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京营相关

王承恩对崇祯皇帝一躬身道:“陛下果然英明,一下就听出了其中的关键。”

马屁送了过去后,王承恩才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保定侯提督京营多年,各营统兵之将多为其所收买。一起吃空饷,扣兵士饷银,甚至调京营兵丁出去,为其做事,赚取额外钱财。当前京营,能战之兵怕十之无一,平日陛下所见,都为银枪蜡烛头,中看不中用的摆设而已。保定侯听闻中兴伯要坏他钱源,就想要中兴伯的命,以免陛下听其所劝,整顿京营。”

崇祯皇帝听得越来越心惊,没想京营已经烂成这样,远远超过了自己的估计。

王承恩没听到崇祯皇帝说话,就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梁彪招认,保定侯的消息来源是现任京营提督李凤翔,他俩早已狼狈为奸,平分所获钱财。奴婢以为当日中兴伯进言的时候,有内侍听到后,向李凤翔通风报信。”

“啪”的一声从崇祯皇帝处传来,原来他已止不住愤怒,猛得一拍御桌,喝道:“这狗奴婢,敢吃里扒外。”

钟进卫在一边听王承恩前后说明原因,心里也越来越吃惊。没想,自己当初一个主意,竟然不知不觉之间就引来了杀身之祸。

对于古人不把人命当回事,和人为财亡这两件事,钟进卫忽然有了深刻的理解。

王承恩看崇祯皇帝如此愤怒,连忙道:“陛下,请息怒,这也只是那梁彪的一面之词。”

崇祯皇帝怒目看着王承恩,仿佛王承恩就是那个奴婢李凤翔似的。他心中已经相信了梁彪的供词,否则,无法解释已卸任的保定侯如此博命的行为,也无法解释保定侯如何得知此事。

“陛下,据那梁彪招认,梁世勋今天会和李凤翔碰面,要李凤翔监听陛下对中兴伯的反应,并准备买通御史弹劾中兴伯。奴婢已让顾百川跟踪梁世勋,争取人赃并获。”

王承恩和崇祯皇帝同仇敌忾,把保定侯的官称去掉,直呼其名。

崇祯皇帝一听还有御史也会参与进来,更是气得牙齿咬得咯咯直响,对王承恩命令道:“让他们先把事情做了,再悄然把梁世勋和李凤翔给朕抓来,不要走漏风声,由你们东厂审讯,挖出朕身边吃里扒外的狗奴婢。”

“是,陛下。”王承恩得到崇祯皇帝的授权,就不再顾忌,回东厂去布置任务了。

崇祯皇帝想着王承恩刚才禀告的内容,心里是一阵阵的怒火。忽然,他看向钟进卫,很奇怪,钟进卫这个当事人,反而一声不发,看着像在发呆一样。

“钟师傅。”崇祯皇帝叫了一声钟进卫。

没反应,崇祯皇帝就提高了点声音,又叫了一声:“钟师傅?”

还是没反应,不会吓傻了吧,崇祯皇帝心里担心,就大声的对钟进卫喊道:“钟师傅!”

啊,怎么了,这么大声。钟进卫吓了一跳,看向崇祯皇帝道:“陛下,臣在。”

“钟师傅休要害怕,朕会给你做主的!”崇祯皇帝担心钟进卫会因此害怕而不再敢给自己出谋划策,就安慰道。

“啊,不是,臣没害怕。只是,臣由这件事情,想到了其他事情。”钟进卫赶紧解释。

这也能开小差?崇祯皇帝对钟进卫有点无语,不过也很好奇钟进卫又想到了什么。于是,他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想到了什么?”

“陛下,是这样的,臣想到,这京营是非整顿不可了。恐怕要重建都不一定。”钟进卫回道。

刺杀钟进卫的真凶被发现,他却一点都不激动,反而开始替自己考虑其后续应对措施,崇祯皇帝心里不禁暗暗感激。

其实钟进卫看崇祯皇帝听王承恩的禀报后如此暴怒,就知道不用自己操心了,那两个主事之人不会有好结果。然后心思一转,就转到对这件事的经验教训总结和后续处理上去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京营竟然如此糜烂,自然不可再用,重整京营就在所难免了。

“这是第一点,臣想的第二点是,京营整顿最好在赶走或击败京畿之地的建虏之后马上开始。可以借云集京畿的勤王军,压制京营可能存在的抵制。”钟进卫说了整顿京营的时机。

“钟师傅考虑的是,朕也是这么想的。”

“第三,重建的京营,可以分几部分来组成。趁机调勤王军中的精锐为京营,将领替换为陛下信任之人即可。一来这部分京营就可以随时使用,以防不测;二来可以稍微削弱各地总兵手中的兵权,以免坐大不好控制。”

