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

曹于汴一见钟进卫的脸色,微微一愣,一时没有说话。

钟进卫见此就转向崇祯皇帝,再次奏道:“陛下,据东厂档头顾百川审问汉奸宁完我所知,这汉奸一开始的目的乃是通过登莱混到京师来,收买朝中官员施压甚至调走建虏所忌惮的前线将领。以往的时候,他们用此计屡屡得逞,否则也不可能让大明的军队一败再败。”

崇祯皇帝一听,大为吃惊,忙问道:“此言当真?”

其实崇祯皇帝此言是多此一问,东厂档头审问出来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欺君的。

曹于汴听了心中不由捏了一把汗,自己原本的意思就是想要治卢象升的罪,不说下狱,至少也要罢官才行。这意思要是说了出去,中兴侯再这么一讲,就等于自己往那被收买的人身上套了。

想到这里,他对钟进卫的手下留情又微微有点感激,要是中兴侯等他先说再拿出这个杀手锏的话,自己不说百口莫辩,日后留人攻击的口实是免不了的。

钟进卫这时才从袖子里抽出一卷纸,双手呈上道:“陛下,此乃这次的战报及三个汉奸的供状。”

一边的内侍不等崇祯皇帝吩咐,自觉上前接过并转呈御前。

文华殿内静悄悄地,都在等待崇祯皇帝看完。温体仁在等的同时看看钟进卫,心想中兴侯现在做事真是越来越老练了!

钟进卫一待崇祯皇帝看完资料,就先开口奏道:“陛下,登莱巡抚卢象升到任之后,战功颇多,因此才受到奴酋皇太极的忌惮,费劲心思要搞掉他却不如意。如果朝廷要治卢象升的罪,使他不再担任登莱巡抚之职的话,岂不是正好随了奴酋之意?他没办到的事情,朝廷帮他办到了。”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他看看殿内其他几个臣子,见他们也是若有所思的样子,一个个都没说话,就自己说道:“钟师傅,依你之见呢?”

钟进卫正等着这句话,当即回道:“陛下,有一句话说得好,赏罚必须分明。因此,登莱巡抚卢象升必须要受罚。但朝廷最终的用意还是要让登莱明军不失战力,继续使建虏忌惮其战力。基于这个目的,臣有以下建议。”

所有人都看着钟进卫,听他准备说些什么建议。

“一,死难将士要抚恤,并在英烈祠堂设其灵位为其招魂,享大明百姓之香火。”

“二,逃出生天的登莱将士也要表彰,这点无须朝廷出面,可由报纸刊登一些将士英勇杀敌的事迹,让天下人都知道,使敢战、善战者名扬天下。”

钟进卫说这一条,主要是考虑到大明军功是按首级记功。但登莱明军根本没有首级,如果照样由朝廷出面奖赏,其他边军就会有意见,也有失公平。

“三,登莱巡抚卢象升必须受到处罚,至于什么处罚就由朝廷商议好了。关键是让其继续在登莱巡抚之位上戴罪立功,痛击建虏。”

钟进卫说完之后,崇祯皇帝点点头,觉得不错,就先问首辅温体仁道:“温卿以为如何?”

钟进卫这几条并不需要花费朝廷多少钱粮,却能收获登莱军心,温体仁又何乐不为呢!

“陛下,臣以为可以。”温体仁躬身奏道。

刚才左都御史的反应比较大,崇祯皇帝就又转向他问道:“曹卿以为呢?”

