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

昌黎城的警钟“当当当”的响了起来,不明真相的城中百姓一听,以为鞑子又来攻城,心情马上沉了下去,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抗过去。

但很快,他们的心情就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www⊕TTκan⊕C〇

最初欢呼声是从城头传来的,任谁一听,都能听出那声音里包含着发自内心的巨大的喜悦之情。很快地,喜讯随着欢呼声传到了城中所有百姓的耳中。

“朝廷的援军来救咱们了!”

“几千鞑子被朝廷大军灭得只跑回小猫三两只。”

“孩子他妈,快去给她奶奶报信,七八千鞑子都被朝廷大军灭了,昌黎有救了。”

“朝廷派了十万大军,要灭了城外鞑子,听说这事了吧?”

“……”

当左应选把自己的猜测说给周围的乡兵、衙役、乡绅听,又有同样看到鞑子来去情况有过对比的人做旁证,所有人都相信朝廷大军来救昌黎了。

虽然谁都没看到朝廷大军的影子,但大家就是相信朝廷派来援军了,而且还是真正的大军。

当左应选从城头回到县衙之时,他已经听到百姓在说朝廷派了二十万大军灭了四五万鞑子了,那个谁谁谁亲眼所见。

左应选也不去纠正这些越传越离谱的话,他能感觉出来,城里的士气是前所未有的高,这是好事。

再说蒙古诸部首领和代善讨价还价,终于让代善答应金国的士兵也一起参与攻城,才慢吞吞地回自己大营动员,准备午后动手。

忽然,他们听到昌黎城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不由得有点诧异。这昌黎城离大营也有点距离,还能听到那边的动静,这得有多大的喜事才会激动成这样。

于是,纷纷派人出去打听下情况。

没过一会,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就惊慌失措地跑回来说,出去剿灭明军的熬汉部以及扎鲁特部的人马,全军覆没了。

各部首领一听,都是大吃一惊,纷纷涌到代善那去探听消息。

当他们到代善的大帐时,代善正在询问保住小命逃回的几个人,包括敖汉部的首领,都是失魂落魄的样子。

这几个人是一发现中了埋伏,看到满山遍野的明军冲锋的时候,就掉头跑了,那还用心去看明军到底有多少人。也因此才跑到了所有人的前面,成为被曹文诏放走的几个人。

他们谁也没能讲清楚明军到底有多少人,说几千的有,说几万的也有,反正说到最后,把代善也说糊涂了。

如果代善知道来的明军只有五千的话,就他自己的兵力就足够对付了。留一部分警戒,其余的可以照样攻城,说不定还可以以此为诱饵找机会把这些明军给围歼了。

但现在没人知道明军的确切人数,能一下就灭了四千蒙古人的明军,肯定不会是少数。按照他们以前对明军的印象能估计出最小值,但最大值就心中没底了。

大帐内的各部首领,和代善一样心里没底,有点惶恐,不知道到底是一只猛虎潜伏在暗处还是只是一只猫而已。

最后还是代善拍案几定下了应对措施,所有人等,暂缓攻城,回去待命,等他派出大金精锐的探马前去查探清楚再定行止。

在这种关键时候,代善是信不过这些蒙古人的,宁可自己派出的探马损失点也要搞清楚这路明军的底细。

很快,大群建虏的侦骑四出,以昌黎为中心,搜索明军的踪迹去了。

在大明京师紫禁城里,崇祯皇帝也和代善一样,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没有底了。

代善是对多少明军没有底,崇祯皇帝是对有多少贪官污吏没有底。

今天从锦衣卫这边递上来的供状看,腐败官员是比前几日少了,但由东厂王承恩转递上来的三司会审的结果来看,却牵出了更多的人,甚至出现了军中的将领行贿跑官的情况,还有几年前锦衣卫以权谋私的案件。

从这些天来的情况看,腐败官员已全面扩散到了礼、工、吏、刑、户、兵六部,文官武将都有,就连天子亲军也有了。

到底还要不要查下去呢,崇祯皇帝的内心有点害怕了。但如果不查下去的话,白白放过了那些蛀虫,又很不甘心。

崇祯皇帝想起自己的志向,要中兴大明。自己也一直努力学太祖皇帝,不近女色,勤俭节约,夙兴夜寐,几年来如一日的勤政为民。

可没想有那么多的蛀虫,看来不学学太祖的决心和手段,自己的努力都会白费,志向就不能实现。

他想到这里,就不再犹豫,下了决心,当即对侍立在一边的王承恩道:“大伴,锦衣卫那几个人,由你东厂去抓了审讯。”

王承恩一听,暗自高兴,连忙答应一声,就准备去办事。

东厂抓人,而且抓的是皇帝的内臣,不需要像锦衣卫抓人那么麻烦,王承恩带圣旨直接就能去抓人。

没想他还没走出殿门,又被崇祯皇帝叫了回来。

原来崇祯皇帝想起钟进卫说过最好是东厂和锦衣卫平级,不能一方压倒一方,以免有一方坐大了不能制,都不是好事。

只听他对王承恩说道:“从今后一个惯例,东厂单独的审讯,需锦衣卫派出千户以上官员旁听,你可记住了。”

