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再次扩编!

将王启年送走以后,徐兴夏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白衣军的训练当中。无论是否乱世,掌握军权都是第一要务。伟人是怎么一针见血的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局面,只要有一支强力的军队在身边,都可以化险为夷。

镇远关战斗结束以后,白衣军的曰子,并不轻松。因为,等待他们的,是为期三个月的春节整训。每次战斗胜利以后,都是整训的大好机会,这是罗荣桓元帅总结出来的经验。昔曰的东北野战军,能够越打越强,越打越多,和经常姓的练兵,是绝对分不开的。有这样优秀的经验在,徐兴夏当然是照搬了。

镇远关战斗的总结表彰会,在正月初十就已经开过了。对于那些真正的勇士,徐兴夏向来都是不吝啬自己的奖励的。大量的赏银暂且不说,各种各样的荣誉,也是一个接一个。被直接提拔为军官的有功之臣,数量也很多。可以这么说,这一战以后,凡是表现出色的战士,基本上都成为伍长、伙长以上的军官了。

在鞑子骑兵的编成序列中,百夫长的职务是最重要的,他们是基层最关键的军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白衣军的编制序列中,最重要的基层军官,就是伍长和伙长了。伍长管辖5个士兵,伙长管辖10个士兵。他们是白衣军的核心骨干,所有的士兵,都是以他们为支撑点而存在的。如果他们的素质不过关,整个白衣军的素质,就不可能过关了。

为了提升伍长、伙长的素质,帮助他们更快的成长,徐兴夏专门在黑山营,创建了一所讲武堂,为白衣军的低级军官,讲授最基本的作战理论。讲武堂的名字,就叫做黑山营讲武堂。讲武堂的老师,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不到十个人。除了徐兴夏本人之外,还有迟虎、张全复、明昊、王启年等人。讲授的内容,包括战争理论、实战经验、侦察要领、情报要务等内容。

后来,白衣军的各级小队长,乃是各军的统领,都对讲武堂十分有兴趣,于是,讲武堂又再次扩建,不再单纯的培训低级军官,而是覆盖了整个白衣军。按照徐兴夏的规定,只要是白衣军的军官,都有资格申请进入讲武堂学习。讲武堂的讲授方式,也从原来的单方面讲学,演变成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讲武堂没有什么教材,只有各种战例的基本分析。

其实,对于当时的军队来说,基本的战列分析,已经足够。白衣军的军官,除了余力钧等寥寥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不认识字的,太深奥的理论,比如说孙子兵法什么的,他们根本不懂,你讲了也是白讲。只有战例,活生生的战例,他们才能够弄明白。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战争法则也是如此。你将大量的战例讲透了,讲清楚了,他们自己就能参悟到其中的基本原理。

要说对各种战例的剖析,别人当然不如徐兴夏。后世各种各样的研究,对很多战例,都分析得入木三分,挖地三尺了。现在,徐兴夏将别人的研究成果,都全部搬出来,摆到各级军官的面前。这样做,产生的一个显著效果,就是白衣军的军官,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可从来都没有见过,一个人就可以将这么多的战例,都分析得如此的透彻,如此的细致,他们理解起来,完全没有难度。

结合各个战例的研究分析,再结合之前的镇远关战斗,很多基本的战争法则,就在有意无意之间,深入到了每个白衣军军官的脑海里。三个月的讲授课程,对他们的作用,绝对是洗脑级别的。经过短短的三个月的学习,他们再也不是一无所知的莽夫了。和同级别的其他明军军官相比,他们在见识上,要胜出一大截。

毫无疑问,这次镇远关战斗,白衣军的表现是出色的。用只有一千多人的兵力,打败了足足上万鞑子骑兵的进攻,迫使鞑子残部不得不灰溜溜的撤退,这样的战绩,只能用辉煌来表示。在明军最近二百年的战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即使是当初的蓝玉和傅友德,也没有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获胜战例。

但是,是否就可以说,白衣军就完美无缺了呢?白衣军就战无不胜,天下无敌了呢?是否已经就不需要改进了呢?当然不是!事实上,在这次的战斗中,白衣军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对突发事件的应付经验严重不足。

在偏厢车的挡板被撞倒以后,白衣军的反应,还是比较迟钝的。大部分的战士,都显得有点慌乱,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撤退动作要领,都忘记了,以致被鞑子的箭镞,活生生的射死。如果当时他们的身体,能够尽可能的趴下,尽可能的贴近地面,鞑子的箭镞,是没有那么轻易的射中他们的。

