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地方改制

“伯雅,阮大铖此次立有大功,我东海镇向来是赏罚分明,既然阮大铖有功,且自身能力已得到证明,那便让他担任一县之长吧。”赵宗武思索片刻,眼神中带有锐意,看向孙传庭讲道。

虽说东海镇的根本是军队,在这之前赵宗武他一直把侧重点放在军队上,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不重视地方发展。

相反在他心中很是关注地方发展。

听到赵宗武的回答,孙传庭当即表示道:“是,伯爷。”

随着在辽东这地界与建奴爆发一场场战斗,赵宗武他在东海镇内部的威望与日俱增,这不仅仅体现在军队上,更体现在地方官场上。

见孙传庭如此温顺,赵宗武接着又道:“此前的一段时间,本伯一直在忙碌东海镇军队的相关部署,在此之前本伯交待给你们明确的事情,东海镇地方衙署现在商议的怎么样了?具体的章程进行到哪一步了?”

赵宗武做事雷厉风行,对他来说能一天完成的,绝对不多拖一分钟,时间对于他是相当的宝贵,东海镇从无到有建设到今日这一地步,就是从建奴手中抢出来的时间,不然绝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这样的做事风格,也使得东海镇很多将领、官员都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做事不喜欢拖拖拉拉。

“回伯爷,这也是下官要向您说的另一件事。”孙传庭先是微微躬身,接着便道:“随着东海镇陆军在战场上取得一系列胜利,这使得我东海镇所控疆域成倍增加,为了确保这些疆域真正掌握,同时也秉承伯爷先前做出的指导,东海镇地方衙署抽调专门的官员,成立专门的机构,在经历数次考察、调研、研讨后,最终确定东海镇辖下六县名称、范围、界碑敲定等。”

在赵宗武看来辽东想要拥有新生,那么用军事色侧过重的管理模式,根本就不利于地方的发展。

东海镇从根上来说不过是一个管理机构,但是这样一个管理机构到底以何种方式为核心,才是确保辽东这块疆域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

单纯的依靠军武之道,短时间内的确可以把辽东地区变得繁荣起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必定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这样的连锁反应对于地方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它根本就不具备弹性发展的要害。

因此在自己该做的方面,一定要明确必要的模式,你发展军武就发展军武,但这并不是你放弃地方民生建设的理由,军队永远是为地方民生建设而服务的,谁也不能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战争不会有其他的因素存在,既然战争不是我们的全部,那么建立完善的民生建设才是王道。

赵宗武微眯双眼道:“具体的六县叫什么?而这六位县令人选可有提议?”

孙传庭道:“为确保东海镇地方能够稳固发展,地方衙署便最终敲定了,金州县、复州县、盖州县、定武县、定辽县、平武县六县。

其中金州县、复州县、盖州县是根据原有范围体系改名而立;定武县是以秀岩城为核心,毗邻分水岭疆域的范围;定辽县则囊括通远堡、定辽右卫、镇江堡该幅度疆域;平武县则是以宽甸诸堡为核心所建。

至于六县父母官的名单,东海镇地方衙署根据官员功绩,提议由张壶出任金州县县令,阎应元出任复州县县令,李士元出任盖州县县令,阮大铖出任定武县县令,周文郁出任定辽县县令,陈雄出任平武县县令。”

根据不同的发展规划,任命不同风格的地方父母官,从根本上确保诸县能够拥有强韧的发展动力,在这一点上孙传庭、卢象升他们已经具备了领导一省之地发展的能力。

“好,很好!”听着孙传庭讲的这些关键,赵宗武他在心中细细品味,脑海中浮现的则是每一位父母官,“东海镇地方衙署能够根据每一位做事风格不同,具体安排他们前去最合适的地方领导发展,这证明你们真正做到用心去衡量,用心去发展,这份诸县的相关程序本伯赞同了。”

这有人的地方必定存在纷争,但是在东海镇发展的前期,赵宗武是绝对禁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对他来说如果这样的情况不禁止的话,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东海镇就不要想着能够拥有多强的发展底蕴。

一个连内部斗争都不能压制的领头羊,那就不要想更多地发展规划了,因为那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有一点本伯要重申,虽说诸县范围已经明确了,但这并不代表基础机构搭建的马虎,这诸县之下的乡、村机构,一定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对于乡、村的具体任命一定要慎之又慎!不仅镇公所、村公所要仔细筛选,就连镇警所、村警所也要仔细筛选!”

