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崇祯六年

钟进卫在一边听到“李自成”三个字,感觉有点熟悉,然后稍微一想,马上失声惊讶道:“李自成?”

唐王被打断说话,见到兴国公如此惊讶,不由得问道:“是啊,这李自成就是孤从难民中发掘出来的人才,这两年甚得孤之心。因此便派了他前去京营培训,以为孤之臂膀。”

他说到这里,想起一个可能,马上脸上露出惊喜地问道:“莫非他在京营表现不错,国公都听闻过此人之名?”

对于藩王来说,人才太匮乏了。因此,唐王才不得不尽量从卖身给他的难民中发掘人才。

钟进卫听到唐王确认说是李自成,他心中就开始思想斗争起来了。

他的第一念头是马上派人去把这个李自成抓起来,但接着一想,万一只是同名的呢?历史上的那个李自成,据自己了解,是叫李鸿基而已。没有了原本历史的因素,还会改名成李自成不成?

但就算是李自成又怎么样,现在在大明已经没有历史上流贼的基础,他就是想翻腾也闹不出花样来。而且大明的强军已成,就算李自成能闹出什么来,要剿灭他,也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更何况他现在投靠了唐王,准备去海外替唐王开疆扩土。有他这么一个人才在,估计唐王应该也比较容易在北美站住脚跟。

钟进卫就在那边想着,没听到唐王的问话。因此唐王不得不提高了声音,再次问道:“国公,莫非李自成在京营表现不错?”

钟进卫这次被唐王提高声音一问,已回过神来。他看向唐王,稍微迟疑了一下,然后还是回答道:“应该可以,下官好像听说过此名。”

见唐王听到自己的回答后,露出欣慰的笑容。钟进卫忍不住还是问道:“殿下,这个李自成是哪里人?”

“秦地多旱灾,他在那边活不下去,就来河南,最终被孤给发现了这个人才!”唐王一听,颇为得意地回答道。

钟进卫听了,心中百分之八十可以确定,这个李自成很可能就是历史上的那个李自成。

不过钟进卫已经想清楚了,他并不会去处置李自成,就由他去北美折腾吧!只要不造反,凭着他能在历史上差点取代明朝的成就,当能有一番作为。

否则以大明现在的军事力量,要剿灭想造反的李自成,那也是举手之劳而已。

钟进卫的一念之仁,果然成全了李自成。这个原本历史上的悲剧人物,在这一位面上,却在北美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成为唐国的武将第一人。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当钟进卫启程回京之后,唐王就开始忙碌起来了。自己的奏章一上,明年就将出发前往北美。在南阳的事情,都要开始向朝廷做交接。而自己的准备工作,也要多做一些才行。

不过有个事情他比较头疼,就是今年年底,张家口那边的皮货忽然变得很少,价格马上飙升上去,使得他想再多准备一些都办不到。

时间紧迫,唐王也没功夫去管这事,自个忙去了。

再说钟进卫完美完成任务,缴了圣旨之后,崇祯皇帝也不好再麻烦他,便让他在家休息,尽享天伦之乐。

钟进卫自然乐得如此,把时间都给了阿奇、自己的龙凤胎和那调皮的大儿子。

时间转瞬即过,一眨眼,又到了过年的时候了。

这一次的过年,比起前几年,变得更为隆重、喜庆。不管是上至崇祯皇帝,下至普通的平头百姓,都是心满意足、高高兴兴地过年。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一年开始,北方无战事,总算还他们一个太平盛世,可以安居乐业了。

并且随着银行越来越深入到大多数百姓的身边,还有各类研究所成果的不断产出,大明百姓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不但如此,他们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使得他们又对朝廷产生了认同感。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他相信自己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许多皇帝所不能比的。

