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抵触攻城

代善收兵回营之后,想召开军事会议,再给蒙古诸部首领们分析下昌黎城防,给他们鼓鼓劲。

谁知没有一个人过来报到,代善明白蒙古人怕是损失惨重,心中怨恨自己使劲逼着他们攻城的缘故。

反正昌黎城又不会跑,就给他们缓和一下情绪吧。今天的攻城伤亡落在了别人身上,代善自个去喝酒偷着乐了。

虽然防住了鞑子的攻城,打赢了这一仗。但昌黎县衙大堂上的议事气氛,却并不轻松。

不是说因为伤亡有多惨重的缘故,恰恰相反,乡兵们的死亡率并不高。这次攻城的蒙古鞑子也真穷,好多射上城头的箭支,其箭头都是骨制的,射中乡兵的土盔甲,并不会给乡兵造成多少伤害。

大堂里的这些人是目前昌黎县城的主事之人,基本了解有关昌黎城的所有事项。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都知道城里的物资,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都严重不足了。

鞑子只需围而不攻或者像今天一样这么高强度的攻城再来一次,昌黎城或早或晚的都要失陷。

虽然以小小昌黎县城,在建虏的持续进攻下,抵挡了这么多天,足以获得崇高的荣誉。但现在大堂上的人,却关心的是昌黎城的最终命运,因为他们明白,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县尊,要不属下今晚突围试试,看能不能突出去求援军?”守备石国柱打破了大堂的沉默,向昌黎县令左应选请命。

左应选摇摇头,不同意:“昌黎城还得抵御城外鞑子的攻城,少不得你。”

几万鞑子在城外,四周有不少鞑子的探马散布着,能活着冲出去的希望不大。左应选不想让石国柱白白牺牲,留他在城里的作用照样很大,大堂里一下又陷入了沉静。

过了一会,万人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左应选一抱拳道:“县尊,要不学生去吧,城里除了石守备,就只有我还有机会能去冲一冲了。”

左应选听了后,想了一会,还是摇摇头:“昌黎马上就要进入艰苦的阶段了,你要稳住城里的民心、士气,也走不得。”

出城是九死一生,万人杰刚才是鼓足了勇气才毛遂自荐,被左应选一拦,又说得有道理,便没再坚持,坐回了座位。

县衙大堂上的众人一时都无良策,只好再发掘昌黎城的潜力,坚持两天看情况再下决心。

众人散会回去的时候,都在心里向满天神佛祈祷,希望能出现奇迹。

昌黎城外的蒙古诸部首领也在纷纷叫苦,攻城损失惨重,是这次进关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

此时的他们,已经确认上了皇太极的当,都在后悔莫及。打定主意再让他们攻城的话,一定要推托,至少也要拉上金国军队一起攻城才行。

甚至有的部落首领在想着找借口先回草原得了,反正抢到的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够花一段时间了。

不管战争的三方怎么想,夜色还是一如既往地降临了。

昌黎城和建虏大营基本没有声音,只有蒙古鞑子的大营中不时响起伤兵压抑地哭嚎哀叫声,也幸亏是单独一个伤兵营,否则在夜间闹的其他营地出营啸都是有可能的。

救援昌黎城的五千骑军在一处离战场不远的偏僻之处安营扎寨,此时正在在中军帐中开军事会议。

钟进卫为勤王军监军,在这支骑军中地位最高,因此坐在最中间,但主持会议的却是关宁副将何可纲。

他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夜不收返回的信息:昌黎城在白天扛住了鞑子一次大规模的攻城,目前城内的百姓仍安然无恙。

军中将领在出发后已经得知他们是去救援昌黎城的,现在知道了前线的情况,才明白何副将为何不急着前进的原因。

钟进卫却是已知道这个消息,所以此时听了何可纲的说明后,脸色波澜不惊地坐在那里。

然后何可纲又说了目前夜不收侦察到的敌军情况:建虏的军队大概在一万上下,蒙古鞑子的军队在四万左右。这些信息是在远处观察敌军的营地规模和旗号得出来的,并不十分准确,只能说是一个大概值。

帐内众将一听有这么多敌人,一下都沉默不语。这些将领中除了何可纲和曹文诏之外,其他人在出发前都是不知道的。

现在敌我人数相差悬殊,要说还能笑出来的不是神仙就是傻子,因此也怪不得这些将领沉默了。

何可纲早就预料到了这个情况,事先已经和钟进卫以及曹文诏有过商量。因此,他宣布了目前的情况后,就直接布置任务,安排明天的战事。

帐内众将一听不是让他们去和鞑子硬拼,心里松了一口气,纷纷领命。

等这些将领都退走之后,钟进卫有点担心道:“我们首战贵在敌明我暗,出其不意。但现在还有一夜的时间,不会被建虏发现吧?”

