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登莱战报

钟进卫见自己的建议被崇祯皇帝采纳,并安排了下去,心中一阵激动。

过了好一会后,他才平复了心情,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之前令登莱巡抚出兵支援锦州前线。现在既然建虏已退了回去,一则其战略目的已达到,二则建虏兵力收缩回去,必然会增加登莱一线的压力。登莱巡抚才到任不久,还需一个熟悉训练军队的过程,不如派人前去通知下,免得他们遇到优势建虏而损失惨重。”

崇祯皇帝点点头,钟师傅说得有道理,卢象升过去确实没多久,之前的旨意也只是希望他的骚扰能逼退锦州的建虏而已,现在已经达成目的,自然就没必要继续打下去了。

于是,他就回答钟进卫道:“就依钟师傅所奏。”

崇祯皇帝刚要传旨派人之时,殿外又传来动静。声音渐渐清晰起来:“登莱捷报,斩杀建虏四百四十六名,烧建虏粮草无数。”

文华殿内的几个人都听清楚了,不由得一个个都露出一脸喜气。

兵部尚书梁廷栋当即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锦州退兵,必然是登莱把建虏打疼了。”

崇祯皇帝笑着点点头,不用他说,大家应该都已猜出来了。

报捷的使者很快就进入了文华殿,跪倒在地向崇祯皇帝再次报捷。

一边有眼力的内侍早已等候在一边,当即取来捷报,献给崇祯皇帝。

钟进卫和温体仁以及梁廷栋都看着崇祯皇帝在看捷报,等着听具体的战况。心里想着卢象升刚到登莱才没多久,竟然打了一个大胜仗,真是让人意外。

不过梁廷栋等着等着忽然又开始担心起来,他想起来之前的时候,登莱巡抚说是要入朝作战,不会是把朝鲜人的头颅当建虏的来算了吧?

但他注意观察崇祯皇帝的脸色时,好像觉得自己的想法又不像,因为崇祯皇帝脸上的喜气是越来越浓,那嘴都要笑得裂开了。

忽然,崇祯皇帝“啪”地一声,把奏章一合,对看着自己的钟进卫说道:“钟师傅,你推荐的这个卢象升还真是厉害。当初在清水明月关的时候,他擒获奴酋,朕还觉得是运气。但现在他在登莱又取得了一个大胜,真乃朝廷之栋梁也!”

听崇祯皇帝这么称赞卢象升,底下三人就更是想看具体的战报了。

钟进卫先拿到内侍转送过来的奏章,马上就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点头。

原来卢象升当日得到刘兴治的汇报后,原本是打算率军前往朝鲜境内,由逃到东江的朝鲜人为向导,准备狠狠地给四处搜粮的建虏一个打击。

可没想刚到皮岛的当天夜里,又有朝鲜人逃到皮岛,并带去了一个消息,说是建虏把在朝鲜征集到的粮食装了很多辆大车,刚出发回辽东。

卢象升原本就推断出辽东建虏缺粮,听到这么一个消息,怎么都不会放过。

他在问清楚护送粮草的兵力只有五百建虏和一千朝鲜步军后,便当机立断,率军改变了主攻方向。

他一边先派出各岛的明军去骚扰迷惑建虏,一边则从海路前去追赶建虏运粮车。

在派出的夜不收侦察到建虏车队的踪迹后,卢象升就决定一网打尽。

理由有两个,第一,护粮队伍中有战力的只有五百建虏而已,另外那一千朝鲜步军,建虏把他当苦力,明军当他不存在。

第二,如果能把这批粮食在半路给劫了回来,不但能让建虏更缺粮,还能解决登莱的粮食问题,不至于那么窘迫。

因此,卢象升一边命令阎应元率领船队沿着鸭绿江往上接应,一边命令祖大乐和自己临敌时看旗号两边包抄敌军,力争全歼。只有这样,才有时间把粮食抢运到鸭绿江边。

为此,卢象升不惜损耗马力直追建虏运粮车队。

虽然最终追上的地方,离建虏驻兵所在的凤凰城近了点,但好歹还是追上了。

此战利于速战速决,但追赶建虏的骑军能不能完成此任务,卢象升有点担心。

因为骑军中的一部分是他的标营,大部分是之前他带去京师勤王的民壮。虽然经历了清水明月关一战,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可这追击战毕竟和以前不一样,面对的建虏也不是上次那种疲惫至极,连夜逃跑的建虏可比。

