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大搞基建

“钟师傅,要不是你提醒,就要铸下大错了。”崇祯皇帝擦了擦额头的汗,庆幸地说道。

兵部尚书杨鹤也在一边暗叹好险,幸好没有说些信誓旦旦的结论,否则刚一上任就要在皇上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钟进卫听了崇祯皇帝的夸奖,只是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言重了,就是臣不说,陛下和各位大人也是能想到的。”

温体仁听得摇摇头,这个中兴侯真是越来越像官场中人了。他暗叹了一下,然后又想到一事,就问道:“中兴侯,从京师运火炮过去,会不会耽搁前线的战事呢?”

钟进卫略微一想,当即笑着道:“可以这么想,就当同意锦州设立军械监,用的是泥模铸炮。就当一切顺利,造好一门炮也得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现在在京师用新式铸炮法,只需几天便有一门,用一两个月的时间,要运到锦州估计也差不多了。”

温体仁听了点点头,好像钟进卫说得有道理,如果考虑新旧铸造法的话,从时间上来说,其实也差不多。

“只是如果从京师运输过去的话,有一点必须要考虑的是,从山海关到锦州的路上,必须要防备撞见建虏,不过这点可以派夜不收来规避。”钟进卫接着补充道。

杨鹤刚才听钟进卫说,心中有个想法,仔细考虑了一会,觉得确实是个问题,就开口说道:“中兴侯,如果下雨天的话,道路泥泞,这点还是要考虑的。”

钟进卫转过头来看向杨鹤,笑着道:“杨大人说得对,这点也要考虑。”

他接着转向崇祯皇帝说道:“因此臣建议,不若现在也用老方法,把京师通往山海关这条路用水泥来修一遍。”

崇祯皇帝听了,带点疑惑地问道:“钟师傅的意思,还是用民间的力量来修么?”

钟进卫听了,笑着开玩笑道:“是啊,难道陛下想出钱自己修?”

崇祯皇帝听了一点也不生气,他也笑了下,向钟进卫解释道:“不是这个意思,朕只是觉得这条路的价值不高,可能没有多少人会出钱。”

“不会,臣以为民间的踊跃程度不会低。”钟进卫摇摇头判断道。

崇祯皇帝一听,就不明白了:“这是为何?”

杨鹤早就听闻中兴侯的经济头脑发达,朝廷很多赚钱的措施都是出自他的脑袋瓜子。现在身临其境,不由认真地倾听起来。

只见钟进卫胸有成竹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因为有之前修路的示范作用在。最关键的是,之前很多人都没有在那修路工程中占到好处。臣后来建议发行的修路基金又少,很多人因为没有买到而有怨言。现在又用同样方法修路,虽然百姓对这路的经济预期比较低,但因为朝廷已规定了其利润,是稳赚不赔的,只是收回本钱利润时间的长短而已。”

“如果那些大商贾不愿意出钱也没关系,可以由为民银行为这条通往山海关的路发行对应的基金,不足之处由国企补足。另外,有一些人是知道这条路必然会繁荣的,他们就一定会出钱。”

钟进卫最后这番话让崇祯皇帝很是好奇,连忙问道:“谁?这路怎么会繁荣了?”

温体仁却已明白过了,但崇祯皇帝在问,他就没说,让钟进卫来回答,否则就显得皇上好像有点那啥。

“藩王宗室封建海外之事,之前有规划过一条陆路,因此等灭了建虏后,这条通往山海关的路乃是必经之路。现在开始用水泥修路,一则可以用于往山海关运输物资,二则为将来做准备,对于朝廷来说,乃是一举二得。那些知道情况的藩王们定然是会掏这个钱,现在投资,等他们大举前往北美的时候,差不多就是来钱的时候,正好用上。”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说了个头的时候,已是想起来了。等钟进卫一说完,他就转向温体仁道:“温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以,反正朝廷行使得乃是监管之权,没有钱粮上的压力。路修多了对朝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温体仁微笑着回道。

