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一天一换

只见王复夕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币,拿出一张一两的纸币、一张一钱的纸币、两张一分的纸币和一张三分的纸币以及一张三厘的纸币,一共六张纸币,递给店小二。

店小二是看着王复夕在一张面额一张面额的数,所以在面额上没有问题,可这纸钞,他不敢收,看着王复夕道:“客官,能用现银么?”

“怎么,我这就不是现银了,实打实地,瞧见没,与银钱通行使用。盖着朝廷的官印。”王复夕说道。

“客官,不是这个意思,这个,那个...”店小二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店里的掌柜一直在注意这边的动静,现在看到这情况,就过来代替小二向王复夕解释道:“客官,鄙店小本经营,经不得亏本。您这纸币到底是不是和以前的宝钞一样,鄙店实在不知,还请客官改用现银会钞吧。”

“岂有此理,这是朝廷新出的宝钞,不是以前的大明通行宝钞,而是大明九思宝钞,不一样的。这种纸币在大明皇家银行能自 由兑换银两的。”王复夕假装压着怒气说道。

“这,客官,等过几日,鄙店去那银行核实之后,再用此宝钞结帐可好?现在,能否暂时先换成银两结帐?”掌柜还是好言解释,显然是个会做生意的人。

商贾见双方僵持着,就想自己来付钱。王复夕对他摇摇头,道:“这店会做生意么,官员的俸禄以后全是这种九思宝钞,如果不收这种宝钞,以后肯定会少一批顾客。”

“客官说的是,鄙店下次一定收。”掌柜连声答应,但话里的意思却是,这次一定要实物货币。

王复夕好似很无奈,就把大明九思宝钞放回怀里,拿出一锭大银,丢给掌柜,说道:“我这里可是有十两纹银,结你的帐去吧。”

掌柜连忙道谢,感谢王复夕的体谅,然后去柜台称重了。

掌柜走后,王复夕对同桌的几人抱怨道:“真是不识抬举,用现银不嫌麻烦。”

商贾安慰道:“兄台不用与他们一般见识,回头我请客,请兄台去另外一家吃过。”

壮汉和矮个子也是附和,心里却在想,如果有人拿这纸钞到自家店里买东西,自己是收还是不收?

不一会,掌柜就回来这桌,把剩下的纹银找回给王复夕。

没想,这时候,王复夕却又闹起来了,说掌柜给的重量不够,成色不足之类的话。

掌柜知道这位客官肯定是气自己刚才不收他的纸币,只得好话赔罪,不满意就换银两,折腾了好久才算完事。

这期间,那壮汉想站起来劝王复夕算了,应该不会有问题。但被眼疾手快的商贾按住了,没让他说。

店里其他人看着这边闹剧,心里在想着,这实物货币确实没有纸币方便,这种纠纷时常能见到。

王复夕像是比较生气这家掌柜,会完帐后,就向同桌告辞。

商贾他们再三邀请下次聚餐,他只是推托说事忙,有缘再相见,就先走了。

等王复夕走了后,商贾三人也离开了酒楼。

出了门之后,商贾对他的两个结拜兄弟说道:“走,我们去那大明皇家银行看看情况。”

壮汉和矮个子自然没有意见,之前的时候只是远观,现在能近距离观看这水泥建筑,当然是好的。

商贾一边走一边问道:“你们两个怎么看这个大明九思宝钞?”

两人就跟在商贾后面,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由矮个子开口道:“大哥,我们心里也没底。”

“我看,朝廷是花大力气准备用这纸钞来代替银两了,否则这印制上就不会花这么多心思,而且也不会让大明所有官员的俸禄都改为这纸币。更重要的是...”商贾说到这里,他停住了,转身看向两人。

“是什么?”矮个子很好地配合道。

“朝廷用这水泥先造了银行,用来作宝钞银两兑换之用。”商贾把他的话给说完整了。

“那会不会长期可以兑换啊?”矮个子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商贾就回答不出来了,他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走,我们先去看看情况。”

说完后三人又开始前行,走了一会儿,商贾又问了:“如果像刚才一样,也有人拿着大明九思宝钞去你们那买东西,你们是收还是不收?”

