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轻钞重钱

第10章 轻钞重钱

“杨展?这辣椒你们从哪里弄来的?!”

朱高煦在菜篮里瞧见了一样熟悉的食物,那就是本该明代后期才传入的辣椒。

不过,此刻的它很小,只有一两厘米,并且是晒干的。

作为一个喜欢吃辣的人,此刻瞧见辣椒的他,比看到了老乡还觉得亲切。

“辣椒?”

正在埋头烧火的杨展疑惑抬头,瞧见朱高煦手中红彤彤的辣椒后,这才骂道:

“这是王瑄那浑厮从家乡带来的,我都说江南和北平人不吃野椒,这厮偏好这口,稍许让他自己做饭去,别难为了殿下。”

朱高煦听闻杨展称呼辣椒为野椒,不由觉得疑惑,侧头向王瑄看去。

那王瑄好似做错了事的孩子,挠了挠头,瓮声回答道:

“殿下,咱是山里出来的,那地方起雾的时候潮湿,得吃些辣的。”

“您要是不喜欢,咱日后自己吃,反正也快吃完了……”

“喜欢!怎么会不喜欢!”无辣不欢的朱高煦咬牙切齿道:

“我就好这一口,这玩意你从云南那里找到的,让你家人再寄些,不……等会把它种子撒后院院墙的荒地里!”

“啊?”听到朱高煦爱吃野椒,杨展吃了惊,随后就觉得有些难受。

他出生江南,对于辣味调料可没那么喜爱。

只是他前脚犯难,后脚便见朱高煦拿着野椒咬了一口,看得他目瞪口呆。

“这辣度……还行。”

品尝着口中野椒的辣度,朱高煦满足的点了点头,感觉也就和花椒的辣度差不多。

王瑄见他这样,也笑着解释道:

“这是我爹和西平侯去南边打仗时在路边见到的野椒,但是没人吃,我爹吃了一口感觉还不错,就带回了家里。”

“只是这东西养不了,恐怕殿下您要失望了。”

王瑄叹了一口气,而朱高煦也心痛的看着手中为数不多的几颗野椒:“不管,伱先试试。”

朱高煦事前并不知道在中南半岛及云贵高原有这种野生的小辣椒,虽然它不是那么辣,还很小,但为了满足自己口腹之欲,他还是想让王瑄试试看。

想着,朱高煦把籽交给了旁边高兴的王瑄,自己开始切菜备菜。

等牛肉焯的差不多,他将牛肉拿出放凉,让杨展洗了锅,拿出油壶倒了一两油,瞧着杨展肉疼。

要知道油在此时依旧昂贵,平常人吃油也基本只是在锅上滚一圈后倒回,到了朱高煦这里则是跟不要钱一样。

朱高煦起锅烧油,花费一刻钟时间备了三个菜,而杨展那边则是在看米饭。

等朱高煦把最后的一个白菜汤弄完,三菜一汤便已经摆在了前院的石桌上,而米饭也已经成熟。

杨展把一锅饭端了出来,王瑄则是乐滋滋干完活回来,洗了把手就拿出碗筷。

等朱高煦坐下时,出现在他面前的则是清炒白菜,野椒炒牛肉和干煎江鱼、豆腐白菜汤。

“动筷吧。”

朱高煦忙着吃完饭去看兵书,因此动作很快,二人见状也跟着动筷。

只是吃到一半后,朱高煦才忙着问道:“今日我们这伙食,平民能吃上吗?”

“家中有田有地,人还在南京打工做事的应该能吃上这鱼和菜,那牛肉是万万吃不到的,不过殿下您做的还挺好吃,比松江府的大厨做的还好吃。”

杨展一边吃,一边解释,还不忘拍马屁。 朱高煦听后却也没有高兴,而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算是了解了江南一带百姓的生活。

倒是王瑄闻言摇头道:“那是江南,若是北方和西南,吃的自然不可能这么丰盛。”

“我在云南时,迁移过去的汉民尚且能吃个白菜,当地的土蛮则是一份糙米饭配着点野菜和水便吃了。”

“那确实过的不太行……”听着王瑄的话,朱高煦不免庆幸自己穿越到了老朱家。

如果自己穿越到西南的少民身上,那恐怕真要过上王瑄口中的生活了。

“明日起你们二人照之前一样学习武艺,练完再出门买菜。”

朱高煦交代了一声,然后就起身回到了书房。

到了书房里,他瞧见了桌上的钱钞,然后又拿着钱钞走出来丢给杨展:“今后就你来管钱了。”

“这么多?!”杨展接过价值三十贯的钱钞,脸上乐呵呵的。

不过他高兴之后还是拿着宝钞提醒道:“殿下,这钞有可能花不出去啊。”

