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吉兆

邵勋抵达洛阳的第三天,辅兵差不多就配齐了。

朝廷从河内、陈留、荥阳三郡各征集一千丁壮,又额外调拨了三百工匠,与邵勋带来的三百工匠、五千辅兵一起,构成了后勤保障体系。

至此,战兵有九千人,辅兵九千八百人,外加一百六十余名邵氏亲兵,总兵力接近一万九千。

八月初九,骁骑军又配虎贲督、命中虎贲督各五百骑、幽州突骑督一百五十骑过来,全军破两万。

八月初十,司马越将养了一阵子后,出面召开会议。

其他倒没什么,唯任命尚书左仆射刘暾为都督洛阳守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八月十一,刘暾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巡视西郊大营。

“大都督。”邵勋带着一众将领,亲出辕门相迎。

“鲁阳公帐下壮士何其多也。”刘暾看着正围绕着战车操练的军士们,赞道。

前几年,这支军队打的多是汲桑、王弥、石勒之辈,连连获胜,已经养出了一点傲气。

这次对上的是刘汉,战斗力却强了许多,不知还能否得胜。

“只要好好操练,不乱来,谁都可以养精兵。”邵勋说道。

刘暾哈哈大笑。

鲁阳县公意有所指啊,不过他不介意。

见刘暾这个样子,邵勋知道自己猜对了。

先帝在的时候,刘暾就是保皇党。

先帝大行之后,刘暾的角色有些模糊,似乎不再那么保皇了。

但这又怎么可能?

一辈子的信念,就算改变,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百八十度转弯。他最多不再忠于朝廷了,却未必会改投司马越,眼下应该算是中立派系,微微倾向于天子那种。

“来之前,本还有些担心呢。见了鲁阳雄兵之后,却放心了许多。”刘暾收起笑容,道:“如此,宜阳一路无忧矣。”

“宜阳?”邵勋有些惊讶。

他都做好去河内的思想准备了,结果你告诉我去宜阳?不过这样也好,有宜阳三坞在,落脚点是有了。

宜阳诸坞堡帅们也算认识,有点交情,可以互为奥援。

宜阳令潘思更是老交情了,这几年帮了邵勋不少忙——潘思乃潘滔族弟。

“正是宜阳。”刘暾点了点头,道。

二人说话间,阴沉多日的天空终于飘下了几丝细雨。

邵勋、刘暾赶忙仰起头,清凉的雨丝落在脸上,让人感到一阵发自灵魂的喜悦。

“落雨了!”有人惊呼道。

李重满脸喜色,伸出手掌,轻触雨点。

陈有根咧着大嘴巴,脸都笑烂了。

正在操练的军士们下意识放缓了手里的动作。军官们压抑着心底的喜悦,板着脸将马鞭抽了下去,呵斥他们继续操练,不得停顿。

“落雨了!”司州丁壮们就没这么好的纪律了,一个个欢天喜地,大声欢呼。

还有人泪流满面。真的,太不容易了。

长达半年的大旱,除了一开始外,中间几乎没下什么雨。

干枯的大地摧毁了禾稼、草木,也摧毁了他们的生活。

大河南北,到处是嗷嗷待哺的百姓。

不知道多少人,无声无息地死在这次大旱中——匈奴在黎阳将三万人沉河,但大旱杀死的又何止一两個“三万”。

“此乃吉兆!”刘暾也非常高兴,说道:“匈奴即将入寇,大旱立刻结束,此非吉兆耶?我军必胜!”

邵勋喊来唐剑,吩咐道:“传下去,天降甘霖,此吉兆也,我军必胜!”

