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明军威武

虽然明军从山坡上,从伏击圈外要骑马追上官道,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可他们是一直跟在建虏屁股后面追,相距建虏并不是很远。

建虏刚停下来,掉头整军待战之时,那些穿着奇怪服饰的明军就已经冲到离他们不远的地方了。

这些明军并没有直接冲过去,而是在近距离就勒马停住,然后纷纷下马,端起燧发枪就是一阵射击。

建虏满怀希望地准备好了短兵相接,结果却迎来了一阵弹雨。而且明军的火枪声音连绵不绝,显然是采用了三段射。

最前面的建虏,不管是人马,只要中弹了,全都躺地上去了,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这那还能打啊!多铎无奈,只好又返身逃跑。

又逃了一段距离,汇集了所有后续部队,并且付出那些逃地慢的建虏作为代价,暂时拖延住了明军的追击速度,又和明军拉开了距离。

在获得了缓冲之后,多铎又下令准备再战。这次他预备了弓箭手,准备和明军的火枪手对拼,无论如何要把这支明军的势头给压下去,才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但事与愿违,那些明军仿佛打疯了一般,照样骑马冲到近前,然后翻身下马就开枪。

多铎很纳闷,前一次没看清,这次他看得很清楚了。明军竟然不需要点火,端起枪来就能射击,这火枪怎么也变得如此诡异?

他只了解火绳枪,知道骑兵要下马用火绳枪射击的话,必然要用火绳来点火。而且战马跑得那么快,火绳是不是熄灭了也未知,说不定还得先把火绳点了火后才能去引火开枪。

多铎就是认为明军开枪需要时间,弓箭手的射速比火绳枪快多了,因此扼制住明军追击的势头,从而反败为胜的机会不小。

但新军在追击的时候,都是事先装填好燧发枪后,才发起冲锋的。因此一下马,也无需点火,直接端起来就能射击。这么一来,初期的射速并不比弓箭要慢。

而且新军中箭的,只要不是要害部位,比如面门什么的,就还能继续打枪,这从不少明军士卒身上挂着箭仍在射击就能看出来。因为新军的新式军服里面还穿着棉甲,否则单凭薄薄的新式军服,防御力显然不够。

而建虏这边,不管是站在最前面的盾牌手,还是在盾牌手后面的弓箭手,都无例外。只要挨了明军的枪弹,就必然躺地上,不死也丧失了战斗力。

并且明军还有骑军在继续往前冲,要是继续对射下去,眨眼就能冲到近前。

多铎这下死了心,不再打着要反败为胜的念头,狼狈地往辽阳而逃。

辽阳城建虏的头领还是纳木泰,他正趴在一张简易地床上,由亲卫抬着在箭楼上,看着远处的官道,想着事情。

他认为多铎无知,才把城外的事情都怪到他头上。大汗是英明的,必然会明白自己的苦衷,应该不会像多铎一样怪罪自己。

现在多铎去追击明军,看前后速度,纳木泰觉得多铎应该能追上明军。

以多铎率领的四千大金精锐,对付那嚣张至极的两千明军,取胜应该是毫无问题的。要是自己手中也有这四千精锐,怎么也不可能让明军在城外嚣张!

想到多铎会带着胜利返回,纳木泰的脸色忽然一下变得很是惨白。

因为他想到多铎打赢了之后,不管过程是否会很艰难,他都会说击杀明军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来打击自己。

也就是说,明军的战力很弱。这么一来,就衬托出自己的无能、胆小了。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城外的一切显然是要有人来负责的。之前还可以借口城内兵少,才不好出击。

但在多铎胜利的对比之下,这借口就显得有点勉强。而且要以城内兵少为借口,那岂不是说大汗抽调了太多兵,这责任要有大汗来承担?