“花不出去?”朱高煦皱了一下眉,杨展也解释道:

“这宝钞在其它地方还好,但在南直隶和江西、闽浙等地怕是有些难花。”

杨展先回答了朱高煦,紧接着又具体解释了起来。

大明宝钞自从发行以来,尽管朱元璋规定一贯钞可折算成白银一两、或铜钱一千,但不幸的是从洪武八年大明中央银行卯足了劲发行宝钞开始,宝钞就陷入了不断贬值的死循环。

尽管朱元璋自己也在中途出行过一些回收破损宝钞的政策,但宝钞回收的数量远远比不上发行的数量,这就导致了这玩意没有太多信用。

到了眼下,一贯宝钞硬要花,那也能花出去,但眼下一贯钱可以买四石米,而用宝钞购买,却要四贯。

也就是说,这二十贯宝钞,换算成钱,顶多只能算五六贯。

“懂了……”朱高煦无奈的点了点头,觉得有些头疼。

实际上,伴随着大量金银被古代贵族埋入土地,加上洪武年间的铜还要用于制作火器,因此明初一开始就陷入了钱荒的问题。

朱高煦记得不错的话,如果明朝运营好这个缺点,那完全可以进入纸币时代。

但问题在于,这种经济问题就是放到后世也很难解决,因为这种纸币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背后必须有按照一定比率现实存在的稀有金属货币或存粮作为纸币的价值担保,也就是它的准备金。

可问题是明代没有那么多准备金,所以想要运行宝钞这个制度是很困难的。

朱元璋这边疯狂印钞,那边却只换不收,涌入市场的宝钞变多了,而生产出来的东西还是那么点,那这套制度自然要崩溃。

朱高煦不能以后世的经济标准来要求朱元璋,况且朱高煦也觉得朱元璋应该知道宝钞滥发的结果。

可问题在于,大明没有足够的金属来做准备金,所以这套制度,本身就是收割民间大量中产阶级的制度。

“帝王啊……”

朱高煦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到了书房里开始研读徐达留下来的兵书。

尽管徐达的兵书有些粗糙,期间还有徐达对自己指挥过战事的一些吹垒,但对于朱高煦来说,它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读物。

朱高煦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兵书的内容之中,他很清楚只有学懂带兵打仗,他才能在今后更好的保全自己。

在他学习的同时,紫禁城中的那一位也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本章完)

第458章 工业展开206.第206章 挟父自重第68章 武英理政第79章 中元祭日第5章 洪武暮色299.第299章 南征北讨第484章 把控舆论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第24章 领功受赏第376章 贪心不足197.第197章 西南战起264.第264章 长江天险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第466章 各怀鬼胎第95章 身不由己第514章 南杨北王第543章 尧趋舜步271.第271章 兵围京师224.第224章 靖难之役第447章 瘈狗噬人160.第160章 哈达岭之战275.第275章 猫哭耗子第68章 武英理政158.第158章 黑云压城第77章 北地难安第87章 老谋深算第21章 权力游戏第488章 欣欣向荣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223.第223章 战火奋燃第97章 龙江船厂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63章 书房论兵262.第262章 京师震动147.第147章 崽坑爷粮257.第257章 大战在即第48章 老当益壮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25章 春和宫内第474章 程汇元案321.第321章 南北夹击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212.第212章 搭台唱戏第17章 兴亡百姓苦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526章 扶危济困第75章 魏国公府第25章 春和宫内第373章 庙堂局势141.第141章 大破其贼第123章 北返建功第538章 伶牙俐齿儿第496章 枕戈待旦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第356章 永乐二征163.第163章 归家亦苦第417章 京都保卫战212.第212章 搭台唱戏172.第172章 育婴圣手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285.第285章 谋划安南321.第321章 南北夹击第123章 北返建功第384章 九百将士归玉门第74章 二子善谋第504章 各怀鬼胎第83章 擅寡而长第474章 程汇元案164.第164章 燕王扫北第540章 衣锦还乡第353章 二下西洋139.第139章 万事俱备216.第216章 龙游潜水260.第260章 首战即决战第384章 九百将士归玉门第123章 北返建功第418章 明日条约第424章 燕台虎峪第354章 伉俪情深第18章 小子野望第516章 自爆第409章 资本道路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第4章 魁首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第401章 再议北征322.第322章 应对自如第455章 人在囧途第60章 岳婿矛盾第455章 人在囧途第55章 道德者死242.第242章 势必不还180.第180章 另寻他路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495章 孝子慈孙第75章 魏国公府第368章 明属榜噶喇海250.第250章 瑞雪兆丰年第36章 以利诱之第23章 爷孙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