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灭法国的秘密会晤

观音菩萨在比丘国受挫之后,心急如焚,情急之下她向如来求救了。没想到,如来虽然出手,但却“醉翁之意不在酒”。观音菩萨不知道如来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因此对于镇海禅林寺的失败,她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定心思考之后,菩萨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在禅林寺处境被动,多半是因为自己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同时,菩萨对大领导如来抱有太过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如来出手自然就万事无忧了。不曾想如来心不在焉,而菩萨自己又盲目乐观。当假唐僧和金头揭谛使同时出现在天王殿的时候,菩萨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及时与悟空沟通并得到他的有效配合。没有悟空的帮助,除非菩萨亲自出手,就如同在荆棘岭的木仙庵一样,否则她是没办法调开唐僧周围的一双双眼睛的。只不过,此时老鼠精奉佛旨行事,观音菩萨又岂能随意插手?况且,木仙庵之事不可复制,否则故技重演很容易被人识穿。于是,痛定思痛之后,又经过了两三个月的静心思考,观音菩萨终于卷土重来,拿出了崭新的“偷天换日”之计。

李天王父子解了陷空山之围以后,由于唐僧不能驾云的缘故,他们师徒四人并未回镇海禅林寺,而是直接自陷空山继续西行了。由此可见,唐僧取经的线路图由于权谋角力的缘故,实际上已经变得曲折蜿蜒了。离开了陷空山,唐僧师徒走了大概有两三个月的路程,前面就到灭法国了。正要进城之际,【忽见那路旁有两行高柳,柳阴中走出一个老母,右手下搀着一个小孩儿,对唐僧高叫道:“和尚,不要走了,快早儿拨马东回,进西去都是死路。”】唐僧听得此话,便跳下马来打听下文。【那老母用手朝西指道:“那里去,有五六里远近,乃是灭法国。那国王前生那世里结下冤仇,今世里无端造罪。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好做圆满哩。你们去,若到城中,都是送命王菩萨!”】原来灭法国竟如此凶险!

这个报信的老母不是别人,正是观音菩萨。【行者火眼金睛,其实认得好歹,——那老母搀着孩儿,原是观音菩萨与善财童子。】早就说过,悟空的火眼金睛是看不出菩萨的本相的。之所以悟空有时候能够猜出观音菩萨的身份,那多半是因为菩萨的祥云瑞霭的缘故。为什么这一次悟空能够如此迅速就识穿了观音菩萨的身份呢?难道也是猜出来的?这一回,菩萨的祥云瑞霭可是在身份曝光之后才出现的,在这之前悟空又是凭什么来猜测的呢?其实,这一次悟空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就知道了菩萨的身份,完全是因为菩萨身边的一个人,善财童子。因为善财童子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的亲生子,自然是有仙籍的,所以悟空一眼就识穿了他的真实身份,进而也就识破了观音菩萨的身份。

【那菩萨一朵祥云,轻轻驾起,吓得个唐长老立身无地,只情跪着磕头。八戒、沙僧也慌跪下,朝天礼拜。一时间,祥云缥缈,径回南海而去。】身份暴露之后,观音菩萨一句话也没讲就回南海了。那么,观音菩萨此来所为何事啊?难道真的是来恐吓取经队伍,好让唐僧师徒打道回府的?不可能。很显然,菩萨此来的目的是给唐僧师徒报信,报灭法国杀僧之信。那么,灭法国真的凶险到了非要菩萨亲自来此报信不可的地步了吗?完全没有。灭法国只不过是一个人间凡国罢了,虽有杀僧之愿,但并无怪力乱神作祟,取经队伍足可应付。菩萨亲来必定另有所图。

