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升为次辅

李标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军事一窍不通,但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方方面面却甚是精通。

他听崇祯皇帝和钟进卫这么一问一答,还能不知道他们俩的意思,根本就是敷衍自己。

钟进卫骂的就是自己站在朝堂上的资格,现在崇祯皇帝竟然同意钟进卫的观点,只是责其语言粗俗而已,那不是暗喻自己不够格当这个首辅么。

于是,李标气愤地道:“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老眼昏花,对政事已力不从心,还请陛下准老臣告老还乡。”

崇祯皇帝一听,正合心意。他已决定听从钟进卫的劝告,要把温体仁提为首辅,配合自己做好朝堂上的各项事宜。

但不可能李标一提告老还乡,做皇帝的就马上同意,总得给老臣一点脸面。

于是,崇祯皇帝和蔼地劝道:“李阁老,朕看你正老当益壮,何言告老还乡呢?”

“臣的身体臣自知,年老体衰,近来尤其不得动气,一生气,做事就心有余而力不足。恐有负朝事,还是容臣告老还乡吧。”

李标换句话就是说,你要是不让我生气,把碍眼的中兴伯赶走,不搅和政事,最好还能治中兴伯的罪,我就高兴了,自然留下来就没问题。

崇祯皇帝假装没听明白李标话里的意思,责备他道:“阁老,你是首辅,朝廷文臣第一人,岂能如此轻率就告老还乡呢?”

钟进卫对李标丝毫没有好感,骂都骂了,听到他说一生气就心有余而力不足,索性加把火,直接送他回家吧:“朝廷上烦心的事情天天有,很容易让人生气。阁老还是保重身体要紧。身体不行,对朝廷,对阁老自己都很不好。要还赖这里不走,我都替您担心身子。”

“你...”李标听钟进卫这么一说,气得说不出话来。

自己本来还只是想用辞职来压崇祯皇帝,就算达不到自己的全部目的,崇祯皇帝为了照顾老臣,总要有所表示。加上自己在内阁的盟友再帮着自己说说,就可以趁着台阶下了。

没想中兴伯顺着自己的口气一下把自己打死,要是再不走,就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而且自己已经来回交锋了这么多回,平时相好的盟友,一句话的忙都不帮,看来都是想自己让出这个首辅之位。这么多人都想自己走,还留着干嘛呢。

李标心灰意冷之下,再三,反复,坚决的要求告老还乡。

崇祯皇帝做足了礼数之后,就客气的同意了李标的请求,准其告老还乡。

谁也没想到,今天来上朝,首辅之位就空了出来。阁臣们都暗自高兴,自己的位置又顺进了一位。

次辅成基命升为首辅,心里暗暗的道:自己一定不能像李标这样蠢,主动提出辞职。敢用辞职来要挟皇上,也不看看是不是时候,目的没达到,反而丢了官位。

他却不知道,崇祯皇帝是下定决心要把温体仁提为首辅的。就算他不主动辞职,也会找机会让他滚蛋的,除非他在滚蛋之前所做的事情,能让崇祯皇帝满意。

温体仁升为次辅,心里当然是高兴的,首辅的位置是每个文官的目标。只有到达了这个位置,才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李标一下好像真的老了好多岁,意兴阑珊地辞别皇帝离殿,虽说崇祯皇帝赏了些头衔给他,但也没首辅的实权好啊。文华殿内的大臣看着李标那蹒跚的背影,都默默无言。

等李标离开大殿,崇祯皇帝问底下臣子道:“诸位臣工,对于温卿所奏之保密一事,可还有异议?”

有李标在前,没人敢再触霉头,就是之前反对的成基命,也没再说话。

崇祯皇帝见没人再说话,就下结论道:“既然无人再有意见,温卿,你来操办此事,形成条例,昭告天下,让所有文臣武将都知道此事。如若在保密事宜之内而有泄密者,严惩不贷!”

“臣遵旨!”温体仁大声的答应,仿佛在示威一般。

崇祯皇帝处理了这个事情,就转向钟进卫问道:“钟师傅一早过来求见,是有何要事?”

