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我们需要更大的航母

“吧嗒”一声。斯佩伯爵手中的钢笔掉在了地上。“欧罗巴号标准排水量将近3.5万吨以上居然还不够?”伯爵有些恼火的自言自语道。他甚至感觉当初支持双发飞机上舰的决定是否合理。虽然在演习中双发飞机和高速攻击机群带来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作为一个总揽全局,德国海军中的当家人。伯爵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战斗力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帝国的钱包和时间是否够用的问题!就先找的毛奇级航空母舰的造价都在1.2亿马克以上了。这还不算上面的飞机。工期的话则是达到了28个月左右。如果想要造更大的航空母舰的话,比如说4万吨级的航母。那么造价保守估计也会超过2亿美元,工期至少要3年左右的时间!战争一旦爆发,那么考虑的不是手中的单艘战舰多么精锐,而是如何用有限的金钱和时间攒出最强的舰队,3年多的建造周期对于战争时期来说确实有些长了。而如果再和平时期建造的话,高昂的造舰经费又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于是乎斯佩伯爵要在两个鸡蛋上跳舞,一个鸡蛋是航空母舰战斗力的问题,而另外一个鸡蛋则是总预算的问题。作为高层,※斯佩伯爵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说德国将在3年之内主动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3年是个时间节点,不少计划都要围绕这个点来展开,其中建造周期超长的海军武备更新计划更是如此。在一场场预算和扯皮大战中。斯佩伯爵带领海军部的头头脑脑们为海军获得了大量的预算,总体而言,在未来3年时间里。德国海军将可以开工6艘舰队航空母舰,其中3艘为毛奇级装甲航空母舰,另外3艘为欧罗巴级航空母舰。这原本是计划好的,所有的设计都是现成的,不用耽误时间重新画图纸。海军内部也通过了,就差领钱开工建造了。结果到最后突然搞出这样一件事情。

而且更让伯爵郁闷的是,当他把雷德尔的相关文件通过整理后给自己的好学生卢克纳尔伯爵送去后。后者居然对此表示支持和赞赏,并且积极劝说自己改变原有计划。看到自己学生的回信,伯爵就纳闷了。什么时候希佩尔一系和卢克纳尔伯爵走的这么近了?斯佩伯爵的技能树点的不是航母战术专精,但是他知道一旦开战,恐怕德国海军可以大量建造的航空母舰就只能是毛奇级了,原因很简单。工时问题!航母在手里总比在船台上强!即使最乐观的估计。德国想要完成一艘毛奇级航空母舰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2年啊!这次海上对抗可是和2个强国和2个超一流的强国对抗!战舰的损失速度肯定会很高。斯佩伯爵必须考虑舰队补充速度问题。超级航母确实好用,但是出来太晚的话,那就真的黄花菜都凉了。

在德国军事战略中他们非常看重先手优势,因为德国人一直都是在和国力比自己强的对手作战,如果开始拿不到大的优势的话,那么德国会相当被动。1战同盟国赢的有点侥幸。如果不是开始意大利海军重创了法国海军获得了地中海的制海权,进而顺利和华夏建立联系

。如果不是德国军团先把俄国打趴下,如果不是美国人参战比较靠后,德国人根本赢不了1战!所以德国军界高层要求在未来3年里,德国海军必须攒出尽可能多的主力舰!而在战时,德国海军必须保证海军舰载机数量的稳定。这倒不是说德国人飞机不够用了,而是说德国航空母舰的数量必须稳定,而且随着战争的发展而有所上升!

面对这样的困境,斯佩伯爵有一段时间甚至都打算在战时全部建造1.8万吨的轻防护航母来保证航母舰队的规模,这些航空母舰别说释放双发飞机了,能凑合着用fw190和ju90就不错了!这样的航母防御力相当差劲,也许一发500kg炸弹就可以秒掉,唯一的好处就是便宜和建造速度快!德国人预计16个月就能完成一艘!而且对船台的要求很低。即使后来决定再战时以毛奇级航母为主力,但是海军部依然建议建造一定量的轻防护航母来作为一种补充。

而现在,海军内部相当一部分人坚持建造更大更复杂的航母,这让伯爵感到十分的为难。一是资金问题,二是战略问题。这个决心太难下了,以至于伯爵陷入了历史上提尔皮茨在建造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问题上所陷入的困境。历史上在新开工的一级战列舰中一共有两个计划,一个计划是采用10门350mm主炮。一个计划是采用8门400mm主炮。最终无法下定决心的提尔皮茨将这个问题交给了德皇,而德皇的意见是提出了反建议,直接在两者之间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计划,同时兼顾了火力和造价。最终装备着8门15寸火炮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比第一个方案火力更强,同时也比第二个方案更省钱,成为了一战优秀战列舰的代表之一。(由此可见,威廉二世对战舰的选择还是比较有眼光的。)而这次,德皇会做出什么选择呢?斯佩伯爵拭目以待!

