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宋氏镜片

京师久违的雨终于在雷电交加中下了下来,让不少人为之欣喜。

这种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多久时间就已到尾声,变成了一丝丝细雨正在收尾。

虽是如此,天气却不再闷热,清凉的气息让很多人的脑子为之一清。

可也有人并没有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他就是宋应星。

实在想不出来,宋应星便躺在一张躺椅上,就在玻璃研究所的一个屋檐下透着气,看着外面的雨后情景换换脑子,也算是休息一下。

这点也是刚走的中兴侯所建议的,如果一门心思做一件事情而不得其门的时候,不妨停下来休息一下,再换个思路,说不定就会有解。

宋应星在心里其实真得非常焦急,因为中兴侯所交代下来的两件大事,镜子和显微镜,都没有试验出来。

镜子是赚钱的事物,眼下没有试验出来也不是非常急,只要不断地匹配原料不停地试验,终有一天能试验出来的。

可那显微镜,按照中兴侯的说法,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大门的钥匙。一个崭新的世界,涉及方方面面的领域,却因为自己迟迟没有成绩而耽搁着。

中兴侯也并没有骗人,这点从目前已经做出来的显微镜中就能得到验证,很多东西放大了一看,真得是打破了以往的认识。

可这倍数实在太低,并不足以满足需求来打开那扇大门。

中兴侯所叙述的那种高倍显微镜之所以一直做不出来,关键在于那镜片。

无论多么高明的工匠,都打磨不出来完美的镜片;

宋应星根据自己的经历,所知道的方法也一一和工匠商议并进行实践,却并没有改进多少,进度一直停滞不前。

回想着这历程,宋应星的脑子又开始隐隐作痛。他便从躺椅上坐了起来,伸手捧着屋檐下不断往下滴的水滴,一会就满了手心。然后往自己脸上擦,在这冷水的刺激下,脑子便又清晰了一分。

在躺回椅子后,宋应星又回想起刚来玻璃研究所视察的中兴侯。

虽然中兴侯并没有骂人,也没有催他,只是和他共同探讨些方案,并给他举例别人成功的实例,让他看看是否能获取灵感。

但宋应星还是无形中感到压力好大,中兴侯是他的恩主,自己要是长久没有成绩,势必会有人在背后议论。

说自己事小,毕竟自己没有做出来。可要是连累了恩主,使得中兴侯也被波及就太对不起中兴侯了。

宋应星躺在那里,视线刚好能看到屋檐。他的眼睛就注视着从屋檐下往下滴的雨水,脑中却还想着事情,对眼前景物视而不见。

他一会想想自己的事情,一会又想想那镜片,还想想中兴侯说得实例,实在想不出办法来。

良久,天已放晴,就只有屋顶剩下的雨水还在往下滴。宋应星不由得又叹了口气,用两手捶了捶脑子,想把脑中的这些事情都驱赶出去,好好休息一下。

他开始回过神来,眼前的景物便慢慢地印入他的脑海。

宋应星此时什么都不再想,就看着屋檐上的雨水往下滴。

这个场景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也有看过多回了。但他为了让自己不再去想那些事情,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眼前,看着雨滴一滴滴地往下滴,速度由快慢慢地减缓。

过了好一会后,宋应星终于不再去想那些事情了,脑子也不再隐隐作痛。

他舒了口气,这种转变注意力的方法还真是有效。

忽然,宋应星整个人都呆住了。眼前所看到的现象宛如再来了一次雷电霹雳,一阵阵的打在他的脑海中。

他看到屋檐上的水滴变得很慢,因为屋顶的雨水已经流得差不多的缘故,那水滴要过好一会才会形成一滴,再往下滴。这个过程,仿佛是电影的慢镜头,都展现在他眼前。

宋应星看到那水滴慢慢地变大、变大,最终因为太大而滴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水滴有变成一个球形。对他来说,他看到的是一个完美的弧形。

他本身就在想着所遇到的镜片磨制问题,现在一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又联想了起来。

