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严管报纸

崇祯皇帝的紫禁城大门永远为钟进卫敞开着的,只要内侍一通报中兴侯求见,崇祯皇帝会马上停下手中的事情,传钟进卫觐见。

这次也不例外,钟进卫很快就来到了文华殿,见到了崇祯皇帝。

钟进卫先向一边的内阁首辅温体仁点头示意了下,然后看向等他说事的崇祯皇帝道:“臣在自个家发现一些东西,特来禀明陛下。”

“哦,是何东西?”崇祯皇帝有点好奇地问道。钟进卫来求见自己,显然这东西应该是比较特别的。

钟进卫从袖子中抽出卷着的报纸,双手呈上道:“家人在街上买了几份报纸,并不是朝廷让国企发行的《明报》。最关键的是,这报纸上并没有朝廷颁发的刊号。”

一边的内侍一见钟进卫的动作,便过去接过那卷报纸转呈御前。

“哦,那钟师傅的意思是?”崇祯皇帝没想到是报纸,他有点奇怪地问钟进卫道。

钟进卫的眉头微微一皱,感觉到崇祯皇帝好像没有对此不敏感。他又转头看了下站一边的温体仁,发现他的脸上好像也是有点那种小题大作的意思。

于是,钟进卫就郑重地说道:“陛下,臣还不知道这几份非法出版的报纸,只是在京师出版还是说也学《明报》,往全国发行?如果是全国发行的话,这事就严重了!”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说得这么严重,就低头翻起报纸,查看是什么内容。

而温体仁一听,因为看不到报纸,就直接问钟进卫道:“中兴侯,可是报纸上有诽谤攻击朝政之举?”

钟进卫闻言转头看向温体仁,摇摇头回答道:“好像没有。”

温体仁听了,不由摇摇头,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

崇祯皇帝在翻报纸的时候,听到了钟进卫和温体仁的对话。在听完对话的时候,他已经翻得差不多了,就直接合上报纸,然后抬头问钟进卫道:“钟师傅,既然这几份报纸上没有什么问题,那为何如此大惊小怪?”

毕竟在明朝的时候,只要不是匿名,大字报都是随便贴的年代,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不重视,也是可以理解的。

钟进卫见他们都如此不以为然,就面色变得严肃起来,再次郑重地说道:“陛下,现在没有,不等于将来没有。如果不在报纸刚出来的时候规范起来,等以后大明百姓习惯了这些报纸,再要规范就难了。”

他说到这里,就问崇祯皇帝道:“不知陛下是否记得,臣在建议出报纸的时候,说过报纸要纳入朝廷监管的事情?”

钟进卫这么一说,崇祯皇帝就想起来了,他微笑着道:“记得,钟师傅说是要控制舆论,做好引导,是这样吧?”

“正是!”钟进卫声音略微提高,首先肯定了一句,然后才又说道:“陛下,可千万不能小看了报纸的威力啊!南京民变案不就是被那些生员控制了舆论所致么?登莱明军的抗虏事迹,不也是报纸宣传的么?朝廷的各项政策,现在也都由报纸来向民间传达。如果轻视了报纸的作用,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虽然钟进卫说得夸张了点,可他强调报纸的威力却是没错的。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说得这么严重,加上他举得这些例子,就不再微笑了,态度变得慎重起来,他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为何说可能是灾难性的?”

