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搅动一池死水(下)

听了杨震的如此回答,万历先是一愣,继而便是一阵欣喜。

他愣的是,自己并未吩咐过锦衣卫对北边边患一事进行细查,喜的则是这正是自己现在最迫切希望知道的。万历虽然年轻,但并不愚蠢,他也从臣子们反常的态度里看出了有某些问题来。

所以很快地,他就点头道:“准奏,杨卿你快些把查出了什么要紧事情说出来吧。”

“臣遵旨。不过……”杨震说着,有些迟疑地看了看周围,那儿还侍立着十多名太监呢。

天子立刻明白过来,手一挥:“你们都退下吧。”

轻轻答应一声后,众内侍方才次第退下,走在最后的孙海还帮着他们关上了殿门,如此一来,这偏殿之中就只剩下杨震和万历这一对君臣了。

“好啦,现在此地只有朕与你二人,你不必再有什么顾忌,查到了什么就说吧。放心,即便有所差错,朕也不会怪你的。”万历颇有些期盼地催促道。

“事关我大明边事,臣不敢随意乱说。”杨震先强调了一下自己的态度,这才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些早准备好的卷宗,呈了上去:“陛下,还请先看这些卷宗,这都是臣下属的锦衣卫从边地搜集来的情报。”

“嗯?”皇帝微有些疑惑地拿过那叠卷宗,随意地翻看起来。但才看了一两张纸上的内容,他的脸色就变得极其阴沉了,待看到第四张时,他再忍不住,猛然抬起头来,怒道:“杨卿,这上面所写可都是实情?”

“臣和锦衣卫的下属不敢在如此事情上欺瞒陛下。”杨震倒显得很是镇定,只是拱手道。

“这上面提到,我大明边军每一卫所都有缺员,而且是在三成以上,这是真 的?”万历瞪大了眼睛,连呼吸都显得有些粗重急促了。

“这也是实情,而且这还是指的像蓟辽宣大等九边重镇,因为随时可能面对强敌的入侵,所以兵马还算完备,若将之扩到全国,只怕连五成都未必能满。”杨震却并没有因为天子的怒火而退缩,反而迎着他的目光,如火上浇油一般地做着更进一步的解释。

万历很想再追问一句此话当真,可一看到杨震那肃然的模样,就知道他所言绝对不假了。这让他当真是又气又急,一时竟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大明朝收入国库的税收向来不多,和后面的辫子朝比起来,实在是轻太多了。如此一来,朝廷的开支就一直都是个不小的问题。但在军费上,万历却从未打过折扣,甚至每年还都会有所增加,几乎超过了国库收入的一半。

而现在,杨震却告诉他,你东挪西凑,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这些充作军费的银子居然并不是全然落到军队手中的,而是有三到五成被人吃了空饷,这如何能不叫皇帝感到气愤莫名呢?

杨震继续道:“虽然臣不敢妄言此番宣府之危局就是因此而来,但就之前送来的情报看,宣府之外诸

多堡寨就是因为戍守兵马太过单薄,才被蒙人轻易拔除,这才让他们兵临城下。”

万历闻言再次吸了一口凉气。这几日因为关心北边之事,他也着实对宣府等地的地图进行了一番研究。当时,他也有所疑惑,觉着那些堡寨怎么就没能起到拱卫宣府主城的作用呢——别看那一个个堡寨占地不大,屯兵不过数百,但它们就像是一个个钉子和护卫,挡在敌人侵犯宣府的道路之上,让他们不能顺利靠近主城——当时只道是蒙人行动迅速,或是战力强大之故,现在看来,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了。

天子的怒火,杨震自然是完全看在眼里的,但他并没有就此收手的意思,而是继续说道:“之所以会出现这等情况,除了因为兵员不足,更因为那些留在堡寨中的多是老弱病残,实在不是蒙人精锐的对手,而且他们的武器配备也是最落后的……”

“怎会如此?”万历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地问道。

杨震的回答没有半点犹豫:“因为那些将领不希望自己的亲信人马留在外头,那才是我大明边军中的精锐——无论是平常操练还是武器配备,都是第一流的——但他们,却是这些边军将领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他们是不肯将之送到外面去冒险的!”

“哈……哈哈……”万历突然扬起头来,浑身打着颤地笑了。但看他的神情,却是扭曲到了极点,也是怒到了极点。

确实,无论是谁,在知道自己拿出的钱只是为他人作嫁衣时,都会气得发抖的。何况这还关系到江山社稷,他还是皇帝时,这事就更加严重了。

要是换了其他臣子,见天子如此模样,恐怕早吓得跪倒在地上,说不出话来了。但杨震却坦然地站在那儿,在见到皇帝止住了颤抖后才道:“另外就臣所知,其实宣府这次的兵力折损也没有那奏疏里写得那么大,宣府守军是可以挡下蒙人攻击的。”

“那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掩盖之前的猫腻了?”万历眯起了眼睛问道。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嘛,还是出于保存自身实力的打算。他们是想让朝廷尽快派遣足够多的援军过去与敌周旋,如此被他们视作私产的边军的折损就能大量减少了。”

“可恶!该死!”万历终于忍不住地骂出声来,眼中更透出了浓浓的杀意。

但一想到这局面已是整个北方都是如此了,他又是一阵茫然,哪怕真有心杀了这些乱臣贼子,只怕这北边也将彻底空虚,甚至还可能引发更加可怕的兵变……

在压制住心头的杀意之后,万历又产生了另一个疑问:“如你所言,若一切都是真的,那为何不见朝臣有对此进行上奏呢?”

