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内心成长

当夜,寿春城戒严。

屯住在寿春宫的雍凉兵大举出动,将寿春大族刘氏满门收监。

在查处刘府书房后,雍凉兵们按照检索到的书信又将戚氏、陶氏两个寿春世家大族一并抄没。

这一过程中戚氏组织门客护院企图抵抗,但却被雍凉兵在半个时辰攻破宅院,参与抵抗的一并处死,没有参与抵抗的成年男女通通刺面,发配去修缮河堤。未成年男女发往教坊司接受“再教育”。

这里顺便提及一下张绣当政后设立的教坊司。袁术覆灭以后,滞留在各个宫室行宫的不止只有宫女嫔妃,还有一些袁术称帝后特地招纳的宦官。

一些品行优良的宫女嫔妃都被张绣挑了出来,赏分给部下做暖床的侍女。

而另外一些品行或者脾气不怎么好的宫女嫔妃,以及那些已经不是正常人的宦官,张绣就开设了教坊司,把这群人养起来,让这些人专习歌舞乐器,用来表演演出,丰富张绣军的精神娱乐生活。

……

这夜,寿春的流氓地痞们也倒了大霉。张绣的嫡系雍凉兵在城内大肆检索刺客余党,将城内三教九流的地方统统清扫了一遍。

次日清早,寿春菜市。

一千雍凉军排列四街,一百刀斧手列立高台。

涉嫌刺杀张绣的刘氏、戚氏、陶氏族人以及门人共计三百多人,以及寿春的流氓地痞三千多人,一并被判决处斩!

刘氏戚氏族长临死仍然大骂张绣,大骂张绣的计划经济,大骂张绣对淮南半数世家大族做出的“剥夺暴行”。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一百刀斧手每人平均砍了三十多刀,有的把刀刃都砍卷刃了。一直从大清早砍到了红日高挂,木台下血流成河,断头滚滚。

……

是夜,张绣府邸。

“你走吧!”微弱的灯光下,一道不高不低不悲不怒的声音从一名高达男子口中发出。

随风摇弋的灯光衬得旁边一个女子身影单薄无比。

女子不言,只是注视着高大男子的背影。

许久,许久,风更大更冷了,男子终于转过身。高大的身躯,棱角分明的脸庞,却是没有血色一般,苍白无比。

“替我照顾好泉儿若儿。”张绣面无表情。

袁澜注视着张绣的眼睛,不曾偏离一下视线。

虽然在兄长和小叔子的逼迫下,她曾很多次目睹这张与众不同的脸。但是,却没有一次像这么久正视他的眼睛。

他的脸经常表现出来他的心情。就好像现在,他一丝不苟几乎没有一丝情感波动的脸告诉袁澜,他此刻心情是极为沉重的,沉重到表现不出来相应的脸色。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是自己的家兄中间牵的邹夫人的线。

先是劝说邹夫人找几个可以带张绣孩子的人。然后在人选问题上一步一步引导邹夫人。

照顾张泉张若的肯定不能是普通婢女,至少是知晓贵族礼仪而又有良好品行的人,最好本人就是世家大族出身,可以给张绣的继承者良好气质素养熏陶的人。

所以袁澜来了。

但是这个人选并不一定出自袁术膝下的袁澜,淮南愿意亲近张绣的世家大族多着呢,排队的大家小姐更是数不胜数。只是邹夫人考虑到袁术这一支虽然已经没落,但是却也是能够代表一部分淮南世族的。

而张绣推翻袁术,当政淮南,缺的就是上层世家的支持。

……

第一次见面,也是晚上,只是那时没有这么寒冷。

那晚袁澜匆匆撇过张绣眼睛一眼,那眼睛泛着光彩。但是这晚,袁澜却从张绣的眼睛里再也看不出来任何色彩,好似天大的事,也已经不足以让他的双眸再泛起波澜。

“照顾好自己。”袁澜轻声说道。

说罢,袁澜转身便走。

寒风骤起。

袁澜即将走出府邸大门的时候,背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一件毛皮大氅便盖在了袁澜单薄的身子上。

“淮南没有安定之前,别回来。”

……

“此役尚未出兵,老夫已经知道文锦你是必败无疑!”

