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我胡汉三回来了

“我胡汉三回来了!”

过了响午,当钟进卫望见远处京师那高大的城墙时,勒住了马,挺起上身,大声地吼了起来。

吼完了之后,钟进卫觉得浑身舒坦。

官道上避在两边的行人看着这个姓胡的,暗骂哪里来的神经病,当着官还这么激动。

钟进卫这行为,还造成了一些人的困惑,就是跟随他身后的人。

在钟进卫的吩咐下,四小就跟随在钟进卫的身后。其中的艾能奇好奇地问钟进卫道:“侯爷,您以前叫胡汉三么?”

马祥麟、王鹏、李老四等人都侧耳倾听钟进卫的解释,他们也一样好奇,中兴侯说我胡汉三回来了是什么意思。

他们比四小明白多一点,就是一个人换名字,一般是不会换自己的姓氏。也因此,他们更是好奇中兴侯为何会喊出“我胡汉三”来。

“呵呵,你想知道啊?”钟进卫的心情很好,闻声转过头,看向艾能奇问他道。

不但艾能奇点头,孙可望、李定国和李文秀也跟着一起点头,看着钟进卫,像个好奇宝宝似的神情。

钟进卫回转身,让胯下的马慢步而行,一边回忆着说道:“这其实是我家乡的一句经典台词,或者说,是一个故事里面的一句流传很广的话。”

“侯爷,是什么故事呢?”这回是李文秀问了,孩子对于故事,就像对于糖人一样,一般都没有免疫力。

于是,钟进卫就给四小说起胡汉三的故事,当然去掉了时代的特征,编造了一个古代的背景。

李老四看着四小很亲密地围在中兴侯的周围,听着中兴侯兴致勃勃地给他们讲故事,心中微微有点吃醋。

这人和人就是不能比,前面这几个人才见了中兴侯多久的面,就亲密成这样了。

快到城门时,钟进卫才讲完。

四小意犹未尽地在脑中回放那句我胡汉三回来了的意境,一下就到了城门处。

有王鹏这些东厂护卫在,亮了腰牌,就直接进了城。

钟进卫在进城之后,转身对李老四道:“你先带他们四个回府去,让于叔给他们?他们安顿下。”

李老四犹豫了一会,还是问钟进卫道:“侯爷,他们四人以何种身份安顿呢?”

他就是再笨,也看得出来,钟进卫根本就不是拿他们当护卫用的。

钟进卫不在的时候,他把握不住这四人到底该如何对待,只好问了。

四小比一般的同龄人要成熟,钟进卫在见面之后,如此之好地对他们,显然超出了护卫的范畴。

他们不知道中兴侯到底要怎么对待他们,因此在未知答案之前,都有点紧张地看着钟进卫。

钟进卫听了李老四的话,想了一会道:“就以我侄儿的身份对待吧。”

“是,侯爷。”李老四得到确切的答案,心道这四个孩子的地位果然比一般人都高。他赶紧答应一声,然后就招呼四小跟他先回侯爵府。

四小互相看看,然后李定国率先下马,就在大街上跪了下去,其他三人见到李定国的动作,也跟着李定国一起行动,跪到了地上。

“叔父在上,请受侄儿三拜。”李定国朗声说道。

“叔父在上,请受侄儿三拜。”其他三小也跟着说了起来。

然后四小就在大街上磕起了头,浑然不顾远处旁观行人好奇地眼光。

钟进卫一见,赶紧下马去扶他们。

此时四小已经恭敬地磕完了头,因此任由钟进卫扶起他们。他们看着钟进卫,感觉自己又和中兴侯的关系亲了一分。

钟进卫看着四小,分别摸摸他们的脑袋瓜子,想起这四人在历史上的事迹,微微感叹了下,然后交给李老四,让他带回府去。

钟进卫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仿佛是为自己的行为做个注解,出口赞道:“懂得感恩的孩子,谁都会喜欢的。”

马祥麟刚才在一边看了,本来觉得这四个小孩真会做人,应变很快,给根竿就往上爬了。

没想钟进卫却赞扬他们懂得感恩,他略微一滞,然后跟着钟进卫赞扬了一句:“恭喜侯爷,收了四个不错的侄儿,真懂事。”

钟进卫呵呵一笑,然后翻身上马道:“走,我们去向皇上交旨。”