大明为什么到后期收不上赋税?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地方权力被士绅、豪强拦腰截断了,想要确保一方权力的稳固,那么建立完善、巩固的地方权力建设才是关键。

已经拥有了完善的乡村官员培养机制,大批优秀的乡村官员,经历漫长的实践考验,他们已经能够承担更重的担子,从金州县输送出去的乡级官吏,就已然填满了其他五县所需乡级官吏四成的缺口。

现在的东海镇虽说建立了六县,但是真正能够率先发展起来的必定是少数,金州县、复州县、平武县是发展的先锋军,至于盖州县、定武县、定辽县则需要时间慢慢去建设,毕竟其辖下百姓并没有那么的多。

当前东海镇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金州县、复州县两地,而平武县则完全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上述三县才会是发展核心。

第085章:崇祯元年的结束第061章:骄狂的起义军(下)第022章:挽狂澜第044章:玩火必自焚第081章:大明没有恋爱(下)第068章:探索科研之自生燧发第102章:出战!出战!!(完)第092章:讲武堂中群英聚第015章:急转直下的时局第014章:东海镇下·四本署第075章:大航海的展望第091章:孙承宗谈改革第067章:秘密武器的亮相第082章:刘兴祚的底气第095章:大清的被动境遇第124章:清君侧第100章:出战!出战!!(四)第026章:辅政国公第118章:焦虑的京城第019章:幕后人第028章:权,平衡,新格局第067章:镇山河第025章:牛痘一出惊四方第021章:教派势力的真谛第051章:搏第040章:整饬京属大军第013章:敬,死去的灵魂!第047章:拨乱反正的开端(下)第043章:辽东的学院派第058章:汉儿的雄威!(上)第046章:平地起风雷第026章:部署(下)第046章:白马非马第063章:脱胎换骨第001章:君子之诺!第096章:协同作战第081章:大明没有恋爱(下)第031章:诱第008章:筛选第002章:金城的诉苦大会(上)第034章:人心第036章:大佬云集的京城第024章:格局第125章:总兵官之选第016章:以孝治国的大明?第057章:半岛执棋者·崇焕与天雄第018章:治国如烹小鲜第018章:身死第111章:定国党的强盛第037章:壮哉!我华夏陆军!第053章:铁与血(上)第010章:承建署第129章:精兵简政之革新第030章:蓬莱备倭城第075章:狡黠的毛文龙第003章:欲辨真假第017章:塞上三城第009章:魑魅魍魉第050章:战略第070章:探索科研之流水线生产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69章:聚拢的武将第093章:锐意进取的皇太极第013章:敬,死去的灵魂!第029章:蓬莱风云(下)第048章:辽东,当何去何从?第028章:韩虎之邀第026章:重塑边境的可行性(上)第022章:终见第076章:十六军团归辽东(一)第040章:金州兵备道第041章:自耕农群体的扩充之路第021章:糜烂的明廷第086章:强者回归!第083章:强势灭杀!第042章:辽东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第114章:倭岛见闻第022章:死战!第090章:七月第075章:大航海的展望第033章:布局天下第037章:终被左右的局势第101章:县乡体制的精炼第084章:家丁制度的泯灭第024章:潜伏者第006章:人生在世,全靠演技第049章:金州的权力下乡第079章:起义的根源第033章:布局天下第025章:牛痘一出惊四方第048章:辽东大洗牌第056章:锐变的华夏陆军第020章:激战第093章:定国公之威第119章:张维贤的决断第060章:大手笔!!!第086章:财富永远属于进取者第025章:复杂的人心第101章:县乡体制的精炼