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势

按照华夏和美国的剧本,在1942年5月左右将是发动反击的时候。华夏和美英俄军队将同时从欧洲和中东两个方向向同盟国所控制的核心区域。而考虑到两地的环境差异,华夏最终决定在4月中旬主动发动进攻,而美英的攻势将推迟到5月中旬,之间有一个月的间隔。

相对于陆军的攻势,空军的攻势很早就展开了,整整4个重型轰炸机联队的4000架战略轰炸机早在2月底开始就对两河流域的交通枢纽、重要城市、油田、电站和工厂展开了攻击。而虽然同盟国空军在中东也部署有7000架左右的飞机,但是这些飞机中完全分散在北到小亚细亚南到波斯湾,西到地中海沿岸的区域.兵力极端分散。而从数量上看的话,土耳其空军和奥匈空军占了大多数,约有4500架飞机。而德国空军只有2500架。

德国人能凑出这样规模的空军也实属不易。中东2500架加上东线的5000架。这就7500架了。德国空军一线飞机的保有量不过2.1万架左右。其中还包括被重创后去休整的部队。面对愈演愈烈的战略轰炸,德国空军必须爆炸本土的安全。而随着德国航空工业的压力变大,原本要提供给奥匈帝国的发动机也被截留下不少,最终导致了奥匈空军规模的缩小。

“这场战斗毫无悬念,唯一的疑问就是对手能撑多久。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当我们拿下两河流域的时候,就是土耳其帝国崩溃的时候了吧。伊斯坦布尔行动现在进行的应该很顺利吧。我们选定的接班人恐怕已经准备上位了吧。”在一次会议结束后,徐怀德对彭毅这样说道。

土耳其是同盟国三国中最弱的。也是最容易撬动的关节。再加上他作为一个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中枢,其战略地位自然十分重要。面对这样一个国家,华夏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将其摧毁占领。更重要的是将其变成自己的小弟。不管是堵住俄国进出黑海的道路还是作为华夏进入欧洲的跳板。土耳其都必须纳入到华夏未来的掌控之中。所以,华夏早在2styletxt;战之前,就制定了一个分化和拉拢土耳其的计划。当然,在同盟国出现崩溃之前,这种拉拢计划是很难取得成就的,这个计划只能让华夏付出较少的代价,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一定。光两河流域恐怕还不行。不把德国人的军力彻底挤出中东,土耳其那边不会有大动作的,我没对付德军也许没啥问题。但是德军对付土耳其部队同样没什么问题。我没只能结束陆上的战争。想要彻底解决海上的问题还需要海军的帮助。”彭毅说道。

战争从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结果,在华夏的西进攻势展开之后,当天,华夏空军集中了1.8万架次的飞机展开对两河流域的攻击,地面的装甲部队分成了北中南三路展开。其中北路瞄准的目标是基尔库克油田,中路目标是巴格达,而南陆的目标则是巴士拉外围。

从空中看去。数千辆各种坦克和上万辆的轮式装甲车和步兵战车组成的装甲洪流在空军的掩护下所向披靡。而在他们身后还有30多万辆各种运输车辆为部队运送补给。这样大的阵势对付在同盟国在中东的全盛时期都够了,更别说用来对付奥匈和土耳其这种弱鸡,以及所剩不多的德军了。如果说土耳其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土还有心奋战一番的话,那么现在德军恐怕就在为不能撤欧洲而揪心了。几十万的部队被困在了两河流域下游的狭小空间内,如果华夏海军再出动的话,那么这支德军就彻底死定了。

随后。部队进攻的步伐让华夏都感觉到有一些震惊。不是对方抵抗太剧烈了,而是抵抗太弱了!部署在中东的德军主力最终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龟缩在巴士拉附近,而另外一部分则向后世的以色列和叙利亚沿岸地区撤离。这是明摆着放弃了两河流域,然后背靠地中海建立一条防波堤。至于位于巴士拉的部队,则做好了固守,然后从海上撤离的准备。

“这情况不对啊,德军在中东的表现过于弱势,他们本来可以表现的更好的。”就连徐杰都在考虑这其中背后有没有什么猫腻的时候。德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华夏。他们在中东示弱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什么!

