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南行定局

过了一会,还是钟进卫先开口了,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如今唯有打东南亚粮食的主意了。”

崇祯皇帝听了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但转眼又消沉了下去道:“朕记得钟师傅的这个建议,但现在市舶司才刚成立,前期肯定会有不少事情,不可能那么快出效果。”

户部尚书毕自严看着钟进卫的后背,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当即向崇祯皇帝建议道:“陛下,不如让兴国公出马一趟,前往南方解决粮食问题。臣至少有两条条理由,能说明国公此行的必要性。”

殿内三人一听,都看向毕自严,其中崇祯皇帝问道:“毕卿说来听听?”

钟进卫本人也很有兴趣,看毕自严怎么个说法。

得崇祯皇帝允许,毕自严就说开了:“第一,此主意是国公所出,因此国公最为熟悉。市舶司制度也是国公提议的,就如京师的研究所一般,由国公去转一圈,说不定都会有收获。”

“第二,国公从海外归来,在我大明官员中,自然是最熟悉东南亚各国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最合适的策略,非国公莫属。”

温体仁在边上听了,也插话补充道:“南边海上不太平,西夷、海贼肆虐。综合起来,涉及到市舶司、两广总督、东厂、锦衣卫各方面的协调。最好是由一位高级别的朝廷官员前去统筹协调,如此才能尽最大能力,以最快的速度从东南亚获取粮食。”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他看向钟进卫,自己又说了一条理由道:“钟师傅,还有交趾事宜,这么大的事情,就厂卫在主持,朕也不放心。”

钟进卫不由得苦笑,这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说到最后自己是非去不可了。

他自己倒没什么意见,甚至还有一点盼望。因为他在后世,就是工作生活在广东,能回去看看明末的广东,也是好的。

但现在的关键是阎应芳又怀孕了,之前的时候,忙于对虏战事,没机会好好陪她。现在以为灭了建虏,又卸任了京营提督一职,就有时间陪了。真是没想到,情势所逼,自己又得出差了。

不管怎么样,钟进卫还分得清,陪怀孕的老婆,和为大明筹粮食,孰轻孰重。

只见钟进卫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愿意前往广东一趟,尽力筹集粮食。”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笑着道:“由钟师傅亲自走一趟,朕是最为放心的。”

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说道:“此去最要紧的还是你自己,不要太过劳累;要注意安全,不要涉险。你要明白,对于朕来说,你比粮食重要百倍、千倍。”

崇祯皇帝已经不止一次地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当他再一次说出来的时候,钟进卫还是感到?感到有一种激动。因此,他当即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定当尽力。”

一边的毕自严见到崇祯皇帝如此看重钟进卫,心中在诧异的同时,也有一丝嫉妒。

而另外一位旁观者温体仁,却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他知道钟进卫的来历,如果让他来选,也肯定是选择钟进卫这个无价之宝。

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忽然又说道:“钟师傅,此去南边,如果能及时赶回来是最好。否则也不用担心,朕会让御医、稳婆去你府里备着。”

钟进卫听得一怔,自己好像没和崇祯皇帝提过阎应芳怀孕的事。但随即他又释然了,崇祯皇帝知道才是正常。

现在崇祯皇帝表态,他当然愿意,当即谢了。

而温体仁和毕自严则才知道钟夫人又有身孕了,纷纷恭喜钟进卫。

这事情就是一个小插曲,也算是活跃了一下气氛。接着四个人又开始商议钟进卫南行的具体事情,一直商议了好久才算结束。

钟进卫从宫里出来之后,就去了一趟兵仗局。

兵仗局掌印太监范俊听到钟进卫前来,愁眉苦脸地迎了出来。钟进卫一见,就哈哈大笑地对范俊道:“范公公,你别误会,我不是来催你的。”

范俊一听,当即配合钟进卫,夸张地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般地回道:“吓死咱家了!”

