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惨败

“答案貌似已经揭晓了,文锦你并没有做到。”

“你的心,很宽大却又很狭小。”

“你的野心大!在宛城老夫已经看出来了。你不愿向刘表投诚,做一根苟活于乱世的稻草。你不愿远赴西川,打下王业再图谋帝业。你选择了逐鹿中原,成者王,败者寇!”

“然而你的容忍之心太小!和曹操这一战是必须打,但你却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只想拒敌于国门之外。不愿放弃汝阴一个小郡,结果就是可能连整个淮南搭上。”

“曹军兵员数量超出我方,兵将素质也不是我们可比的。但是俗话说有利就有弊。曹军兵众,其实正是他们的弱点。二三十万大军的粮草消耗本来就是巨大的,如果战线拉长,粮草消耗就是天数!”

“那么,战场选择在距离许昌更近的汝阴好,还是选择在淮南其他地方好呢?”

“我方遭遇粮荒,在这时却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如今的淮南不用我们刻意的坚壁清野,田地里已经是颗粒未存。甚至所有能吃的树皮野菜,也都被灾民充饥了。”

“那么要是曹军深入淮南腹地作战,更是难以得到粮草补给!甚至还得发放粮食来救济饥民。本来军粮可以支撑三四月,这样一来最多只能够一个月作战。”

“这本是战略眼光问题,其实老夫相信文锦你有这份眼光。但是可能因为因为你的不愿隐忍,或者因为你的自负,导致你只想在汝阴阻挡住曹军步伐,而不想战火烧进你正在重新建设的淮南。”

“你想证明自己,老夫知道。你的确需要通过一场举世闻名的战役凝聚人心,证明自己真正崛起于乱世。但是如果你的心不成长,势力再大也是一场浮华!”

“老夫赞同‘谋略是决定战局的重要因素’这句话。”

“而在蕲阳之战,文锦你和陈公台的谋略,始终在曹孟德的掌控中。”

“谋略确实可以在战场上扭转战局,弥补强弱的差距。但是,如果在谋略上,弱势的一方也逊于强势的那一方,那就真的无药可救了。”

“没错,曹军确实用了声东击西之计。有十万军帐的东大营却只屯驻四万军队,只有四五万军帐的西大营却屯驻了十万人马。智谋如陈公台,自然是能分辨的。”

“但是文锦你必须知道,陈公台和曹孟德交手多次,对对方套路都了如指掌。陈公台深知曹孟德奸诈难缠,难道曹孟德就不知陈公台智谋超群心思缜密吗?”

“更何况如今的曹操已经不是原来的曹操。不说这几年曹操的心性谋略有多少长进,就说他身边,已经聚集起了数位当世顶尖智谋之士!”

“也许有的人名声未显,但其智谋却绝不下当世任何一个久负盛名的智谋之士。比如,颍川郭嘉!”

“此人年纪不大,甚至只有老夫年纪的一半,但其心性智谋和眼光,却不逊于老夫。”

“此人现在在曹操手下担任军师祭酒之职,这个官职还是曹操特地给此人设置的。或许这个官职没有参军主簿这些显要,但是却只向曹操负责。可见此人在曹操心中地位。”

“而且这次文锦之所以败,老夫猜想就是此人所为。因为曹操用计,以奸诈、利落干脆和直取要害为特色。”

“当日被吕布以田氏之名诓骗,在濮阳城大败的曹操当晚便用诈死之计大败了吕布。足见此人奸诈本色和直接利落的作风。”

“攻灭吕布也一样,得陈登父子内应,曹操便一口气要剿杀吕布,永绝后患。之后以退为进,一举包围了臧霸飘忽不定的泰山军。”

“种种计策,都是不计手段,一举就直击要害。这便是曹操的作风。然而此次,曹操却阳谋阴谋结合,还用了连环计,一反一招制敌的常态。”

“这都是因为郭嘉的存在!”

