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突厥撤兵

雁门郡外,每一日都在上演攻城战,热血又激烈,雁门郡城已经摇晃,甚至出现了坍塌豁口,不过被隋军连夜用泥土沙石堵好,继续坚守。

幸亏突厥人擅长马战,不擅长攻城,所以围困二十日下来,仍是无法攻破。

这一日,始毕可汗正在大营内与各部落酋长商讨战策,是放弃围困,继续南下,还是撤军退走。

大部分人建议撤军,因为听说忻口有二十多万隋军,已经在北上,抵达了崞城附近,最南端几支部落骑兵损失很大。

突厥南下踏破中原的幻想,已经难以实现了,留下无益处,不如卷好物资早点撤走。

就在这时,有侍卫带着一名使者慌忙进来,递交了一封密函,里面是可敦的求救信。

“啪!”始毕可汗看完之后,狠狠拍击了桌案,愤怒道:“狡猾的中原人,竟然派兵深入了草原,去袭击我们的大本营,岂有此理。”

各部落酋长、将军听到这则消息,顿时大惊,担心被中原人堵住了雁门关外的出口,狙击他们,这样会使他们腹背受敌,如瓮中之鳖。

“可汗,我们应该速速退兵,回去救族人。”

“是啊可汗,这里已经没有利益可占,每攻城一天,死伤无数,后方也遭到隋军的攻击破坏,那么多族人和牛羊,不能就这样被祸害了。”

这些草原人虽然野蛮、冷血,但是对自己的族人和家眷,还是很热闹,很看重的。

始毕可汗看到众人都要撤退,知道大势已去,无奈宣布退军,要求带走附近城池内一切能带走的粮食、铁具、牛羊、女人、孩童等等,也算一笔财富。

两日后,突厥大军收缩之后,徐徐退走,出了雁门关。

雁门郡没有了厮杀声,所有人都站在城头向外眺望,看不到一兵一卒,只有一些空荡的营盘残迹,没有了战马嘶叫,没有了金戈之声,城外原野和山丘都安静下来。

很快,派出城的斥候侦查一番后,确认了消息,突厥退军了。

“启奏陛下,突厥大军已经撤退了,出了雁门关。”

“太好了,天佑我也,立即派人夺回雁门关的控制权,紧闭关口,不得有失。”杨广狂喜之后,立即下令堵住雄关,这样才安全。

突厥撤军的消息传开,城内军民如释负重,喜极而泣,文官武将全都兴奋高呼,天佑大隋。

这时候,杨广的君王气势又恢复不少,变得阴沉又狠辣,派一支隋军骑兵由陈祾带领,立即背上,沿途发现突厥走散的士卒、掉队伤员,立即屠杀解恨。

次日,屈突通、周法尚、鱼俱罗等大将军带兵赶来,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众,得知突厥已退,既感到高兴,又有些惭愧,他们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臣等救驾来迟,让陛下受惊,请求责罚!”杨广虽然先前有些恼怒,但事后也只明白这个道理,这些将军和府兵从各地临时征集过来,人数多少不一,肯定要有间隔,今日大敌刚退,政局不稳,杨广没有对这些武将再喊打喊杀。

“尔等救驾有功,何罪之有,朕和大臣们已经被解救,但凡前来勤王的将军,都会有奖赏。”

此时,杨暕、元武达、许弘仁等人也过来请罪。

“儿臣在崞县守城,却因为兵少将寡,被突厥大军层层围住,无法前来营救,请父皇责罚。”

“你也不容易,既然被突厥军围困,想必也无法脱身,何罪之有,平身吧!”杨广知晓杨暕等人麾下不足三万兵马,在三四十万突厥大军面前,强行来救援,其实跟找死没有分别,既是身不由己,所以也不怪他。