事先王鹏已经向他说过,钦差回京要先面圣交旨,因此钟进卫才有此一说。

当下,一行人就往紫禁城而去,没多久就到达了午门外。

钟进卫并没有去那一排水泥朝房侯着,而是直接近到午门处。

守卫的侍卫认得钟进卫,一看来人是好久不见的中兴侯,当即为钟进卫去通传。

钟进卫在等待崇祯皇帝召见期间,四处环顾,转身看到了不远处的大明皇家银行,发现那边的人气比自己走之前要高了很多。

不时可以看到人进人出,看来银行的业务还不错。只是不知道具体如何,钟进卫有点心痒痒,很想马上知道。

不过此时他不能走开而先去银行,因为他得等崇祯皇帝召见。

一想起崇祯皇帝,钟进卫又想他现在在干吗,自己不在京师这段时间内,又做了些什么事情,给崇祯皇帝的奏章中所说的那些事情,崇祯皇帝有多少交代下去做了?

正当他在左思右想之时,一个声音从午门处传来:“侯爷,您可回来了,皇上急传!”

钟进卫闻声看过去,原来是老相识王承恩,正眉开眼笑地站在门洞处跟自己打招呼。

“啊,王公公,好久不见,怎么劳动您大驾过来通传啊!”钟进卫也热情地回应,抱拳一礼,回应王承恩。

“因为是侯爷您啊,皇上特意让咱家来接您。快跟咱家走吧,莫要让皇上等久了。”王承恩对钟进卫说完之后,又对马祥麟道:“这位是马指挥使吧,皇上一并召见。”

走在路上,钟进卫关心地问王承恩道:“皇上最近还好么?”

王承恩一边在前急走引路,一边笑着回答道:“侯爷帮皇上赚了那么多银两,真是少了好多烦恼的事儿。不过皇上现在也还有事情在烦着呢,正在文华殿和内阁阁臣议事。”

钟进卫一听,连忙再问道:“是什么事情烦,建虏又有动静了?”

“不是,是为了唐王的事儿。”王承恩摇着头答道。

“唐王,是宗室么?”钟进卫快走一步,接近了王承恩一点才问道。

马祥麟自知身份,还没资格关注朝堂上的事情。因此,他落后几步,不声不响地低着头走路。

王承恩是这世上知道钟进卫来历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他明白钟进卫对于大明的一些基本情况不是非常了解,就耐心地回答道:“是啊,就是封在南阳的唐王。”

说到这里时,文华殿就在前面,王承恩就补充了一句道:“侯爷,估计皇上会咨询您的意见,您进去就知道了。”

钟进卫看着面前熟悉的文华殿,便不再问王承恩,也不再说话,拉了拉自己的衣服,暗自说道:“我胡汉三回来了!”

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28章 浩劫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181章 昌黎动员第387章 四小归心第747章 郑成功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525章 报纸渗透第214章 万人敌第540章 大明万胜第281章 形势依旧严峻第97章 闻报震怒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45章 银子第387章 四小归心第573章 出发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协第176章 捷报分析第25章 拖拖拖第324章 己巳之变终章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第39章 查漏补缺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第675章 束手无策第3章 相信(1)第227章 投石报信第639章 严管报纸第641章 建虏反扑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15章 偷鸡不着第435章 急报之议第657章 关宁军的任务第795章 粮食危机第99章 江阴八十一日第286章 挖坑等明军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8章 两策之论第49章 扁人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764章 此生无憾第183章 劝降不成第258章 战争理念第840章 徐霞客归来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123章 解析裹脚第599章 汉民怎么办第717章 冷面孙传庭第29章 饷银(1)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77章 胡正言第269章 阻击建虏第59章 厂卫第510章 到西洋送礼第206章 抵触攻城第59章 厂卫第215章 盐商的对策第536章 峡谷大撤退第642章 扩招锦衣卫政委第662章 时间就是胜利第2章 相识第97章 闻报震怒第865章 电第286章 挖坑等明军第682章 突变第284章 清水明月关的危机第587章 沈阳城外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641章 建虏反扑第306章 晋商的作用第578章 暗流涌动第157章 贪心不足第234章 鼠疫第836章 第三重保险第675章 束手无策第678章 东西方战船的差距第705章 张献忠的生活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247章 思海战第640章 粮食问题第539章 战后第45章 银子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103章 开中法第809章 幼学的冲突第258章 战争理念第742章 万事俱备第611章 明军威武第255章 大奸似忠么第355章 不听劝的后果第586章 奴酋上当了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151章 期盼第423章 自己儿子怎么办第420章 利用烟草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94章 一线生机第593章 杀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