然后他又向钟进卫拱拱手,满面笑容地道:“咱家没做出那后膛枪,都不敢过去恭喜国公,这里赔礼了。”

“呵呵,口头赔礼不算,什么时候请客吃饭才是正事。”钟进卫一边调侃着一边在范俊的引导下,往里走去。

“没问题,国公指定一处地方,咱家不二话!”范俊尖着嗓子,一边走一边拍着胸脯保证道。

钟进卫看了他一眼,忽然又变卦了,只听他道:“想了一下还是觉得吃饭太麻烦,折现吧!”

范俊还正准备在脑中想下兴国公接下来会说去哪个地方吃饭喝酒,没想钟进卫却是这么一句话,意外之下,差点被自己的脚绊倒。

顾百川等人在他们两人身后,无声地笑了。国公老是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举动和言行,他们已经有点免疫了,不会像范俊这样,有这么大的反应。

一行人到了兵仗局的会客大厅,分别就座之后,钟进卫就对范俊直言道:“范公公,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过来兵仗局,就是有几件事情要和你说说。”

“国公请说。”范俊一听,连忙神情正经起来。

钟进卫也不和他客气,直接说道:“第一,后膛枪的研究不能松懈,包括其他改进枪械的进度,都不能松懈。”

“国公放心,咱家不会因为建虏没了就会放松的。”范俊一听,连忙保证道。

钟进卫露齿一笑,点头道:“这样就好!第二,枪械的生产还需加大产能,不但要装备边军,还要把京营手中的旧枪更新换代。”

“兵仗局已经在全力打造燧发枪。如果朝廷想早点装备边军的话,可以把京营换下来的枪给边军装备。”范俊也知道朝廷整编边军的事情,就提了个建议道。

谁知钟进卫却摇摇头道:“京营的旧枪应该会在这几个月内换掉,但并不是用来装备边军,而是卖掉。你这边必要的时候,就再征集工匠,加大产能才行,因为燧发枪的需求很大。”

范俊一听,眉头皱了起来,想着自己都不够用,还要卖掉?

第601章 虚张声势第210章 反腐难啊第157章 贪心不足第33章 苏醒第191章 都是以权谋财第500章 扫尾小会第131章 京营相关第843章 回京第382章 烟草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840章 徐霞客归来第828章 第二重运粮保险第238章 建虏自大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门总督的称呼第493章 藩王会议(3)第794章 钢铁厂第672章 到嘴的鸭子又飞了第96章 灭口第451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第694章 有心无力第156章 刘兴祚第193章 诱骗成功第48章 结账第608章 精兵的区别第638章 产钳第148章 教育部第698章 建虏的无奈第166章 海盗问题第176章 捷报分析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100章 阎应元的要求第270章 战前分派任务第367章 洪承畴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第187章 昌黎第二战第251章 打赌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226章 能环保就环保第646章 冰封岛屿建虏出击第133章 历史教训第775章 文明的进步第668章 明军等死吧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托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848章 不愧为隆武帝第773章 皇太极的遗愿第129章 保密问题第700章 布局交趾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594章 陷阱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无赖第733章 荷兰人的反应第189章 又动劝降之念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64章 舆论之论第827章 海上缉私队第153章 府内见闻第370章 代善弃权第742章 万事俱备第27章 蓟州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285章 建虏的危机第103章 开中法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411章 登莱困境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855章 雇佣兵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694章 有心无力第409章 微服私访第125章 发现刺客第3章 相信(1)第85章 密谋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660章 包了饺子第511章 泥模铸炮第364章 龙子龙孙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662章 时间就是胜利第275章 祸福难料第825章 时间紧迫第638章 产钳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347章 战场逃生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765章 沈阳城破第859章 蒙古生变第374章 巡抚衙门第697章 要敢野战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74章 汰兵归去第486章 徐霞客第138章 永平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100章 阎应元的要求第610章 一样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