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

崇祯皇帝看钟进卫的表情神态,很是郑重其事的样子,心中一紧,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连忙问道:“钟师傅,有何事情,尽管直言。”

温体仁也是很少见到钟进卫这样子,因此他也有点奇怪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陛下,如今草原形势的改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死营将士拼死厮杀而来的。当初他们为亲人,为大明百姓,为陛下分忧而自愿加入了九死一生的出塞复仇军。”

钟进卫虽然没有见到当时选拔死营出征的场景,但他回京师之后听别人说起,也能想象得到。那些最终加入死营的将士,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可以说是大部分死营将士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加入进来的。

崇祯皇帝被钟进卫这么一说,也想起了选拔死营将士的那一天,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个士卒站起来时那脸上带着的绝然表情。

“陛下,如今死营虽然凯旋归来,但还有那么多的将士战死在塞外。他们中的很多人相信都已没有了亲人,逢年过节也就没有人去祭奠他们。因此...”

钟进卫说到这里,他向崇祯皇帝深深一躬身道:“陛下,臣请朝廷出面为他们建一英烈祠堂,供奉其牌位,得享大明香火。”

崇祯皇帝还未回答,梁廷栋先说话了:“中兴侯,他们只是士卒而已,并且此事从未有过,恐怕不妥吧?”

钟进卫一听,刚挺直了的身体“霍”地一下转身看向他,面色肃穆地问道:“士卒怎么了,士卒和梁大人一样,都是为国出力之人。陛下一声令下,他们就把一腔热血洒到了塞外。有多少人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为陛下效命?大明的士卒千千万,站出来成为死营将士的人又有多少?如果任凭他们战死塞外而魂所无归,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还有谁会站出来?”

梁廷栋被钟进卫的连续反问说得哑口无言,一时无从辩驳起。

之前虽然他没有担任兵部尚书,但他也是随侍在御驾一侧的。他也看到了选拔死营的那一幕,那么多士卒里面也只有五千余人站了出来而已。

崇祯皇帝看着面对梁廷栋的钟进卫道:“钟师傅,朕准你所奏。为大明中兴之业,为大明的强盛而付出了生命之人,朕岂能薄待之。以后凡再有此事,都入此祠堂配享大明的香火。只要大明在一天,香火就不断!”

钟进卫听着崇祯皇帝说话时,已转了身子过来。

此时听完之后,他深深地再次躬身向崇祯皇帝行了一礼:“陛下仁慈,臣为陛下,为大明,战死沙场也心甘情愿。”

温体仁接着也拜了下去:“陛下真乃千古仁君!”

梁廷栋也只是觉得此事没有先例,死得又只是士卒而已,才有那一说。

他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那日在校场上,那些响应他的号召而站出来的人,在当时就给了他很大的震撼。

对比更多的那些不愿加入死营的士卒,崇祯皇帝的感觉很是强烈,他太需要这种能为他,为大明效死命的士卒了。

崇祯皇帝给钟进卫表态之后,就转向温体仁道:“温卿,你来筹备此事,就在午门选址建一个,让大明官员进出紫禁城的时候都能看到。警醒他们,努力为朕办事,为大明办事的人,不止是他们而已。”

“陛下,还请示下这英烈祠堂的规格。”温体仁躬身请示道。

朝廷对一些值得宣传事迹的百姓是有表彰的,比如贞洁牌坊,育子有方的嘉奖,还有年初在昌黎保卫战中被封为拽梯君得以立祠的事。

可像中兴侯建议的这么大范围为战死将士立祠堂,按照崇祯皇帝所言还要建在午门,就无从参考了,因此温体仁才不得不请示。

崇祯皇帝一听,看了钟进卫一眼,想了一会后道:“既然要建,就不能太小了。平时可受百姓祭拜,重大节日则由朕亲自去祭奠为大明而死的将士。”

钟进卫听得点点头,这好啊!比那啥纪念碑强多了,不过貌似和那岛国的啥差不多了。

谁知崇祯皇帝的话音刚落,温体仁和梁廷栋就齐齐反对:“陛下,万万不可。”

崇祯皇帝的脸色一沉,不高兴地道:“有何不可?”