和历史上德皇灵机一闪决定建造装备15寸炮的巴伐利亚不同的是,这次德皇拍脑袋拍的可没那么干脆。因为在德国的战略体系中,海军的位置已经有了明显的上升,即使陆军和空军也都承认,如果海军不给力的话,那么在未来中东计划中德国将没有任何胜算。看看伊朗战争时期德军脆弱的补给能力吧,单纯靠陆路运输根本不够德国陆空两军的消耗。所以德皇斟酌再三,决定还是在高层军事会议中讨论这件事情。当然,德皇肯定不会问陆军和空军的将领,这级新型航空母舰有没有必要建造。而是根据作战计划来推测海军什么时候大规模出击,新开工的战舰能否赶上作战计划?如果赶不上的话能否先用别的办法来弥补一下。在这一方面,德国人的计划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先搞定法国!而这个阶段,其实海军没必要一开始就和对方拼个你死我活。

两个陆权国家交战,拼的是空军和陆军,海军的作用其实是比较低的。德国、奥匈、意大利和西班牙形成了对法国的半包围。陆上的战斗与海军无关。海军唯一需要做的是掩护陆军在法国南部登陆,法国空军比较差劲,而且同盟国占据地理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

。德国海军航空兵是空军的补充而已。掩护部队在法国南部登陆是第一阶段,任务很轻松。

而第二阶段则是随着战役的展开,美英两国介入法国战场。德国海军需要适时出击。这个阶段总算是有大规模海战了,但是德国海军的任务依然不是很重。因为在这个阶段。美英两国海军的战斗力实际上比较有限。英国海军主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本土,一部分在印度,而美国海军的主力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大西洋、一部分在印度洋还有一部分在太平洋,虽然华夏和美国不存在军事冲突的可能,但是美国依然会把一些战舰留在西海岸。集中起来的同盟国海军面对分散的协约国海军是有优势的。如果协约国理智的话,那么他们应该等待主力集结完毕后再和德国海军交手。

真正有挑战性的是第三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德国还没有打下法国。那么战争将转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之中。同盟国将直接转入劣势,甚至可能会选择谈判来结束战争。而如果打下法国后形势依然严峻,因为他们将面对集结起来的美英舰队,而且德国海军被迫兵分两路,一路在大西洋作战,用来封锁和限制英国以及保证自己海岸线的安全。而另外一路将在印度洋作战,直接帮助陆空军展开印度洋攻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肯定会参战,到时候同盟国将面对三个强国!其海上兵力必然捉襟见肘!

虽然只有到第三阶段才是海军真正发威的时候,但是海军的战略作用却是极大的!首先,只有海军才可以有效封锁英国的海上运输线,其次,只有海军可以随意在印度沿海地区展开攻击。打击空军航程之外的敌方节点,第三,海军将担负起保证陆空军补给线安全的重任以及切断对方在南亚的补给线的任务。如果海军崩盘的话,那么德军就只能退守欧洲和土耳其,根本无法发动南亚攻势,而且本土将受到来自英国和美国的战略轰炸,美国人的物资和部队将源源不断驶向英国,到时候就有德国人难受的时候了,虽然空军方面为对抗战略轰炸做了很多准备,但是毕竟这只是被动防御,想要彻底遏制对方的战略轰炸就只有靠海军来尽可能的封锁英国。让其处于饥饿状态。同时不断消耗美国海军和华夏海军,使其意识到战争成本太高而选择妥协。

这就是德国2战中海军的战略!从这个战略上来看,海军在开战的头一年内其实压力并不是很大。即使压缩原先的3艘毛奇级航空母舰和3艘欧罗巴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规模依然可以保证战役的顺利进行。所以说真正需要海军航空母舰部队发挥作用的时候大概要到开战后1年了,也就是说其实德国海军还有4年的时间来完成这艘新的航空母舰!