“陛下,臣该死,才赶来救驾,罪该万死啊——”这时候,有人嚎啕大哭,甚是凄惨悲壮。

杨广不悦,心说刚解困,本该高兴才是,谁在这样哭嚎。

众人全都望去,就看见不远处,有一行降落接近,为首一将,高鼻碧眼,有胡人血统,一身衣甲狼狈不堪,蓬头垢面,跟乞丐一般,正是江都宫监兼郡丞王世充。

他疾步过来,还未到跟前,直接噗通跪倒,然后跪地用膝盖向前疾奔,摸样甚是滑稽。

杨广看到王世充这种模样,风尘仆仆赶来救驾,心中的不悦顿时消失了。

王世充奔到跟前,哭得梨花带雨,嚎啕道:“得知陛下被困,微臣从江都忧心如焚,立即征调一万兵马,匆忙赶路来勤王,奈何路途太远,即便日夜兼程,夜不卸甲,一天只吃一顿饭,歇息两个时辰,才终于赶到,见到陛下龙体无伤,仍如日月之光,天地可鉴,臣才安心,但没能及时救驾,请求重罚——”

许多大臣心中鄙夷,都看得出来这个王世充,太会演戏了,拍的马屁也让人倒牙。

但杨广刚蒙受过大难,精神受到了刺激,就喜欢听这种感人言论,吹嘘拍马之词,来自我陶醉,所以听完之后,颇为感动,哪还会重罚,伸手亲自拉起王世充,勉励一番,认为他忠君之心,为人楷模,不但无罚,还有重赏。

罗昭云在一旁郁闷,看样子王世充的一番戏,比他立功还多一般,待遇似乎更好,真是会做的,不如会说的。

会师结束后,杨广宣布整顿三军,然后离开雁门郡,三日后抵达了太原,在这里晋阳宫补充物资,文武大臣都从内到外清理一番,重新恢复了官员、勋贵的气质。

在此期间,王世充拉住罗昭云赴宴饮酒,跟他套近乎,不过罗昭云虽不拒绝,但也谈不上多热情,只是趁此了解一下此人,因为以后,可能会成为争天下的大敌。

杨广念及雁门、太原一带太过重要,又遭受大难,所以赦太原、雁门两郡的罪人的各种刑罚,让户部、工部的尚书商讨,如何重建雁门郡,恢复当地的运行。

此际,来护儿、裴仁基、吐万绪等大将军带着残兵归来,他们当初负责断后,抗衡突厥骑兵,由于突厥大军急着追击杨广队伍,所以并没有击中全力来歼灭途中的三支队伍,只留下一支人马厮杀,事后,来护儿等人坚持到无法抗拒时,带着几百残兵突围,赶去了关外的马邑城,得知突厥大军撤退后,这才归来。

杨广对几位将军和剩余将士,全部加官进爵,予以封赏,安抚军心。

同年十月,隋炀帝杨广一行人回到东都洛阳,罗昭云也跟着归来。

第一百章 秉烛夜谈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令状第九百六十章 秦琼生猛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会师请罪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华第六百六十四章 家眷到来第七百四十四章 三方结盟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击第三百九十章 围城平壤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四百零三章 再议计策第五百一十八章 对饮小酌第一百五十七章 练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苏烈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后诽议第九百九十八章 悍勇夺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军权与民政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会第二百二十三章 兴,百姓苦第八十一章 密谋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离第七百零四章 佳丽齐聚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一千一十章 国库不足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战平壤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二百五十章 遣将布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托孤之意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约第二百四十五章 愿得一人心第五十九章 夜下倾谈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一百四十九章 汉王反第二百二十一章 玄霸的去向第六百九十三章 谥号炀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八十九章 逍遥一叹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东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诡道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谋狠计第九百章 布杀局第二百四十九章 练兵有道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违反军令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丝马迹第二百三十二章 风波欲来第六百八十八章 惊人辛秘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势力第三百三十八章 乱局将启第八十章 姜是老的辣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枭雄陨第八百七十一章 暗夜袭营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长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断了后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图之第九百九十五章 围城用计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约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第二百零五章 遭袭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离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传说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九十六章 爱莲说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烛夜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选择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八百二十九章 袭击黎阳仓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二百九十五章 终止武斗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第六百一十九章 游说第八百四十一章 后宫秘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发展策略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虏第二百四十八章 临羌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进军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动局势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欠更补章说明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举新制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烟起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枭雄陨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报第九百三十四章 风云将起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并重第五百九十七章 远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八十五章 设西海郡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边陲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图天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锋开始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与肉第七百一十二章 夺关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