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

智勇双全女英雄

——林心平

共产党人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

——林心平

林心平(1919—1942),原名林秋侠。浙江平阳县人。学生时期就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6年参加革命,在浙江南部游击队从事宣传工作,是年底任上海八路军办事处机要秘书。1937年冬被派送延安抗大学习,学习结束后派到长江局,打入伪忠义救国军“战事服务团”,秘密开展抗日宣传教育工作。1939年,林心平到东南妇女部工作,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一支队文工团副团长。1940年,以失业青年身份深入虎穴,打入国民党顽固派四十师特务营当文化教员,积极开展活动,最后出其不意全部瓦解了该特务营,活捉敌军营长李统。 1942年1月,林心平任金坛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科长、妇女部长和官林区区长等职。6月27日,在金坛儒林镇就医时,被汉奸特务捕至官林,遭敌人严刑拷打,威胁利诱,但坚贞不屈,最后在冲寇观英勇就义,年仅23岁。

十几岁的游击队队员

1919年中秋,林心平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北港水头镇的一个贫农家庭。她的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家庭。父亲林介人是水头、山门一带的名中医,为人正直,好施善济贫,常为穷人看病不收钱,还冒险上山为红军游击队伤员治伤。母亲郑婉如,是个小脚女人,心地善良,勤俭持家,生育了五个孩子。林心平大哥林怡(后化名杨进,曾随粟裕编入新四军,经历过皖南事变、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扬州、南通军分区政委),还有妹林秋芳等都参加了革命。

在小学读书时,林心平就关心时事,爱读英雄传记,将自己的乳名林秋改为林秋侠,表示要向前辈女侠秋瑾学习,奋起挽救中华。小学毕业后,有时到附近的茶场打短工,协助双亲维持一家的生计。

小学毕业后,林心平在已参加革命的哥哥林怡的资助下,于1935年夏,考取了温州乡师简易部。“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中,她在校内和其他进步师生一道组织宣传队,并联络外校师生扩大宣传。1936年“五一”节,整个温州地区爆发了要求抗日宣传自由的学生运动。举行罢课和游行示威,她是学生运动的领头人之一,国民党反动派指示消防警告林秋侠,要她退出学生运动,并以提高公费待遇,毕业后优先安排职业为诱饵,否则就宣布开除。她毅然回答:“开除不怕,回家讨饭可以,要我不宣传抗日办不到!”入学不到一年,被开除回家。

回到平阳北港后,林心平联络表妹蔡翠云为红军游击队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后被反动区长楼钟声抓去审讯,以通匪嫌疑逮捕,还把她的父亲也关进区署。

敌人对她进行恐吓和毒打,企图要林心平交代散发传单的指使人,林心平却严正指出:“传单是在地上捡的,抗日何罪之有?谁反对抗日救国,谁就是汉奸!”楼钟声恼羞成怒将她送到平阳县警局。

在监狱里虽经严刑拷打,但坚贞不屈,林心平小小年纪令人敬佩。被关押了10多天后,她在党组织和民主人士的营救下出狱。

出狱后,林心平和蔡翠云上山找哥哥,要求参加红军,遇到红军游击队领导人吴毓同志。吴毓为了试试她们参加革命的胆量和决心,交给她俩一份《浙南反帝大同盟告浙南青年书》,要求她们刻印散发。林秋侠欣然接受任务。回家后,做好水头镇小学门房校工的工作,把传单连夜刻印、散发、张贴。这事大大震动了国民党,两人被捕了。

林心平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在法庭上,她责问法官救国何罪,弄得法官狼狈不堪。夜晚,她手扶囚室的铁栏,凝视窗外,大声背诵秋瑾的诗句:“陆沉危局凭谁挽,莫向东风倚断栏!”社会上对国民党逮捕像林秋侠这样的抗日青年,舆论哗然。反动当局迫于社会的压力,在一个多月以后将她释放。出狱后,她上山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化名梁玉。

为粟裕送机要文件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林心平的一生。当时,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浙赣地区受挫,1935年,粟裕、刘英率领余部坚持闽浙边区,建立闽浙边区临时省委,一直与党中央失去联系。1936年8月,临时省委看到了上海地下党发来党的“十二月决议”、“八一宣言”等文件,但是没有得到党中央的直接指示。粟裕要求浙南红军游击队选派人员火速将省委的工作报告,经上海转送陕北党中央。粟裕将报告交给浙南革命委员会特务处主任黄先河,要他想办法送往上海地下党组织转送党中央。

