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

时间进入建安三年,也就是西元198年。

曹操被张绣驱逐出寿春当天,淮南气候就风云突变。大旱半年之久的淮南大地终于普降甘霖。

张绣主政,重新恢复粮食供给计划制,针对在曹操逗留淮南期间所有趁势欺凌下层民众的世家大族,张绣一律痛下狠手,抄没全部家资,所有族人贬为庶民并迁移出本郡,门客僮仆一律充往屯田军。

张绣这一手来的很突然,这回完全没给世家大族们反应的时间,张绣直接使用强硬手段一撸到底!

众多遭打击的世家大族终于回过味来,纷纷大骂张绣无耻卑鄙、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然而他们的不满和反对绝大多数都在嘴上。力量不足欠缺条件的淮南世家大族们都知道张绣等着他们先动手闹事,然后便有借口派出他的死忠雍凉军给淮南来个大清洗。

世家大族们的不反抗却是让张绣略微有些失望。没错,现在的张绣抱得心思确实是将淮南的世家大族阶层消灭的目的!

张绣不是不明白这个时代世家大族的崛起是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他知道社会的前进不是他一个人能阻挡的。但是他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那就是,他实在太需要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了。

像袁绍袁术四世三公之流,起家根本不需要考虑有人支持没有。显赫的袁氏家族本来就是这个时代所有世家大族的领头羊和代表。如果说平民敬仰士族门阀,那么士族门阀就敬仰的是袁家这样的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的超级豪族了!

在这个士农工商以士为尊的时代,在这个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的时代,能够家族四代连续有五人位极人臣,那便是超一般的殊荣了。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袁家却是一再违反了常理。不仅超过了三代,而且还超常发挥了。在第五代里面,老袁家终于发生了突破,那就是家族嫡子袁术居然得到了玉玺,做了皇帝!

虽然袁术纯属是出来搞笑作死的,但是这并不影响老袁家声名的日盛。身为家族长子的袁绍,现今也官至大将军,权领河北四州之事!

三公在东汉乃是太尉、司徒、司空三职,袁绍的大将军,却是位居三公之上!

再说权领四州之事,西汉十三州,袁绍独占四州,这又是何等的权势?

出身甚至可以说仅次于皇族的袁绍走到哪里得不到支持呢?不说袁绍的老家汝南,就是客居河北,愿意主动尊奉袁绍的世家大族也是趋之若鹜!

袁绍能够埋头发展的那么快便是这个原因,有钱粮充盈的世家支持,何愁不成事?

再诸如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扬州刘繇之流,也是皇族出身。但是能力和志向以及声望稍逊于老袁家的他们撑死也只能在一州之地吃得开。

就算是曹孟德,能够起势那也有出身的原因在里面。曹操的父亲不管名声如何,但是能过继给大宦官当干儿子,甚至能让曹操从小进入京城权贵子弟圈,能和袁绍同窗也是算有本事的。加上本家家族也是官宦世家,曹操的出身也是不错的。但是比起袁绍袁术的显赫出身,那就逊色太多了,差不多就是太阳和月亮,月亮和星星的差距。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袁绍当初因为明目张胆对董卓叫嚣,逃出洛阳之后,董卓却是因为忌惮袁家势力,给袁绍任命了一个渤海太守的职位。在朝廷里也保留了袁绍叔父袁隗的三公职位。而曹操因谋划刺杀董卓,却是也逃出了洛阳。但受到的待遇嘛,和袁绍刚好是个反面:发布四海文书,抓住曹操赏千金封万户侯,弄死了也给赏赐!

被董卓不把自家当世家大族看的曹操横遭厄难,因此人生比袁绍精彩得多。在路上还上演了好几场后人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江湖上留下了好多传说和谜团。

哪怕现在曹操和袁绍一样都是兼并了四州之地,还更胜一筹地掌控了天子,却是始终不敢把自己的官职调到比袁绍更高的位置。现在也只是让献帝给自己个三公里面的司空当,而让袁术位居自己之上——大将军!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从来几乎没有对袁绍发布过天子的命令。

因为曹操知道惹了肚量不太大而又好面子的袁绍会是什么结果,公孙瓒那个不长眼的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声望已经达到人臣所能达到的极点的袁绍,绝不介意在满大街的刘氏血脉中随便找一个在河北拥立新帝。曹操自认为素无功德的献帝得到天下诸侯世家士族的承认度不比老袁家扶持的新帝会高多少。

这便是当年为何袁绍对迎接献帝不那么热衷和感冒的理由之一,反正是个随时可以替代的角色,为何一定要大费周章抢。一句话,河北你爱来不来,我反正不愿意每天上堂还有个人骑在我头上。

另外还有江东孙策,交州士家、辽东公孙家族,也都是当地世家大族的龙头,是时代经营盘踞在当地,在各自所在区域都拥有绝对的支持的统治者。

就算末流的西凉马腾韩遂、幽州公孙瓒之辈,也都是豪强出身,加上自身拥有的武力支持,便也能割据一方。

但是身为外乡人的张绣却是惨淡到了极点,没有一点人脉根基的他想要在淮南一展宏图实在太难。而现实的逼迫使得他不得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所以他一直在使用各种手段来打击淮南世家大族的实力,提拔中下层人才,扶持中小官僚士族来作为自己执政的真正根基!

