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目标东线!

“这是尼米兹将军的辞呈。他决定辞去目前担任的一切职务。”马歇尔将一份文件送到了罗斯福面前,“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这次失败尼米兹将军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情报和其它部门同样有问题。他们认为这个决议还算合理。”马歇尔给自己的同僚开脱道。

“该死的,尼米兹的所作所为让战争的进程至少拖延了1年以上!好好好,对人的处理暂且不提,说说未来的局势吧。直布罗陀海战结束后,我们的情况变的比原来更加严峻了!至少在2年之内,我们没有能力在西欧发动进攻。而我们的北大西洋航线恐怕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吧?军方对这种情况怎么看?”罗斯福揉了揉有些发涨的太阳穴,压制着怒气问道。

“德国海军这次出动的也十分仓促,而且舰载机数量损失也很大,他们至少在4个月之内是不会有能力干扰北大西洋运输线的了,除非他们愿意把舰队全部拼光。随着战略轰炸行动的深入,我们可以重点轰炸法国西部沿海港口,破坏对手的前进基地,从而遏制对方可能的攻势。最后,我们储备的物资足够在支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短期内是不会有问题的。”马歇尔想了想说道。

“短期内没问题?那长期呢?面对德国人新式的喷气式飞机,空军有更好的应对办法吗?喷气式飞机表现出来的性能优势足够压制现有所有螺旋桨飞机。”罗斯福继续问道。

“这个,其实我们也是有喷气式战斗机的,我国的xp80型试验机已经进入最后的试飞阶段。而英国人已经开始小规模量产流星式战斗机。其性能要强于德国人的me262战斗机。但是这些新式飞机在战略轰炸中效果有限。因为喷气式发动机的耗油量偏高。飞机航程都比较短。所以,在攻势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继续使用螺旋桨飞机来压制对手的防御。”

“换句话说,如果我没继续将希望放在战略轰炸上。恐怕我们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军方希望我们再东欧的陆上攻势能力能立即展开,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进5≯style_txt;攻击败对手。”马歇尔用非常隐晦的话暗示在现阶段,战略轰炸意义有限,因为德国人的防御力依然很强,而且防御中占有技术优势。

“难道陆地上的交战就真能解决问题吗?”罗斯福对马歇尔的说法非常怀疑。“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果按照原定计划美英军队和俄队在东欧发动进攻的话,我们是否又能力在2年以内击败对手。”

“如果华夏能够切断同盟国印度军团的退路并且配合我们在印度的驻军吃掉对手,而且可以发动对中东地区的大规模进攻的话。美英俄三国联军在战争初期还是有优势的。当然,随着推进。德国人再补给方面会逐渐获得优势,而且反抗也会更加激烈,但是只是4个大国能联手的话,我们最终能取得对同盟国的胜利。目前,除了德国还有余力之外,奥匈的战争潜力几乎已经耗尽,而土耳其更是处于崩溃的边缘。只要华夏进攻顺利,几个月之内土耳其帝国就会陷入内忧外患之中。”马歇尔说道。

“看来在利益方面。我们需要给华夏更多的让步了。”罗斯福苦笑道。自从上次夏威夷峰会结束后,华夏和美英之间的分歧已经路人皆知。美英表示俄国应该恢复曾经的地位,而华夏则表示东欧民族应该实施民族自决,德国人的统治被推翻后。俄国人再上来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而随后美英表示在中东的利益需要充分划分,华夏一家独大是不能接受。

从此双方的关系极速恶化,除了最基本的军事合作之外。政治经济上的交流都少了很多,而且在军事上也几乎处于各顾各的情况了。开始的时候对于这个结果。美英认为至少自己不吃亏,华夏拿走了中东这片不毛之地。(油田还没有大规模开发。)而美英则获得了丰饶的东欧和一个强大的盟国。但是现在看来,美英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似乎很困难。

美国人最终秉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方面加强在东欧的军事准备,而另外一方面则同意华夏将势力范围拓展到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岸地区,也就是说,只要是华夏以自己武力拿下的地区,美英原则上不会过问,而同时,美英也希望华夏能够“尊重”东欧的形势。

“呵呵,看来我们现在就要为未来赛跑了。”徐杰看着双方最终达成的协议笑着说道。这份协议说白了就是利益分配计划,谁打的是谁的。而华夏下一阶段要做的概括起来就两点,第一,尽量捞到更多的好处。第二,阻止美英从东欧捞到更多的好处,为此,华夏没有立即对伊朗南部的德国运输线实施打击。因为这一举措,德国人至少可以可以从印度撤回几十万的军队来加强欧洲和中东的防御。当然,这个口子不可能一直开着,在合适的时候会关闭的。