1936年起,国民党反动派对瑞安、平阳红军游击区进行全面封锁,内河水道和陆上交通岗哨林立,过往行人都要进行严格的盘问,还有便衣特务盯梢,稍有不慎,即被逮捕杀害。当时负责浙南党与上海地下党联系的交通员杨进去上海还没有回来。黄先河想到了杨进的妹妹林心平,林心平毫不犹豫就接受了这个任务。

那时从平阳山区到温州有上百里的路程,为了避开敌人的检查和盘问,必须翻山越岭。林心平乔装成砍柴姑娘,黄先河亲自带了几个红军战士,一路便衣护送。一

行人顺着崎岖的山间小道出发了。刚走出十来里,发现前面的山口已被国民党白匪军的巡逻队设卡盘查,只得另找小路出山。他们翻越崇山峻岭,攀登悬崖绝壁,有时日夜兼程,有时昼伏夜行,辗转数百里路程,终于到达温州。到温州码头后,黄先河交代她注意事项后,让她独自从温州坐轮船到上海。在温州市地下党的安排下,林心平乘轮船去往上海。

在检票口,军警对林心平盘问,她不慌不忙,对答如流。敌人见她年纪轻轻还是个学生,没有注意就放她上船。在船上,她一边看书,一边注意可疑人的动向,始终保持警惕。

到达上海后,她在接头地点来回走过几次,在确定没有敌人跟踪后才按了门铃,接上关系后把文件交给了上海地下党组织。对于这么重要的文件竟让一个身材瘦小的小姑娘独自送达,上海地下党的同志们都大吃一惊,他们都为林心平出色完成任务而感到欣慰,发现她是个可造之才,就把她留在上海,并于同年11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次执行特别任务,改变了她的人生,从此,林心平走上了一条与在浙南坚持斗争不一样的革命道路。

1937年5月,林心平和哥哥一起负责掩护上海地下党和陕北党中央联系的政治交通站。“七七”事变后,党设立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她被任为机要秘书。

这时她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决心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8月,她在寄给黄先河妹妹黄东君的一张照片背面写道:“东君!别了,可纪念的朋友,愿你要坚决为自己与人类而努力。”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组织上派林心平去延安“抗大”学习。

深入敌营

1938年夏,奉命到武汉中共长江局工作,并在这时改名为林心平。

长江局撤销后,改为东南局,迁至皖南与新四军一起办公。林心平开始在妇女部工作,后调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一支队陈毅手下任文工团副团长。她工作积极,不怕困难,深入群众,宣传抗日,先后多次打入敌营策反国民党顽敌,人们称她是深入敌军的虎胆英雄。

同年秋,国民党军统在武汉一带组建“忠义救国军战地服务团”。由于“忠义救国军”是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亲手所建,战地服务团又以抗日的名义进行招募,吸引了不少爱国青年加入。上级派林心平打入“忠义救国军战地服务团”做策反工作,由于她能说会唱,又有文化,敌人让她担任战地服务团政治干事。

林心平在工作中主动接近刚入伍的青年,对涉世未深的青年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得到青年的拥护。1938年秋,服务团移到安徽屯溪集训。不久,“战地服务团”的军统特务不断向新四军制造矛盾,在林心平揭露敌人的阴谋后,许多青年开始觉醒,林心平率部分战地服务团的青年脱离部队,辗转浙闽一带参加新四军和当地游击队。