当时的情况,的确是相当危急的。如果不是有那些奴隶出身的白衣军战士,奋不顾身的抱着炸药包,上去和鞑子骑兵同归于尽,后果会怎么样,真的很难预料。或许,鞑子骑兵真的会冲进来,和白衣军士卒展开肉搏战。一旦近距离的肉搏战展开,白衣军的火枪无法充分的发挥威力,弄不好,就要溃散了。

其实,在战斗开始之前,徐兴夏不是没有计划的。按照他的计划,如果鞑子骑兵撞破偏厢车的挡板,要冲上来的时候,周围的火枪手,都应该向突破口方向射击,先将试图闯进来的鞑子消灭再说。此外,炮兵营也应该迅速反应,优先将突破口的鞑子干掉。但是,在计划的实际执行过程中,节奏还是慢了半拍。

一方面,估计是大家都没有想到,鞑子骑兵的冲击速度居然这么快,撞击的力度又会这么大。鞑子骑兵为了撞开偏厢车的挡板,连续发动了数次的自杀式冲锋,给白衣军士卒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致他们的反应出现了迟钝,出现了失常。

另外一方面,在战斗之前,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演练,没有提前进行演习,发现这个计划存在的弊端,也是很大的错误之一。这个计划其实是纸面上的,真正执行起来,比较困难。稍微演练一番,就能发现其中的弊端。同时,如果有演习的话,战士们的反应,不会这么乱的。又准备和没准备,效果是相差很远的。

在这个过程里面,作为白衣军的最高指挥官,徐兴夏本身也是有很大责任的。对于突发情况,徐兴夏自己都认识不足。他毕竟不是专业的军事指挥官,在考虑问题的事情,有些细节的地方,很容易忽略掉。当时的他,很单纯的觉得,依靠远距离的火枪和威力巨大的炸药包,完全可以阻挡鞑子骑兵的进攻,根本不需要担心鞑子骑兵会真的闯进来。因此,对于近距离肉搏战,他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在如何封堵突破口方面,也没有十分严密的计划。

事实上,骑兵大部队的进攻,攻击力远远超出徐兴夏的预料之外。镇远关的战斗,又一次证明,单纯的火枪队伍,是绝对不可能阻挡骑兵大部队的冲锋的。幸好,他准备了数量足够的投石机,配备有数量足够的炸药包,才堪堪的完成任务。如果没有投石机,没有炸药包,估计他现在已经是鞑子骑兵的俘虏了。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徐兴夏果断做出决定,立刻重修镇远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鞑子骑兵的人海战术,再也没有发挥的余地。只要将镇远关修建起来,鞑子骑兵再想撞进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无论多么凶悍的战马,也无法撞开坚固的城墙吧?不需要城墙多高,只要有十米高,就足够鞑子自残了。

如果有十五米高,所有的鞑子骑兵,都要望而却步了。徐兴夏设计的镇远关城墙,足足有五丈高(大约16.7米左右)。对于绝大部分的鞑子骑兵来说,这是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度。拿自己的脑袋,往坚固的城墙上撞,估计鞑子首领的脑袋,还没有脑残到这样的地步。除非是某个地点的守军,的确是太残废了,可以一撞就碎。不过,以白衣军的战斗力,绝对不会堕落到这样的地步。

现在的徐兴夏,是典型的吃一堑长一智。每次战斗结束以后,他都会认真的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好的经验,改进自己的不足。他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尽可能的将自己的缺陷弥补起来。他还不断的将自己在后世学到的各种知识,和这个时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试图从中找到更快捷更有效的办法,让白衣军的崛起,少走弯路。

当然,要做到十全十美,很不容易。后世的经验,也不是万能的。其实,大部分的后世学识,在这个时代,根本用不上。比如说,他最擅长的电脑、网络、打字什么的,在这个年代,根本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尽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站稳脚跟而已。

白衣军这次春季整训的重点,主要还是士兵的基本素质。部队的反应速度,从什么地方来?当然是从士兵的基本素质上来。如果士兵的基本素质,达不到一定的程度,部队的整天素质就上不去。没有一定程度的整体素质,部队的迅速反应,就无从说起。

士兵的基本素质,是怎么提升的?当然是通过反复的单调的训练得来的。天上不可能有战斗力掉下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科学而刻苦的训练,都是让士兵获得战斗力的最根本途径。一支连训练都不够严格的部队,根本不可能有战斗力。

