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是胜是败

熊文灿和郑芝龙最终商定,多花点钱就多花点钱,只要能把阎应元拉下水是最好,不行再说。

让他们俩惶恐的始作俑者钟进卫,之所以这么做,是担心阎应元去了郑芝龙地盘,不明不白地没了。

既然是去了水师,那么肯定是要出海。这海上出意外的情况太多了,郑芝龙要是有害阎应元之心,让阎应元正常死亡的方法多了去,因此他才会写了那封信。

此时的钟进卫,才刚返回京师。去獐子岛的时候顺风顺水,回来肯定就不再顺了,因此多花了一些时间。

到达京师之时,已是下午时分。不过按惯例,钟进卫得先缴圣旨。因此,他先去紫禁城求见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一听钟进卫回来了,就马上召见钟进卫。他一直担心登莱的战事,不知道结果情况如何了。

钟进卫刚一进文华殿,还没看清殿内一共有哪些人,崇祯皇帝就焦急地问了:“钟师傅,战事如何?”

在路上的时候,钟进卫早已想好了说词,因此虽然他才进了殿门就被崇祯皇帝询问,却也不慌不忙,只是一脸庄重地回答道:“臣恭贺陛下,登莱巡抚卢象升经过了考验,确实是名良帅。”

崇祯皇帝一听,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么说来,登莱战事是打赢了?

文华殿内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当即就笑了起来,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之前就预料到了,此战必胜,今日果不其然!”

崇祯皇帝一笑,正待说话,却听钟进卫又开口道:“陛下,此战没有胜,其规模非常大,登莱兵力损失了差不多一半的兵力。”

殿内马上一片安静,首辅温体仁带着疑惑的神情先问道:“那就是败了?”

钟进卫转向温体仁,摇摇头道:“也不算败。”

“中兴侯,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战况到底如何?”站兵部尚书身边的左都御史曹于汴沉着脸,喝问道。

他也是早上刚到京师,因为破获了复社大案,为朝廷抄了那些盐商联盟的财产。所得数目比起八大晋商的资产,那是只多不少,朝廷又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愁没银子了。他自以为有了资本,腰板就硬了,说话也牛气了不少。

虽然崇祯皇帝知道复社之案其实是东厂破获的,但他主持了此次事情,因此钟进卫刚来之前,也正在表扬他。

钟进卫转头看向曹于汴,见他回来了,知道江南之事应该有结果了。

虽然他关心事情的结果如何,但眼下还是登莱战事为主,因此他先回答道:“请曹大人少安毋躁,我从头细细说来。”

于是,钟进卫就把皇太极担忧登莱,让汉奸宁完我和孙得功先策反了祖大乐,然后又布局引卢象升入陷阱,最后差点围歼了登莱明军的事,都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至于在最后新军救了登莱明军一事,他只是略微说了下,一笔带过。因为他要先达成目的后,回头再说新军的事不迟。

崇祯皇帝听得眉头都皱成了一团,这分明是一场大败仗,为何钟师傅却还恭喜自己呢!

他一直没表态,因为他相信钟师傅这么说,肯定是有理由的。

梁廷栋却听得一颗心沉了下去,这战事与他所料完全两样,建虏竟然出动了那么多人。别说登莱明军全部出动了,就是再加上关宁军,也不见得能打赢。

曹于汴听完之后,问出了崇祯皇帝心中的疑惑:“中兴侯,这分明是一场大败。虽有奸贼反叛,但也是登莱巡抚失察所致。损失了这么多兵力,为何还要恭喜陛下,难道你是要维护那登莱巡抚不成?”

