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章 蝼蚁化龙

如果说德国陆军的家伙们是战争结束后才有时间去看看自己的新玩具的话,那么德国海军的大佬们可是战争还没结束就回到德国的内湖去研究新东西了。在这场战争中,雷德尔中将没有忙别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完善德国航空母舰战法为核心。虽然在外人眼里雷德尔不属于斯佩伯爵一系的。但是伯爵对于他的工作还是全力支持的,甚至将一艘德国海军最大的航空母舰欧罗巴号专门交给了雷德尔,没错,你没看错,即使在战争最紧张的时候,即使卢克纳尔少将伯爵被苏默弄得焦头烂额缺乏作战舰队的时候,斯佩伯爵依然没有将这艘主力航母划入到前者的管辖中,而是依然留给了雷德尔,让他的工作得以继续下去,以至于连雷德尔都十分感动,曾多次向斯佩伯爵表示自己可以先开始其它方面的工作,舰上试验可以晚一些进行。

“雷德尔还是有能力的,也许作战方面差一些,但是组织协调能力还是相当强的,他好像有一种魔力,可以把各种人员整合在一起。这样的人才在骄兵悍将居多的德国海军中是很少有的。”当有人问起为何如此器重一个派系之外的人时,斯佩伯爵是这样回答的。,而这种高风亮节的表示也让德国海军内部各个山头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许多,当然,最关键的是,雷德尔确实搞出了一些东西!

首先雷德尔将整个新式海军攻击机试验班组分成两队,第一队是舰上班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新式飞机在航母上的运作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在航母上整备、甲板排布和收容。可以说除了放飞大规模机群和降落之外,剩下的舰上工作都有所涉及。不要认为这就很简单。航空母舰甲板面积有限,如何有效利用始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即使到了现在依然如此,更何况德国人还要在狭窄的甲板上停放双发飞机!然后根据甲板运行的模拟实验,德国人将其整理为数个方案,然后交给第二组在陆上模拟,因为是陆地上。所以可以模拟大规模机群起降作业,而当后者通过陆地测试后,才会重新回到航母上试验。

“这个貌似并不难啊。最多也就是甲板有点挤的问题?”一般德国海军军官都这样认为,甚至包括斯佩伯爵也这样认为,但是当雷德尔把大量数据整理成册递交给斯佩伯爵的时候,后者才发现德国人开始想的太简单了。他们面对的问题也有些太多了!即使是欧罗巴号这样的世界第一流航母都有些捉襟见肘。虽然欧罗巴号航空母舰拥有一个净长度160米以上。宽度在24米的双层机库下层机库长度略小。)但是想要塞下100架以上的各种飞机,其中甚至还包括25架左右的双发飞机时,如此巨大的机库都有些不太够用。

要知道,以bf110型双发飞机改的轰炸机即使再能折翼,其面积依然比德国人的bf109和fw190大上不少。改装后的bf110型战斗机在打开机翼的情况下的飞机长度为12.8米。机翼宽度是16米。即使折翼后,飞机总宽度依然有8米左右。只能从发动机处折翼。)而折翼后的飞机高度是接近5米!相比较fw190的话,后者长度短了4米左右。而fw190打开机翼的宽度才10.5米。折叠后更是缩减到4米左右!高度更是才4米出头!bf110在机库中几乎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啊!而且更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bf110型飞机只能放在上层机库。下层机库还放不下,因为bf110的机翼是向上折的。也就是说只有上层高达5.5米的机库高度够用。下层才5米的机库高度很难放下。然后,这么大一个东西直接堵在了上下层机库之间.....。而且还不是一个,机库要放下一个中队呢!

既然机库有些不够了,那么就把他扔甲板上,但是这么大一个东西扔甲板上本来就对调度产生了困难。270米34米的甲板对于一般航母来说已经够大了,但是对于双发飞机来说还是有些紧张。毕竟放飞的时候你不是放1架2架,而是要放至少一个中队约18架左右!而且一个空重比fw190空优满载重量都大的飞机想在航母上移动确实有些费力,雷德尔试验过,同样人数的地勤人员,整备1架bf110型飞机的时间可以整出来3架fw190型飞机!其中定位飞机的时间更是比单发飞机长了4倍左右!