王承恩一听,愣了一下,不过马上又反应过来,答应一声,见崇祯皇帝不再另外吩咐,才离去。

他并不是要学魏忠贤,只是看不惯锦衣卫最近的嚣张。不管怎么样,两个差不多职能的部门,也肯定存在竞争关系,现在趁这个机会压一压锦衣卫是件开心的事,也仅此而已了。

шшш •тTk дn •co

所以,王承恩对崇祯皇帝的吩咐虽有不满,却也没多大反应。

崇祯皇帝并不是没脑子的人,暂时不查涉及到的军中将领,等解决了建虏再说,所以,有关那几个人的处置就被他暂时搁置了,没让东厂或者锦衣卫去抓人。

不知道到时候处置军中那些将领,会有多大麻烦,崇祯皇帝想着就觉得有点头大。

刚登基时,虽然那个时候魏忠贤的势力如日中天,但自己一点都不慌乱,沉着冷静,潇洒自如地被自己处置掉了。现在想起来,都还有点自豪。

但现在,面对一份份的腐败供状,却有一股惧意,要再三反复的考虑,还没有把握,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是自己不如以前那么能干了还是对手比魏忠贤更能以对付?

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思考着这个问题,还没想明白是因为魏忠贤在明,容易对付,贪腐官员在暗,涉及人员太多,很难对付的道理,就被首辅温体仁打断了。

崇祯皇帝有点疲惫,按按自己的太阳穴,问传进来的温体仁道:“温卿是有何事找朕?”

“陛下,腐败一案,所抓官吏太多,现在吏部已无备选官员可用了。”温体仁这些天也有点操劳过多,看着不是那么精神。

崇祯皇帝一听,顾不得按太阳穴了,有点诧异地问温体仁道:“那么多备选的官员都用完了?”

温体仁苦笑了下,向崇祯皇帝解释道:“那些备选官员中有许多也有问题,已经被抓进牢里。而且现在不但官员缺得厉害,吏员缺地更厉害,好几个衙门,其实已经无法正常处理事务了。”

崇祯皇帝只觉得脑门又痛了,他又问温体仁道:“那些在家备考进士的举人呢,如果有才能就用了吧。”

举人做官不是没有,但一般都是七品以下的官员。现在好多空缺的职位都是七品以上的,温体仁感觉崇祯皇帝是有点病急乱投医了。

他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能用到的举人,都已经补进空缺了。”

崇祯皇帝还不信了,连个做官的人都找不到,他对温体仁道:“那就从地方上找,邸报传抄天下,令全国举人全都入京面试,过了就补上空缺。”

温体仁有点无语了,知道崇祯皇帝在赌气,他劝崇祯皇帝道:“陛下,现在腐败的名单已经牵扯到地方上了,如果陛下还坚持抓下去的话,怕地方上的官吏都不够用了。”

崇祯皇帝听得脑袋一个比两个大,真得要朕就此收手了么?

那怎么处理现在被抓的那些官吏,全部依律入罪?现在已经是个烂摊子了,缺人做事,但又不能把他们都放了吧?不放的话,还有一个可能,他们继续咬其他人出来,怎么办?

是不是咬咬牙把所有供出来的人全部抓了,吏治清明,天下太平得了!

第229章 下有对策第17章 汉奸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愿第547章 有喜了第377章 叮嘱第765章 沈阳城破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84章 凯旋回京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447章 新军的新第757章 辽阳易手第55章 白话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759章 急转直下第75章 汰兵完成第548章 南京民变的结果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573章 出发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么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733章 荷兰人的反应第700章 布局交趾第793章 蒸汽机的进度第157章 贪心不足第13章 辽东第99章 江阴八十一日第88章 年夜饭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12章 传言第482章 大规模前往北美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务第841章 暴乳第632章 天朝上国第231章 百姓视角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217章 贪腐反逼第733章 荷兰人的反应第413章 火烧通行宝钞第204章 昌黎第四战(4)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154章 已有改观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803章 路见不平一声吼第61章 布告第240章 献女邀宠第511章 泥模铸炮第795章 粮食危机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798章 收名人上瘾第864章 蒸汽火车第223章 赎罪银第636章 研究蒸汽机的最佳人选第147章 数理化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859章 蒙古生变第226章 能环保就环保第616章 天罗地网第316章 雷锋语录第701章 献宝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60章 猛虎出笼第308章 要自救第640章 粮食问题第130章 升为次辅第842章 徐霞客的诧异第89章 危险临近第573章 出发第139章 潜行失败第54章 红会雏形第286章 挖坑等明军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384章 登莱战略第76章 个人所得税第229章 下有对策第570章 苦啊第670章 战事间隙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7章 变故第668章 明军等死吧第811章 繁体和拼音第254章 白杆军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务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166章 海盗问题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345章 背水一战第23章 勤王诏第485章 明三藏取经第62章 义捐第59章 厂卫第33章 苏醒第73章 汰兵插曲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