另外,观音菩萨这次外出的情形印证了之前的一个推断,那就是她的徒弟惠岸行者确实已经牺牲了。以前,观音菩萨外出,不管是到哪里,追随左右的必定是惠岸行者。而这一次,惠岸行者却没能够一如既往地出现在菩萨身边。因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而且形神俱灭。那么,观音菩萨为什么要带善财童子出来呢?是为了用善财童子来填补由于惠岸行者的牺牲而造成的这一随侍空缺吗?不是。菩萨把善财童子带在身边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什么意外?善财童子被劫的意外。善财童子是太上老君的亲生子,现在却成了观音菩萨手上的一张王牌,一张足以威胁老君的王牌。难道观音不担心老君会来夺走或者毁掉这张王牌吗?惠岸行者死后,观音菩萨实力受损,新近又遭了比丘国败绩,不由得她不小心谨慎了。她可不敢在自己外出时把这张王牌丢在普陀山。万一老君的青牛精“失守”,来到普陀山大闹一场,后果不堪设想。

观音菩萨走后,为了安全起见,师徒们没有立即进城。他们闪下大路,寻了一个僻静所在,商议对策。悟空提议由他进城寻一条偏僻小路,连夜穿城而过,唐僧附议。【好大圣,话毕,将身一纵,唿哨的跳在空中。……伫立在云端里,往下观看。只见那城中喜气冲融,祥光荡漾。行者道:“好个去处!为何灭法?”】悟空又看到了喜气祥光,原来菩萨并未走远啊!之前说好进城打探是为了寻偏僻小路的,但是当真进城之后悟空却改变了计划。悟空没有寻找小路,而是来到了一家客栈,并寻机偷走了王小二店住店客人的衣服。悟空为什么要偷这些过往商客的衣服呢?悟空是这么跟师父解释的:【“师父,他这城池,我已看了。……却才在饭店内借了这几件衣服、头巾,我们且扮作俗人,进城去借了宿,至四更天就起来,教店家安排了斋吃;捱到五更时候,挨城门而去,奔大路西行……。”】悟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看来悟空是打算进城投栈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悟空放弃了早先定下的连夜穿城而去的计划?还不是因为城中的那一份祥光喜气。悟空知道菩萨没回普陀山,她还在这灭法国的城池之中。菩萨在等着悟空前去见她一面。可是,悟空怎么才能脱身前去呢?悟空自有办法。

在悟空的安排下,他师徒四人借着偷来的衣服扮作马贩子进城在赵寡妇店投栈。为了掩饰身份,悟空在客栈说了一路的“黑话”。看起来,这兄弟四个还真有那么一点马贩子的意思。根据客户需求,这家赵寡妇店提供上中下三个层次的住店标准,依次为豪华标准间,商务标准间和普通标准间。赵寡妇刚刚介绍完这三个住店标准,没等悟空开口,八戒立即就选了一个普通标准间。八戒这是怎么了?他不是一向最爱酒色的吗?为什么他不选醇酒美人的豪华标准间呢?所以说,贪吃好色的八戒只不过是一个表面上的八戒罢了。在这里,八戒非常机敏谨慎,不愿招惹是非。八戒不想招惹是非,但是悟空却偏要招惹是非。悟空提出了豪华标准间的要求,但这个要求最终因为唐僧提出的斋戒问题而不得不作罢。

斋毕之后,由于担心熟睡之后会被人撞**份,师徒们为了一个安全合适的睡处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最后,由店主赵寡妇的女儿提议,他师徒四人睡进了一张大柜子。不仅是师徒四人睡进了大柜子,行李也放进了柜子,白龙马及马槽也拴在了柜角。另外,柜子外面还被上了锁,透亮之处也被糊了纸。如此一来,这么一个大柜子不可谓不安全了。这真是密不透风、固若金汤啊!可这事看起来怎么就那么荒唐呢!荒唐的事情还远不止于此。师徒四人入睡之后,大概在深夜二更时分,【行者捣鬼道:“我们原来的本身是五千两,前者马卖了三千两,如今两搭联里现有四千两,这一群马还卖他三千两,也有一本一利。彀了!彀了!”八戒要睡的人,那里答对。】夜深人静,睡觉睡得好好的,悟空怎么想起来跟八戒说这句话?俗话说,出门在外,财不可露白。如果说悟空真有这几千两银子,这话顶多也就是出言不慎罢了。可是,悟空明明没有这么多钱,却在这里故意露富,这其中定有原因。很显然,悟空这话不是说给八戒听的。那么,这话到底是说给谁听的呢?客栈里的强盗。强盗们听见悟空说出这话,以为大买卖来了。于是,强盗们冲进客栈抬走了师徒们用以安歇的大柜子。他们以为这大柜子里有财宝。