“要不把备用双发飞机的机翼拆下来扔到下层机库,反正一般而言我们第一波攻击用不了那么多的鱼雷机。”雷德尔最终不得不压缩第一波出动的双发飞机的数量。所有的25架左右的双发飞机被分成常备和备用两个组,第一组常备机群数量是18架,负责第一次攻击,而第二组则是在第一组发出之后,将拆掉半截机翼的bf110从下机库提升上来,然后在上层机库或者甲板上安装机翼。同时雷德尔还优化了机库飞机存放的方式,上层机库从船首到船尾安防飞机的顺序是战斗机、单发轰炸机和双发飞机。这样的话飞机直接提升上去就可以就近定位。而甲板上系留的飞机也分成两部分,用于侦查和担任直卫作战的战斗机被推到了甲板前部,用弹射器起飞。毕竟即使战斗机一般也需要90米以上的滑跑距离的,日本的鸡蛋会比较短,但是机翼较小的fw190滑跑距离会比较大。)这样的话,空出来中间大面积的作业区,可以优化布局。

结果在倒腾甲板的时候,德国海军突然在航母设计上有了一丝顿悟!就是他们发现航母几乎长方形的甲板似乎并不是最好的航母外形!因为他们发现前甲板你做的再宽。也不能用来停放飞机毕竟你起飞的时候需要滑跑的。这块是空的。而且再宽的话,飞机也是一架架起飞。超过一定宽度后,几乎没用了。只有后甲板才是实打实用来停放飞机和整备飞机的。现在的欧罗巴号航母的平均宽度大概在34米。如果把前甲板处100米的宽度削减到从30米削减到22米左右,后面增加到40米左右的话,那么甲板利用效率会高不少!

德国人的想法很朴实,首先,他们发现前甲板在实战中的最大作用就是供飞机起飞。一架飞机翼展宽度不过11米左右,双发飞机也不过16米。两边各空出3米的话,无论如何只要驾驶员不是醉驾。也不至于冲海里!所以前不甲板的宽度有27米足够了。甲板前100米除了临时整备飞机可能用到之外,无论是放飞还是系留大家都是用中后部甲板摆飞机。粗略算一下的话,如果航空母舰甲板面积不变的话。把前部甲板的1007米放到后面的话,那中后部甲板最宽的地方就变成了38米左右。这多出来的4米宽度可以让航母多放一排fw190呢!把1007换算成1704.1的话,那么这样一改就可以多放出16架fw190战斗机!16架啊!一个中队了!这个在甲板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拥有的发机能力提升可谓是颠覆性的战斗力提高啊!

而且好处还不仅仅是这样。毕竟34米是最大甲板宽度。不可能所有地方都这么宽,所以说如果考虑双发飞机的话,单排放4架是不可能的。翼展8米多。)而加上这4米宽度后,38的最大宽度,保守来算36米的宽度也有不少。放下4架双发飞机就成为了可能。搭配方式更加灵活了!虽然历史上各种航母前端飞行甲板比较窄后面比较宽,比如说翔鹤号航母的船首甲板最窄处是18米,中部最宽29米。但是这是受到船型的影响。而像德国人这样,刻意加强船体中后部最大宽度。在航母设计上还是首次。

当然,如此大的改变放在已经完成的欧罗巴号上肯定不行。不过这点顿悟对于后来的航母建造计划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徐杰听说后惊呼,德国人差点完成了从九阴白骨爪向九阴真经内功心法的跃变啊!甚至于徐杰一想到这些事情就有些脊背发凉。甚至还因此做了几次噩梦!因为作为穿越者的他知道,这样的外形改一改就和后世的斜角甲板很类似了,从外形上看,2战后的航母也是前方甲板略窄,后甲板较宽的外形啊!除了德国人没想到的飞机复飞就是飞机第一次降落失败后,直接从甲板上再滑跑起飞。)和斜向起飞之外,德国人对航母的理解已经十分接近后世了,而如果有需要的话,只要在甲板布局上画几条斜着的白线,然后做一下训练就能找到思路了,这nm也太可怕了!

后来徐杰没事的时候还专门想过,德国人为何能在航母设计上走的这么远?德国那边不会也有穿越者?当然这个念头也是一闪而过。徐杰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还是美英法三国强悍的国力优势给德国人带来了太大的压力,穷则思变,总体吨位劣势的德国人自然会挖空心思来搞一些突破,而这些突破中自然会出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且这个位面德国人十分重视海军,这种重视不是1战前威廉皇帝将海军当成玩具一般的重视,而是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实施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一点和日本相似,如果公平来说的话,历史上日本能相出用6艘航空母舰进攻珍珠港的计划在战术上确实能称得上神来之笔,6艘航母上的400多架飞机彻底把战列舰扫到了历史的垃圾堆中。德国海军的情况和历史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能想出这些办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斜角甲板最早可是英国人搞出来,而实际上从结构来说德国人走的比历史上英国人更快更远!要知道,历史上英国人在1952年开始搞斜甲板试验时只不过用白线在甲板上划了两条倾斜10度左右的复飞区域,根本没有在结构上发生改变,这更像是一种调度方面的优化,而不是航母建造技术水平的改进!甚至于这个测试本身也就只能让飞机复飞,而不能让飞机降落在斜角甲板区域!而真正加装斜角甲板的航空母舰是埃塞克斯级的安提坦号!cv36)如此一来,德国人的理念居然比历史上先进了十多年啊!这能不可怕吗!