“曹孟德起兵之时,不过万余乡兵以及亲族将领数名。洛阳焚毁后,曹操好功冒进,招致荥阳大败。当时兵马散亡,所余不过数百将士。”

“于是狼狈败走关东,再也不能以一方诸侯之名行事。最为落魄之时连老家陈留亦不能屯驻,为补充兵源甚至曾远赴扬州之地招纳兵马。”

“只是在兖州对青州黄巾一战,却是时势造就了个英雄。此人阴差阳错坐拥兖州之地,得青州精壮三四十万。不仅重回诸侯大吏之列,还一举成为中原兵势第一的诸侯!”

“但是起势太快终非好事,根基浅薄势必不能长久!”

“这话我是评价曹孟德的,但也是给文锦你的!”

“自负中原无人争锋的曹操征伐陶谦,试图兼并徐州,从此雄霸中原!”

“却不料后院的一把火,瞬间就将曹操宏图烧没。张邈支持的吕奉先只是袭取了濮阳,然而兖州郡县就纷纷反叛曹操,迎立新主吕布。”

“而曹操,一州之地却只保得鄄城、东阿、范县三县。此后与吕布在濮阳、兖州各地交战,有胜有败。最惨的一次大败,在濮阳就折损了麾下青州兵数万!”

“好在吕布心骄气躁,有勇无谋。拿下兖州后更是自鸣得意,不思进取。当时若是他能东取青州,就可稳坐中原,至少保五年无虞。”

“但是吕奉先没有。而曹操这时候却放弃了速战速决收复兖州的策略,听从谋士建议,南下征略汝南、颍川富庶之地,将豫州划归自己辖下。从而使得麾下将士免了断粮的危险,得以继续对吕布作战。”

“曹吕两家,谁胜谁败,在此已经注定。往后的结果文锦也都是知道的。吕布败走徐州,连支持他的张邈也全家身死。”

“也就是这一年,曹操因为连续不间断的作战,开始磨练出一支敢打敢拼的军队。接下来的两年,曹军对内整训,对外征伐不断。不仅全据了兖州豫州,而且占领了司隶大部分地区。”

“于是有了西迎汉帝的资本。移都许昌,在政治上把控中央。而在军事上,在各地招兵买马,屯田开荒。现今拥有的三十余万军队,半数都是经历数年征战留下的精锐青州兵。”

“此次出征淮南的二十五万曹军,更是曹操从麾下挑选的主力劲旅。而我淮南,仅有六万雍凉军可与之等量较量,其余兵马,本都是黄巾余党或袁术降军出身,根本不能与之相抗衡。”

“更何况曹军今年,先是大破刘表,夺得天下中心重镇宛城。接着又是攻伐吕布,得徐州之地。还攻灭河内张杨,在河北取得立足之地。一胜接一胜,士气如虹。而我淮南横遭天谴,人祸不断,军民之心正是涣散之际,怎可与之相敌?”

“那么,以十八万士气低衰的拼凑之众,对曹军二十五万士气正盛的劲旅,胜算有几何?”

“尽管谋略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可以抵消兵员素质与士气的差距。但是相比谋略,还有一样东西更为重要。那就是决策领导者的心。”

“吕布败于曹操,并不是因为他在谋略上失败了。因为陈宫之谋不在程昱荀彧之下。兖州之变,策划者陈宫拿到了一州之地,而程昱荀彧等人合谋才仅仅保得三县平安。”

“吕布也没有输在兵员素质以及将领上。吕布本身有并州带来的狼骑,有高顺整训的陷阵营,有张邈支持的陈留郡兵。拿下濮阳以及兖州之后,妻儿老小都在吕布手上的青州兵更是人心不稳。曹操征讨徐州留下屯守兖州的青州兵大都归附了吕布。就算是曹操统领大军回到兖州之后,更是有不少青州兵叛逃归降了吕布。”

“另外吕布得八健将襄助,张辽高顺臧霸皆是当世良将,不惧曹操。”

“否则,仅仅以张邈的陈留几万郡兵,怎可能与曹操数十万人马抗衡?”