【三藏与沙僧忽地也醒了,道:“是甚人抬着我们哩?”行者道:“莫嚷,莫嚷!等他抬!抬到西天,也省得走路。”】唐僧和沙僧都发现异常了,但悟空却成竹在胸,任凭强盗胡为。如果强盗们的去向真的如悟空所说是向西,那也罢了。可惜的是,强盗们抬着柜子却向东城跑了。最终,柜子竟然落到了官军的手里。柜子被封在了巡城总兵府,这正是悟空想要的结果。

三更时分,悟空在柜脚钻了眼,然后变作蝼蚁顺着那新钻的眼儿爬出了柜子。这个时候,八戒、沙僧和唐僧都被锁在了柜子里,没有办法出来。况且,总兵府守备森严,闲杂人等也无法接触到这个固若金汤的柜子。因此,这个柜子暂时不会被打开。对于悟空来说,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足够了。这个时候,悟空可以出去了。原来悟空让大家睡进柜子,然后又让柜子遭劫的预谋竟是诱敌入困之计啊!

那么,悟空究竟干什么去了?表面上看,悟空出去的确干了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他招来了自己的猴子猴孙以及当坊土地,将灭法国的君君臣臣都剃了个光头。但实际上,给人剃头这件事悟空自己却没有参与,这一切都是他安排别人干的。悟空趁此机会偷偷地去见了一个人——观音菩萨。刚才说过,观音菩萨并没有离开灭法国。她之所以会在灭法国逗留,完全是因为她要在这里等着悟空前来和她会面。这一下,菩萨果然得偿所愿了。

可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来此与悟空秘密会面呢?前面说过,镇海禅林寺观音菩萨计划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取得悟空的有效配合。这一次,观音菩萨准备再次施展她的“偷天换日”之计,势必事前要与悟空商议妥当。否则,很可能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这件事情,不光菩萨着急,悟空本人也很着急。取经队伍马上就要到灵山了,事不宜迟啊!观音菩萨在灭法国城外显身之后什么也没说就消失了,悟空本来就觉得奇怪。当悟空进城再次发现那祥光喜气的时候,悟空知道菩萨并没有走远。可是,菩萨为什么不显身呢?悟空要去一探究竟。

其实,一开始观音菩萨在给唐僧师徒报信的时候,说了一句暗语。只不过,悟空到底有否听出来这句暗语呢?很难讲。【那老母用手朝西指道:“那里去,有五六里远近,乃是灭法国。那国王前生那世里结下冤仇,今世里无端造罪。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好做圆满哩。你们去,若到城中,都是送命王菩萨!”】这段话中间就有一句暗语:【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好做圆满哩。】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万事(四)俱备,(只欠东风)”。