“曹操兵马多于我方,但是从没有和我军正面交战的他并不知道我军目前的实力,所以他邀战野外,来对比两军实力。”

“当然,曹操也能从文锦你纠集主力开赴蕲阳这点看出文锦你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所以他不担心邀战不成功。最后,文锦你确实去了。”

“这场首战文锦你无疑打得很漂亮,尽管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大将都出战了,而军阵却无得力大将镇守的问题、我军各部默契配合稍差、应变应急能力不足等等问题。但文锦你好在赢了,还生擒了曹操帐前都尉虎痴许褚和干将于禁,我军与曹军交战也保持了伤亡大致持平。”

“从战术上文锦你无疑赢了。但是战略上,文锦你已经输了。因为你的应战举动,已经让曹操达到了他的目的。”

“战争中,达到了敌人的目的就等于让自己朝着失败走近了一步。”

“曹操以及他的智囊们大致得知了我军实力后,就可以有针对的重新调配部署。比如,曹操再实施声东击西之计之时,将十万人马放在中军,进行攻城。在西侧也放了十万人马,用来攻打纪灵的西大营。而只在东面留了四五万疑兵,迷惑张辽统领的东大营。”

“如果这是曹操用计,倒是只可能就是这样。但是,因为郭嘉的存在,曹操还用了一计,那就是偷梁换柱!”

“事实上,曹操在野外首战之后,就偷梁换柱换掉了正规部队。屯住在中、东、西三路的军队,都只是虚张声势!二十五万摆在台面的军队,实际上老夫估计最多只有十万是真正的曹军,而其他的一大半,呵呵,都只是曹军民夫而已。”

“只是曹军征战多年,兵甲缴获极多,可以武装起十几万民夫,这是文锦你和陈公台第一个没有料到的。”

“在交战之时,为了不被看出军队里面正规军只占少数,曹操也是舍得。攻城冲营舍命的事都是让十万正规曹军上,而民夫们列好阵势装装样子就行。这样一来就不会让文锦你们有什么怀疑的。”

“演戏演全套,曹操甚至为了不让文锦你有所怀疑,将曹军随军的基本所有大将都放置在第一线,让文锦你看得着。然而背地里,却将镇守宛城的大将曹仁调过来,统领藏在暗地里的另外十几万正牌曹军。”

“布置好一切,下来就等文锦你自己钻进这个圈套了。”

“还是因为掌握了文锦你急于证明自己、想少损失却有大赚头的心理,曹操料定文锦你会先拿夏侯惇的四万人马开刀。曹操也是为了让文锦你彻底上钩,这四万曹军虽然弱点,但却都是正牌的军队,没有用一个民夫充数。”

“于是,整场战斗文锦你并没有发觉有什么异样。相反还以为自己的策略得逞。却不想,就这样丧失了最后的翻盘机会。”

“曹军组织程度极高,他们就算大败也不会溃散。就算四万人马只剩五千人不到一万人也可以重新组织,投入战场。所以文锦你必须率领轻骑追击李典乐进的残部。”

“然而文锦你万万想不到,那处不知名也并不是十分适合埋伏的山谷会有真的埋伏!而且领军的人物想必文锦你也是没有猜到的。那就是,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刘玄德。”

“两个月前记得有许昌的情报送来。刘玄德得天子召见,查检汉室家谱后正式被年纪尚轻的天子认为皇叔。当时情报给文锦,我记得文锦你只是看了一眼,就看了皇叔两个字便扔下竹简,就说知道了。如今看来,曹操以天子之令给一位皇叔下令,却是这位皇叔无法不从的。”

“好在文锦你早在征袁术时就和刘关张三兄弟结下了善缘,关键时刻标榜忠义仁孝的刘关张还真放过了文锦你。”

“也得亏刘关张放文锦你一马,让你得以回去。否则以李丰宋宪等人的统军能力,我军八万主力是铁定要折在里面的。”

“不过曹军胜局已定,最后虽然没能吃下我军主力,却也是我军主力元气大伤,其他部卒也是损失惨重。我军勉强和曹军保持的实力平衡状态就这样没了。”

