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

有关大明宗室问题的思考,钟进卫在开封府听闻了相关事情后就在做了。

他在路上的时候也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但却不知道在大明的环境里提出来,会不会不适合,毕竟自己的这个解决方法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这个唐王,确实是犯了忌讳。不过却也刚好是个引子,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皇上听听。

至于这个唐王,自己又不熟悉,钟进卫并不想单独的讨论他。如果崇祯皇帝听取了自己的建议,自然也会对唐王有个处理的。

这个唐王,如果有人跟钟进卫说就是后世历史上的隆武帝,则他一定会听说过。

在南明的历史上,只有这个隆武帝的作为还有点样子。他生活检点,宫中没有什么宠妃,只有皇后曾氏。他用抗战派,收李自成农民军余部,一度收复了安徽旌德、宁国等失地。只是最后被郑芝龙给坑了,这也是他自己没有直系军队的原因。

但在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效应,唐王朱聿键提前就藩,也提前出兵勤王,才有了钟进卫一回到京师就见到的这个事情。

“陛下,臣在路上亲眼见到和听闻了一些事情,和此有关,臣请单独奏对。”钟进卫从凳子上站起来,躬身请示道。

内阁辅臣们一听,不会是哪里的宗室又出什么问题了吧。要单独奏对,难道事情还不小?

这些人虽然有点八卦,但在官场混了多年,又是七老八十之人,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该知道的事知道,不该知道的事还是不知道的好。

因此,内阁辅臣中并没有人站出来责问钟进卫,为什么不当他们的面奏对。

崇祯皇帝则没有多想,钟师傅既然提出了这个要求,自然是有他的原因。

于是,他对内阁首辅温体仁道:“朕好久没见钟师傅了,正好趁机一叙。温卿,你们先回去议下马指挥使的赏赐吧。”

温体仁闻言领头站了起来,躬身对崇祯皇帝一礼:“是,陛下。”

钟进卫看着内阁辅臣们在温体仁的带领下,依次退出文华殿后,又见殿内还有宫女内侍,就又?就又对崇祯皇帝道:“陛下,有些事情可能会涉及到臣的家乡。”

崇祯皇帝心领神会,就又让内侍宫女都退了出去,只留下一个王承恩在身边服侍。

他有点好奇,不知道钟师傅如此行事,到底会说出一番和宗室相关的什么话来。

而钟进卫见殿内只有他们三人了,也不让崇祯皇帝久等,马上开口奏道:“陛下,臣在陕北大柏油堡见到了落魄如乞丐般的宗室,在开封府知道了大明宗室的具体情况。因此臣想到一些事情,说给陛下听听。”

“钟师傅请说。”崇祯皇帝点点头,认真听着钟进卫的言语。

他自然也知道大明宗室的现状,只是不知道钟师傅想说哪方面。

“陛下,都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本朝在所有的王朝中,算是最长的王朝之一了吧?”钟进卫注视着崇祯皇帝说道。

崇祯皇帝听得一怔,怎么钟师傅跟自己谈起这个来了。

“钟师傅,这话是何意思?”崇祯皇帝想起自己刚见钟进卫时,他就跟自己说大明也即将灭亡之事。

难道说自己不管如何努力,你钟师傅如何帮朕,都逃脱不了这个王朝的宿命?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脸上显出了一种沉重。

“陛下,臣是想和陛下讨论下这王朝兴衰的原因,从而让大明如何避免或者减缓这种因果循环,有一点浅薄的见解想说给陛下听听。”

钟进卫自然见到了崇祯皇帝脸色的变化,不过他也不担心,因为这事虽然敏感,但自己说的话都是有利于大明朱氏王朝的。

王承恩低着头瞄向钟进卫,心想也只有中兴侯可以在皇上面前说着肆无忌惮的话。

“哦,钟师傅请说。”

“陛下,每个王朝的末期,多半是民不聊生的局面。唐太宗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大部分百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那么动乱也将发生。而后一些人趁机作乱,或者外族入侵,朝廷都将无还手之力,改朝换代就是必然的结局。”

钟进卫的话虽不全面,但其所描述的内容也是末世王朝的一个现象。

崇祯皇帝皱着眉头点了点头,心里有点不舒服,这些话好像就在说现在的大明,因为西北、中原地区的旱灾,辽东的建虏都是比较符合这两点的。

“那么为什么王朝末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或者说为什么历代王朝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钟进卫的声音不大,问出了每个有想法的皇帝都会去思考的问题。

崇祯皇帝又听到了钟师傅特有的问答式的讨论,他知道钟师傅心中怕是有答案或者说有解决方法,心中一喜,配合着问道:“为什么?”

