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

钟进卫拿到孙承宗的奏章看了看,发现孙承宗的策略还是筑城递进压缩建虏空间。

奏章上写了首要一步就是重修大凌河城,并言明只要大凌河城建好,宁锦就多了一份安全,那些野外的肥沃之地就可以开垦出来,也能减轻朝廷的负担。

在奏章中,还特别提到了用水泥来修建,不但牢固,而且速度更快。

钟进卫觉得这主意也可以,现在国库在自己的努力下,应该也能支撑这个计划。甚至可以把原本用于天津卫的钱先用于这个计划,毕竟天津卫暂时还没有大规模建设的打算,最多是修一个港口出来。

但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满意,甚至压了好多天呢?

他合上奏章,想给温体仁,却见他摇首示意,显然已经知道奏章的内容。

于是,他就还给一边的王承恩,然后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孙大人这法子也算稳妥,不知为何陛下要压着呢?”

崇祯皇帝见钟进卫没瞧明白,就给他解释道:“关宁前线,未尝有过和建虏野战取胜的战事,甚至非迫不得已,都不敢出城。如此一来,要是大凌河城修建完毕后,建虏围而不攻,然后派兵进入宁锦一线,或到山海关,那么这一片开垦出来的良田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建虏?”

钟进卫一想,崇祯皇帝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在历史上好像大凌河重新修好后,就是被围死的。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了,也不一定再会有这个结果。

在历史上,建虏攻下大凌河城也是动员了全国的力量,围了好多个月,直到城里没粮后才打下来的。

那个时候,他们不用担心登莱一线,不用担心后方空虚。

但现在不一样了,甚至可以说,建虏对登莱明军的担心,更甚于对宁锦一线明军的担心。

因为宁锦明军躲在乌龟壳里面,只防守不进攻;而登莱明军却频频出击,让建虏不光是人员,连粮食都损失不少。

钟进卫想到这里,就向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言之有理,不如让孙大人那边证明他们也有野战之力,至少要时常派兵出去骚扰建虏,不能光凭城池坚守,那么就可以同意他以城为跳板,逐步向前压缩建虏的空间。”

崇祯皇帝听了钟进卫的建议,一下沉默不语,思考起得失来。

温体仁歇了一阵,精神好多了,他也开口说道:“中兴侯,筑城递进法虽保险,但花费巨大,这点也不可不考虑吧?”

钟进卫一听,转向温体仁说道:“温大人,费用确实是高,但只要能有效防止建虏再度南下,还是值得的。再说,这些钱最多也是提前用了而已。”

崇祯皇帝虽思考着,但也在听着两个臣子的说话。

此时一听钟进卫的话,有点好奇地问道:“钟师傅为何说筑城的钱只是提前用了而已。”

钟进卫一听崇祯皇帝问话,就转过头来解释道:“陛下,之前已经有计划,北美航线需要大型补给站。而且最好是从海参崴为出发点,省却朝鲜半岛这一大段海路。那么陆上之路也需要补给点,需要建城。因此,大凌河城也可以当沿途的补给点先建了吧。”

虽然钟进卫的这个解释并不是很让人信服,但结合所有因素看起来的话,也还将就吧。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转头看向温体仁,咨询道:“温卿的意思呢?”

温体仁刚才也一直在考虑,见崇祯皇帝问起,就回答道:“陛下,臣同意让宁锦一线证明有能力依托城池有和建虏野战之力,则可同意其所请。”

崇祯皇帝见温体仁也这么说,就同意道:“如此,朕就按照这个意思回复孙师傅了。”

也就是说,关宁一线要出力证明给朝廷看,然后才会得到军费,朝廷不会再无条件的支持关宁一线了。

这事议完,温体仁和钟进卫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了。

不过当钟进卫走出紫禁城,刚到午门口时,顾百川呈给他一封信道:“这是登莱信使给侯爷的信。”