温体仁和梁廷栋互相看看,最后还是温体仁回答道:“陛下以九五之尊往太庙祭奠是大明最高规格的仪式,如若陛下也同样前往这英烈祠堂祭奠,岂不是把英烈祠堂和太庙等同起来,这让大明历代先帝和勋贵王公情何以堪?”

钟进卫听温体仁的理由,说到底还是死者的身份问题。他们不反对建英烈祠堂,但坚决反对把英烈祠堂拔高到和大明皇帝、开国元勋等同的待遇。

这一点上,他倒是可以理解他们这些古人的想法,自己现在要是和他们争什么人人平等的话,那就是自己脑残了。

崇祯皇帝也是一时激动,没想那么多才有此一说,经温体仁提醒后,他退了一步道:“如此就让礼部负责此事可好?”

这英烈祠堂既然是朝廷出面建的,规格也不能太低,但也要低于太庙的规格才行,崇祯皇帝说得让礼部出面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折中法子。

签于崇祯皇帝之前强力表达这英烈祠堂要起榜样意愿的说法,温体仁便不再争辩,就这么办了。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此事在执行的时候,又遇到了阻力。

很多文臣以诸如建午门必经之地影响皇城威严,影响午门举行的国家大典等等理由,最终把忠烈祠堂建到了午门一角。

但让那些文臣也没想到的是,忠烈祠堂的香火及其旺盛,每天上香的百姓都需排队。

因为钟进卫的提议,也因为是明末这个特殊的时期,更因为崇祯皇帝的经历和志向,出现了一个祭奠大明英烈的祠堂。

这祠堂的出现,深深地刺激了大明军队的敢战之心。在随后的岁月中,有越来越多为大明的强盛为付出生命的士卒和将领等不够配享太庙的人得以进入这个英烈祠堂,享大明之香火。

除了钟进卫之外,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英烈祠堂在几百年后,最终还是和大明的太庙合并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第15章 偷鸡不着第377章 叮嘱第250章 红衣大炮第639章 严管报纸第131章 京营相关第182章 虏逼昌黎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391章 海兰珠第290章 胜了败了第23章 勤王诏第113章 道路衙门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51章 难民营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61章 布告第308章 要自救第110章 盐政细节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137章 得意建虏第178章 官官相护第593章 杀明军第35章 卢象升第736章 大明的优势第426章 谁主谁辅第577章 帮你借钱第595章 灭个干净第808章 水泥路边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588章 偷城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592章 明军太凶残了第798章 收名人上瘾第337章 老骥伏枥第691章 虽远必诛不是口号第595章 灭个干净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522章 人见人要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169章 内阁风波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356章 死亦无憾第412章 屌丝的力量第253章 数学的应用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532章 一丝不安第143章 《甘薯疏》第182章 虏逼昌黎第581章 愿为向导第764章 此生无憾第95章 脱险第604章 六王议政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832章 万事如意第283章 建虏并不笨第537章 猪头参将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564章 登莱的士气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614章 这是咋了第371章 取自朝鲜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第13章 辽东第84章 相逢而泣第698章 建虏的无奈第695章 心肝疼第670章 战事间隙第43章 早朝第763章 侯爷到哪里了第379章 李自成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99章 江阴八十一日第269章 阻击建虏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769章 关注第196章 救还是不救第809章 幼学的冲突第42章 交易第721章 郑芝龙出使日本第116章 陶瓷厂第57章 货币第98章 厂卫正式出山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230章 分道扬镳第679章 新军能行么第739章 建虏的现状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640章 粮食问题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265章 伏击中兴侯第630章 当场石化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4章 相信(2)第236章 水泥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