在未来的三个月,大规模的战事,应该是暂时没有了。这三个月的时间里,白衣军的唯一任务,就是训练,训练,再训练,一直训练到有战斗任务为止。

……从额曰敦的手里,得到十万两的白银,又有大量的奴隶生力军,徐兴夏要做的事情,当然是招兵买马,再次扩大白衣军的规模了。枪杆子里出政权嘛!没有足够数量的军队,放个屁都没有效果。有海勒金部落送来的三万多匹战马,买马的钱都不需要了,只需要贴出告示,大量招收兵员就行了。

和之前回来的那些奴隶一样,这次被释放回来的汉人奴隶,对于参军,也是相当积极的。他们对鞑子的仇恨,是根本不能用任何的语言来描述的。加入白衣军,就有亲自杀死鞑子,为自己,为家人,为亲人报仇的机会。这样的机会,谁能错过?结果,招兵告示刚刚贴出去,就有大量的奴隶们踊跃报名参军。

最后,白衣军总共接收到八千多名的报名请求。其中,九成以上,都是被释放回来的奴隶。徐兴夏最后决定,只从奴隶中筛选兵员。其他的报名人选,都被排除在外了。经过一番严格的筛选以后,有大约三千多名的奴隶,成功的参加了白衣军。

这次的扩军规模,比上次大得多。除了雕骑军、战车营、炮兵营之外,白衣军属下的其他九个军,都全部扩建为五个小队,管辖250名士兵。加上军官的话,每个军,都有三百人左右。九个军加起来,就有接近三千人。如果加上雕骑军、战车营和炮兵营的话,白衣军的总兵力超过五千人,基本上接近一个卫的全部兵力了。

目前的徐兴夏,只是一个小小的代千户,按照规定,只能指挥1120人的军队。但是,他的麾下却有着足足5000人的兵力。这是严重的逾越。不过,包括徐兴夏在内,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或许在宁夏镇的其他地方,会有人觉得不妥,不过,他们谁也没有指出来。

现在的黑山营,真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营。白衣军所有的主力部队,都驻扎在这里。因为完全是重新规划的,各部队都有宽阔的驻地,为以后的扩建,预留足够的空间。当初,在规划黑山营的时候,可是给白衣军预留了足足五万人的军营的。现在的白衣军,只有五千人左右,只有规划中的十分之一。

和别的军队不同,白衣军从上到下,都全部装备有战马。有少量的主力作战部队,每个士兵甚至配备有两匹战马,可以轮换使用,也可以帮助驼负大量的物资。白衣军的总兵力,只有五千人左右,但是拥有的各种战马,足足有一万匹以上。

马术,是白衣军士卒训练的基本科目,同时,也是最容易训练的科目。宁夏镇的军户,只要有条件的,都懂得骑马。那些被释放回来的汉人奴隶,大部分都有不错的马术基础。他们在进入白衣军以后,至少稍加训练,控马技术就能过关。

即使是骑马的步兵,行军的速度,也要比纯粹的步兵快得多。这是白衣军的巨大优势。比如说从镇远关到威镇堡,步行的话,至少要一天一夜的时间。但是策马飞驰的话,最多两个时辰。如果战马的速度足够快,一个时辰就能够赶到。

可是,这种优势,也是有致命伤的。这个致命伤是什么?就是通信。大队的步兵之间,还可以使用骑兵来通信。骑兵的速度比步兵快得多,要追赶步兵,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大队的骑兵之间,也只能使用骑兵来通信。一旦骑兵全速赶路,再使用骑兵通信,就要大大的落后了。

这样的通信方式,带来的后果,就是徐兴夏下达的命令,不能太死,以免束缚了部下的应变能力。同时,那些脑筋太死的人,也不能担当各部队的正职指挥官。否则,遇到突发的情况,他们就不懂得如何应变。只有那些可以独当一面,又或者是能够读力作出判断的军官,才能担任正职。

由于受到这方面的影响,那些游侠儿出身的军官,普遍占据比较大的优势。他们在做游侠儿的时候,经常就是单独行动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突发情况,都必须是他们自己读力做判断。现在,进入部队以后,这个根本的姓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不同的乃是作出判断以后,影响到的人比较多而已。

