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一样大败

就在多铎认为不可能有伏兵的山顶上,钟进卫一边用望远镜望着远处追击卢象升而来的建虏,一边暗自说道:“看来自己重视建虏的援军,是一项英明的决定。”

要说对建虏的熟悉,钟进卫可以说是这支明军中的第一人。

他不管是从以前在京畿之战的经历中,还是在原本历史上的一些听闻,都知道建虏主力,都是打惯了仗的老兵,不是之前盛京城里那些少年兵可比。

那些少年兵追击卢象升的时候,眼里只有卢象升,满心想着争功。所有人都使劲地催马狂追,根本顾不上别的东西。

现在钟进卫所看到的这些建虏,虽然他们也是在急追卢象升,却是保持着建制在追。

基本上以牛录为单位,控制着速度,以保证能听取牛录额真的命令。而且每个牛录之间都保持着一段距离,丝毫没有一点乱迹。

多铎也不像之前的豪格和硕托一般,跑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只是居中而行,知道自己是指挥者的身份。

钟进卫想着,如果自己按照上次伏击豪格和硕托那样的话,怕是会被后续的建虏给反咬一口。兵力相差这么多,到时候很可能偷鸡不着折把米,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自己和卢象升商议的结果,就是先让卢象升伏击一次建虏。如果能伏击成功是最好,就算不能,也能分离建虏,降低后续新军伏击的压力。

果不其然,这支建虏虽是追击,却很谨慎。看到地势险峻,便先派出探马核实。以致卢象升的伏军很快就暴露,前后一共杀了没多少建虏。

不过有一点还是做到了,就是分离建虏。那些攻上山顶的建虏要再回去骑马追上来,必然有一个时间差了。

打蛇打七寸,这个道理不止皇太极知道,钟进卫也是这么想,同时准备这么做的。

他让身边的护卫往下传令,等建虏的帅旗进入伏击圈便发动攻击。

但事情却并不如钟进卫所意,第一是建虏兵马来的较多,第二建虏以牛录为单位追击,队伍拉得较长。

而新军因为人数只有一千,因为地势的原因,要防止建虏冲上坡来,必然就要保持足够的火力,因此伏击圈并不大。

如此一来,如果要伏击到多铎的话,那么就会有不少建虏穿过伏击圈,攻击到事先约定炮响就准备回击的卢象升所部。

让大约一千左右的建虏精锐去撞卢象升率领的两千不到的登莱明军,就算把建虏都灭了,卢象升所部必然也损失惨重,这是钟进卫所不愿见到的。

当然,要是那种心狠的明军将领的话,就有可能拿登莱明军的命去换奴酋的命。

但钟进卫却不一样,他来自后世,有一些教育对他来说是根深蒂固的。他大学毕业,进入金融行业从事技术工作,可以说并没有被社会那个大染缸所染黑。要让他拿那么多明军的命去换,显然是超出了他的心理底线。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钟进卫并不认为多铎的命有那么大的价值。他一直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发挥出大明的真正实力,哪怕是用大明国力的百分之一,都能拖垮、灭掉建虏。