在1942年5月。当华夏在中东的攻势逐渐进入高峰,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拿下基尔库克,包围巴格达,兵临巴士拉城下的时候。德国突然对俄国发动了进攻!上百万德军越过了两国边境,在空军的支援下向着俄国纵深发动进攻!而这样一次进攻彻底打乱了美英俄三国的部署,怎么说呢?这个情况有点像当初巴巴罗萨计划,唯一的不同是美英俄三国多少有些防御。

受制于兵力有限的不利条件,这次德军的出击与其说是主动攻击倒不如说是一种防御性进攻。攻击部队投入有限不说,主攻方向也只有两个。北线主要向斯摩棱斯克进攻,进而威逼莫斯科大乱对方的部署,而南线则从乌克兰出发进攻沃罗涅日地区。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势,以及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量的豹式坦克,协约国三国都感到十分的不适应,而且作为攻势一方的三国并没有修筑一条完成的堑壕体系。在广袤的欧洲平原下,德国装甲部队快速的突破了一道道的仓促建立的防线,并向纵深挺进,进而分割包围对手。开战后的一周,美英俄三国损失了大量的部队。

不过很快,三国重新稳定了站线,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军准备本来就十分仓促。缺乏后劲,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美英俄三国始终掌握制空权。虽然这个位面用飞机想彻底摧毁坦克很困难,但是如同蜂群一般的攻击机和轰炸机打掉后面的运输车辆还是很简单。无论是闪电战还是毛子的大纵深进攻。没有制空权是万万不可以的,至少也要保证双方空中力量相当。君不见毛子后期的十次战役,那一次俄国进攻的时候没有制空权?2战初期无论是闪击法兰西还是巴巴罗萨。那一次德国空军没有占据优势?

面对三国压倒性的空中打击力量,德国人的5000架飞机实在是不够用啊,很快,德国空军被迫转入了守势。而陆上进攻力量被三国陆军层层设防的防线消耗殆尽。双方重新转入了相持阶段。不过德国人并不是很担心,这次攻击他们也没打算直接把对手怎么样,能打乱对手的部署,然后稳住东线形势就可以了。

“总体来说。这次行动的结果没有超出我们的预料。中东的局势已经彻底糜烂,而美英两国的陆军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是规模有限。俄国人的表现甚至还不如1战时的沙俄军队。在短时间内,我们能够稳住欧洲的形势。”克鲁格站在一个巨大的沙盘前,介绍了整个同盟国的形势。

在一间不大的会议上中聚集着一群动动脚都能让德意志帝国上下震动的大人物,陆军总参谋长克鲁格、空军司令里希特霍芬、海军司令雷德尔,德国三军统帅罕见的在聚在了一起,这并不是德皇的意思,恰恰相反。这是三位大佬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们还避开了德皇的耳目,在这座小楼之外,由空军空降兵部队的指精锐部队驻守,对外。这是一处军事重地,而对于这三位来说,这里是一个能够决定德国未来的地方。

战争进行到现在这个阶段。明眼人已经能够意识到德国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境地。他们还是太过低估对手了。德国在和全世界的对抗中已经失败了,不仅战前制定的战略无法实现。固有的实力范围也已经变的残破不堪,按照林宾特洛甫的话说那就是。1战结束后,一个盟友离我们而去(意大利),另一个盟友已经崩溃(土耳其),还有一个盟友即将崩溃(奥匈帝国)。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即使德国能够幸免。恐怕在这个世界上,德国也将成为孤家寡人。东面面对俄国,西面面对英法美。南边是同样不友好的意大利!总之一句话就是,德国死定了!

而目前,海空军大佬们认为德国存在下去的唯一机会就是拉一方打一方。同时和两个军事集团死磕那是找死。而美英俄三国是绝对不会和德国握手言和的,俄国是德国的死敌,比当初普法战争后法德之间的仇恨还要大。英国和美国也是德国的死敌,双方从1战开始就打了起来。所以,三位大佬认为如果德国要向一方妥协的话,那么只能是华夏,而不会是美英俄三国!