“臣亦无异议。”曹于汴闻言马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崇祯皇帝得到他们两个的答复后,只是看了兵部尚书一眼,却并不向他询问,就直接道:“如此,就按钟师傅说得做吧。”

钟进卫一听,再次奏道:“陛下,此次战事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损失,臣以为乃是三名汉奸所致,不重处难以平民愤,也不足于警示后人。”

崇祯皇帝也是这个想法,他点点头道:“数典忘祖,罔顾君恩之辈,朕绝不会轻饶了他们。”

左都御史曹于汴这下找到宣泄口了,他义正言辞地奏道:“陛下,那孙得功,乃是朝廷失去广宁的罪魁祸首,没想这次竟然还敢为祸登莱,非千刀万剐不足于平其罪。”

梁廷栋一直没有说话,就怕有人想起他支持卢象升劫粮,导致失利之罪。此时一见殿内的矛头都指向三名汉奸,他灵机一动,也马上发表意见道:“不止孙得功,还有那祖大乐、宁完我也要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倒是温体仁犹豫了一下,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之前刚定下了所有罪犯一律流放海外,以补充建大型补给点所需之人力。这三人是否也应该如此处理?”

崇祯皇帝一听,转头看向最先提出处罚的钟进卫问道:“钟师傅以为呢?”

“臣以为,为蛮夷出谋划策,坑害我大明利益的汉奸,一律处以极刑,不在流放一列。不如此,不足以警示后来者。”

钟进卫毫不犹豫地回答了崇祯皇帝的问话,他最恨得就是汉奸。只是自古以来,汉奸一直层出不穷,让他很是叹息。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一下说道:“这汉奸的祸害极大,就交三法司定罪吧。”

他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同意曹于汴的处置了。因为按照这三个汉奸的所作所为,依律论罪,也是剐刑。

“有关登莱巡抚卢象升的处置,就按钟师傅的意思,内阁拟个折子给朕。”崇祯皇帝吩咐温体仁道。

“臣遵旨。”温体仁答应了下来。

此次战事有关登莱明军的事就商议的差不多了,卢象升也没有因为败仗而受之前其他类似人的待遇,真可谓是朝里有人好办事,真是一点不假。

一番讨论下来,天已近黄昏。崇祯皇帝早已注意到钟进卫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就对他说道:“此次要不是钟师傅及时赶到,后果真不堪设想。朕知道你一路辛苦了,就先回去休息吧。”

钟进卫本来还想听听曹于汴的南京之行,但现在崇祯皇帝这么一说,他自己也确实累了,况且又出去了很多天,惦记着家里,就没有推辞,当即辞别崇祯皇帝回家了。

他没想到的是,家里正有好事等着他呢。

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71章 亲近第66章 汰兵第76章 个人所得税第174章 影响第700章 布局交趾第279章 杀奴第137章 得意建虏第192章 第二次劝降昌黎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280章 意外收获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346章 兵败如山倒第122章 温育仁第49章 扁人第863章 有无学问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78章 战后困境第799章 过扬州叹第369章 危险机会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667章 攻势受挫第560章 计划抢粮第374章 巡抚衙门第292章 会师第422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137章 得意建虏第432章 鱼松计划第735章 专利法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836章 第三重保险第593章 杀明军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73章 汰兵插曲第766章 垂死挣扎第637章 荷属东印度公司第357章 报应第238章 建虏自大第509章 绑架范文程么第119章 轻视复社第357章 报应第759章 急转直下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第670章 战事间隙第40章 军需官第391章 海兰珠第451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第551章 无敌于天下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第748章 登莱出征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452章 改造鸟铳第868章 汉语好难学啊第618章 忧心第150章 各方涌动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423章 自己儿子怎么办第456章 张献忠的观察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541章 乌超哈真第817章 坐地起价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187章 昌黎第二战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784章 封赏第60章 猛虎出笼第313章 绝不纵容第410章 卢某人做事不一般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838章 粮食危机始解第41章 不成熟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457章 杀神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591章 不做死不会死第53章 集中供应第119章 轻视复社第750章 祖大寿的愿望第545章 是胜是败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428章 关宁现状第654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844章 你是灯塔第119章 轻视复社第277章 求援滦州第708章 自然灾害第670章 战事间隙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92章 濒临绝境第244章 创新没那么难第720章 比乔布斯牛的吴又可第107章 乔迁之喜第367章 洪承畴第617章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495章 藩王会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