钟进卫听了有点奇怪,不过转念一想,以为是阎应元的家信,就笑着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却发现是张献忠给四小的信。

他当即笑着叫过跟在自己后面的李定国和李文秀道:“你们的义父给你们来信了。”

说完,把信递给了一脸惊喜的两小。

两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能自己看懂张献忠托人写的信了。

看完之后,李定国又惊又喜又羡慕地赞道:“义父就是厉害,杀了那么多建虏了!我什么时候也能像义父一样,能上战场为国出力就好了。”

钟进卫听了笑笑,对他俩说道:“去京营把另外两个叫回来,今晚每人都写封信,给你们义父寄去,也汇报下你们的所得。”

看着两小高兴地骑马离去,钟进卫在心中微微点头。他们已为侯爵侄儿,前途一片光明,却仍然由衷地表现出对底层义父的欢喜,这几个孩子不错!

钟进卫想着也给阎应元写一封信,跟他说说东南水师的注意事项,让他多注意郑芝龙这个人。

再说辽东建虏在卢象升的骚扰下,粮食缺口已经显现出来了,对汉奴在原本不多的食物基础上开始再次限制。

此时在汉奸范文程的府上大堂,他正坐在上座看着跪地上的三人说道:“你们要知道,主子我宅心仁厚,你们才能吃得饱穿得暖。”

“主子仁慈,奴才感激在心。”跪地上三人中的一个马上回应道。

另外两人则是唯唯诺诺,嘴上好像也在说,却听不真切。

范文程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道:“你们的表现,主子我也比较满意。因此暂时府里的活计就不用你们干了,主子我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们。”

还是刚才那人抬头看向范文程,请示道:“主子有事尽管吩咐,奴才一定尽力去做。”

“范大玄,你是最为机灵之人,主子我就给你们一个任务,在盛京附近帮主子我去查探有否会铸造火炮之汉奴。”

范大玄,不,其实是唐大玄一听,一脸惊喜地问道:“可以随处走动?”

他和谷满仓以及猴子三人刚好被奴酋皇太极作为赔偿,赏赐给了范文程,以安慰范文程丧母,夺妻之事。

他们的姓是范文程要求改的,而且要求让他们必须自称奴才,他自己则是一口一个主子我。

看来是平时在建虏面前称奴才久了,就在家里自我慰藉下那颗虚荣的心。

第67章 将爷第384章 登莱战略第698章 建虏的无奈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脸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802章 直升飞机第306章 晋商的作用第150章 各方涌动第267章 功败垂成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210章 反腐难啊第33章 苏醒第139章 潜行失败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266章 屠城第513章 咱是活雷锋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78章 思念第581章 愿为向导第496章 藩王会议(6)第217章 贪腐反逼第48章 结账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84章 相逢而泣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733章 荷兰人的反应第760章 老骥伏枥第69章 汰兵得行第181章 昌黎动员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787章 新的三军第192章 第二次劝降昌黎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54章 红会雏形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156章 刘兴祚第188章 昌黎第二战结束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791章 大明危机第746章 天津卫第480章 明人去过北美否第306章 晋商的作用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229章 下有对策第11章 昏迷第457章 杀神第829章 严打第432章 鱼松计划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300章 宣传第318章 范永斗现身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456章 张献忠的观察第354章 竞拍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编队第95章 脱险第65章 监军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709章 勘探船归来第630章 当场石化第617章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422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576章 大灰狼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623章 担得起第586章 奴酋上当了第617章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57章 货币第769章 关注第847章 再会唐王第581章 愿为向导第544章 威胁信第653章 觊觎南海第278章 伏击建虏第15章 偷鸡不着第238章 建虏自大第411章 登莱困境第642章 扩招锦衣卫政委第778章 战后困境第95章 脱险第8章 担忧第59章 厂卫第675章 束手无策第619章 好想看电影第803章 路见不平一声吼第503章 生员之祸第682章 突变第290章 胜了败了第97章 闻报震怒第474章 建虏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