这要是换作一般人,肯定是联想不起来的。就算是宋应星,如果不是因为中兴侯的视察、交谈,让他处于这种状态下,他也不会去关心屋檐上往下滴的水珠,也就不会发现这水珠的完美。

他当即兴奋地从躺椅上跳了起来,然后往玻璃作坊狂奔而去。

按照宋应星的想法,工匠们马上动了起来,开始试验宋应星的这个貌似天方夜谭一般的想法。

他让玻璃作坊的工匠先烧制一根细细的玻璃棒,就是后世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用来搅拌烧杯的那种东西。

然后直接就在火焰上烧玻璃棒的一端,让它融化成为一滴玻璃水滴。

试验的结果让宋应星很是欣喜,这种透明玻璃珠的一面确实非常圆滑,非常完美。

可是玻璃珠的另外一面因为太大所以比较粗,还是没有多大用处。但无论如何,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此时天色虽已黑下来,但整个玻璃作坊内的工匠都没有一丝想休息的样子,全都兴奋地听从宋应星的指挥,不断做着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被宋应星指挥的工匠找到了一种做法,得到了完美的玻璃珠。

就是先要手持玻璃棒的两端,把玻璃棒的中间部分在火焰上烤软,再拉成两半。

此时,原本中间的部份就变成细长的样子。然后,再把这细细的一端斜着拿到火上仔细烧烤,此时融化玻璃汁就会顺着这半截玻璃棒流下来,直到尖端的时候,就会凝成一滴泪滴似的玻璃珠。

这种完全由重力形成的完美凸透镜,不经由任何打磨,表面非常平滑完美。

宋应星在误打误撞之下,终于发明了虎克镜片。当然,现在肯定是不叫虎克镜片了。因为原本世界上第一个用这种方法做出高倍透镜的虎克,还有两年才会来到这个世界。

根据同样的原理,还可用烧细拉伸但并未烧断的玻璃棒,以夹具夹住两端烧烤其中间部份,经由巧妙的角度与时机调整来烧烤其中央使之半液化,以制造各种形状的透镜。

自然,想要随心所欲造出各种凸透镜,需要相当的经验。但是这种虎克镜片不需费时打磨,故而工匠可以在短时间内不断尝试,经验积累的速度非常快。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一天一夜的试验之后,世界上第一架高倍显微镜终于在大明玻璃研究所诞生了。

第745章 个人魅力不够么第536章 峡谷大撤退第93章 以一敌四第492章 藩王会议(2)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93章 以一敌四第475章 检验新军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810章 吃西瓜第557章 闭关锁国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756章 攻陷险关第300章 宣传第43章 早朝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137章 得意建虏第57章 货币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234章 鼠疫第143章 《甘薯疏》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829章 严打第139章 潜行失败第604章 六王议政第844章 你是灯塔第494章 藩王会议(4)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245章 无敌炒股法第846章 攻取大员第246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491章 藩王会议(1)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169章 内阁风波第96章 灭口第367章 洪承畴第7章 变故第609章 杀手锏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773章 皇太极的遗愿第258章 战争理念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843章 回京第262章 血债血偿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6章 个人所得税第26章 再坑第418章 汉中烟草第573章 出发第116章 陶瓷厂第11章 昏迷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413章 火烧通行宝钞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15章 偷鸡不着第152章 流水线和标准件第443章 中兴侯的鬼点子多第648章 吐血第662章 时间就是胜利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574章 应对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第678章 东西方战船的差距第143章 《甘薯疏》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121章 徐光启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584章 海滩演讲第208章 全军覆没第586章 奴酋上当了第840章 徐霞客归来第721章 郑芝龙出使日本第557章 闭关锁国第657章 关宁军的任务第840章 徐霞客归来第260章 首胜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840章 徐霞客归来第732章 那中兴侯本王认识第795章 粮食危机第829章 严打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666章 发现明军弱点第278章 伏击建虏第163章 山海关前的笑话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215章 盐商的对策第759章 急转直下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60章 猛虎出笼第66章 汰兵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489章 命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