他说到这里,从袖子里取出几份奏章说道:“另外,内阁刚收到几份地方上的奏章,要求朝廷允许在当地也仿效京师进行水泥修路。”

一边的内侍见了,连忙上前从温体仁手中取过奏章,呈献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当即把几个奏章都翻了一遍,了解到这几个奏章基本上是江南地区的。那边雨水多,受道路泥泞之苦也比较严重,因此在了解到了京师水泥路的情况之后,便动了这个念头,上了奏章。

这时温体仁看崇祯皇帝好像看完了,就又提醒道:“臣估计两广、福建等地在后续也会有类似奏章到。”

崇祯皇帝点点头,他转向钟进卫问道:“钟师傅怎么看?”

钟进卫略微想了一下才回答道:“陛下,基建之事,对于拉动大明内需是有极大好处的。而且路修好了,物流发达了,大明的百姓生活也会更好。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这种基建工程最容易出腐败问题,朝廷一定要监管好。”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在去年末始发的腐败一案,让深居宫中的他也是感到触目惊心。要不是情况不允许,他正想学太祖皇帝一样,把他们的皮都剥了。

他略微一想,就对温体仁道:“地方上所请修路之事,可以参考张家口之路实行,只是一定要做好监督,敢有伸手,一律发配海外去建大型补给站去。”

“陛下英明。”温体仁自然是会做人的,马上送上一个马屁。

“好,朕也会让都察院、锦衣卫和东厂都盯着这些修路工程。”崇祯皇帝又说道。他想着有内阁牵头的各部核查,再加上几个监察机构的监督,有明有暗,相信会有效果。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大概是坐得久了,在几个亲信臣子面前伸了个懒腰,然后说道:“陆路修了,核查补给点的船也出发了,一切都在有序准备之中,朕希望能一帆风顺...”

钟进卫听了稍微一愣,马上问道:“陛下,您刚才说前往北美航线核查大型补给点的船已出发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道:“是啊,昨日由兵部和工部等出人,六个海盗领航出发了。”

“是用臣来回登莱的那三艏海船?”钟进卫再问道。

崇祯皇帝看钟进卫好像比较紧张的样子,不由也有点紧张起来,他连忙问道:“怎么,有什么不妥么?”

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301章 去宣府镇的路上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458章 又闻卢象升之名第822章 南洋华夏人的心声第663章 摸不着头脑第774章 身死国灭第526章 新军演练第464章 内圣外王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348章 要翻盘第788章 朕要了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365章 收四小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脸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480章 明人去过北美否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33章 苏醒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334章 不摆谱第682章 突变第724章 四小请战第653章 觊觎南海第379章 李自成第322章 组建远征军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683章 没船真不方便第720章 比乔布斯牛的吴又可第766章 垂死挣扎第207章 祸福难料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301章 去宣府镇的路上第336章 袁可立第630章 当场石化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么第810章 吃西瓜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503章 生员之祸第271章 为什么而战第304章 惊闻噩耗第90章 危机四伏第168章 银行第470章 收费的水泥路第562章 新来的吧第388章 羞辱范氏第733章 荷兰人的反应第281章 形势依旧严峻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767章 诀别第210章 反腐难啊第67章 将爷第718章 体检结果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110章 盐政细节第249章 火器的质量问题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645章 这一年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45章 银子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722章 小心火烛第360章 灾情第704章 宣言第461章 剃发易服第90章 危机四伏第101章 论盐政第743章 洗衣机随便洗第835章 赶往湛江第373章 应对宁锦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505章 如何赚钱第183章 劝降不成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58章 货币战争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188章 昌黎第二战结束第375章 断其根本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756章 攻陷险关第531章 登陆辽东第121章 徐光启第143章 《甘薯疏》第59章 厂卫第601章 虚张声势第242章 一天一换第849章 崇祯六年第333章 惊变第224章 妄想坐山观虎斗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308章 要自救第470章 收费的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