壮汉刚才有想过这问题,收吧,怕这宝钞不可靠;不收吧,又可能黄了生意,没了赚头,实在是两难。

他见矮个子也在犹豫,没有回答大哥的话,就开口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商贾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大哥建议你们收,确实这个纸币是比较方便的东西。但最好你们是一天一换。”

“大哥,什么一天一换?”矮个子这时候开口了。

“就是在每天银行快关门之前,拿着当天收到的纸钞过来兑换银两。”商贾回答道。

“大哥这个主意好,俺看行。”壮汉出言赞同。

矮个子想着如果每天一换的话,就算官府耍赖,不让兑换了,自己也不过是损失了一天的收入而已。

而且这么做,相当于每天收纸币,不但少了好多兑换的麻烦,还能吸引不少持纸币的顾客。

于是,矮个子也赞同商贾的建议。几个人一边商量着纸币的事情一边走去银行。

到了大明皇家银行后,三人为这银行的建筑而惊叹,感觉宏伟、大气。而且地面上虽然不是大理石铺成,但其平整之程度犹如大理石。

所有窗户都用的是玻璃,使得房内的光线很好。壮汉和矮个子对此很是好奇,商贾比他们见识多,在一边给他俩细细解释这区别于琉璃的玻璃。

然后他们转到银行的大门处,看到有一个很大的布告区,上面张贴着一张大布告,详详细细地说明了大明皇家银行的职能。

他们三人看到三三两两地有人过来,像他们一样东张西望,显然是来探听情况的。

各处大门及路口处都有箭头指示,并有文字标明去何处。三人很方便地找到了纸币兑换银两的窗口。

他们发现这窗口就像当铺的窗口一样,做事人在里面,兑换的人在外面,三人打量了一会后就待在一边看是否有人过来兑换纸币。

在等的过程中,商贾断言肯定可以兑换银两。朝廷刚出的政策,不可能一开始就不能实施,否则就是给自己打脸了。

果然,在近黄昏之时,有人匆匆过来,到达纸币兑换窗口之后,从怀里掏出一些纸币,递给窗子里的人。

窗户里的人显然是有准备的,一会功夫,就换好了银两,那人塞在怀里后又匆匆地走了,就像做贼一样。

壮汉看得比较奇怪,问商贾道:“他为何如此匆忙,大明皇城根下,总不可能有人抢他银子吧。”

商贾看着那人的背影,想了一会,低声道:“这人肯定是某位官员的家人,不放心纸币,就派了家人过来兑换。但又怕被别人看到,说他不拥护朝廷新政,因此匆忙来去。”

“大哥为何如此肯定是官员家人?”壮汉不解地道。

“今日普通百姓谁有纸币,你,还是你,是不是,我们都不可能有纸币。现在有纸币的只有朝廷官员。”商贾解释道。

“那今日酒楼那位兄弟呢,他不是也有么?”矮个子不服气地道。

商贾看着自己这个二弟,然后说道:“你以为他就不是官府中人了么?”

壮汉听得恍然大悟道:“大哥是早就知道他的身份了,难怪不让俺去破坏他的好事。”

商贾微微一笑,朝廷这找人说事的伎俩说穿了也没什么,只要做生意的,都会。

他对两个兄弟道:“走,回去吧,他们是什么身份,我们不用管,我们只需要知道这背后的意思就成了。”

“大哥说得是。”矮个子也赞同他的意见。

三人往回走,到分开的路口时,商贾又叫住了正准备回家的两人道:“这里应该有一笔小财可以发,虽然有风险,但我认为可以值得一试。”

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288章 背水一战第145章 推荐甘薯第627章 剃发易服第168章 银行第498章 藩王会议(8)第308章 要自救第65章 监军第364章 龙子龙孙第536章 峡谷大撤退第828章 第二重运粮保险第688章 脑袋被驴踢了第498章 藩王会议(8)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576章 大灰狼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第581章 愿为向导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223章 赎罪银第91章 舍命相救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334章 不摆谱第49章 扁人第624章 勋章第88章 年夜饭第141章 皇帝分赃第789章 睡吧乖第304章 惊闻噩耗第168章 银行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595章 灭个干净第826章 两份银第371章 取自朝鲜第117章 工匠的处境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105章 匆忙善后第230章 朝局大变动第473章 都有收获第270章 战前分派任务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153章 府内见闻第412章 屌丝的力量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743章 洗衣机随便洗第775章 文明的进步第836章 第三重保险第845章 北方舰队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协第579章 里子面子都有了第750章 祖大寿的愿望第49章 扁人第460章 冰棍第648章 吐血第452章 改造鸟铳第781章 京师沸腾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437章 练兵提上议程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682章 突变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138章 永平第788章 朕要了第87章 漱口第412章 屌丝的力量第226章 宋应星第123章 解析裹脚第456章 张献忠的观察第109章 再议盐政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669章 危急万分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73章 汰兵插曲第346章 兵败如山倒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第359章 荣华富贵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387章 四小归心第563章 郑芝龙的惊诧第647章 空城计第418章 汉中烟草第708章 自然灾害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170章 水泥建筑第383章 登莱巡抚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9章 指点江山第762章 兵变第606章 懦夫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319章 份内之事第840章 徐霞客归来第238章 建虏自大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65章 监军第690章 建虏求和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