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善后

顾延章已是吃了个半饱,此时将口中食物咽尽,又喝了口茶水,方才道:“也不知今日外头会有什么传言,我便不多耽搁,先回得来。”

季清菱见他得空说话了,便好奇地问道:“外头都在乱传,说陛下将太皇太后推下了天庆台……”

顾延章摇头道:“不是乱传。”

季清菱骇然,失声道:“是失了手吗?”又接着道,“小儿控制不住力道,不小心失了手也是有的,出得这样的事情,他要怎的办?太皇太后并无什么大碍罢?”

顾延章站得虽然不是很前,没能看到太皇太后当时倒在地上的行状,却是听到了天子与其的争执,也看着天子用力将其推下台阶。

那样明显的动作,又兼前头还有争吵,便是想要给天子洗刷,说他是失了手也很难做到。

“不是失手。”他笃定的道,“不知是陛下同太皇太后先前有什么不悦,他是有意撞得上去的。”

又道:“我已是出得天庆观,此时只留了两府在里头,尚不知道太皇太后伤情。”

季清菱又有些不敢置信,问道:“太皇太后是从什么地方掉下来的?高不高?”

顾延章摇头道:“不是很高。”他想了想,“有丈余高,只是她乃是后脑朝下,听得有人瞧见掉在地面时,地上已然尽是血。”

虽然眼下还没有确信,可后脑朝下,在石阶上滚落下来,又砸到了头,想要短时间内好起来,并不太容易。

季清菱怎么想都想不明白,问道:“陛下乃是太皇太后亲扶上位,他得了这样的好,为何还要如此行事?”因想到从前顾延章去崇政殿教书时回来的说法,又道,“便是他性情不同常人,却也不曾无缘无故,便去攻击他人罢?”

两人在此处猜测,可无论怎么猜,都猜不到其中因有秦素娘,又有太皇太后与崔用臣半夜抓人之事,才叫赵渚发了狂。

顾延章吃过饭,一面喝着茶,一面却是有些感慨,道:“出了这样的大事,怕是宫中当真要变天了。”

“怎的今年像是撞了邪似的?”

季清菱也忍不住道。

当真是同撞了邪一样,先是先皇赵芮,在是济王赵颙,魏王赵铎,眼下到了新皇赵渚,太皇太后,好似一旦同皇家扯上了关系,就会走霉运一般。

“我回来时路上听得人说,钦天监正商议着要提议改元了。”顾延章道,口气里头有种莫名的无奈。

***

赵渚的这一撞,实在选的不是时候。

他动作太大,声音太响,又是在距离地面极近的阶梯处行事,叫下头多位官员都看得清清楚楚。

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仓促之间未能来得及想到,无论是范尧臣,还是黄昭亮,抑或是两府之中的任何人,俱都没有提醒杨太后着百官禁言。虽然这禁令就算发了,也不会有用,可既然未发,众官还出得天庆观的门,事情便被传了出去。

且不说外头官员、百姓们议论纷纷,天庆观中,太医们的诊断却是出来得很快。

其实太皇太后滚落之处,其实距离地面并不太高,若是运气好,很可能只会被撞个骨折。

可她的运道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太皇太后面向赵渚,她整个人背对着地面,被撞之后,因没能反应,也没来得及护住头脑,是以是直直撞到的后脑。

不幸的是,她的后脑恰巧撞到了石阶那方正的尖角,当时就破了头,后头一路滚,一路撞,最后倒在地上,居然依旧是后脑着地,还重重地磕了一下。

太医们虽然没有直说,可话里话外,却十分明显——眼下不过吊命而已。

也许诊断赵芮的时候不太靠谱,可这一回,几位医官都同执一词。

而事情也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般,杨太后还在犹豫要不要用辇车将太皇太后送回慈明宫,正要同人商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问,甚至不到当天的亥时,太皇太后就断了气。

赵家今岁的祭祖未过,新的丧事立时就摆在眼前。

而比太皇太后的丧事更着急的,却是天子之事。

今次天庆台之事过后,赵渚这个皇帝已是不可能在那个位子上继续坐下去了。

他将太皇太后推下高台,无论是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哪怕还是失手伤了人,却也一般害死了其人的性命。

而眼下最棘手的,除却如何处置赵渚,还有谁人来坐那个位置。

想要处置赵渚自然不容易,这样的事情,虽然史上从未有载,可赵渚是君,不管何时,都绝无可能诛杀天子。

只能废黜。

至于废黜之后,又待如何,却是后事了。

眼下太皇太后突然命丧,赵渚不能再用,天庆观中剩得两府官员,众人各有主意,为着新皇人选,彼此争吵起来。

有人此时便想起了济王赵颙。

“济王殿下宅心仁厚,兄终弟及,乃是正道……”