1939年秋,林心平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任新四军一支队文工团副团长。

这年冬天,中共溧阳县委奉上级指示,以溧阳西面十八里路的新昌村为基点开展抗日武装斗争。这里是顽敌的军事前线,双方控制很严,我们只能用合法斗争的形式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进行武装斗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一支队派林心平去帮助开辟这一新区。她借住在新昌村一个两面派的顽乡长家里,对外说是自己从小跟哥哥在外做工,因抗战兄妹散失,在新昌村办个夜校,筹措路费回家。在县委的直接领导和蒋万象等同志的协助下,在一个月内,就办起规模较大的夜校。她晚间上课教农民识字,学文化,宣传革命道理;白天进行走访,和农民一道参加田间劳动。她还被聘为光华中学歌咏教师,主动到周围十几所小学教唱抗日歌曲。她和蒋万象等同志及时以夜校为基础,组织了一百二十多人的青抗团(即武装抗日青年团),蒋万象担任团长,在团内建立了党支部。这里原有一支国民党掌握的自卫队,计三十余人枪,因它的头目曾受过陈毅司令员的救命之恩,林心平说服他交出了人枪,和青抗团合编,由蒋万象领导。此外,还在这里继续组织了贫农小组、妇抗会、十兄弟会等各种形式的抗日力量。斗争从秘密走向公开。反动派哀叹:“想不到新昌竟被一个黄毛丫头赤化了。”

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开始掀起第二次反共**。到了夏天,国民党第40师直属特务营进占金坛西南我新四军控制的潘家村和沙河桥地区,并修建炮楼、派捐收粮,不断与新四军制造摩擦,对我游击区威胁很大。

为了拔掉这枚钉子,上级领导派对敌斗争有经验的林心平再次打入敌营,并取得营长李明的信任当上文化教员。她得知营长爱抽大烟,部队出操后都会到罗坝乡乡长家抽大烟。为了集中部队便于我军包围,她向营长建议部队在晨操以后,组织各连队唱歌,以提高部队士气。营长不知是计,同意林心平的建议。

一天,在与上级联络后,新四军分别派出短枪队,潜伏在操场和罗坝乡乡长家附近。等到营长去抽大烟后,部队开始行动,包围了正在唱歌的特务营。林心平见状立即亮出手枪,对敌人高喊:“我们是新四军,你们被包

围了,要抗日的跟我们走,要回家的把枪留下。”敌人一个营就这样被解决了。那个专门制造摩擦的营长李明也被短枪队抓获。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溧阳中心县委根据中共苏南区党委的指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3月,金坛、溧阳、宜兴、武进、丹阳五县抗日联合政府成立,后改名为金坛县抗日民主政府。新四军6师16旅47团团长诸葛慎兼任县长,林心平任县政府文教科长。工作中,林心平与县长诸葛慎产生爱情,结成了革命伴侣。

这一年夏天,国民党反动派保九旅的三个团投降鬼子,进驻长滆地区,妄图达到伪化长滆地区的目的。我中心县委决定由林心平兼宜兴县官林区区长,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官林地区为敌、伪、顽所控制,哪里的伪自卫团团长吴苏是一条“地头蛇”,十分凶险恶毒。

林心平带着六个人的短枪班,一过张河港大河,就连夜在新芳桥、绍巷、官村、丰义等地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官林区人民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准任何组织假借政府名义,非法向百姓征粮派捐;不准勾结日寇,残害人民。这张告示震惊了日伪反动派,他们立刻进行大扫荡,企图乘我抗日民主政府立足未稳,一举将它消灭。

林心平等避开敌人,钻进湖边的芦苇滩,和敌人打游击。饿了,挖芦根充饥;困了,就割捆芦柴铺在船底休息。这里条件十分艰苦,整天日晒水浸,蚊虫叮咬,可林心平还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她兴致勃勃地作了一首打油诗:“割把芦柴铺作床,一觉睡到大天亮。敌寇汽艇围湖转,我在湖中打鱼忙。”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鬼子的“扫荡”结束,林心平带领短枪班上岸活动。一天,她们与农民一道在黄豆地里锄草,路上来人问:“林区长在村上吗?”她见后面跟着几个形迹可疑的人,连忙回答:“刚刚向东去了。”谁知道后面赶上来的密探大声嚷道:“快抓,她就是林区长!”林心平立即举枪把他打倒,其他同志也开枪射击,敌人慌忙逃走。

林心平决定挖掉敌人的耳目,在一天夜晚,冒着大雨,长途奔袭,翻墙入院,把汉奸“蒋四麻子”枪毙在床上。第二天,群众看见区人民政府贴在蒋四麻子尸体上的判决书,纷纷称快。接着新四军四十七团主力袭击新芳桥敌伪军,开明绅士吴小马先生策动木鱼山鬼子据点的伪军一个班携机枪一挺来归,狠狠教训了官村的吴苏。在区委的领导下,林心平等抓住这有利时机,迅速建立区、乡政权,组织游击小组,展开群众性的武装斗争,取缔敌特情报组织,在这一带打开了新局面。