因此,当建虏的前锋,大约有五百人左右冲过了伏击圈,而有大约一千左右的建虏在伏击圈内时,钟进卫便传令发动了攻击。

这次的伏击方式和上一次也有所不同,在官道上并没有火炮。火炮主要部署在前后中三点,以霰弹攻击为主。

当然,钟进卫也尝试着让贡得萨亲自操作一门火炮,装填了实弹,瞄准多铎所在开火。就当是买彩票了,看能不能中奖。

很不幸,钟进卫的运气一向不好,根本没有砸到多铎,反而让多铎有多远跑多远。

当密集的火炮和火枪声音响起的时候,多铎就知道要糟。他没想到明军竟然会在这个地方有埋伏,而且还是如此之多的火器埋伏。

他正看着山坡上硝烟弥漫时,忽然一发实弹就落在他边上不远,犁出一道血沟。

多铎一见自己在明军火炮的攻击范围,马上条件反射式的往回逃。火器的威力,不是人力所能抵挡的,这点他是非常清楚的。

而那些落入伏击圈的建虏就没这么好运了,哪怕他们比之前的那些从盛京追出来的同伴要精锐,遇到火器密集的打击,也是一样的下场。

卢象升所部一直在逃,一听到背后响起如雷地火器声,就开始减速转弯。

而那些出了伏击圈的建虏则被火器声响吓了一大跳,一边保持原样追一边回头查看。当他们发现明军竟然还有伏兵,并且截断了后续军队时,都大吃一惊,速度就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这些建虏毕竟是精锐,虽有惊慌之色,却还是保持着建制,向他们的牛录额真靠拢。

这时,卢象升的军队已经调过头来,开始提速攻击这部分建虏。双方一接触便分出了胜负,原因很简单。

第一,这些建虏经过连续地长途行军,他们的身体其实已经很疲惫,限制了他们实力的发挥。

第二,虽是精锐,并且本能地采用正确的应对措施,但在中了埋伏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军心混乱,士气降低。与之对应的,明军却是士气如虹,一切按照预定计划在进行。

第三,卢象升实在太猛了,身披多层重甲,使长柄重兵器,简直就是人形坦克,所向披靡。他从建虏中间穿过,剩下的就交给后续源源不断跟进的手下就可以了。

一个回合下来,建虏就被灭了。当然,这次的登莱骑军还是有了伤亡,付出了二十多条人命。

这边战斗结束时,伏击圈内的建虏也所剩无几了。山坡上的燧发枪士卒就开始去牵自己坐骑,骑马追击建虏的后续部队。

炮兵部队则没有那么快,毕竟马拉火炮也要在平整的官道上才会有速度,因此炮兵首先要把火炮弄到官道上才行。

没有人管伏击圈内建虏的情况,卢象升率部跟上了燧发枪部队,一起追击建虏而去。

多铎的身边只有一千不到惊魂未定的手下,看到几千明军正气势如虹地追过来。不敢硬敌,往后退了回去。

多铎在逃了一段路程后,后军逐渐与他汇合,人数越聚越多。他便决定不再逃了,准备返身再战。

第536章 峡谷大撤退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97章 闻报震怒第663章 摸不着头脑第346章 兵败如山倒第616章 天罗地网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561章 找到了第208章 全军覆没第107章 乔迁之喜第801章 斗战胜佛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7章 变故第317章 弱国无外交第568章 抢粮缺人第596章 城破第92章 濒临绝境第206章 抵触攻城第769章 关注第653章 觊觎南海第476章 论证新军第647章 空城计第373章 应对宁锦第168章 银行第523章 一网打尽第137章 得意建虏第653章 觊觎南海第815章 改土归流第477章 新军配置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202章 昌黎第四战(2)第294章 捷报反应第745章 个人魅力不够么第45章 银子第58章 货币战争第367章 洪承畴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461章 剃发易服第78章 思念第261章 简单任务第562章 新来的吧第146章 农业研究院第591章 不做死不会死第340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221章 加薪养廉第360章 灾情第249章 火器的质量问题第805章 义善社第227章 兄弟情第373章 应对宁锦第626章 莽古尔泰的下场第8章 担忧第807章 得偿所愿第701章 献宝第767章 诀别第854章 请罪第778章 战后困境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380章 张缚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134章 国营企业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43章 早朝第249章 火器的质量问题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第309章 前功尽弃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648章 吐血第360章 灾情第505章 如何赚钱第583章 霹雳行动第498章 藩王会议(8)第371章 取自朝鲜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754章 红夷大炮来了第319章 份内之事第578章 暗流涌动第807章 得偿所愿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69章 汰兵得行第810章 吃西瓜第638章 产钳第612章 血债血偿第446章 什么样的新军第708章 自然灾害第835章 赶往湛江第668章 明军等死吧第498章 藩王会议(8)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151章 期盼第242章 一天一换第319章 份内之事第529章 大军开拔第34章 阎应芳第722章 小心火烛第290章 胜了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