这招看起来是损人又损己。但是实际上对于华夏来说还是有意义的。首先,华夏的军事目标是既要打惨德国同时又不能让德国彻底倒了。所以适当的给德国人手下留情有助于增加美英抵抗的难度。其次华夏在一段时间内主要攻击目标是中东,中东毕竟不是德国人的本土,两河流域的油田相对于本土来说也不是不能放弃的,在两线同时有压力的情况下德国人一定会死保本土而不是中东。

第三,就算德国人想要在中东布置大量的军队从技术条件上看也不现实,中东铁路运输能力有限,原来的补给大头都是海上运输。如果华夏海军出击的话,印度洋海运会轻易被掐断。在补给不畅的情况下。就算德国人想要部署大军团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说,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上来说。正规的德军部署主要方向将在东欧,而中东那边吗?在华夏进入小亚细亚之前,力度不会很大。除非德国海军愿意出来再次和华夏碰撞一次。

在经过几个月准备之后,华夏陆军在中东的兵力已经达到了150万左右!拥有各型坦克6500辆,其中龙式重型坦克越1200辆。35型中型坦克3000辆。剩下的为各种自行火炮和坦克歼击车。29系列车族除了少量坦克歼击车还在一线之外,已经几乎全部更换完成。同时还拥有中口径以上身管火炮1.5万门。

在陆军大规模集结的同时,空军也不甘示弱。考虑到德国喷气式飞机已经大规模服役,华夏空军也在伊朗南部部署了大量的喷气式飞机,经过一番调整和部署之后。华夏在伊朗南部一共部署了1.6万架各种飞机,其中4发重型轰炸机4000架,负责对包括小亚细亚在内的整个中东地区进行战略轰炸。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约8000架,负责争夺制空权,其中喷气式战斗机1200架,随着时间的推移,喷气式飞机的数量会缓慢上升。而剩下的飞机则是双发轰炸机和天空袭击者式攻击机,负责前线支援和执行战役任务。

本来伴随着华夏陆空军在中东攻势的展开,华夏海军也要参加战斗的。但是德国空军的ar234型轰炸机着实也把华夏吓了一跳!美国人的贼鸥没能挡住德国人的混合动力飞机加制导炸弹,华夏的贼鸥恐怕也悬。所以徐杰要求海军大部队暂缓行动,感觉换装新式海王式喷气式舰载机,按照一艘3万吨级航母至少装备30架的标准进行搭配。务必先把防御力提高上去。

而华夏需要面对的敌人看起来似乎不那么给力。虽然对面堆出了足有220万的大军。但是德军数量只有50万上下,这还是包括了在伊朗南部的德军。而且这50万德军拥有的装备水平也比开始面对的古德里安部队要差一些,而豹式坦克数量更加稀少。除了德军之外还有70万的奥匈军队。奥匈几乎集中了全部的域外兵力。不过除了波西米亚军团之外,装备和人员素质都很一般。至于剩下的几乎都是土耳其部队。装备水平和素质更加糟糕!

在华夏和美国准备发动新的攻势的同时,德国人也在调整着自己的部署。一方面,德国人加快了从印度撤军的步伐,大量精锐重装甲单位从印度撤往中东,然后再回到欧洲。海路是不敢走了,虽然华夏舰队主力并没有来到西印度洋,但是至少也有4到6艘的航空母舰和大量的潜艇执行封锁任务,在华夏空军的重压下,德国陆基航空兵可没有余力对付这些舰队。

在美英俄三国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之前,德国陆军内部已经传出来适时放弃中东的声音。相对于数千里之外的中东,美英俄三国直指德国生存的基础!乌克兰是德国甚至同盟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如果这里没了,德奥两国就要饿肚子!波兰也是美英俄必然要拿下的。更为可怕的是,这三个国家不把德国彻底打趴下然后肢解掉是不会停手的,如果说中东是利益之争的话,即将爆发的东欧之战将是生死之战!德意志帝国能否存在下去就看东线了!