“目前的局势还能稳定一段时间。根据前几次的接触,华夏似乎有和我们谈判的倾向,不过他们要价太高了,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我认为在未来我至少要保证土耳其在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岸的领土完整。两河流域的沦陷已经成为定局,我们不可能让华夏吐出他们用军事力量得到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舍弃经营已久的环波斯湾地区。伊朗南部也可以让给他们!”克鲁格一边指着沙盘一边说道。

“如果是2战爆发之前,我们可以和华夏和平相处,以伊朗和奥斯曼帝国的边界线来划分双方的实力范围。但是现在不可能了,我们处于绝对劣势,仅仅让出两河流域并不会能让对方止步。华夏已经费了很大的力气打通了中东,在彻底摧毁土耳其人和我们的防御后,他们已经可以把整个土耳其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了。这样的条件怎么可能会让华夏放弃和我们的敌对?”雷德尔摇摇头表示这样的条件根本没法谈。

“那华夏的意见是什么?你负责具体接洽,说说你的意见。“克鲁格没有和雷德尔争执,而是询问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里宾特洛甫,如果不是后者负责了德国和华夏之间的密会的话,他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这个会议!

“他们的要求非常高,他们要求彻底肢解同盟国,华夏不仅仅要求将两河流域以及向延伸一直到地中海的广大区域纳入到他们的掌控之中,甚至还要把土耳其变成他们的盟国。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们似乎也不打算放过奥匈帝国!”里宾特洛甫说道。“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却明确的提出了第谷必须到意大利,而且意大利新政府必须获得补偿,这个补偿从哪出?我想大家都明白。”

“那就真没得谈了,奥匈帝国虽然不是一个强大的盟友,但是却是帝国最忠实的盟友,如果我们连奥匈帝国都保不住的话,同盟国将彻底成为过去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没有一个中等以上的国家会作为我们的铁杆盟友。在国家联盟的对抗之中,德国将最终沦落为一个次等角色。”听到华夏的条件后,克鲁格表示无法接受,按照他的想法,德国可以接受一定利益的让渡,但是同盟国这个集团必须保留,在战争结束后,同盟国和协约国以及华夏将形成三足鼎立的情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没必要谈了。

现在,德军高层算是清楚了华夏的要求,同盟国必须解散,奥匈帝国将被拆分成数个小国和地区。而其中的一部分将被割让给意大利。华夏的意思就是让德国从盟主变成小弟。而作为谁的小弟,这个也昭然若揭,从目前来看,德国不可能成为美英俄的小弟,那么就只能成为华夏的!这对于高傲的德国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

但是拒绝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同盟国内部已经危机重重了,如果德国想要保住自己的盟友的话,就必须主动出击!

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的打赏,以及书友快风、xiongxj11、下雨漏雨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1106章 对策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战第14章 新型战舰的建造和影响第554章 德国人的谋划第83张 善后事宜第1124章 谋划第1120章 巨人杀手第1117章 调兵遣将第729章 斯佩舰队的意义第365章 收官第972章 拦截第252章 舰炮对岸炮第1239章 海空争端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1309章 反击准备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158章 钢铁坟场第412章 诱敌深入第174章 战力之源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1164章 帝国铁马第1474章 突破与落幕第685章 德国的盟友们第277章 搁浅的巨鲸第827章 刺客第1258章 鏖战第412章 诱敌深入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1226章 伊朗整军计划第1049章 无与伦比的暴怒级航母1第829章 巅峰过后第1164章 帝国铁马第260章 千钧一发第51章 规模庞大的意大利代表团第235章 谋划全局第1179章 攻击目标的选择第383章 如何松绑第966章 陷阱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746章 如果德国赢了第125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战过后第665章 胶着的战局第68章 困境依旧第1320章 虎狼之战2第1450章 目标英伦第1393章 增大的筹码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563章 这就是差距第1390章 邮轮战争第1337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5第990章 诸神的黄昏2第1307章 宿敌2第677章 最后的机会第742章 地震了?!第1468章 夜战1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37章 徐杰与第谷的谈话第623章 不小心点了把火第270章 俄国人的动作第447章 跨过黑龙江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国人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队第1349章 胜利or深渊?第524章 战巡横空出世第1332章 血火蓝天2第1457章 在我之后,哪怕洪水滔天!第177章 战争新阶段第923章 皇帝攻势第1098章 备战第1515章 再打一场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1137章 极限第196章 血战(一)第684章 舍尔的新方案第178章 老兵的离去(一)第799章 俄国海军第571章 矛与盾第1292章 快速突击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170章 严肃点,打劫呢!第314章 失败也是一种财富第1350章 血与火1第1410章 跑跑跑!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276章 俄国人的踪迹第391章 极限暴兵的俄国人第403章 首杀第695章 装甲战第688章 轻松的首战第1099章 老兵的警觉第80章 有客来访第511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第1019章 徐杰的算计第504章 俄国海军部的争执第1336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4第1005章 决断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