“诺。”唐剑立刻操办。

片刻之后,营地内外便传来了高亢的欢呼声。

刘暾捋着胡须,暗暗点头。

鲁阳县公是懂得怎么激励士气的,难怪屡战屡胜。宜阳这一路交给他,应无大碍。

“鲁公何时进兵?”刘暾问道。

“今日全军大酺,吃顿好的,明日西进,如何?”邵勋问道。

“可。”刘暾高兴地说道。

没有拖延,说走就走。

人云鲁阳县公骄横跋扈,又是色中饿鬼,还贪吝财货,看来有些不实。

有事他是真上啊!光这一点就够了。

非常之时,就该用非常之人。说句难听的,如果张方还在,且愿意为朝廷厮杀,刘暾都敢用他,哪怕受到外界的非议。

巡视完西郊大营后,刘暾又去了糜晃、陈颜的营寨。

他俩合兵八千余,其实不是什么精兵,就是司隶校尉和度支校尉的本部兵马罢了,战斗力与禁军差相仿佛。

邵勋去宜阳,这俩会带着一批丁壮守新安道。

因为你不知道匈奴会走哪条路过来——从大阳渡河之后,如果抄近路就走新安道,如果绕远路就走宜阳道,都得防。

******

雨下了半天就停了。

当天夜间,又下了一阵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也很快停了。

接下来数日,再度晴空万里,金乌高悬。

八月十五,邵勋率众抵达云中坞,秋雨复至。

最后一批老弱妇孺正在撤退。

邵勋站在干涸的洛水河道内,目送所有人远去。

“邵师,今岁要不要种麦子了?”云中坞坞主王辉上前问道。

王辉是洛阳的二期的学生,今年十九岁,管理云中坞两年半。

此番大撤退,他心中有些难受。

五月下旬收完冬小麦后,他们没有闲着,一直按照当初邵勋编纂的农书在养护田地。

大旱之年,依然想方设法找湿润的淤泥,混入人畜粪便之中搅拌,作为肥料积存起来。

如果九月种下小麦的话,来年收成一定非常好。

这不是几年前了,宜阳三坞的田地现在较为成熟,养护非常得力,又地近洛水及其支流,乃上好的水浇地,价值难以估量。

“罢了。”邵勋摇了摇手,否决了。

这才下了两三场雨,且并不大,暂时没有种地的条件。

再者,这里有极大可能变成战场,别搭进去了种子,最后却颗粒无收。

河道里响起了一阵阵的马儿嘶鸣声。

骑督段良手下的人正在牧马。

大旱之年,草木焦枯,洛水河道成了草原。盖因这里的泥土相对湿润,且很多较深的河床形成了积水潭,周边水草丰茂,鲜嫩多汁,马儿非常喜爱。

此君在野马冈之战立下大功,封县侯够不上,最后给了他个很少封的亭侯,另赐财货若干。

这次调拨骑兵随行,段良是主动要求来西路的。

跟着邵勋打仗能立功受爵,跟着王堪、曹武、王旷等人,连命都不一定能捡回来,如何选择,显而易见。

当天下午,大军继续西行,前往金门坞。

邵勋半途拜访了一泉坞坞主杜耽、杜尹兄弟。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信使自郡城方向而至,言刘聪率军南下,克陕县,直奔弘农,太守垣延举城而降。

“这……”杜耽闻言十分吃惊。

“府君有兵三千,为何降贼?”杜尹也有些不解。

邵勋沉默了一会,暗叹刘汉真的起势了,名声大了。

搁以往,这些太守们顶多打不过跑路,降贼的极少。

河北就不谈了,那是司马颖的地盘,天生跟朝廷不太对付,跑路、降贼的不少。但直面匈奴一线的并州,却没有那么多恶劣事件。

可今年已经出了一个上党太守庞淳降贼事件,这会弘农太守垣延也降了,情况有点不大对啊。

大晋再输下去,投降的只会越来越多。

到最后没人输了,也就该灭亡了。

“杜公,贼势猖獗,宜阳这边该同心协力了。”邵勋说道。

杜耽叹了口气,有些犹豫。

一泉坞甚为坚固,人丁众多。前几年与邵勋做交易,又得了不少军用器械,自保之力还是有的。

匈奴多骑军,且目标是洛阳,不一定会拿一泉坞怎么样。

就当他们是张方好了,索要钱粮时给一些罢了,虽然今年大旱很困难,但冬小麦收成良好,眼下却是有底气的。

杜尹则还在一旁嗟叹:“垣延此贼,先前还说弘农、陕县屡遭胡骑剽掠,不堪其扰,想把治所搬到宜阳来,幸好没听他的,不然这会宜阳都没了。真真好贼子,无君无父,吾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

“现在说这些有甚用?”杜耽看了一眼弟弟,说道。

杜尹长叹一声,不再言语了。

邵勋看兄弟俩在那叽叽歪歪,心中有些不耐,道:“守宜阳,还得同心协力。一泉坞兵精粮足,或可——”

“都督。”杜耽长揖一礼,道:“今岁大旱,甚为艰难。然击贼乃国战,我兄弟二人亦不能落于人后,今愿献粮十万斛、猪羊二百口,以济军需。”

杜尹欲言又止,最后也没说什么。

邵勋呵呵笑了一下。

这些坞堡帅们,个个滑头,人人打着小算盘。想要他们出兵出粮那是千难万难,在听到太守垣延投降之后,更是胆小如鼠,只愿给些粮肉就打发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跟他们算账的时候。

把宝贵的兵力消耗在本地坞堡上面不划算,还有可能逼得他们投匈奴。

“粮十五万斛,再出一千丁。”邵勋脸色陡然一变,说道:“不然的话——”

杜耽看着邵勋,沉默许久。

遥想三四年前,他们还言谈甚欢,交情不错呢。但眼下说翻脸就翻脸,说威胁就威胁,这人属狗的么?

杜尹在一旁屏住呼吸,紧张无比。

“好。”杜耽最后松口了。

“其余诸坞,有劳杜君通禀,人人皆要献粮、出丁。”邵勋又道。

“定如君所愿。”杜耽无奈道。

达到目的后,邵勋懒得废话了,翻身上马,往金门坞而去。

八月十七日,大军抵达金门坞,他第一时间派人北上,抢占回溪坂,伐木设栅,以防贼兵。

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七十九章 白樱桃下紫纶巾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二十章 撤离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十二章 无题第八十一章 慵懒的年节第一百二十六章 汤池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议第一百二十八章 广成泽第一百零五章 入宫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八十一章 慵懒的年节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三十八章 转变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军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诱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议与分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游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一百零五章 入宫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七十三章 底线思维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九十九章 结交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气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四十九章 凉州鸱苕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八章 项目推介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一百十五章 禽兽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七章 阴结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