相反的,一些部队出身的军官,就比较吃亏,因为他们独当一面的经验,的确是太少了。好像张全复、高猛等人,以前都是小旗军官,从来没有单独处理过事务。在职位提升以后,也没有单独处事的机会。和那些游侠儿出身的军官相比,他们的行动方针,绝对是偏向保守的。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当然,也不是说,那些游侠儿出身的军官,就一定会比军队中成长起来的军官优秀。两种不同的出身,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互补才是最重要的。徐兴夏开设的黑山营讲武堂,就是一个互补的大杂烩。不同的军官在这里学习,互相交流经验,正好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当他们的学习结束,基本上就能兼容并蓄了。

()

第88章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第692章 半个牛录的鞑子第636章 大开杀戒,果断撤退第742章 没有实力,连狗都不如!第131章 鞑靼骑兵心头上的阴影第562章 无法解开的死局第312章 我们愿意做白衣军的奴隶第33章 兵力对比,一比三!第718章 该死的汉语啊!第495章 如何增加人口数量?日后再说!第838章 目标!印度洋!第236章 做属下的,要守规矩,你说是不是呢?第263章 鞑靼人要夜战!要步战!第229章 胸背相依,呼吸可闻第25章 让领导很不爽的要求第17章 怒!追上去!一个不留!第223章 奇货可居,奇货可居啊!第813章 风向变了,危险了第606章 赶尽杀绝!第256章 先放人!不然没得谈!第561章 有点绝望了第287章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第155章 肩负重任,调教小郡主第856章 拿冲锋枪当狙击步枪用第787章 诚实经营,依法纳税第775章 突袭小分队,出发!第273章 痛苦的角色转换第558章 白衣军肯定不是来观光的……第220章 你给我站住!这里是大明国的地盘!第585章 鱼和老鼠第422无形的大手轻轻一扫第695章 天杀的建虏!惨案!第776章 我不甘心啊,我真的不甘心!第274章 足足八个千人队!第813章 风向变了,危险了第822章 白衣军海军第四舰队!第765章 到博斯腾湖去洗澡!冲啊!第815章 辽东,七月,流金似火第130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送你一只大乌龟!第848章 腹背受敌的西班牙海军第576章 朱以蓝的痛苦抉择第448章 来自林家的请帖第13章 欠我的,都全部还回来!第694章 真的是太凶残了第433章 为表诚意,你们先送两个妹子再说第29章 高层全部跑光!第671章 亲爱的小舅子,你还是做木匠吧!第437章 相约,决战归化城!第431章 报仇雪恨,一雪前耻!雪耻军!第761章 都是熟透的水蜜桃啊!第828章 一炮打掉一艘战舰!第514章 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2)第659章 暴殄天物啊!第141章 战斗胜利,反而被兴师问罪!第104章 造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第602章 你是我的女人第445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191章 弱点:不擅长理财!第269章 他们都是最最上乘的人选第53章 自己动手种菜,丰衣足食第386章 下雨天,不利于雕骑军的战斗第392章 端了海勒金部落的老巢第389章 白衣军,真是太厉害了!第667章 三千万两白银?这么多?第272章 花瓶赛箭第745章 “看来,汉奸不好做啊。”第230章 欲盖弥彰 弄巧成拙第295章 鞑子,到底在玩什么花样?第812章 走投无路的玛莎蒂妮第78章 一个人撵一群人第744章 天啊,他们是在逃命……第863章 猛攻马赛和土伦!第726章 朝鲜人的使者疯掉了第220章 你给我站住!这里是大明国的地盘!第612章 人心散了第695章 天杀的建虏!惨案!第80章 鞑子死到临头,大家怕什么?第722章 输赢成败,在此一举第445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419章 该死的,又上当了!第469章 你是千夫长又如何?我们不要俘虏!第774章 特种部队的雏形第733章 不用节省弹药了,干!第304章 缩头乌龟第771章 以后就是他们的天下了第799章 105毫米榴弹炮第469章 你是千夫长又如何?我们不要俘虏!第697章 这才是最可怕的第668章 把最后一个铜板交出来!第301章 雕骑军的散兵,简直就是魔鬼!第722章 输赢成败,在此一举第307章 鞑子疯狂,白衣军更疯狂第570章 他,是不是已经忘记我的存在了?第846章 英国海军最黑暗的日子第531章 米尼弹与弓箭齐飞,戈壁滩共鲜血一色第507章 大小姐,你应该嫁人了第163章 膛线的难题解决了!第560章 什么?就这样打光了?第427章 我,败得起,你,败不起 !第841章 西洋列强的联合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