一想到这里,徐杰对德国航母舰队的战斗力评价直接从70分提高到85分!然后再回头看看美英航母战斗群的力量,除了华夏帮忙搞的暴怒级航空母舰算的上海上柱石的话,英国人随后搞出来的简化版暴怒皇家方舟号就要差一些,而美国人的航母甲板放飞能力确实nb,但是防御力面对德国普遍500kg起跳的炸弹那是真的脆的和纸一样!再加上落后的舰载机,徐杰对协约国海军的情况更加不看好了。当然徐杰知道这一切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德国新一代帝皇级战列舰已经开工,甚至于快一点的腓特烈大帝号已经快完成了舰体施工,准备下水舾装了。徐杰想要帮美英也有点来不及了。

结果等到雷德尔把相关报告送到斯佩伯爵手中后,结果把这位海军元帅也吓了一跳!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伯爵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让雷德尔负责战术安排和航空训练的事情居然最终让他鼓捣到造舰方面了!一群海军航母技术军官和一群搞航空的居然凭借自己的摸索整出来一个这样的建议!这太出乎意料了,不过再听取造船人员和其它技术人员的意见后,斯佩伯爵认为这个计划还是在行的,即一定程度上扩大后甲板的宽度,缩小前甲板的体积有助于提高航母甲板的利用效率。当然,在雷德尔送给伯爵的信中,除了这个好消息之外,还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以ju88为基础改出来的航母版ju88t型飞机的外形实在是太大了。即使现在的欧罗巴级都很难高效运作!

感谢书友hukaikaka、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短笛大魔王007的月票支持。好久没见到千赏了,在这里再次感谢书友hukaikaka。另外快到限免了,限免期间至少3天双更,谢谢了!!!!未完待续。。

第236章 舆论战第221章 各怀心思第1517章 河口之战(2)第1296章 最终的决断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1279章 调整第4章 热那亚级穹甲巡洋舰家族第947章 危机时刻第913章 陨落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878章 丹泽港外的战斗第709章 迟到的马卡诺夫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90章 初见邓公第501章 签约第72章 后勤问题第961章 崩溃第994张 打不下去了第1056章 最后的合作第619章 南洋的俄国陆军第43章 来自南洋的华人第1286章 华夏的努力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191章 后续第1283章 雷霆万钧第924章 胜利下的隐忧第109章 舰至巴达维亚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第208章 平壤防御圈第340章 谢利舰队第1362章 最强之剑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607章 远东大海上的盛宴第1172章 夜之魇第889章 鏖战第1327章 抉择第447章 跨过黑龙江第146章 龙潜于渊(二)第1406章 虎式恐惧症第919章 西线症结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1151章 北线局势第1513章 目标东线!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国第140章 抢购!!第996章 调停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1113章 血火地狱第1251章 来日方长1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第878章 丹泽港外的战斗第16章 徐杰的对策第812章 赫尔格兰外海第472章 追逐第529章 美国人的算盘第235章 谋划全局第1162章 虎!第709章 迟到的马卡诺夫第938章 接战第688章 轻松的首战第917章 波云诡异第1060章 K计划和魔鬼之翼第976章 愤怒的英国人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罗斯福第378章 巨兽的黄昏(二)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363章 肉搏战!第690章 关键时刻第1177章 空军的野望第1223章 拉美国入坑第1003章 争分夺秒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舰第40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第406章 意外第1307章 宿敌2第1152章 钢铁巨兽第19章 拜会安东尼霍斯金斯第111章 意外冲突(二)第149章 会见丁摺谦第579章 经略全球第23章 准备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1160章 质询第852章 爆发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30章 两场谈判第1040章 经验教训第528章 大格局第898章 出动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计划第284章 谈判第1051章 交换第125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1340章 出击第1515章 再打一场第172章 激战成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