在党的领导下,林心平等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把张河港大河南岸游击区扩展到滆湖南岸的新河桥一带。后因工作需要,她被调回县委,任妇女部长。

不幸被捕

1942年初,林心平在茅山根据地给父母写了一封信:“现在斗争日趋尖锐,可能有这么一天,我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望你们不要难过……”从那时起,她对自己随时牺牲已经有了思想准备。

1942年5月,林心平生下一个男孩,由于接生条件有限,产后得病,组织上安排她到金坛县儒林镇“树德堂”秘密医治。

“树德堂”主人储凤梓同情革命,对新四军持友好态度,对林心平格外照顾。7月中旬,伪军头目吴苏得到情报:“树德堂”藏匿新四军。吴苏立即派特务连包围了中药铺。

7月18日,储凤梓得知伪军包围铺子,立即让林心平转移。林心平赶紧烧毁笔记本等机密材料,但是,伪军已冲到堂内,林心平拔出手枪与伪军枪战,击中伪敌3人,因子弹打尽,林心平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储凤梓和医生,林心平大声告诉伪军:“与他们无关,你们抓我就好了。”

林心平被捕后,伪军头目吴苏多次审讯林心平,要林心平叫丈夫归顺,保证让林心平回去。结果反而被林心平大骂一顿:“吴苏,你也是中国人,你不抗日,反而当汉奸,你是民族的败类,你的下场你自己应该知道。今天我落入你们手中,根本就没想回去,要杀要剐随你便吧!”

吴苏进一步威胁:“你要替自己想想,才二十来岁,我要是往日本人那儿一送,那你就掉进狼窝了。”

林心平说:“我虎穴闯过,狼窝不怕,共产党人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被抓了,就准备死,没想活。吴苏,你也要替自己想想,还能活多久!”

吴苏气急败坏,对林心平用尽酷刑。林心平一次又一次昏死过去。但她坚贞不屈,一字不吐。见林心平如此强硬,丧心病狂吴苏将她交给了日本鬼子。

第二天天刚亮,敌人把林心平拖回官林镇游街。她脸色苍白,但气概轩昂,向沿街群众高呼口号:“今年活捉特务头子吴苏!明年打败日寇!抗战一定要胜利!新四军一定会来解放你们!”惊慌失措的鬼子不断地对林心平拳打脚踢,在场的许动群众都掉下了眼泪。林心平奋力挣扎,一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1942年8月上旬的一天,在官林小学的操场上,日本人布了重兵,驱赶群众前来观看。随后,年仅23岁的林心平被日寇杀害。

(本章完)

正气凛然——李青林英灵不朽——八女投江左联志士——冯铿闪耀的青春——陈铁军七月榴花开——张露萍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左联志士——冯铿红色花木兰——区夏民“双枪老太婆”——邓惠中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英灵不朽——八女投江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双枪老太婆”——邓惠中闪耀的青春——陈铁军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英雄母亲——陈若克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英雄母亲——陈若克英雄母亲——陈若克英雄母亲——陈若克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女游击队长——毛泽建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女游击队长——毛泽建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英雄母亲——陈若克“双枪老太婆”——邓惠中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闪耀的青春——陈铁军左联志士——冯铿七月榴花开——张露萍七月榴花开——张露萍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英雄母亲——陈若克左联志士——冯铿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正气凛然——李青林英雄母亲——陈若克左联志士——冯铿英雄母亲——陈若克“双枪老太婆”——邓惠中女游击队长——毛泽建左联志士——冯铿革命女将——胡筠“双枪老太婆”——邓惠中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双枪老太婆”——邓惠中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正气凛然——李青林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闪耀的青春——陈铁军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英灵不朽——八女投江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坚贞高洁井冈兰——伍若兰“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七月榴花开——张露萍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左联志士——冯铿英灵不朽——八女投江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七月榴花开——张露萍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正气凛然——李青林左联志士——冯铿“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正气凛然——李青林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