第77章 取经路阻狮驼岭 (3)第9章 李天王的绥靖政策 (1)第107章 谁主沉浮 (2)第6章 孙悟空的前世今生第95章 玉华纷争中三个值得怀疑的人与妖 (3)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32章 沙悟净——千古伤心人第120章 背负青天 (2)第28章 水陆大会——取经人的冠冕仪式第40章 白骨夫人——为吃唐僧肉而牺牲的第一妖 (2)第12章 美猴王中计反天庭 (2)第46章 红孩儿系出名门离恨天 (2)第39章 白骨夫人——为吃唐僧肉而牺牲的第一妖 (1)第47章 车迟斗法——高手过招了无痕 (1)第115章 玉女心经(3)第20章 政坛新蕾——根正苗红取经人第5章 神仙,还是妖怪? (2)第45章 红孩儿系出名门离恨天 (1)第77章 取经路阻狮驼岭 (3)第92章 竹节山背后的战略——农村包围城市 (2)第34章 观音禅院里的一把火 (2)第102章 英雄逐鹿 (1)第111章 芭蕉情缘 (2)第20章 政坛新蕾——根正苗红取经人第62章 佛宝舍利子的命运与豪门恩怨 (1)第69章 皇榜背后的一桩谋杀案 (3)第98章 天竺迷雾 (1)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119章 背负青天 (1)第68章 皇榜背后的一桩谋杀案 (2)第55章 女儿国情事——特工蝎子精的命运悲剧 (2)第10章 李天王的绥靖政策 (2)第27章 大相国寺——一笔唐王还不了的债第32章 沙悟净——千古伤心人第99章 天竺迷雾 (2)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35章 黄风岭上的“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第40章 白骨夫人——为吃唐僧肉而牺牲的第一妖 (2)第77章 取经路阻狮驼岭 (3)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铃还需系铃人 (1)第25章 惊心动魄的“地府一日游”第107章 谁主沉浮 (2)第114章 玉女心经(2)第83章 镇海禅林寺的那一夜 (1)第77章 取经路阻狮驼岭 (3)第69章 皇榜背后的一桩谋杀案 (3)第25章 惊心动魄的“地府一日游”第98章 天竺迷雾 (1)第90章 轻取隐雾山 (2)第89章 轻取隐雾山 (1)第43章 平顶山大捷第44章 乌鸡国悟空双中计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孙悟空“扶灵”上访 (1)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99章 天竺迷雾 (2)第72章 盘丝岭与七仙女第62章 佛宝舍利子的命运与豪门恩怨 (1)第32章 沙悟净——千古伤心人第116章 玉女心经 (4)第28章 水陆大会——取经人的冠冕仪式第48章 车迟斗法——高手过招了无痕 (2)第95章 玉华纷争中三个值得怀疑的人与妖 (3)第110章 芭蕉情缘 (1)第109章 谁主沉浮 (4)第61章 牛魔王——三调芭蕉扇的矛头所向 (2)第69章 皇榜背后的一桩谋杀案 (3)第60章 牛魔王——三调芭蕉扇的矛头所向 (1)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20章 政坛新蕾——根正苗红取经人第34章 观音禅院里的一把火 (2)第68章 皇榜背后的一桩谋杀案 (2)第50章 通天河灭门惨案 (1)第14章 安天大会的台前幕后 (2)第73章 黄花观的秘密 (1)第8章 须菩提的神秘面纱 (2)第12章 美猴王中计反天庭 (2)第31章 猪八戒——岂因红颜下界来第71章 皇榜背后的另一桩谋杀案 (2)第4章 神仙,还是妖怪? (1)第84章 镇海禅林寺的那一夜 (2)第52章 如来留下买路财 (1)第13章 安天大会的台前幕后 (1)第69章 皇榜背后的一桩谋杀案 (3)第46章 红孩儿系出名门离恨天 (2)第20章 政坛新蕾——根正苗红取经人第55章 女儿国情事——特工蝎子精的命运悲剧 (2)第118章 黄金宝塔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119章 背负青天 (1)第54章 女儿国情事——特工蝎子精的命运悲剧 (1)第37章 五庄观情归何处 (1)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铃还需系铃人 (2)第53章 如来留下买路财 (2)第106章 谁主沉浮 (1)第84章 镇海禅林寺的那一夜 (2)第32章 沙悟净——千古伤心人第110章 芭蕉情缘 (1)第119章 背负青天 (1)第120章 背负青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