原本一直坐在角落太皇太后尸首旁的杨太后,听得这一句话,忽的一个激灵,整个人坐直了身体。

她蓦地一下,望了过去。

杨太后从来就在深宫之中,她是以夫为天的性子,又兼家中背景并无特别,其父不过是个不大不小的文官,是以对于朝中大事、官员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于赵芮的口述。

她不像张太后,对朝中官员如数家珍,人人情形尽熟于心,此时坐在天庆观的偏殿里头,抬眼望去,满殿之中,几乎只能认出三四个人的脸。

称赞赵颙“宅心仁厚”的那一个,也是一张陌生的面孔。

是一张老脸。

杨太后死死地盯着他,将其人的相貌记在了心中。

从赵芮死后,她一直浑浑噩噩,可此时、此人的建议,便如同一记狠狠的巴掌,忽然将她从梦中拍醒了。

如果说要列出杨太后在这人世间最嫌恶的人,毫无疑问,赵颙排在第一位。

她自然也对太皇太后不满,可毕竟那是太皇太后,是长辈。

而赵颙此人明明是个弟弟,然则对先皇这个兄长,却并不半点孝悌之心,每每挑动太皇太后与先帝之间的矛盾,在里头钻来窜去,又想方设法,靠着母亲,从赵芮这个哥哥手中要好处。

直到现在,杨太后还记得每回因为赵颙在其中生事,让先皇在太皇太后面前受了大气,回来时那难受的模样。

她甚至怀疑,丈夫会如此体弱,如此短命,其中少不得赵颙这个弟弟在背地里的咒骂与明面上的欺负。

是的,就是欺负。

仗着先皇脾气好,仗着先皇孝顺,也无半点成算,偏要去欺负他。

及至赵芮暴毙,太皇太后垂帘,她最后没有选赵颙、赵铎家的小儿,而是选了淮阴侯府上的后嗣,虽然并未理会过杨太后的意见,可她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的。

总比看着赵颙的子嗣张牙舞爪地坐在皇位上强。

而今突发乱事,赵颙作为靠山的太皇太后已然身故,赵渚也不中用了,自家这个太后,眼见还活着,已是熬多年媳妇熬成了婆,难道还是要忍受赵颙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吗?

也太欺负她这个寡妇了罢!

光听说过民间吃绝户,叔伯兄弟要抢走没了丈夫、孩子的妇人的财产,难道在这天家里头,也要学那般寡廉鲜耻之举不成?!

太皇太后已然不在,后宫之中,便是自己最大。

她倒要看看,今日究竟是谁人得了赵颙的好处,要在此为他张目!

那人话才落音,其余人便纷纷站了出来,或提议这个,或提议那个。

范尧臣请留两府之臣,自然有他的道理。若是百官尽皆在此,且不论殿中站不站得下,届时为了新皇人选,吵吵嚷嚷,确实是不成体统。

而且如此重要之事,自然还是最好关上门解决。

两府重臣,另有几名特定的官员、宗室,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人。

杨太后记性寻常,便专挑了附议赵颙做皇帝的人的脸记下。

众人说着说着,几乎就吵了起来。

人选之中,自然甲有甲的好,乙也有乙的妙,可各自又有各自的缺陷。

明明是天家之事,可臣子们仿佛已经将此事视为了自己的管辖一般。

没办法,太皇太后已然故去。赵渚这个即将被废黜的小皇帝,本来没资格说话。至于杨太后,她几乎全无存在感,其人白日间的表现,只要是长了眼睛的人,都不会把指望放在她身上。

眼见臣僚们已是要将屋顶掀翻,等到说起过继之事时,终于有人想起了角落里的杨太后。

“既是要过继,自然要问过太后!”

争不过黄昭亮的范尧臣,皱着眉头喝道。

这话自然有道理。

过继小孩,难道还能不问母亲的意思?纵然只是走个过场。

众人登时安静了下来,转着头,四处去找被忽视已久的杨太后。

“太后。”

还是黄昭亮的名字没有取错,一双招子亮得很。

他当先寻到了坐在太皇太后尸首前头的杨太后,大步走了过来。

“太后!”他行了一礼,“济王殿下之子……”

他话未说话,原本一直安安静静的杨太后却是忽然开口道:“黄相公,既是要过继,这过继的人选,从何而来?”

若是讨论国是,杨太后或许说不上话,可若是讨论家事,她还是能摆一摆道理的。

黄昭亮一愣,道:“自是从天家做选,择其善者而取之。”

“黄相公既是过来问及奴家,奴家比不得诸位官人——从前人人都看那……赵渚人好,也说他‘善’,可到得今日,难道还能夸他一个‘善’字?”