“其实,那晚老夫就已经猜到了曹操此次的声东击西之计肯定不简单。这招在宛城已经对刘表军的文聘用过,同一种计谋他不会在短时间再用。”

“而且曹操乃喜欢用奇之人,不好正面强攻。”

“如果正面强攻我军蕲阳城和东西两座大营,决计是无法攻克的。因为我军有十八万,曹军不过二十五万。差距并非太过绝对。再加上淮南士卒虽然征战不行,但却善守。就算曹军可以攻下,势必伤亡惨重,无法继续征略淮南。”

“如此的话,就无法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而这绝非曹操愿意接受的,因为曹操乃真正的志在天下之人,如此就难以与河北袁绍抗衡。所以他必须舍弃正兵之道,用计谋来减免损失。”

“这点文锦和陈公台自然也是清楚的。但是你们只是判断曹操会用计,一看破声东击西之计便自以为得计。却忽视了曹操可能隐藏在声东击西背后的东西。”

“老夫虽然知道曹操会用连环计,但是却也不清楚这第二计到底是何计,故也未曾对文锦你进言。直到留守张辽将军大营的士卒逃回蕲阳,报告有十多万曹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老夫这才看透曹操用的是何计。”

“之后便有了老夫劝阻高顺将军,约同纪灵将军交替撤退之事。并且劝高顺将军在被曹操率中军追击的过程回师一战。”

“曹操中军虽然有十万人,但老夫却可以断定只不过有三万正牌军,且这三万正牌曹军,因为总是冲在第一线参与蚁附攻城,血战半天,早已疲惫。而其余七万曹军只不过一群乡间农夫而已。而我军有文锦你走的时候留下的两千西凉铁骑,我们四万雍凉军,却也是可以胜他十万人马的。”

“于是就有了高顺将军四万人马大破曹操亲自统领的十万大军之胜。可惜徐晃截杀了我派往纪灵将军的信使,要是也能按我的计策——主动迎战曹洪的六万半冒牌曹军,将其杀败,然后直接从北面撤退,躲开曹仁刘备的援兵,绕道沛郡折返淮南。这样也能保存我军的实力,尽量对曹军造成损失。”

“其实,老夫本可以早对文锦你提一个醒的,要你和陈公台提防曹操连环计。但是,老夫认为,与其这次让你侥幸在战略上不输于曹操,不如锻炼你的心性,让你从内心也不逊于曹操。文锦,你以为呢?”

第三章 文和乱武第二十章 人才济济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联合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五章 贾诩谋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二百六十八章 颠龙倒凤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个小毛孩第七章 游侠儿李通第九十一章 丹阳小山贼第四十一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五十三章 不停歇的酒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领军第八十章 远交近攻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变第二百三十二章 张纮归来第三十三章 围魏救赵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四十四章 死亡冲锋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战一第一百零七章 并州狼骑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带诏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战三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无战事第十二章 细阳会盟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浩荡粮船第二百八十一章 袁夫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许都第七十二章 类似的历史第八十八章 明汉将军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韩相争第二百六十章 拉开序幕第二章 军有逃卒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将第一百四十一章 诱敌之计第三十九章 兵不厌诈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二章 军有逃卒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凉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来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阵锐步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后立第三百三十三章 关羽第一百九十七章 强掠桑女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涣之干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七十九章 一时豪杰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八章 三国第一义士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八十一章 做牛做马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领军第一百五十三章 注定的战局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举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无悬念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颠龙倒凤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训的孙伯符第三百二十二章 灃水之战(一)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将卑鄙进行到底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国太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鲜出炉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将第二百一十四章 赔了天子又折兵第七十五章 张绣四大将第二十六章 窃听风云第三百二十章 楚国老兵第三百零四章 许攸献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涣之干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领军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二百一十二章 砀山之悟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战二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无战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带诏第二百五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无悬念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宁举荐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过你第三百一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临阵倒戈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将第二百零一章 刘备之德第二百九十四章 万劫不复第一百六十五章 权欲熏心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汉栋梁第三百二十一章 乐进VS刘铁嗓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无战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