而更有人提出了能否和华夏进行谈判,以便德国能单独对抗美英等国。德皇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可惜的是德皇似乎对自己的出境很不了解,提出的条件过高!他甚至还想让中东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情况,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啊。不过通过中立的瑞士,华夏也给德皇开出了自己的条件——奥斯曼帝国必须付出两河流域和地中海西岸。意大利必须复国,而且必须从巴尔干和奥匈帝国获得补偿,这个条件对于德国来说同样无法接受。至少现在看起来是这样!

在美英俄三国加紧备战的同时,德国东方军团也在努力扩充着,因为战略轰炸造成的生产紊乱在施佩尔的努力下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改观,德国人一方面通过建设新的工厂,迁移某些重要设备来维持产能。另外一方面随着德国空军回师本土,以及喷气式飞机的投产。德国本土的战略防空力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这一增一减之间,美英的战略轰炸效果大减。

得到喘息的德军在飞快的组建着庞大的地面军团,新式的豹式坦克大量投入现役,在美英俄三方发动进攻之前,德国陆基在东线的一线装甲部队已经有三分之一的装甲师完成了换装!整整1500辆豹式坦克取代了已经有些过时的4号坦克成为了德国装甲部队新的主力,同时,从印度和中东战场撤回的10个重装营的虎式坦克连同驻守在欧洲本土的虎式重装坦克营被补充到了一线。

而在战争爆发之前,德国陆军在东线的一线兵力达到了200万以上。拥有各种坦克和坦克歼击车5000辆,其中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的数量占到了四分之一以上,还有大量的坦克歼击车和强大的炮兵部队。兵力虽然比对面三国联军要少一些,但是要论质量的反而要压对方一头,除了美国人拥有一定量的潘兴坦克之外,俄国坦克主要以29型坦克为主。而英国人则主要使用换装了新式17磅炮的谢尔曼坦克。和历史上一样,英国人将这种坦克命名为萤火虫。

不过和其它战区一样,德国空军依然处于劣势,虽然红男爵已经竭尽全力为东线筹集需要的战斗机,但是毕竟面对两线作战的重要,德国航空工业即使降低轰炸机数量,努力生产战斗机依然不够!最终,德国动线航空兵力只有5000架左右,虽然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历史上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时德国东线空军总数,按时这点飞机不过是英美俄三方防空力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要算质量的话,差距就更大了。

感谢书友最强大的陆军的万赏和月票~~~,以及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的打赏~~~。感谢书友f663026、地狱皇女、禾苗苗、快风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246章 与中枢谈生意第786章 各种不足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第489章 马卡诺夫的计划第556章 装甲军团VS要塞第1093章 分配任务第927章 亚眠上空的死神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193章 破局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400章 目标图卢兹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1342章 我们好像在他们身后2第1439章 大西洋启示录4第1483章 新的阶段第359章 T字横头第748章 屈服的俄国第152章 最后的资金!第1080章 公海舰队的 改造和新建第1481章 调整与改变第374章 决战圣地亚哥第486章 谈判开始第510章 飞艇和潜艇第1239章 海空争端第911章 追击第1336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4第851章 交易与善后第1292章 快速突击第1447章 抉择第1292章 快速突击第683章 司令与大臣的战争第221章 各怀心思第675章 堵回去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936章 旗鱼凶猛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30章 两场谈判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1150章 降临前夜第656章 最后的准备第556章 装甲军团VS要塞第1499章 无从抉择第1497章 打穿他们!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239章 海空争端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871章 螳臂当车第340章 谢利舰队第1223章 拉美国入坑第768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第902章 血腥的近战第213章 全线进攻第499章 东南亚攻略第1173章 愁云惨淡第590章 龙泉级战列舰第630章 血路第1189章 差距第1118章 决战那不勒斯第761章 新式轻武器第618章 战争倒计时第681章 一场战争两种观点第296章 互相妥协第10章 拜会布林(三)第1028章 华夏的航母之路第907章 苏醒的巨兽第1445章 暗流涌动第1202章 协约国海上战略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1101章 亚平宁风暴第149章 会见丁摺谦第327章 战略调整(二)第1376章 战争前夜2第893章 这么快就动了?第302章 新式鱼雷第413章 谋定而后动第592章 战争脚步第1259章 结束第66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国舰队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428章 突击虎第一战第264章 弃子第1066章 铸造中坚2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578章 不能明说的事情第1016章 华夏空军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670章 极不情愿的撤离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083章 意大利怎么办?第1320章 虎狼之战2第956章 两难的选择第933章 微型潜艇的逆袭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强,不是纸老虎!第1334章 血火蓝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