“因为报纸有可能变为党争的工具!”钟进卫的回答掷地有声,让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听了都为之一震。

在钟进卫来到大明之前,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深受党争之苦,知道党争带给大明的危害非常之大。

“陛下,新闻必须管制。在臣家乡,不管哪个国家,不论它自以为多自由,都是有对新闻进行管制的。”钟进卫再次强调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称赞道:“幸亏钟师傅提醒,才能及时发现,防微杜渐。”

他心中明白,只要朝廷重新陷入党争的话,不管现在的局面有多好,都会被破坏。

“其实臣原本的想法,是想把所有的出版物,包括诗集、社论等等都纳入朝廷监管。但臣估计这个政策要实施的话,会遭到朝野上下的反对。因此臣才没说,只说把报纸这块监管起来。毕竟这报纸是新兴事物,一开始就这么做,反对的声音就比较小。”

钟进卫的话让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相对无语,真要这么做,首先朝廷上的官员估计就会反对了。因为官员都是文人,文人都有出版诗集、著书的喜好。

温体仁想了下,对钟进卫说道:“中兴侯,其实这事应该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要是报纸上出现什么不妥,到时候查封了也是可以的。”

钟进卫一听,马上摇摇头道:“不行,正如刚才陛下所说,要防微杜渐。如果事情做出来了,不好的影响已经形成。再去查封的话,属于亡羊补牢而已,不是最好的措施。”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他问钟进卫道:“那此事该如何操作为好?”

钟进卫在来时的路上,已经想好了做法,他马上就回答崇祯皇帝道:“臣想了四点,第一,必须有德高望重之人为报纸做担保,才允许申请办理。”

“第二,必须说明报纸刊登什么类的内容,只有审核通过后,才允许办理报纸。”

“第三,万一报纸出事,担保之人要负对应责任,并且从重处罚,可以是金钱上的,也可以上升到判刑。”

“第四,全国性的报纸必须由朝廷来审批,地方性的报纸可以交由地方来审核,并报朝廷备案。”

听完钟进卫说得四点内容,温体仁又说了:“中兴侯,会不会管得太严了?”

钟进卫看着温体仁,摇头道:“温大人,由严到松容易,由松到严难。而且我认为严与不严,主要取决于对报纸内容的管理。比如,可以对那些评论时政的报纸严加管理,此类报纸只有《明报》才可以刊发;而那种学术性的报纸,即各类物理、化学、医学之类的报纸,就可以放宽条件,让他们多多发表。说到底,还是舆论导向。”

崇祯皇帝已经拿定主意,对温体仁道:“温卿,此事就按钟师傅所说,定个章程出来,交给礼部去执行吧!”

“是,陛下。”温体仁不再有异议,直接领命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这事算了了,他转向钟进卫道:“钟师傅,你来得正好。三边总督洪承畴来了奏章,你来看看。”

第808章 水泥路边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707章 再一次打击了建虏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835章 赶往湛江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637章 荷属东印度公司第633章 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374章 巡抚衙门第570章 苦啊第73章 汰兵插曲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652章 接受水营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374章 巡抚衙门第275章 祸福难料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436章 白杆军归第436章 白杆军归第746章 天津卫第731章 哥萨克第768章 突围第541章 乌超哈真第354章 竞拍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206章 抵触攻城第592章 明军太凶残了第377章 叮嘱第380章 张缚第379章 李自成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781章 京师沸腾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197章 不抛弃也不放弃第124章 话剧第612章 血债血偿第493章 藩王会议(3)第346章 兵败如山倒第248章 鸟铳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732章 那中兴侯本王认识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182章 虏逼昌黎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11章 昏迷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46章 东厂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409章 微服私访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215章 盐商的对策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第218章 昌黎战的意义第586章 奴酋上当了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201章 昌黎第四战(1)第394章 月黑风高夜第372章 一石二鸟第102章 袁世振盐政第560章 计划抢粮第294章 捷报反应第474章 建虏细作第736章 大明的优势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499章 藩王会议(9)第64章 舆论之论第364章 龙子龙孙第440章 登莱出击第316章 雷锋语录第504章 报纸第97章 闻报震怒第577章 帮你借钱第622章 全功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114章 官员俸禄第525章 报纸渗透第3章 相信(1)第759章 急转直下第6章 难眠之夜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托第517章 宋氏镜片第756章 攻陷险关第116章 陶瓷厂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582章 男儿本色第433章 孙传庭出山第84章 相逢而泣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355章 不听劝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