在旱灾饥荒开始的时候,张绣便开始了他的计划。借口实行粮食供给计划,以赤裸裸的利益拉拢了一批世家大族,打击了另外一批不愿意赈济钱粮的世家。这便是第一步的分化拉拢打击。

第二步,就是对力量大为削弱的淮南世家进行彻底性打击。反正这些世家大族也没几个屁股底下是干净的,张绣总能找到一两个欺压邻里乡民的害群之马,然后连带这个家族就办了。虽然在这个时代一般情况下世家大族已经至少能够代表一半的民间舆论,但是那只是一般情况。而现在的饥荒加旱灾加兵乱就是二般情况,乡民们生活正常社会秩序稳定的情况下的话还有可能听得进去世家大族的摆布,但是已经快饿死了,哪有心思听从世家大族的说教。

于是,在世家大族对底层平民控制最薄弱的时期,张绣决然发动了大清洗。依靠着雍凉军的支持,对胆敢不从的家族直接用铁和血解决。

清洗之后的淮南只剩下寥寥几个世家大族,那都是一些素有功德仁德的老牌世家大族,一直以来无论为官还是为民,声名都很好。张绣也不可能做事做到绝对,达到将世家大族势力挤压到最低限度便就行了。

在清洗过程中张绣启用了自应用以来便饱受争议的告发和连坐制度,允许平民告发世族豪强为富不仁的黑材料,查实之后不仅将这家世族豪强一撸到底,还将知情不报的有关世家豪族一并打压。世家豪族之间也可以相互告发,谁家还有私藏粮食、谁家打死过无辜佃户什么的。

这种方法张绣自己感觉确实有点过,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信”的缺失,一个相互猜忌防范的淮南不是张绣想要的,因此张绣对核实制度当成告发和连坐制度的核心来建设,有过就彻底查出,冤假错案便追究告发者责任到底!

这种方法虽然损,但是效果却也事极好的。各种不断爆出的黑材料大大降低了世家大族在底层民众的信任度尊敬度,不断减少了改制的阻力。从那些世家大族埋藏数十米深的粮窖里面搜出来的满满粮食也成为打动下层民众朝张绣靠拢的现实例子。

曹操一走,天灾大旱便消失于无踪。淮南那一场晚冬春雨,居然连着下了七天七夜!

无数淮南人民坚信,其实曹操才是老天派来的天谴,而张绣才是他们真正的救世主。

也不知谁放出来的消息,更不知从哪里最早流出来的消息:张绣之所以在民变中采取铁血手段,完全是因为那些寄生虫世族的胁迫、以及曹操派来的亲将的监视之下不得已而为之。

还有更深层次的说法,在中小官僚士族阶层中流传:张绣之所以镇压民变手段狠辣,其实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少杀一些淮南饥民。试想,如果让饥民们放弃了对张绣的期盼,那么他们起事的动机借口和希望便少了一半,那么拿起武器反对曹军的饥民就少很多了,那么最后被镇压杀害的人就更少了。

还有很多种说法和版本在淮南流传,总之归结起来一句话,淮南,正在重新树立对张绣的信心!

最后,还有一则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河北袁绍派来了重量级使者荀谌,面见张绣要求结好。财大气粗的袁大头甚至直接让使者带来了三十万斛粮草来充当见面礼!

三十万斛粮草到手的话,瞬间便可以帮助淮南人民挨过当前春种的青黄不接时节!

暂时没有兵乱威胁、水利设施完备,气候条件转好的淮南似乎真的迎来了春天!

第二十一章 人祸天灾第三百二十二章 灃水之战(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涣之干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五十五章 吕布之死第五十三章 不停歇的酒宴第一百九十七章 强掠桑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战果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战(五)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变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第一百零六章 即兴演练第六十章 早有预谋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战(中)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业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战(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内称义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吴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谁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浊酒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国太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二百七十三章 废乡老第三十九章 兵不厌诈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战(五)第八十七章 查无此人第九十八章 二谈吕布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贼船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二十三章 淮南刘晔第二百五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二百五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二百三十章 吴下阿蒙第二十一章 人祸天灾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赔一第二十四章 桃园论世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汉栋梁第二十四章 桃园论世第二百七十四章 废儒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六十三章第八十章 远交近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一百六十五章 权欲熏心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表虎臣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韩相争第一百三十九章 吴郡纨绔第二百九十四章 万劫不复第一百零七章 并州狼骑第九十七章 吕布之女第二百六十章 拉开序幕第三百三十三章 关羽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变第八十九章 丹阳贼寇第九十四章 公侯王臣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阵锐步第一百一十章 你来我往第二百一十六章 尽人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禅国封邦第九十四章 公侯王臣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一百零六章 即兴演练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十章 收无赖耍流氓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战(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孙氏虎门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二百三十二章 张纮归来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嵩之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误会解除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涣之干第三十七章 无言侍女第六十章 早有预谋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战(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浩荡粮船第二百八十三章 传业授道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战(五)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凉第二十八章 乱点鸳鸯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寿春首恶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阵锐步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来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与肃穆第二百三十六章 文谄武蔽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为上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闹洞房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