“因为他们早已勾结在了一处,盘根错节地,一损俱损了。”杨震毫不避讳地说道:“在这些卷宗的最后,臣还罗列了不少朝中要员的亲人子侄被他们安排到边地领功的细节,这些其实

在兵部或吏部的文案里都是有据可查的。

“正因为之前那些官员从边军将领那儿得了不那么光明正大的好处,在投鼠忌器之下,便不好告对方的状了。另外,也有一些大人是担心如此一来会导致边镇不宁,引发动乱,才不得不违心瞒下了这些情况……”

当杨震说这些的时候,万历已迅速把手上的卷宗翻到了最后,果然看到了那一个个扎眼的名字,上面有他们在边军的职位以及所立功劳,最后则标注了他们与朝中高官权贵之间的关系。这一切自然不可能有假,因为只要去查,是一下就能查出来的。

“好好好,朕的这些臣子还真是忠心为国哪……”听着杨震的禀述,看着手上的这些证据,万历反倒笑得很是开怀,但其眼底深处的怒火,却已越来越是猛烈。

他这才知道,自己被这些臣子欺瞒到了何种地步,什么叫孤家寡人,他总算是彻底明白其中的滋味儿了。

但随即万历又有些不解地皱起了眉头来:“那些部堂高官因此受制也就罢了,那朝中的那些言官呢?他们不是有风闻奏事的权力么?为何他们也没有向朕检举这些?难道连他们也被收买了?”要真是这样就太可怕了,恐怕他这个皇位都坐不稳当了。

其实即便天子不问,杨震也不会放过这一事的,现在他问了,更是便利,于是便把自己查到的关于吏部尚书严清如何借着手中职权堵塞言路的事情给详细地道了出来。

这一番话说下来,更是听得皇帝目瞪口呆,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良久之后,才用极其平静的声音道:“好,当真是好得很哪。朕所信赖的将领,在边培植自己的势力,将我大明的军队视作私兵;朕所倚重的重臣,一个个只知以权谋私;甚至连部堂高官,都只一心为自己考虑而不断欺瞒于朕,试问有这样的臣子,我大明江山如何能安?如何能定哪?”

“陛下还请息怒。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并已被我们查出来,就总有解决的办法。”杨震忙劝慰道。

“解决?却拿什么解决?这朝中群臣朕还能信几个?难道朕能把他们都罢免了不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想要解决如此问题,也不是旦夕可就的。”杨震拱手道:“臣今日所以冒死进言,也不是想让陛下就此将所有相关官员尽皆拿捕,那只会让天下彻底混乱。”

“那你说说,却该如何是好?”皇帝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杨震在来此之前就已有了对策,当即开口道:“以臣愚见,若要解开此局面,必须循序渐进,先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然后再徐徐图之。”

“最迫切的问题?那是什么?”在万历看来,哪都是大问题,都是迫切要解决的。

“其一便是如今宣府的危局了,其二,则是关系百官升降的吏部尚书!”杨震伸出两个指头来如是说道。

(本章完)

第六百五十五章 江南之冬(下)第九百零二章 漫长一日之寅时(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后宫风云(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反客为主(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促膝长谈(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漫长一日之子时(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意外收获(上)第八百十一章 出人意料(中)第一百三十章 不速之客(二)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草原之殇(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开杀戒(下)第六百十八章 知府驾临第一千十九章 早朝激辩(五)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网打尽(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高不可攀第二百八十七章 围捕(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会试风波(六)第八百五十四章 叛军内乱(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平定(上)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惶惶(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机会难得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王盖地虎(下)第二百十六章 敲诈勒索第八百二十九章 泗城归降第八百六十七章 国本之争的序曲第一百二十七章 噩耗临门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帮手第一千十一章 阁老与都督(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变数(下)第九十一章 诛心言论第六十八章 话不投机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场豪雨,两种心情第五百五十章 意外收获第九十七章 雨浇梅花(下)第七百零五章 张文明之死(下)第九百七十三章 绝户计(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明察暗访(中)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子大婚(下)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获(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烦恼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七百二十九章 发难(上)第八百六十章 返程余波(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讯问(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穷途末路(下)第一百零六章 安抵诸暨第六百七十章 会试风波(五)第七百五十五章 靖王(下)第五十六章 功与器第四百五十章 棘手的案子(三)第十章 闯考场第二百九十七章 数月弹指间(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漫长一日之亥时(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原李家第八百零八章 剿贼白家村(中)第八十五章 人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鞑子的命门第五十八章 蔡鹰扬(下)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一百一十章 打成一片(上)第二十二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五百五十六章 阴谋与陷阱(上)第七百五十章 以牙还牙(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被捉之后(上)第五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粮荒(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将离第九百九十二章 捷报传来(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天伦(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进京(上)第九十六章 雨浇梅花(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噩耗临门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后的真相第六百七十六章 求助上门(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叛变缘由(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冯保喊冤(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会试风波(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穷途末路(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一百零一章 隐患第四十三章 还未结束刚刚开始第八百九十七章 漫长一日之子时(上)第四百零一章 “不忠不义”钟钦差第六百二十六章 夜剿倭人(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牢狱内外(中)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威胁与妥协(上)第七百八十一章 西南大乱(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正面相抗(二)第六十二章 三道题(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夜闯镇抚司第六百四十五章 会审突变(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入播州第六十二章 三道题(下)第三十一章 螺蛳巷(五一求收藏哪!)第八百七十七章 登门查案第四百七十一章 公然为敌(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曾经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