曹文诏所领是前军,夜不收都是他派出去的,听钟进卫相问,就回答道:“请监军放心,事先末将都有吩咐过夜不收,不得让鞑子探马发现,否则引向别处也不能暴露大军所在。”

“监军,鞑子怕是也想不到我军会过来,就一夜时间,应该没问题的。”何可纲也安慰钟进卫。

钟进卫看这两个名将都这么说了,就不再担心,回自己营帐去休息了。骑了一天的马,也够累的。

第二天一大早,代善就强行召开军事会议,休息了一个晚上,该开工了。

代善一坚持,蒙古诸部首领就不敢不听,不情不愿地陆续过来开会。代善要用他们,也不计较他们的拖拉。

这些蒙古人进帐的时候,一个个都哭丧着脸。但代善仿佛没有看到,亲热地向他们打招呼。

等人都到齐后,代善说话了:“昨日,你们打得很好,消耗了昌黎城大量的防御物资,甚至还差点攻上了城头,本贝勒很满意。”

你怎么不说我们的儿郎死了多少,拿了多少人命去填。各首领在心里暗自诅咒让他们损失严重的罪魁祸首代善,生儿子没屁眼。

代善也没期望他们能回应自己的话,接着往下说道:“本贝勒可以拍胸脯向你们保证,今日一定可以攻下这小小昌黎城。”

蒙古首领们还是耷拉着脑袋,让代善在那唱独角戏。

“接下来,本贝勒开始分配任务。”代善见自己好言好语地没人听,就直接奔主题。

那些蒙古首领一听,立刻像炸了锅似的,纷纷向代善诉苦:“贝勒爷,我部落的云梯都没来及赶工呢,没法打啊。”

“贝勒爷,只用云梯攻城的伤亡太重了,能不能给些火炮用用啊?”

“我们部落损失太重了,伤了元气,要不大金的勇士先上?”

“那是,大金的勇士向来天下无敌的,只要一攻城,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

代善听来听去,这些蒙古人不是找借口不去,就是想拖着自己派兵去打,不由得火了,一拍桌子道:“干什么,干什么,以为这里是明国的衙门啊,闹哄哄地像什么样子?”

见代善发火,大帐内就安静下来了。

“要有其他攻城工具,那还会留昌黎给你们打。告诉你们,本贝勒手中连锄头铁锹都没有,否则早就把昌黎城墙给挖塌了。”代善一怒之下不小心说漏了嘴。

蒙古首领们一听,在心里暗自道:“你们金国自己都攻不下来,还说昌黎如何的钱多,如何的好打,下次再也不信你们的鬼话了。”

就在这个时候,探马来报发现明军。

第662章 时间就是胜利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228章 建虏细作第201章 昌黎第四战(1)第198章 对虏策略的转变第24章 防御第359章 荣华富贵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637章 荷属东印度公司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588章 偷城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557章 闭关锁国第781章 京师沸腾第572章 各有算计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563章 郑芝龙的惊诧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48章 结账第275章 祸福难料第532章 一丝不安第753章 连克两城第53章 集中供应第356章 死亦无憾第527章 骡子和马第243章 宝钞隐忧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31章 京师之战第835章 赶往湛江第277章 求援滦州第656章 第一次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715章 追债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7章 变故第106章 蛛丝马迹第594章 陷阱第809章 幼学的冲突第686章 大明水师学堂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629章 阅兵仪式第616章 天罗地网第694章 有心无力第46章 东厂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577章 帮你借钱第579章 里子面子都有了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785章 朝廷的困难第236章 水泥商机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570章 苦啊第253章 数学的应用第359章 荣华富贵第570章 苦啊第433章 孙传庭出山第372章 一石二鸟第756章 攻陷险关第65章 监军第718章 体检结果第358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第721章 郑芝龙出使日本第215章 盐商的对策第41章 不成熟第47章 物价第67章 将爷第791章 大明危机第803章 路见不平一声吼第470章 收费的水泥路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41章 不成熟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849章 崇祯六年第839章 我爱故我在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474章 建虏细作第633章 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第262章 血债血偿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协第785章 朝廷的困难第87章 漱口第649章 跳雷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273章 清水明月关口第757章 辽阳易手第73章 汰兵插曲第679章 新军能行么第322章 组建远征军第541章 乌超哈真第699章 三路齐进打建虏第665章 开胃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