同太皇太后不同,杨太后的声音并不大,其中也并无半点果断之意,而是温温吞吞,拖泥带水的。

可她毕竟还是把话说齐全了。

看了一眼对面的黄昭亮,又看了看后头跟过来的两府诸臣,她顿了顿,还知道在脑子里头想一想,复才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并无什么见识,只知道听先皇、太皇太后的话。”

见得无人说话,她顿了顿,又开口道:“太皇太后说要立赵渚,我就按着他的吩咐,把赵渚视为亲子,眼下太皇太后不在了,便只能听回先皇的话。”

场中众人皆是一愣。

太皇太后自然是不在了,可先皇难道还活着?

死了这样久,怕是骨头都能拿来敲大鼓了!

然而还是有人反应得快一步。

为了新皇之事,孙卞暗地里不知道琢磨过多少次,此时听得杨太后此言,脑子里头登时闪过了一道念头。

赵芮早死了,怎么听他的话?

他还留过什么话?

“先皇有遗诏……”他喃喃道。

明明他的声音并不大,可不知为何,却是听得一道并不小的声音在面前响了起来。

“先皇有遗诏。”

孙卞抬头一看。

说话的是范尧臣。

杨太后点了点头。

她认得范尧臣,回得宫中,赵芮对这个参知政事纵然时时抱怨,却也时时夸奖,乃是他的肱骨之臣。

“范参政所言正是。”

有了范尧臣搭话,她心中松了口气。

还是先皇的眼光好……毕竟是肱骨之臣,关键时候,正能管用。

“先皇留有遗诏。”

她一字一句地道。

***

赵芮从前确实留有遗诏,当先那一份遗诏乃是属意传位魏王赵铎,然而经过赵芮临死前翰林学士吴益的揭发,说他勾结外邦,屠戮百姓,赵铎此人名声早已坏了,更毋论后头他还涉嫌毒害兄长赵颙。

虽说后来此事不了了之,可百姓当中,十个里头有九个都已经认定这个四大王乃是凶手。

这样的人选,自然不堪大任。

而另一个……

孙卞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心中犹豫了一下,究竟还是上前道:“太后,赵昉此人虽是先皇遗诏所定,可他身体多病……”

“毕竟年纪还小,小儿少时犯点子头疼脑热的,再寻常不过。”杨太后不由分说地打断了他,“再一说,难道先皇的身体便一直很是康健吗?难道先皇这个皇帝,就做得不好?”

正因先皇身体不好,所以他才死得这样早,所以才叫他留下了这么一堆烂摊子!

在场的众臣脑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这个念头。

第五百四十四章 长箭第一百一十四章 见礼第六十五章 委屈第二百八十三章 案情(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释疑(给槛外猫猫的加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忐忑第二百六十四章 忆起第四百零五章 调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复见第七百九十六章 人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走水第六百六十章 进殿番外 授课(五)第九百零七章 细观第二十六章 吃纸第一百一十四章 见礼第三百三十章 立言第六百八十一章 猛然第一百九十一章 挨打第二百七十六章 离任第十四章 惊疑第七百一十七章 接二番外 进学(一十七)第九十六章 恍然第七百七十七章 何苦第七百零一章 谋算五百五十一章 两难第三百二十章 观营第六百一十二章 制衡第六百四十九章 觐见第四百一十三章 关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所图第八百九十六章 整齐第五百八十九章 探知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见第四百九十七章 立威第三百八十六章 善财第六百零三章 历牌(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歪打第九十八章 独处第五百二十四章 安抚第三百九十一章 提议第八百零三章 讯问(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和尚第一百九十四章 无奈第九百四十八章 捉鱼(给miumiu的妈咪的加更)第九百三十五章 意外(补更)第八百一十七章 献策第八百零一章 铜盆第九百四十六章 图利第七百零四章 得药第二百二十三章 旧识第五百三十六章 冲营(补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象阵第五百七十章 劝慰第九百一十一章 验算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扑第三百八十七章 狡辩第五百零四章 告状第二十三章 试题第二百七十章 吞饵第二百零九章 解试(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发第六百九十一章 问话(中)第九百二十五章 对质第五百九十章 浑水第二十八章 阅卷(二)第五章 决定第四百五十章 乡音第四百八十章 等候第五百六十七章 台阶第四百二十一章 争产第五百零九章 救援第六百二十九章 参考第八百九十章 来人番外 进学(完)番外 进学(完)第五百三十七章 目的(补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矛盾第四百八十章 等候第六百一十九章 为祸第四十六章 交代第九百章 分层第四百五十二章 棺材第三百七十四章 和尚第五百八十二章 反复第八十五章 分派(为免费期打赏的加更2)第一百六十四章 觉悟第七百四十五章 报恩第五百九十章 浑水第一百六十章 知彼(月票700+)第一百二十八章 障目第六百九十一章 问话(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插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通头第八百六十二章 防范番外 进学(一十六)第五百五十六章 刻意第二百一十四章 矛盾第三百零八章 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