剩下的骑军则都是关宁骑军,虽然装备不错,但其在野外面对建虏的战绩实在太差,甚至在京畿之战中还被疲惫至极的建虏给打得落花流水。

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卢象升给祖大乐下了严令,包围建虏运粮车队后,务必不能让建虏逃走一骑。

而后他自己亲自冲阵主攻,打掉建虏的顽抗主力,撕开建虏的缺口。

也因此,他不管是在追击过程中,还是在厮杀的时候,都冲在第一线。

但最终却还是功亏一篑,从祖大乐的防线上被跑了五十多个建虏。

凤凰城的建虏在得到消息后,肯定会疯狂反扑。明军在之前已经耗尽了大半的马力,如果不当机立断烧掉粮食而徒手跑路的话,可能就来不及撤到鸭绿江了。

在要粮食还是要这支骑军的选择下,卢象升选择了骑军。

当阎应元的船载着骑军离开岸边时,建虏就追到了,不过只能干瞪眼骂骂人而已。

卢象升以祖大乐作战不力,其统领士卒违反军纪为由,把他的副将降为参将,仍任原职戴罪立功。

另外也上报了一批此次战事立功的人员名单,其中赫然有多名流放到登莱的农民军首领。其中以张献忠最为突出,杀掉的建虏最多。

温体仁在钟进卫看完后,也看了奏章,一边传给梁廷栋一边叹道:“真是可惜了那些粮食!”

他是首辅,民事上操心操力的不少,对各地的粮食情况也有个数。那么多粮食要是被卢象升成功截获的话,至少登莱的粮食在短时间内就不用操心了。

崇祯皇帝刚才只顾着高兴,听温体仁这么一叹,也想了起来。他一拍御桌说道:“待验过首级之后,内阁同兵部会商,对有功将士论功行赏,朕另赐登莱巡抚尚方宝剑一枚,三品以下武官可先斩后奏。”

温体仁知道崇祯皇帝因为那祖大乐作战不力,而决定给卢象升更大权力,以便众将慑服,不敢不尽心听令。

钟进卫看着崇祯皇帝处理事情,想着登莱一事,联想刚之前的事情。

忽然又多了一个主意,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不如让登莱把首级尽快运来京师,和死营献俘一起,给那些蒙古人多一个震撼如何?”

“哈哈,好,钟师傅言之有理,就照这么做吧。”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京师就为这个事情忙碌起来。各项环节都要安排好,以便后面有关修路的事情能顺利开展。

第648章 吐血第127章 侯府对持第117章 工匠的处境第68章 老少合谋第751章 我来了第810章 吃西瓜第625章 下一次战事第86章 理想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555章 大明定远侯第718章 体检结果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170章 水泥建筑第178章 官官相护第229章 军中不稳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202章 昌黎第四战(2)第267章 功败垂成第288章 背水一战第678章 东西方战船的差距第47章 物价第201章 昌黎第四战(1)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7章 变故第60章 猛虎出笼第263章 悔不当初第775章 文明的进步第663章 摸不着头脑第402章 做起来难第607章 一招打建虏第374章 巡抚衙门第225章 再访教坊司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779章 翘首以盼第525章 报纸渗透第206章 抵触攻城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507章 阎应元的请求第621章 玄虚第625章 下一次战事第790章 大赏第53章 集中供应第392章 代善给明军创造机会第801章 斗战胜佛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345章 背水一战第122章 温育仁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432章 鱼松计划第477章 新军配置第515章 持久战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215章 盐商的对策第507章 阎应元的请求第412章 屌丝的力量第626章 莽古尔泰的下场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584章 海滩演讲第725章 京师国子监第95章 脱险第847章 再会唐王第60章 猛虎出笼第336章 袁可立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337章 老骥伏枥第336章 袁可立第314章 赌约第70章 汰兵安置第657章 关宁军的任务第440章 登莱出击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277章 求援滦州第597章 胜利者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679章 新军能行么第787章 新的三军第372章 一石二鸟第227章 兄弟情第465章 大明聚宝盆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607章 一招打建虏第737章 以大明为首的联合国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826章 两份银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105章 匆忙善后第709章 勘探船归来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203章 昌黎第四战(3)第577章 帮你借钱第485章 明三藏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