钟进卫之所以这么说,是后世在网上看到过京营的组成,就有抽调精锐边军的先例。说削权主要是指辽东军阀的兵权,免得担心其势力太大而不能动。提出这个建议,钟进卫主要还是根据历史教训而得来的。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想,把将领换了,底下各部边军互相打乱,再收其军心,未尝不是迅速成立京营的办法,就点了点头。

“第四,陛下不妨趁此机会建新军,打造天下第一强军。”

“如何打造,何为天下第一强军?”崇祯皇帝一听,连忙问道。

“陛下,臣以为的强军,兵卒为强壮有纪律,各级将领为有实战经验和理论经验,辅以各色火器,配以军需官制度。当然,臣来自后世,并没有实践过,可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已。”钟进卫说起这个,还总归是心虚,赶紧先表明自己的缺点,给崇祯皇帝打打预防针。

钟进卫所言听着好像不错,但一切还是要看实际结果,况且钟进卫自己也没底气。兵者,国之大事,非同儿戏。崇祯皇帝虽然百分之百的信任钟进卫,但如此重大之事,心里也没谱。

钟进卫看崇祯皇帝也皱着眉头,在仔细的考虑这个事情。忽然想到一个办法,就给崇祯皇帝提建议道:“陛下,对于此事,臣有个提议,不知是否可以。”

“钟师傅,你就不要和朕客气了,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跟朕说就是了。”崇祯皇帝见钟进卫有主意,又遮遮掩掩地,就有点不满地批评钟进卫。

“陛下,是这样的,臣在大学期间,就是臣二十来岁时候,接受过四百年后的军事训练,知道一点练兵之法,也知道一些后世的战法和战争发展趋势。”

钟进卫看崇祯皇帝在认真的听着,就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所以臣想先看看这古代战争,在战争中体验下。然后陛下给臣一支小部队的名额,由臣按刚才所说之法来练兵。练成之后,再和其他部队进行实战演练,一决高下,由此判断刚才所说之法是否可用,陛下,您看此法可行么?”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这方法好,就算有问题,也不会伤筋动骨。要万一按照此法真练出了天下第一强军,那么再推广开来,大明岂不无敌于天下。

等钟进卫一说完,崇祯皇帝马上就答应了钟进卫的要求。

能带一支军队,听自己指挥杀敌,怕是每个男儿的梦想吧,钟进卫看崇祯皇帝答应自己的要求,心里很是高兴。

这么做,把风险降低到最小,万一失败,责任也小。钟进卫暗自想道。

想到这里,钟进卫就把这节揭过不提,继续刚才的话题:“第五,臣想之前的一条龙政策,还欠妥当。”

崇祯皇帝是很在意钟进卫之前所提议的一条龙计划的,此计划也正在一步步的推进中。现在听钟进卫说还欠妥当,崇祯皇帝不由紧张起来,连忙问道:“钟师傅,有何不妥?”

第109章 再议盐政第17章 汉奸第588章 偷城第279章 杀奴第660章 包了饺子第365章 收四小第715章 追债第462章 最可爱的人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801章 斗战胜佛第62章 义捐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451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第249章 火器的质量问题第743章 洗衣机随便洗第720章 比乔布斯牛的吴又可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173章 张母教子第215章 盐商的对策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541章 乌超哈真第515章 持久战第566章 重组夜不收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467章 登莱战报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727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707章 再一次打击了建虏第791章 大明危机第48章 结账第460章 冰棍第435章 急报之议第812章 宗族第128章 终有所获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146章 农业研究院第489章 命运的改变第573章 出发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757章 辽阳易手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59章 厂卫第578章 演戏所带来的好处第103章 开中法第741章 又到过年时第632章 天朝上国第805章 义善社第87章 漱口第255章 大奸似忠么第29章 饷银(1)第71章 亲近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来么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5章 偷鸡不着第411章 登莱困境第504章 报纸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71章 亲近第8章 担忧第90章 危机四伏第507章 阎应元的请求第81章 废墟新棚第202章 昌黎第四战(2)第578章 演戏所带来的好处第264章 滦州光复第583章 霹雳行动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458章 又闻卢象升之名第798章 收名人上瘾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96章 灭口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300章 宣传第70章 汰兵安置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95章 脱险第533章 全军覆没第757章 辽阳易手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529章 大军开拔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863章 有无学问第84章 相逢而泣第834章 缉私成果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627章 剃发易服第23章 勤王诏第404章 大明工业化第594章 陷阱第269章 阻击建虏第612章 血债血偿第675章 束手无策第561章 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