显然皇太极是不可能承担责任的,那么就只剩下一个人来负责,就是自己。

纳木泰想到这里,冷汗就开始冒出来了。他忽然无比渴望,多铎打不过明军,或者直接就被明军灭了,这样才能显得他不出城攻击明军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他在心里不停地给明军加持各种祝福,给自己这边的多铎部队则加持各种诅咒,暗自许诺只要祈祷成真,回头一定去给神佛献祭品。

多铎要是知道纳木泰心里想这些东西,估计就不会打他二十军棍,而是直接宰了。

纳木泰在这种煎熬中渡过了半日时间左右,在天色已经快近黄昏之时,忽然发现远处有骑军往辽阳而来。

他当即紧张起来,甚至都想站起来看。可惜他的屁股不允许,只好让眼力好的手下第一时间向他禀告。

当他一听到说是多铎狼狈逃回,城内是否要开城门接应时,纳木泰是大喜过望,他下意识地说道:“不能开城门。”多铎最好是全军覆没了,这才如他的意。

原本他的手下只是例行地问下而已,毕竟那个逃回来的是和硕贝勒,大金最顶尖的统治者之一,辽阳城当然是要开城门接应的。但没想纳木泰却直接否了,让他们都面露惊谔地看着他。

纳木泰一看他们的脸色,马上就明白过来自己好像泄露了心底的想法。不过他脑子一转,马上掩盖道:“传令让他贴着城绕城而走,去西门入城。由城头提供掩护,免得明军趁势冲进来。”

他的手下一听,当即大赞纳木泰的英明,马上领命前去执行了。

然后纳木泰不顾屁股的疼痛,虽然额头都疼出了一颗颗地汗珠,但仍然让人把他扶了起来,他要亲自看着手下接应多铎入城。

这又让他的手下感到纳木泰重情重义,不顾被多铎打屁股的现实,也要亲自看着多铎进城了才放心。

纳木泰在城头看着多铎狼狈逃回,带出去的四千精锐只剩下一千多人马跟着他一起逃回来时,心里就在得意地笑。让你嚣张,让你打我屁股!这下爽了吧,丢脸了吧!

然后他又抬头看着尾追多铎而来的明军,正是如同看到亲人一般,心中对这支明军有了格外的好感。

看着明军追到城外,在那里耀武扬威的样子,真觉得非常威武!

第641章 建虏反扑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579章 里子面子都有了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第138章 永平第207章 祸福难料第313章 绝不纵容第787章 新的三军第503章 生员之祸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2章 相识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86章 理想第447章 新军的新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426章 谁主谁辅第311章 负隅顽抗第277章 求援滦州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558章 锦州军械监第31章 京师之战第444章 皆大欢喜第84章 相逢而泣第685章 日本横渡太平洋出使欧洲第148章 教育部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199章 推波助澜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5章 汰兵完成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托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机制第352章 如何处置第813章 最长的奏章第94章 一线生机第230章 朝局大变动第293章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第215章 盐商的对策第394章 月黑风高夜第800章 何方神圣第532章 一丝不安第807章 得偿所愿第46章 东厂第420章 利用烟草第392章 代善给明军创造机会第539章 战后第663章 摸不着头脑第73章 汰兵插曲第176章 捷报分析第798章 收名人上瘾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251章 打赌第355章 不听劝的后果第347章 战场逃生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编队第286章 挖坑等明军第229章 军中不稳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219章 贪腐的形成第290章 胜了败了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5章 相信(3)第453章 佛郎机改良第420章 利用烟草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860章 和平演变第257章 大军开拔第176章 捷报分析第261章 简单任务第45章 银子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384章 登莱战略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609章 杀手锏第509章 绑架范文程么第533章 全军覆没第567章 烦恼第371章 取自朝鲜第488章 朝鲜局势第785章 朝廷的困难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181章 昌黎动员第45章 银子第13章 辽东第128章 终有所获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649章 跳雷第162章 战前气氛第633章 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第460章 冰棍第49章 扁人第148章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