从万历年间就为祸大明东北的建虏被灭了,获得了一大批免费劳力和大量的土地;藩王封建北美之事,也已经开弓拉弦,就待明年实施了。

还有北旱南涝的自然灾害,因为有了东南亚粮食的输入,而不至于有动荡发生,算是国内最稳定的一年。

布局东南亚,掌控交趾局势,等待以后瓜熟蒂落,大明出手收拾东南亚。

还有宛如聚宝盆一般的各类研究所,也开始纷纷出成果了。而这每一项成果,都为朝廷赚取了大量的银子,使得国库有了积累。

崇祯皇帝让王承恩替自己写出这一年的成就,写了满满几大张宣纸,都还未写完。他就一直站边上,乐呵呵地看着。

而大明的官员,也都有所获。大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他们也间接受益。还有那廉洁金,更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多。按照这么一个收益增长下去,只要能挨到告老还乡的那一天,就能满载荣誉和钱财而归了。

为民银行利润的暴增,又使得各衙门的小金库满满的。这一过年,各种福利一发,每个官员小吏都是喜开眼笑。

而这一切的大功臣,大明兴国公钟进卫,也有不少的收获。首先终于了了一个后世人的心愿,就是灭了建虏。使得华夏的历史上,再没有了满清。当然,也就不会有哪些清宫剧了。

其次,解决了大明的粮食危机,布局东南亚。一旦大明发力,就再也不会出现后世的那种,东南亚的猴子上窜下跳,甚至屠杀华人的事件。

而钟进卫本人,也从中兴侯进级到兴国公,算是事业有成;老婆又给他生了一对龙凤胎,家庭和谐美满。

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对于后世只是宅男屌丝的钟进卫来说,收获不可谓不大。当然了,这一切都是钟进卫基于几百年的知识,又全心付出的结果。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这次的过年,大舅子依旧领兵在外,不能真正团聚吃个大年夜饭。

不过对于阎家来说,也不算什么,因为阎应元至少是升官了。

这喜庆的年一过完,就跨入崇祯六年了。

在刚过完年不久,忽然国外来使,使得钟进卫在家休闲的日子又到头了。

第621章 玄虚第73章 汰兵插曲第434章 大家都来捧场第501章 南京民变第203章 昌黎第四战(3)第236章 水泥商机第248章 鸟铳第551章 无敌于天下第281章 形势依旧严峻第73章 汰兵插曲第51章 难民营第592章 明军太凶残了第855章 雇佣兵第198章 对虏策略的转变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357章 报应第754章 红夷大炮来了第72章 比对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第460章 冰棍第763章 侯爷到哪里了第437章 练兵提上议程第5章 相信(3)第305章 辽东汉人的希望第146章 农业研究院第774章 身死国灭第865章 电第485章 明三藏取经第314章 赌约第853章 得胜归来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180章 三法独立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748章 登莱出征第212章 昌黎解围第188章 昌黎第二战结束第437章 练兵提上议程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110章 盐政细节第32章 反腐第836章 第三重保险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828章 第二重运粮保险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468章 死营凯旋第774章 身死国灭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784章 封赏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托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托第507章 阎应元的请求第101章 论盐政第253章 数学的应用第509章 绑架范文程么第66章 汰兵第569章 汉奸是最大祸害第791章 大明危机第271章 为什么而战第808章 水泥路边第12章 传言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541章 乌超哈真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561章 找到了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668章 明军等死吧第787章 新的三军第138章 永平第389章 要解决宗室问题第659章 竟然败了第699章 三路齐进打建虏第77章 胡正言第284章 清水明月关的危机第849章 崇祯六年第866章 看稀奇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818章 虎头蛇尾第761章 化敌为友第356章 死亦无憾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464章 内圣外王第139章 潜行失败第50章 死人第637章 荷属东印度公司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346章 兵败如山倒第380章 张缚第13章 辽东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第88章 年夜饭第622章 全功第313章 绝不纵容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280章 意外收获第356章 死亦无憾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536章 峡谷大撤退第84章 相逢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