“吕布也没有输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上。”

“他能抓住机会偷袭兖州,就是已经抓住了天时。”

“兖州面向徐州有泰山之险为屏障,他也占有地利。”

“曹操当政时日很短,就因为父亲被杀这一原因急促出兵徐州。兖州之民不曾得曹操恩惠,故而对吕布的当政没有反感。因而吕布也没有输在人和上。”

“既然天时地利人和。谋略、实力都不曾输,那为何吕布还是败了?”

“原因就在于心!在于为主公者的内心!这份内心不强大,势力再强大,实力再占优势也无用。”

“曹操的心,虽然有时焦躁轻浮了一些,但始终只是‘有时’,不是‘总是’。”

“曹操成为十八路诸侯讨董的倡导者后,其心骄浮。荥阳之战就是因为轻功冒进,招致惨败。”

“但是曹操能够迅速反省自己,做到隐忍待发。他的老家以及起兵地点都是在陈留,而陈留太守张邈一直对他有戒备之心。但是因为曹操曾有过刺杀董卓的壮举,标榜汉臣的张邈一直放任曹操在自己的地盘招兵买马。”

“直到青州百万黄巾大举入侵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劝阻,擅自出战招致大败,自己也战死。曹操此时借口抵挡黄巾军,开赴刘岱治下的东郡,领东郡太守。”

“再接着朝廷要曹操鲍信两个击破黄巾军。最后的结局是——鲍信战死,曹操先接收了鲍信的军队,接着又接收了百万黄巾军的投诚。此时的曹操已经实质控制了兖州大部分地区,仅仅剩余张邈的陈留一郡独立。然而张邈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认了自己从前庇护的对象为兖州之主。”

“这是曹操起势的过程,同样也是曹操的内心成熟的过程。”

“但是文锦你,可曾经历过像曹操这样的大起大落?又是否能做到隐忍待发,做到卧薪尝胆?”

第二百五十章 甘宁相投第二百一十三章 狭路相逢第十五章 蕲阳一战第三十三章 围魏救赵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战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们不傻第四十五章 绝对实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只手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来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寿春首恶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风血雨第二百六十章 拉开序幕第一百七十五章 寿春首恶第一百五十三章 注定的战局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三百零四章 许攸献策第一百零五章 泾县双雄第八十八章 明汉将军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书达理第二百一十六章 尽人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业第一百四十八章 后果很严重第一百零七章 并州狼骑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战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将众第一百三十一章 当曹操一回第一百一十五章 男扮女装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训的孙伯符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风血雨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战第三章 文和乱武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三百一十四章第三十章 一梦惊魂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战(下)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战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战车冲阵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六十一章 终极对决第二百六十六章 风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诸侯第三十二章 暗箭难防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七十四章 张绣施政第二十五章 庐江事变第二十八章 乱点鸳鸯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虑全面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鸽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涣之干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一百九十二章 师出同门第一百七十八章 建安四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风波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战(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二百三十六章 文谄武蔽第九十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马第二百五十八章 军法森严第三十八章 蕲阳会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挟持人质第五十二章 重回历史轨道?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联合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虑全面第二十四章 桃园论世第六十章 早有预谋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鸽子第一百零五章 泾县双雄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阵锐步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泽水战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一百章 子嗣之于社稷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县第四十一章 声东击西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五十二章 重回历史轨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内称义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过你第二百九十一章 赵韪论战第九十一章 丹阳小山贼第三百零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贼船第一百零五章 泾县双雄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生可畏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虎离山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战果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们不傻第二十六章 窃听风云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战五第三百二十章 楚国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