钟进卫有点把握不住在这个场合到底说不说,一时没有回答。

崇祯皇帝见钟进卫那样子,心知有事难以当众开口,就说道:“朕有点累了,先到后面主敬殿歇息下。诸位臣工,你们先忙你们的,朕随后再过来和你们讨论剩余事宜。钟师傅,你随朕过来,朕有事要请教。”

崇祯皇帝分别交代了几件事情,然后就摆驾主敬殿了。

殿内的文臣都是人精,谁不知道崇祯皇帝这只是找借口。不过刚经历了李标的事情,谁都不想多事,就假装不清楚崇祯皇帝话里的含义,各忙各的事情了。

崇祯皇帝来到主敬殿坐定之后,把宫女宦官全部遣了出去,然后问已跟过来的钟进卫道:“钟师傅,现在可以说了么?”

钟进卫感激地看看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臣昨日回府歇息,路遇保定侯府门口时,听到了当初刺杀我的刺客声音。”

钟进卫详详细细地把昨天整个冲突过程都向崇祯皇帝讲述了一遍,然后又说了东厂护卫所说的疑点,最后请求道:“臣请陛下派东厂番役调查此事,捉拿刺客。”

崇祯皇帝当然是知道东厂早已布线在监控保定侯府,只是还不知道结果如何,就安慰钟进卫道:“钟师傅,朕昨日对你所言,东厂已发现主事之人的蛛丝马迹,眼下正在暗访之中。此事可还记得?”

钟进卫点点头:“记得。”昨天的事情,怎么可能就忘了呢。

“东厂所怀疑的对象就是保定侯,当前正在监控取证中。钟师傅请少安毋躁,相信东厂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就在这时,王承恩急匆匆入殿禀报。看到钟进卫也在,边上没有其他人,就用略带兴奋地语气禀告:“陛下,东厂已抓获刺杀中兴伯的刺客,就是当初指使马贼刺杀中兴伯之人。”

崇祯皇帝和钟进卫一听,都一怔,互相看看,然后再看向王承恩。还真巧,刚说这事,这事就有结果了。

崇祯皇帝又看看一脸关心的钟进卫,然后对王承恩说道:“大伴,把详情细细说来。”

王承恩笑着答道:“是,陛下。说起来,此事还多亏了中兴伯。”

什么,还多亏了我?钟进卫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崇祯皇帝批评王承恩了:“大伴,别吊钟师傅胃口了,把知道的情况先说了吧。”

“是,陛下。中兴伯昨晚去保定侯府闹了一阵,打草惊蛇,把蛇给引出洞了。因此被顾百川带着的番役给抓了。”

钟进卫没想自己昨天那么一闹,还有这效果,果然是冥冥之中,自有报应。

“所抓之人为保定侯府家奴梁彪,经过连夜审讯,已招认其罪。”

王承恩把手中的一份供状呈给崇祯皇帝,然后退回原来位置之后,继续解说道:“保定侯得知中兴伯向陛下建议按勤王军之汰兵法汰京营,怀恨在心,出赏银一万两,让为其做事的马贼前去伏杀中兴伯,梁彪就是操办此事之人。”

崇祯皇帝接过供状,并没有细看,而是听着王承恩解说。

听到王承恩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皱了皱眉头,问道:“保定侯已非京营提督,何以要杀了钟师傅这么严重?另则,他又是从何得知钟师傅向朕进言呢?”

第465章 大明聚宝盆第388章 羞辱范氏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来么第627章 剃发易服第576章 大灰狼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55章 白话第562章 新来的吧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第264章 滦州光复第453章 佛郎机改良第544章 威胁信第531章 登陆辽东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500章 扫尾小会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750章 祖大寿的愿望第109章 再议盐政第477章 新军配置第748章 登莱出征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318章 范永斗现身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21章 汉魂汉奸第547章 有喜了第241章 作秀和托第37章 标点符号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373章 应对宁锦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522章 人见人要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599章 汉民怎么办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640章 粮食问题第223章 赎罪银第793章 蒸汽机的进度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349章 黄雀在后第258章 战争理念第333章 惊变第709章 勘探船归来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70章 汰兵安置第49章 扁人第568章 抢粮缺人第260章 首胜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333章 惊变第294章 捷报反应第701章 献宝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665章 开胃小菜第35章 卢象升第751章 我来了第197章 不抛弃也不放弃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46章 东厂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154章 已有改观第694章 有心无力第60章 猛虎出笼第320章 进士之祸第579章 里子面子都有了第76章 个人所得税第555章 大明定远侯第6章 难眠之夜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369章 危险机会第168章 银行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428章 关宁现状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790章 大赏第747章 郑成功第766章 垂死挣扎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698章 建虏的无奈第809章 幼学的冲突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297章 赚钱的几件事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么第605章 背后捅刀子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788章 朕要了第701章 献宝第747章 郑成功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