最后研究的结果就是,德军高层认为如果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连设计带施工能在4年内完成的话,那么对局势并不会产生消极影响,而新式航空母舰凭借卓越的性能可以在随后的战斗中发挥巨大作用。所以设计这款新式航空母舰利大于弊。所以说最终的结果就是德国总参谋部认为可以开工建造这些新的庞然大物

预计设计工作会用掉半年到九个月的时间。然后建造时间大概是3年,也就是说这艘战舰大概会在战争开始后半年左右的时候服役。这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为了弥补可能造成的战力不足的问题,德国海军重新对造舰计划进行了调整,3艘毛奇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被削减到2艘。欧罗巴级航空母舰建造1艘。剩下3艘则建造1.8万吨的轻防护航空母舰。用来维持航母舰队的数量。而预计开工的4艘新式超级航母将在1年内开始施工。

这个计划的预算是4年内支出,虽然总量比原有的3年计划多了不少。但是考虑到一旦开战,德国依然需要开工新的航母,所以如果把原来的3年计划顺延成4年的话,那么提高的不算特别多。这些不足的部分则通过国债和划拨部分陆空两军的军费来弥补。于是乎随着这次会议的尘埃落定。德国历史上最大最先进的航空母舰计划开始实施。这4艘以1战中凯撒级战列舰的名字命名的航空母舰成为了2战德国海军的代表和最为强大的力量!他们的战绩甚至超过了历史上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成为了德国第二帝国海军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他们在德国海军眼中是胜利的代表。神话般的存在!而在对手眼中则是来自深渊的恶魔!

也许有人问,为何德国人非要建造这样一艘如此庞大的航空母舰?难道德国人就对双发飞机有这么大的信心?认为可以通过他们来弥补数量上的差距?他们的自信来自那里?“我开始的时候对凯撒大帝级航空母舰计划并不是很赞同。我曾经怀疑过他的战斗力,但是随后,雷德尔送来的另外一份资料坚定了我的信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雷德尔才是缔造了凯撒神话的人!”斯佩伯爵曾经这样对自己的部下说道。而跟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测试的报告居然来自于雷德尔战术研究组的陆地试验!

感谢书友zhouyu1976、zsuzm的打赏~~~~,以及书友秋风落叶2014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1061章 德国未来战斗机第385章 整合陆军第428章 突击虎第一战第308章 铁血宰相第669章 颓势第293章 扩军中的俄国舰队第793章 大地震第1396章 对攻第1102章 谋划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881章 战略劣势第1333章 血火蓝天3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379章 尾声第1289章 划过黎明的长剑2第835章 血战普米热尔第1380章 空中压制第706章 抉择第771章 被鄙视的法国武器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320章 北洋舰队的新旗舰第241章 兵分两路第10章 拜会布林(三)第650章 对策第988章 宿命之战第419章 从天而降的主力舰队第27章 北洋的反应第1433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1第413章 谋定而后动第178章 遭遇战第1034章 非正式会谈第1097章 瓜分第1122章 结束第116章 英国人来了第823章 被发现了?!第332章 巡洋舰队的碰撞第504章 俄国海军部的争执第634章 铁锤砸鸡蛋第1513章 目标东线!第578章 不能明说的事情第1277章 虎、豹!第1157章 巨兽之战第1083章 意大利怎么办?第312章 巡洋战争第209章 这算摊牌吗?第1410章 跑跑跑!第1034章 非正式会谈第523章 火炮后置怎么样?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629章 胜利了?第1028章 华夏的航母之路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1460章 宝刀不老第1337章 季风之后是海啸第371章 俄国人的阴谋第488章 艰难的选择第339章 战至中盘第695章 装甲战第1420章 海基VS陆基2第1077章 法国海军第1352章 总攻第1147章 泥潭第1238章 无法防御的攻击第1211章 华夏装甲师1第623章 不小心点了把火第571章 矛与盾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999章 准备进行时第239章 碾盘武士第1115章 反击第1400章 目标图卢兹第471章 战场调整第862章 不一样的诱敌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华夏海军第1396章 对攻第621章 剑拔弩张第1226章 伊朗整军计划第375章 决战开始第864章 盛宴开幕第149章 会见丁摺谦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1496章 锡兰海战第595章 轻巡大乱斗第530章 远洋作战第1336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4第1267章 鱼雷之夜2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国第615章 兵者诡道也第865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768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第1012章 第三方势力第1039章 各个击破第1214章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第1442章 硬核桃第96章 阳谋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472章 惨烈对攻战1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860章 地狱天堂第922章 战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