续说一些冷言冷语,加强隋炀帝的处死三人的决心。

这时候,罗昭云站出来道:“陛下,这三人出口不逊,满腹牢骚,明显就是酒后耍疯,不能全部当真,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请陛下念在三人曾为大隋立下不少功勋的情面上,免三人一死,革职查办,可不再录用,以示圣上的恩威。况且,这次西域之行,陛下功高武帝,开疆拓土,成为圣可汗,当是大喜之事,若盛会中便斩二品大员,有些不妥,请陛下三思!”

隋炀帝见罗昭云站出来求情,眼神冷冽下来,他最反感就是有人逆天的主意行事,以前觉得罗昭云是他亲信,当遵从他的眼色,却不料今日唱了反调。

不过,罗昭云说的条条在理,让隋炀帝的怒火减轻几分,沉默片刻,目光盯着罗昭云,露出几分猜疑和失望,说道:“既然罗将军请求,而且所言并非没有一点道理,朕就念着三位大臣,以前为大隋立下许多功勋的份上,免除一死,但是,除掉爵位和官职,贬为平民,没收财产充公,不在任用!”

“谢主开恩!”罗昭云回礼,以及一些跟高熲等人关系不错的大臣纷纷行礼。

“都退下吧——”隋炀帝一挥手,心情欠佳,直接让百官推出观凤殿了。

罗昭云离开时,心中想着:我为大隋做了一件益事,保住了三位大臣之命,没有让一些老臣对杨广完全寒心,希望它能有所作用吧。

第八百六十八章 粮道出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风云将起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导舆论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恶间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选第七百三十章 武斗不如床斗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胜利在望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七百一十八章 夺虢城第十七章 刺抢之术第一千一十三章 流言蜚语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动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层次第七百零五章 意外重逢第一千一十四章 赈灾行第九百四十七章 帐下胡姬舞第八百二十九章 袭击黎阳仓第五百六十八章 荥阳形势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议(上)第三百二十章 宴会不断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潜瓮城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谋狠计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敌之计第一百三十章 护行出发第四章 既来之则安之第五百一十七章 才女往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杀机四伏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寿辰第二百零五章 遭袭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后围堵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备而来第四百八十二章 乱局第八百零二章 主动请缨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会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二百七十章 谈交易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敌之计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炮逞威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宫内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五百零七章 南陈遗族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四百四十章 阵前搦战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炮逞威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诺言第一百六十一章 首战告捷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论惊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绩归降第二百二十章 春梦了无痕第三百零八章 兑现承诺第二百八十三章 少女朦胧总是诗第六百二十二章 发兵土楼山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争第五百零三章 相顾无言泪千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汉王反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等观念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关聚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阀第一百零四章 开幕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谋计第九百九十一章 华律新法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来犯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围截杀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第四百二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五百九十二章 调令第二百四十章 龙争虎斗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国朝令的探讨第六章 蛰伏隐忍第一百三十二章 过隘口第五百九十三章 难舍难分第二百三十二章 风波欲来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图天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后诽议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备而来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议投诚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八百一十六章 负隅顽抗第九百六十八章 捷报入宫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令状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线崩溃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师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东都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峡州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阵父子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圣第五百八十一章 惊天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把市场搞活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将第四十章 虽远必诛第五百六十二章 将计就计第五百四十六章 军心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