“归根结底是土地兼并问题,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如果一个王朝在这方面解决的不错,那么它的延续就会比较长,而如果没有认真对待这点,则很可能就变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就本朝来说,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了。”

钟进卫在说这些的时候,神情也是严肃,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崇祯皇帝没有说话,只是他脸上的表情告诉钟进卫,他非常关心这点。

“臣从京师出发,向西到陕北榆林,然后从河南到河北一圈过来,发现大明目前的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基本都集中到了官僚乡绅和宗室的手中。就开封来说,当地有一句话说中州地半入藩府,由此可见一般。普通老百姓则没有多少田地,却承担着很重的赋税。这个问题最好要给予解决才行。”

“钟师傅,该怎么解决呢?”崇祯皇帝稍微伸长了一点脖子,盯着钟进卫,急切地问道。

有关钟进卫在前面说得这些,崇祯皇帝心中隐隐也是知道的,只是他毫无解决方法。因此钟进卫这么一说,他就赶紧问了。因为他知道,钟师傅有解决方法。

“陛下,现在朝廷还需要官僚乡绅管理着大明,陛下现在离不开他们。因此要解决他们手中的土地兼并问题,暂时还不可行。”

“哪...”崇祯皇帝疑惑了,说了这么多,结果说暂不可行,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藩王手中的土地和众多的官庄、商铺,这些也都不交赋税,而且朝廷每年还要发给他们巨量的岁禄,这些都是目前大明的一个巨大负担,也是影响王朝兴衰的一个宗室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臣有一个解决方法供陛下参考。”

钟进卫说到这里,看了眼王承恩道:“臣建议陛下,不妨考虑下臣的建议。”

崇祯皇帝明白心急喝不得热豆腐,现在钟师傅能解决一件是一件,他连忙问道:“钟师傅快说下,是何建议?”

第168章 银行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245章 无敌炒股法第89章 危险临近第13章 辽东第436章 白杆军归第503章 生员之祸第102章 袁世振盐政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188章 昌黎第二战结束第389章 要解决宗室问题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176章 捷报分析第206章 抵触攻城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760章 老骥伏枥第775章 文明的进步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愿第34章 阎应芳第246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316章 雷锋语录第243章 宝钞隐忧第290章 胜了败了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445章 京师银行业的巨变第805章 义善社第540章 大明万胜第98章 厂卫正式出山第782章 班师回京第24章 防御第627章 剃发易服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139章 潜行失败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80章 通州路上第847章 再会唐王第811章 繁体和拼音第292章 会师第154章 已有改观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390章 到底在哪里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689章 重现大明无敌水师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605章 背后捅刀子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第617章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116章 陶瓷厂第813章 最长的奏章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446章 什么样的新军第841章 暴乳第725章 京师国子监第315章 立威第180章 三法独立第300章 宣传第201章 昌黎第四战(1)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279章 杀奴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499章 藩王会议(9)第802章 直升飞机第707章 再一次打击了建虏第251章 打赌第462章 最可爱的人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731章 哥萨克第357章 报应第356章 死亦无憾第669章 危急万分第526章 新军演练第200章 昌黎隐忧第333章 惊变第61章 布告第462章 最可爱的人第715章 追债第794章 钢铁厂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第599章 汉民怎么办第612章 血债血偿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38章 两策之论第653章 觊觎南海第713章 灯下黑第750章 祖大寿的愿望第122章 温育仁第468章 死营凯旋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454章 重视复社第736章 大明的优势第78章 思念第576章 大灰狼第865章 电第53章 集中供应第452章 改造鸟铳第752章 泪流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