钟进卫知道肯定会有人这么说,但没想到是曹于汴。不过他也不介意,转身面对他解释道:“曹大人,你可见过有如此受建虏重视的明军主帅么?建虏出动女真四旗、蒙古八旗,其总人数比起登莱明军只多不少,更不用说费劲心力挖陷阱了。”

钟进卫说到这里,便不再理曹于汴,转向崇祯皇帝奏道:“登莱以前从未受过奴酋如此重视,这一切皆是因为卢象升担任了登莱巡抚所致。由此可见,奴酋忌惮登莱明军,其实就是忌惮卢象升而已。”

崇祯皇帝听着钟进卫的辩解,并未说话,只是仔细考虑钟师傅所说之话。

“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如若因为一场败仗就处罚主帅,以后谁还会再出战,像某些地方一样缩城里不作为么?那今后所有的将领都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打仗必胜。”

钟进卫这一下说到崇祯皇帝心里去了,能干事,敢担当的臣子太少了。

温体仁这时开口说道:“中兴侯,话是这么说,可这次登莱的损失太重了些。”

钟进卫闻言转向温体仁,严肃地点点头道:“温大人说得没错,损失确实大了点。在建虏的重兵围困之下,连卢象升本人都多处负伤,一身战袍犹如从血池里捞出来一般。就算如此,登莱明军在卢象升的带领下,仍和建虏做殊死拼杀,绝不投降,真是可歌可泣,让人敬佩不已!”

温体仁听得有点愕然,自己说得意思,其实还是认为卢象升必须要当责任的。可经过中兴侯这么一解释,倒变成了朝廷还必须表彰卢象升了。

钟进卫重新转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衡量一场战事是否胜利,应该是取决于发动战事的目的达到没有,而不是看谁死得人多。”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懂,但不说的话,又往往会忽略掉。

“此次战事,登莱巡抚的目的是劫粮,这个目的没达到,因此可以说失败了...”

钟进卫说到这里,就被曹于汴打断了:“中兴侯...”

钟进卫把手一举,侧过头道:“请听我说完,谢谢!”

说完后,他又转回头继续对崇祯皇帝解释道:“但是建虏是战事的发起者,他们的目的是彻底消灭登莱明军,这目的也是没有达到。因此,臣才说这场战事是不胜不败之局。”

钟进卫一说完,曹于汴终于得到机会,马上发表看法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登莱损失确实太大,登莱巡抚必须为此负责。”

崇祯皇帝听曹于汴这么说话,心中也有点认可,不过当他的目光看向殿内的兵部尚书时,却又心有所思。

钟进卫见曹于汴紧紧咬着卢象升,不禁微微有点恼火,他沉着脸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第253章 数学的应用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757章 辽阳易手第731章 哥萨克第467章 登莱战报第504章 报纸第698章 建虏的无奈第98章 厂卫正式出山第93章 以一敌四第773章 皇太极的遗愿第592章 明军太凶残了第849章 崇祯六年第541章 乌超哈真第375章 断其根本第410章 卢某人做事不一般第439章 开中法救急第25章 拖拖拖第612章 血债血偿第527章 骡子和马第825章 时间紧迫第726章 太不象话了第33章 苏醒第504章 报纸第724章 四小请战第111章 水泥第94章 一线生机第701章 献宝第629章 阅兵仪式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449章 新式军服第761章 化敌为友第705章 张献忠的生活第679章 新军能行么第675章 束手无策第196章 救还是不救第324章 己巳之变终章第829章 严打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640章 粮食问题第25章 拖拖拖第224章 妄想坐山观虎斗第807章 得偿所愿第761章 化敌为友第77章 胡正言第401章 说起来容易第434章 大家都来捧场第319章 份内之事第238章 建虏自大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574章 应对第43章 早朝第336章 袁可立第24章 防御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4章 相信(2)第411章 登莱困境第652章 接受水营第459章 锦衣卫政委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657章 关宁军的任务第834章 缉私成果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么第26章 再坑第582章 男儿本色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739章 建虏的现状第505章 如何赚钱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304章 惊闻噩耗第208章 全军覆没第313章 绝不纵容第863章 有无学问第444章 皆大欢喜第569章 汉奸是最大祸害第829章 严打第111章 水泥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116章 陶瓷厂第147章 数理化第57章 货币第465章 大明聚宝盆第660章 包了饺子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750章 祖大寿的愿望第23章 勤王诏第293章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第117章 工匠的处境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92章 濒临绝境第818章 虎头蛇尾第545章 是胜是败第91章 舍命相救第625章 下一次战事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315章 立威第781章 京师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